分享

就恋这方热土—— 记广东省恩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红艺

 真情无极 2011-03-18

就恋这方热土—— 记广东省恩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红艺

2010-10-13 14:33:05 来源: 国土部网站 跟贴 0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  二十年前,风华正茂的张红艺主动放弃出国定居的机会,扎根故土,忘我工作。二十年来,面对繁重的业务工作,他顾不上体弱多病的孩子,经常加班到深夜;面对违法分子的威胁恐吓,他顶住压力,秉公办事。无论在工作的市国土资源局,还是在挂职的乡镇政府,他的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和品格素养,都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交口称赞,成为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举办的“大地清风”——广东省国土资源系统先进事迹主题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38岁的张红艺,是一个戴着眼镜、敦厚朴实的人。参加工作以来,他主动放弃出国深造和定居的机会,凭着青春热血和对国土资源事业的挚爱,扎根广东恩平,乐于奉献,特别是在加快推进闲置土地处置和“三旧”改造工作、争取用地发展主动权以及依法用地工作中,与同事一道,挥洒赤诚,用浓浓真情交出了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

    “国外的月亮再圆我也不稀罕”

恩平地处素有“侨乡”之称的广东省“五邑”地区,全市常住人口50多万,旅居海外的侨胞、侨眷近50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初,风华正茂的张红艺,刚刚从广东商学院毕业就遇到了人生选择的难题。当时,在外贸部门找到工作的张红艺,还没来得及和家人分享喜悦之情,父母就告诉他,侨居在加拿大的外婆年事己高,多次催促他们全家移民该国,希望大学毕业的张红艺到加拿大继续读书深造。

“千好万好不如家乡好,国外的月亮再圆我也不稀罕!”那些日子里,踌躇满志、一心想在家乡干一番事业的张红艺,反复用这句话来应对父母的劝告和恳求。几个月后,父母带着两个妹妹移民到加拿大,只留下张红艺在恩平孤身闯荡。

光阴似箭。转眼十多年过去,张红艺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践行着自己干一番事业的诺言。1998年8月,张红艺到恩平市国土资源局报到上班。凭着踏实勤恳的工作态度,翌年9月,他升任该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2005年5月,任该局纪检组长;2009年8月,任该局副局长,负责土地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张红艺的妻子在市卫生防疫部门工作,儿子就读于当地重点中学,一家三口的生活其乐融融。

看到儿子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远在加拿大的父母放下心来。张红艺的小妹感慨地说:“大哥当初决定留在恩平干一番事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然而,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其实,儿子小的时候,红艺只顾工作,顾不上我们母子俩,我心里是有怨气的。”提及往事,张红艺的妻子眼圈红了:“儿子出生后,患有严重的G6PD缺陷(即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俗称“蚕豆病),体质较弱,用药稍不小心,就会引起溶血症,时常发烧生病,打针、吃药、住院,几乎是我们家的全部生活。”而当时在恩平局办公室工作的张红艺,时常加班到深夜,顾不上孩子。

一天晚上,天气闷热。张红艺匆匆吃完晚饭,急着赶回单位准备第二天的书面汇报材料。晚上9时,惊慌不安的妻子打来电话,说两岁的儿子受了风寒,高烧不退,如不紧急救治,后果会很严重。正埋头赶材料的张红艺赶紧回到家,把孩子送到医院。安顿好妻儿后己是子夜时分,此时,窗外暴雨如注,电闪雷鸣。看着张红艺又要赶回单位,妻子哭着说:“难道我们母子不重要?”张红艺一把将妻子揽在怀里,内疚地说:“都重要!两头我都要!” 说完,转身冲进了雨中。

“艺哥不顾孩子病重,雨夜在办公室加班写材料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次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2007年到恩平市国土资源局工作的徐为说。虽然张红艺走上领导工作岗位己有6年,但徐为和同事一样,喜欢叫他“艺哥”。

近年来,张红艺挂职沙湖镇副书记,几乎是每天白天忙于市国土资源局的工作,下班后又赶到离市区很远的沙湖镇。由于多年来超负荷工作,张红艺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同事们看到张红艺日渐消瘦的脸庞,都劝他悠着点。而他总是乐呵呵地说:“人工作累了,睡觉更香。”

    “我按政策办事,怕什么!”

