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上海教育》记者 罗阳佳 去年岁末,上海学生首次参加PISA测试并且成绩排名“全球第一”的消息甫一放出,立马占居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一贯被西方人看作只会死读书的中国学生居然能在一次国际性的素质能力测试中取得最佳成绩,这让全世界深感震惊。 PISA2009测试结果的公布,在掀起“中国热”、引来海外教育界集体“围观”基础教育均衡化的成功案例——“上海经验”的同时,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学生阅读素养问题的关注、审视和思考。 潜在问题:自主学习能力低 【缺乏汲取大量信息资源的能力,不太会读图、读表等非连续性文本,不善于自己选择、判断、反思阅读材料的重点、难点,这些都与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偏少有一定关系。】 上海学生在PISA2009中表现出色,阅读素养的平均成绩在参加的全部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而且成绩分布差距小,在许多指标上都占有优势,由此可以推断,上海学生具备较好的阅读素养。但是在高分的背后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足。 PISA2009将文本认知方式分为“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方面。测试发现,上海学生在认知方式各方面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均位居第一,但是在访问和检索上比较薄弱。PISA中国上海项目组组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学生“汲取大量信息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习惯了由老师提供现成的材料”。 根据形式来划分,文本可以分为小说、散文等连续性和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续性两种,测试反映出上海学生比较善于阅读连续性文本,但不太会读图、读表,而图表是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项目组分析认为,这是由教师在教学时给予学生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材料的机会偏少所致。 上海学生在学习策略运用中,概括、理解和记忆策略接近或高于OECD平均值,但自我调控策略低于平均值。这说明学生还不善于自己选择、判断、反思阅读材料的重点、难点,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 PISA将学生阅读素养分为7个精熟度等级,最高级为6级,OECD认为达到6级的学生将来在知识社会可胜任领袖级任务,达到5级的学生被看作明日潜在的世界级知识工人。上海总体水平占有优势,17%的学生达到5级,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达到6级水平的学生仅占2.4%,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在具有创新和决策水平的阅读素养高段竞争力上并没有很大优势。 世界性难题:男生不爱阅读 【撇开男生独立、自控能力的形成比较晚等生理因素,教育中的“失衡”与“偏心”,如教材所选文章中少有男生喜欢的题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男生对阅读的兴趣。】 最令人担忧的是阅读成绩的性别差异。测试结果显示,上海男生阅读平均成绩比女生低40分,OECD平均值为男生比女生低39分。从各个分量表的表现来看,男生也普遍低于女生,上海有6.6%的男生阅读素养低于2级水平,而女生的该项比例只有1.6%。从全球来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女生成绩高于男生,连多年来在PISA测试中排名高居榜首的芬兰,男生也比女生低55分。 这是一个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人士的强烈关注。芬兰罗素高中校长阿里·霍卫宁(Ari Huovinen)在谈及对PISA测试结果的看法时说:“我担心的第一个问题是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巨大差别,女生的阅读素养明显优于男生,这是芬兰多年来始终存在的问题,但我们始终不能很好地解决。” 为什么在同样的教育体系之下,接受同样的教育,男女生的阅读成绩差异如此之大? “这可能和男女生的成熟期相关,但既然这个现象在教育中具有普遍性,那么我们的教育体系肯定存在缺陷。”阿里认为。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助理谭轶斌一直比较关注PISA阅读素养测试。她认为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理的差异。从大脑来看,有关语言机制的大脑功能,男女有别,女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语法能力要高于男生。从青春期来看,女生的青春期大约在14岁,男生的青春期大约在16岁,可见,男生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期比女生晚,独立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形成也比较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 另一方面则是教育的“失衡”和“偏心”。谭轶斌指出,学校的语文教材选的大多是散文、小说、诗歌等,其中少有男生喜欢的体育、军事、历史等题材,对男生缺乏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男生对阅读的兴趣。 但学界对这一现象却有另一番解释。据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邵志芳介绍,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学者普遍认同男女相似性大于相异性。他认为男女生的学习风格不太一样,女生是联系型的学习风格,男生是分隔型或者独立型的学习风格。比如,看同一本小说,女生会把自己放置到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觉得自己和小说里的人物有一定关联,而男生往往能置身于故事情节之外。 