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母亲》教案

 佳宁图书馆605 2011-03-25

《我的母亲》教案

邹韬奋

教学目标

1、 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多种表达方式融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2、 体会文章传达的至爱亲情,鉴赏文章朴实,细腻的语言艺术。

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难点:学习作者细腻、质朴的语言,并学习运用。

一、        导入和整体感知

1、 讨论形式导入,请同学来讲讲自己对母亲的最初印象。

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妈妈,是我们最熟悉的人。如果让大家来写写你的妈妈,怎样才能写的真实感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邹韬奋先生的《我的母亲》,看看他对他的妈妈有怎样的印象,看看他怎样把文章写得感人。

2、 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结合PPT讲解)

大家快速浏览PPT上的作家简介,注意作者的家庭背景,时代背景。

二、        课文分析

1、 解决生字词( 配以PPT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请同学起来读生字词。

Zōutāo       zhā          chōng          niè

邹韬奋       查氏     人影憧憧       蹑手蹑脚     

Wěi            xún              zǎi      xī  xū

娓娓动听       循循善诱       妹仔       唏唏嘘嘘      

 gōng    zhǎn              lài            jiù  

女红       辗转反侧       万籁俱寂       歉疚

2、 正式进入课文

先用三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全文,对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想想文章结构是怎样的。

(1)   整理文章脉络

看完文章就可以知道,这篇文章脉络十分清晰,12自然段是开头,78自然段是结尾,中间四段讲了四件不同的事。开头结尾很短小,先搁下不谈,最后来分析。先分析中间四个片段,看看作者具体写了哪些事,是怎样来写的。

 

 

 

 

板书:     开头 12           1

                                                                    

                                    2

    四个场景 3 ~ 6          

                                    3

                                      

           结尾 78           4

(2)   分析文章主题———4个场景

 

第一场景

先让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并在阅读中思考以下问题:

1、         本段讲了什么事?

2、         从中你体会出母亲的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

3、         那些句子写得最生动,最让你动情?

4、         本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解答:

       1、经学生回答后,这个片段描述的事情可以概括为“母亲背我元宵赏灯”。

       2、学生可能的答案:可以看出母亲的活泼,欢悦,柔和和青春,从“我有现在追想当年……青春的美”可以看出来;可以看出母亲的细心和体贴,可以从“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还几次……”可以看出来。

      (教师:从中点明细节描写,接着从第三题引出并强化细节描写。)

       3、学生可能的答案:“我有现在追想当年……青春的美”。

      (教师:点明细节描写的作用和好处,并让学生做笔记: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的可爱的形象,使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4、表达方式的运用:

先和学生一起回顾,除了描写,还有那些表达方式。

板书:

            描写

            记叙

            议论

            抒情

            说明

让学生找出那些句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学生可能的答案:“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望那个”;“这是我对母爱……什么叫做母爱”。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引出写作特点“夹叙夹议”:作者先记述了母亲背我赏灯这件事,然后又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看法,即议论,那么这种记叙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就是“夹叙夹议”。)

 

第二个场景

(第二个场景,即第4自然段,结构上与上文大致相同,因此,教学过程大致相同。)

请学生默读这一段,思考一下同样的四个问题,看看这一段和上一段是否相似。

解答:

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单的概括成“涌流的泪珠”)

2、学生可能的答案:善良,有正义感,从“往往讲到……涌流着”;情感丰富,有讲故事的才能。

3、学生可能的答案:从“往往讲到……涌流着”。

  (教师:从中再次点明细节描写,笔记为:真实而传神,母亲情感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同情。)

4、表达方式:

(教师:让学生学着上文找出记叙和议论的句子。)

 

另外,留一个悬念问题让学生思考,等讲到开头结尾时解答:“作者的议论除了肯定母亲的才能,还有其他的深意吗?”

 

第三个场景

(从第三个场景开始,慢慢让学生举一反三,学着上文,来自己分析第三第四个场景。)

 

由学生分组讨论,请同学来分析文章,只在最后作分析和适当引导。(补充说明:第三片段有2处细节描写)

在学生分析过“细节描写”和表达方式后,点出母亲矛盾心理的问题:为什么母亲哭得那么痛心,嘴里却说,打得好?

 

同样,最后有一个悬念问题:为什么母亲会“饮泣吞声”?为什么十分悲痛却不敢公开发泄,为什么在自己家里,想哭却又不敢呢?

 

第四个场景

(过程和第三场景基本一致,但主要由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果)

略。

 

讲完了主体部分,快速解决开头和结尾。(注意结合二三场景中的两个悬念问题。)

主要思想:1、对母亲早逝的痛惜。2、对母亲的赞颂和旧社会的谴责。

 

三、        总结和作业

中心思想:可以说,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四个生活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的性格和能干才具,把母亲描绘的栩栩如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亲情和思念,也体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作业:

1、              熟悉生字词,要求默写。

2、              练笔:截取一个生活片段,写写你的母亲,运用学到的写作手法。

四、        板书设计:

我的母亲

  邹韬奋

一、开头(12 简述母亲的基本情况

                                 1、母亲背我元宵赏灯

    二、 四个场景(3~6         2、涌流的泪珠

                                 3、丰富的内心世界

                                 4、劳碌的身影

          

    三、  结尾(78)对母亲的赞颂、肯定、和对旧社会的谴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