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学习理论

 昵称6580189 2011-03-2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读书笔记
2007-10-20 10:48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一般认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真正形成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U. Neisser)1967
年发表的《认知心理学》为标志。人的认知过程是认知主义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其研究目标是要说明和解释人在完成认知活动时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的,包括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和转换等方面。
2.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人的记忆系统由三个存储器组成:感觉登录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来自环境的刺激经过过滤首先进入感觉寄存器,通过选择性知觉,信息被临时存入短时记忆 (STM)STM是一个过渡性的记忆缓冲器,其容量有限,只能记录7± 2个信息组块,且只能保持大约15~ 30秒钟。STM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和编码过程转化为长时记忆 (LTM)
),长时记忆是一个相当持久的容量极大的信息库。
(二)知识表征

假定LTM中的信息有多种知识表征方式:

  • 命题:是最小的信息单位,用于表示概念之类的陈述性知识。

     

  • 产生式:类似于计算机语言中if-then语句,用于表示过程性知识。多个产生式可以联结成为产生式系统,是推理系统的基础。

     

    (三)编码与提取
  • 心象:是知觉的信息表征。

     

  • 图式:是先验知识组成的网络。

 

大多数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信息一旦被编码并存入LTM就不会丢失。接着的问题是如何从LTM成功提取(检索)信息,这取决于信息编码的质量和检索方法的好坏。对编码和检索起关键作用的认知过程有细化 (elaboration),组建 (organization) 和活性扩散 (spread of activation)

  • 细化过程将已存于STM中的知识加强、扩充或修正STM中的新信息,或将它转化为LTM

     

  • 组建过程将LTM中的信息作有意塑造,形成有意义的部件,在网络结点间添加路径;

     

  • 活性扩散:拓展和组建过程都作用于信息的初始编码存储阶段,而活性扩散过程则是在信息检索时在LTM中有关的命题之间建立联系线索。因为检索是依靠为数不多的特别提示或暗示进行的,为使活性扩散,必须在命题间建立直接联系。

(四)认知负担

认知负担是学习时学生必须加工的信息量,它取决于学生的STM容量、先验知识和课程内容的涵意,也与课程的教学步调、编码要求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关。当待学内容比较熟悉时,认知负担就轻。

(五)元认知

元认知 (metacognition,或译作“超认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自觉意识,是通过对自己所用认知加工策略效验的不断监测来选择、评价与修正认知策略的能力。这种能力允许学习者检出那些无效策略,评估特定任务的认知加工要求,以及修正当前策略,甚至产生全新的策略。

(六)知识状态

认知学者力图使学习达到可持久、可迁移和自我调控,促成从生手向专家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要经历增生 (accretion)、重建 (restructuring)和调整 (tuning)三种知识状态,学习活动的安排应尽可能与学习者的知识状态相符。

  • 增生本质上属事实和新知识的积累阶段;

     

  • 重建是将新获得的事实进行蓄意组构,从而沟通新信息和先验知识之间的联系;

     

  • 在调整阶段,学习者提高提炼他们的知识储备,基本达到反应自动化的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