近年来,恩平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招商引资项目令人鼓舞,但由于国家收紧土地政策,严格土地管理,土地问题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

2009年8月,刚刚升任恩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的张红艺,深感责任重大。如何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更加集约利用土地,不断破解用地“瓶颈”,支持、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他经常思考的问题。

面对重重压力,张红艺带领业务股室的同志深入各镇调查摸底,重点查清全市闲置存量土地及各镇用地情况,亲自执笔起草调研报告供恩平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参考,建议立足内部挖潜,盘活闲置土地,解决用地问题,改变全市经济发展用地思路。

在恩平市领导大力支持下,张红艺把盘活全市闲置土地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充分发挥自己掌握的土地业务知识,吃透政策,不辞劳苦地到各个部门去协调解决沉积多年的问题。同时,他坚持依法办事,坚决顶住说情风、关系风,甚至恫吓威胁。

一次,张红艺正在参加市政府召开的处置闲置土地会议,突然收到手机短信,内容是:“已摸清你太太工作单位和儿子读书的学校,如果收回某某土地,我就拿自己的脑袋换你全家的性命。”收到恐吓短信后,张红艺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加快了处置闲置土地的步伐。曾经有朋友劝他做人做事不要太认真,但张红艺总是说:“我按政策办事,光明正大,怕什么!”

上世纪80年代,恩平市违建的私房比较多。近年来,群众因历史遗留的房产权属纠纷日益增多,信访量明显增加。今年7月,张红艺的办公室来了位姓梁的上访常客。原来,上世纪80年代,他买了块地建房。由于当时程序不够规范,测量技术条件有限,导致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时,发现住房四至范围与原始登记不符,巷道的权属问题引起了邻里矛盾,公安局曾几次出警才平息大动干戈的邻里双方。老梁曾多次向市有关部门上访,可一年半载过去了,事情依然没有下文。

针对这些问题,张红艺认真翻阅宗卷,查阅有关资料,多次走访双方邻里调解,主动承认当时国土资源工作存在的失误和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最终使双方握手言和,按照原始资料各退让0.5米的宅基地,使房产权属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有人向我反映张红艺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像个‘黑脸包公’,六亲不认。他在处置群众房屋产权纠纷和信访方面,还真有两把刷子”。恩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冯华杰夸奖道。

    “守好国土是我的责任”

这几天,冯华杰的电话繁忙。原来,是沙湖镇和周边的恩城、牛江等镇政府有关负责人想借冯华杰老朋友、老同学和老关系之名,向恩平市政府和江门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反映,让张红艺到当地挂职。

2007年以来,沙湖镇政府在蒲桥一带开发陶瓷工业城,由于该镇部分干部土地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在没有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前提下,违法违规使用土地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先后有多名镇领导干部因此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2009年9月,恩平市委、市政决定任命张红艺挂职沙湖镇党委副书记。挂职之初,沙湖镇陶瓷工业城建设正热火朝天。在第一次参加沙湖镇党委会上,张红艺就土地问题明确提出两点意见:一是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用地指标,完善用地手续;二是绝不能再违规扩征土地。当年,在恩平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国土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省政府新增加批准了该园区1700多亩农地转用手续,在完善的手续前提下,该园区被省政府批准列为“广东省建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项目”。

与此同时,张红艺通过业务受理咨询、举行各类听证会、召开镇干部大会等不同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镇领导干部要依法依规用地、科学合理用地,防微杜渐,营造良好的用地氛围。

 

沙湖镇陶瓷工业城东边有一块1年前已向农民落实补偿的600亩土地,但没有办理农地转用手续,今年3月,佛山某一国际品牌陶瓷企业高价相中那块地,并且几千万地款也到位。张红艺获悉后非常着急,如果把土地违规卖给企业动工,意味着新的违法用地又开始了。于是,他反复向沙湖镇主要领导指出问题的严重性,终于使镇党委、政府同意放弃该项目。沙湖镇委书记禤活源动情地说:“多亏红艺时时提醒,我们镇的经济发展,再也经受不住以前那种盲目用地的折腾了。”

谈及今后的路, 张红艺满怀信心地说:“守卫好、管理好国土,是我们的共同心愿,也是我的责任。因为我就恋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