显而易见,不能尊重和满足男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的教育方式,对男生阅读成绩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于2003年启动了一项“为了所有人的性别和教育”的调查,调查报告里提供的一份PISA测试结果显示,女孩在所有教育评分上都胜过男孩。由此,报告提出,21世纪的基础教育更需要关注男孩的教育。 改变教育方式: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与阅读成绩高度相关。若想缩小男女生的阅读差距,除了在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外,还应鼓励男女生进行合作学习,保证男女生都有发挥自己优势的舞台。】 从PISA对与阅读表现有关的因素分析来看,阅读兴趣与阅读成绩高度相关。“我们必须解决动机问题”,阿里所说的“动机”正是阅读兴趣。阿里感到,现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发生了转变,许多年轻人将大部分空闲时间用于上网,而学校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加以引导,以维持他们对文学的热情。 目前,许多学生迷恋上网浏览页面,满足于“浅阅读”,不少专家指出,缺乏深度的网络阅读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我们必须更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尤其是不要让男生只想着玩电子游戏!”阿里呼吁。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是怎样帮助男生爱上阅读,是一项需要人类社会并肩攻克的世界级课题。PISA中国上海项目组建议,学校可开展阅读计划,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调整阅读时间、内容,研究男女生阅读的差异问题和改进办法。 PISA2009分析发现,师生关系、语文课纪律风气、教师激发阅读参与的策略都与学生的阅读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果表明,上海的教师在很多方面都做得比OECD平均水平好,但是在“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或某个作者的书”方面除外。项目组认为,这说明目前阅读教学的挑战性和延展性不够。而男生往往更喜欢参与有挑战性、能够开拓视野的阅读任务,教师在这方面教学策略的欠缺可能是导致男生不爱阅读的因素之一。 按照谭轶斌的主张,要拯救男孩的阅读危机,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都需要下很大功夫进行调整。在教材中,要适当增加男生较感兴趣的各类题材的文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男生的行为要持宽容态度,多给男生表达的机会,多对男生的表现加以鼓励,让男女生进行合作学习,调动男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价中,减少单纯考查记忆性知识的题目,注意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保证男女生都有发挥自己优势的舞台。 OECD在分析影响学生阅读表现的因素后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财务、家庭教育资源、家庭文化资源等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指数对学生阅读成绩有影响。这一点给家长们带来的启示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在家庭环境中适当进行趣味性阅读的引导。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浪潮,都把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国外在探索中的一些做法或许可资借鉴。德国实行了一项阅读促进计划,提出父母在孩子一岁、三岁和入学前应该分别在儿科医生和市立图书馆得到相应的儿童读物,以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而日本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是开展“晨读”,这种做法正在不断推广。 【相关链接】 上海PISA2009阅读素养测评主要结果 阅读素养表现 OECD平均成绩为493分,上海为556分,在65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一。其次为韩国(539分)、芬兰(536分)、中国香港(533分),韩国、芬兰和中国香港成绩在统计上无显著性差异。 上海学生阅读成绩分布差异比较小,平均成绩高的主要原因是底部较高。上海高端学生(第95百分位)平均成绩与紧随其后的新西兰、新加坡相比只差1分和3分,但是在低端(第5百分位)平均成绩比新西兰高73分,比新加坡高60分,所以总平均成绩分别高出35分和30分。 在阅读精熟度水平的最高等级6级中,上海占2.4%,仅低于新加坡(2.6%),5级占17.0%,具有明显优势,5级和6级合计比例为19.4%,是所有65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最高的。 在阅读素养分量表分析中发现:学生在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认知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反映了上海课程内容比较均衡;在文本阅读中反映出学生比较善于阅读小说、散文等连续文本,但在阅读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续文本上表现相对薄弱。 阅读参与度 上海92%的学生每天进行趣味性阅读,OECD平均值为63%。每天进行不到半小时趣味性阅读的学生,平均成绩为560分,比从不进行趣味性阅读的学生高63分,但阅读时间再增加,对成绩提高没有显著作用。 上海学生对阅读的喜爱程度比较高,对阅读的喜爱程度指数比OECD平均值高出0.57个标准差。表示“阅读是我最喜欢的一项爱好”的占70%,比OECD平均值高37个百分点。最喜欢阅读的1/4学生阅读平均成绩为590分,比最不喜欢阅读的1/4学生高75分。 学习策略 上海学生概括文章的策略、理解和记忆文章策略掌握程度都高于OECD平均值,但自我调控策略(监控调节自己的学习,检查自己是否理解了阅读的材料)运用显著低于OECD平均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