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生大帝

 生而自由831 2011-03-24
保生大帝
道教
Yin yang.svg
入门
显示▼基本教义
显示▼道教人物
显示▼道教神仙
显示▼道教宗派
显示▼道教典籍
显示▼洞天福地
显示▼维基宗教主题
 ?  ?  ? 

保生大帝中国闽南潮汕地区及台湾东南亚华人所信奉的医神,俗称“大道公”、“吴真人”、“花桥公”。

文献记载,保生大帝为北宋闽南人士,本名吴夲(“夲”音ㄊㄠ滔非“本”字),生于979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卒于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登山采药时,失足落崖,享年五十八岁。家乡为福建泉州同安明盛乡积善里白礁村,今属漳州市龙海县角美镇

父名吴通,母为黄氏,贫病早逝。吴夲初习捕蛇、采药,后学针灸、汤药,医名逐渐传播民间,宋朝杨志《青礁慈济宫碑》记载其逝世后乡人私谥为“医灵真人”,供奉为地方神祇,于青礁龙湫坑畔建立“龙湫庵”奉祀,为庙祀之始。

(宋)杨志《青礁慈济宫碑》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吏部尚书颜师鲁奏准朝廷于青礁建庙,因此成为官方认可之正神信仰,青礁为吴夲生前炼丹施药、羽化之处;(宋)庄夏-《白礁慈济宫碑》亦记载:[岁在辛未(1151年,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肇创祠宇],说明了白礁的建庙年代。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赐庙额"慈济"。因神迹传说流布,及历代朝廷追封,遂成为闽南地区重要民间信仰。而随同安移民迁徙,也成为台湾东南亚同                                                             

历代朝廷追封

宋朝

  • 1171年(宋孝宗乾道七年)赐──大道真人

  • 1195年宋宁宗庆元二年)封──忠显侯

  • 1208年(宋宁宗嘉定元年)封──应惠侯

  • 1227年宋理宗宝庆三年)封──康祐侯

  • 1235年(宋理宋端平二年)封──灵护侯

  • 1239年(宋理宗嘉熙三年)封──正祐公

  • 1240年(宋理宗嘉熙四年)改封─冲应真人

  • 1245年(宋理宗淳祐五年)封──孚惠真君

  • 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封──孚惠妙道普佑真君

明朝

  • 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封──昊天御史医灵真君

  • 1425年明仁宗洪熙五年)封──恩主昊天金阙御史慈济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

[编辑]信仰传说

台北大龙峒保安宫正殿
白礁慈济宫
白礁慈济宫 内景
青礁慈济宫
青礁慈济宫 殿前宋代石刻

台湾台南学甲慈济宫庙方记载,保生大帝名吴夲,字华基,别号云衷,为紫微星转世投胎,父亲吴通,后追封为协成元君,母亲黄氏为玉华大仙转世,吴夲年少时曾受昆仑山西王母传授法术,后举科举,官任御史,精通天文地理,礼乐医术,后辞官修道,行医济世,曾于山林之中施法救起遭虎咬死的书僮,感动书僮主人知县江仙官与张师爷,追随吴夲修练道术,施药活人。

而闽台民间则流传不少传说,如:

  • 医虎喉:吴夲于山中采药时,遇一白额金睛老虎,因食人而骨哽咽喉,痛苦难当,遇吴真人乃垂首趋附,求其救治,真人心有不忍,乃斥责其恶,见其知悔,乃以符水施灌,化骨入喉,此虎感恩遂化为吴真人座骑。故保生大帝庙龛之下,多祀奉有老虎神像,称为“虎爷”、“黑虎大将”。为台湾虎爷信仰的重要来源之一。

  • 点龙眼:有蟠龙患有眼疾,化为老者,请求真人医治,真人以符水医治。

  • 泥马渡康王:传说宋高宗为康王时,入金国为人质,趁隙脱逃,逃至崔子庙内,苦于金兵追赶,无力摆脱,忽闻马鸣,庙前竟有良驹停驻,遂乘马疾奔南方,金兵随后亦策马追赶,逃至江岸时,康王胯下座骑竟飞驰过江,摆脱追兵后,座骑化为泥马,经高宗派人四下探访,始知为保生大帝施力救助。(另一说非保生大帝,而是崔府君崔玨

