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院院士质疑新华字典“粳”字音标错了

 秦篆汉隶 2011-03-22

中科院院士质疑新华字典“粳”字音标错了

[编者按]“粳”读jīng,一不符合历史汉字的读音,二不符合中国农民对其种植和生产的这种作物及其米的称呼,三不符合这个形声字本身所标示的读音,此字分明是从米更声,读若更。之所以出现“粳”读jīng,除了有某种“事实依据”以外,主要是曾受“拼音化思潮”的影响,对汉字的改革和注音,曾有不尊重汉字历史的和现实的文化,甚至不承认汉字也有其自身的表音功能的态度和观点,导致改革和改注后的汉字其形与音不一等情形的发生。以下引王培林《检篆释疑》一書的(导言)支持院士的观点。
          

5.3汉字发展必须“形音”和谐

在现代汉字中,许多字的读音并没有随汉字构形的改变而改变。有些汉字常被“读错”,根本原因不是读者的“粗心”,而是字音与字形、汉语与汉字的矛盾。例如“酗”字,小篆本作“ 酉+句”,从酉,句声,读,隶变作酗,声符改为凶(“凶”亦表义),而读音未改、语言未变。结果,凡读xiōng者,一律被判“误读”。其实,“酗”读xiōng,读者无过错,过错在于汉字读音及相关语言未随汉字的“形”变而变,或者,汉字的注音(读音)与字形中的表音部件相矛盾。

此类情形的存在是学生的一大负担,减轻学生负担,应当包括汉字读音改革。某些汉字的读音迟早得改,迟改不如早改。因为,古代没有留下录音资料,现在实行汉字读音改革,与“字形”改革相比,对继承古文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微乎其微。而从现在开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录音文献留给后人,汉字读音改革越推迟,后人听不懂的录音文献将越多,后代学子的负担也就越重。

2011年03月09日08:58  来源:荆楚网  作者:乐毅 大学生汪喆

  (记者乐毅 大学生记者汪喆 通讯员王怀民)“每次听到别人把粳(gěng)读成粳(jīng),我就很心痛。”昨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张启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为了纠正学生们对粳稻的“错误”读音,曾做过多次学术演讲的张启发,昨在华中农大基因楼报告厅举行的研究生交流会上,专门给学生们上了一次“文字课”。“《新华字典》上写的是"粳"读jīng。”张启发在纠正自己研究生的读音时,常常听到这样的回答。纠正的多了,张启发就想集中给大家上一课。20分钟的交流,他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对发音的研究方法为同学们解析了gěng发音的合理之处。“从研究的结果看,有geng、gang、jiang等四种读法是合理的。”相反,他认为jīng的读音是没有合理根据。另一方面,gěng这一读音延续了几千年,中国的农民也都读这个音。“综合来说,gěng的读音才是正确的。”张启发总结道。“地不分南北,水稻人没有读jīng者。”对于延续了几千年gěng的读音,张启发认为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水稻人不应读错。为了准备这次交流会,张启发收集了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新华字典》、《辞海》等多种资料进行论证。“绵延几千年的gěng不应逝于一代。”张启发认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粳”关乎中华科学文化的国际地位,为此他曾想过寻找一个人正式写篇研究文章,然后发动百名水稻学者联名要求更正《新华字典》里的读音。

  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字学教授万献初昨表示,在清代之前没有“j”这个音,“j”音是此后汉字音变的产物。之前“j”音一般读“g”音。因此才出现了“粳”读(gěng)或(jīng)的争论。据万教授介绍,《说文解字》(宋版)、《康熙字典》对汉字发音采用反切标注法(反切:用两个汉字标注一个字的读音,前一字取其声母,后一字取其韵母和音调),比如“同”,是“图”、“红”切。其中《康熙字典》集合前代多种韵书,一般一个字有四到五种反切法。因此,张院士研究出的四种读法是有可能的。

  至于哪种读法更准确,万教授认为:“一个字的读音,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就"粳"来说,念(gěng)或(jīng)都有道理,但念(jīng)更合乎时代发展。”

  记者昨日电话采访出版《新华字典》的商务印书馆,对方暂未给出相关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