  • 丝线诊脉医国母:相传明成祖年间,孝慈皇后患有乳疾,求访天下名医莫救,突有道士自称住白礁乡名吴夲,自称能医治皇后重病,并言能以丝线诊脉。成祖先以丝线系于皇后玉镯、猫身,皆被真人识破,成祖惊异,乃命内侍系丝线于皇后手腕,段为乳疾,并隔屏指示施以针灸,乳疾顿消。成祖欲赐予官爵财宝,皆辞不受,骑鹤而去。皇后感其恩德,乃立国母狮于福建白礁慈济宫庙庭之内。

  • 三十六官将:相传北极玄天上帝欲收龟、蛇二精,力有未逮,商借保生大帝佩戴之宝剑,并以随从三十六官将为质。后玄天上帝未还宝剑,紧握于手,保生大帝则握鞘望剑兴叹。(另一说非向保生大帝,而是向吕纯阳祖师借)

  • 大道公风,妈祖婆雨:由于天上圣母妈祖与保生大帝大道公皆为北宋福建人士,民间传说遂附会二神相恋,后妈祖见母羊生产苦状,悔而辞婚。保生大帝愤而与妈祖施法相斗,于妈祖诞辰降雨洗其脂粉,妈祖亦不甘示弱,于大道公诞辰施法刮风,吹落道帽。故称“大道公风,妈祖婆雨”,此一传说穿插闽南暮春节候,与地方神祇传说,颇富人情趣味。然而亦有地方信徒,以为亵渎神明,深不以为然。

[编辑]中国大陆保生大帝祖庙群

  • 青礁慈济宫:又称为东宫,位于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岐山东鸣岭上,始建于宋景佑3年(1036年),原名“龙湫庵”,为保生大帝生前炼丹修道之所亦是初享庙食之始地。青礁白礁东西两宫直线距离2280米。

  • 泉州花桥宫:为保生大帝生前施药义诊之处,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清代开始,该庙附设有施药局,如今称为泉州花桥赠药处诊所。

[编辑]台湾保生大帝信仰

泉州同安移民迁徙,保生大帝为台湾早期泉州同安籍移民信仰中心,至今已不分原籍畛域,成为重要的台湾民间信仰之一。台湾奉祀保生大帝庙宇以台南县学甲慈济宫台北市大同区大龙峒保安宫最为著名。台湾奉祀保生大帝各庙宇于1989年组成“全国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由当年学甲慈济宫董事长周大围出任首任会长。

学甲慈济宫所奉祀开基主神称为“开基二大帝”,相传保生大帝吴夲于北宋仙逝后,乡人立庙祭祀时,雕刻有“大大帝”、“二大帝”、“三大帝”三尊保生大帝神像,大大帝奉祀于龙海白礁慈济宫,三大帝奉祀于青礁慈济宫,二大帝则由同安县百姓李胜迎祀随明郑郑成功军队前来台湾,原由台南学甲下社角李姓后代私人奉祀,后成为学甲地区信仰核心。

台北大龙峒保安宫肇源于清代乾隆初年,同安籍移民入垦台北大龙峒地区,由于水土不适,瘴疠四起,所以返回故里白礁慈济宫分灵保生大帝神像来台湾,1755年(乾隆二十年)建庙,1805年(嘉庆十年)迁于现址建庙,清代台北地区艋舺顶下郊拼漳泉械斗时,保安宫为同安籍移民避难之所及据点。于1995年2002年自费重修,获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文馨奖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总部“二○○三年亚太文化资产奖”。

[编辑]台湾保生大帝重要庙会活动

[编辑]参考文献

  • 黄有兴〈学甲慈济宫与壬申年祭典纪要〉:刊于《台湾文献》四十六卷第四期,1985年12月。

  • 《吴真人研究》:〈厦门吴真人研究会〉及〈青礁慈济东宫董事会〉合编,鹭江出版社1992年5月第一版。

  • 《吴真人学术研究文集》:张国举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

  • 《福建通志》

  • 《闽书》

  • 《同安县志》

  • 《海澄县志》

  • 南宋 杨志/庄夏《慈济宫碑》

  • 黄文博/黄明雅 <台湾第一香 西港玉勒庆安宫庚辰香科大醮典>,2001年4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