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与愚蠢

 初上旅途 2011-03-27

聪明与愚蠢

  • 发布日期: 2011-03-26 00:00
  • 作者:陈世旭

  曾写了个不咋样的短篇,内中用了一句话:“二桃杀三士。”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来龙去脉,借用这句话只是想比喻当时大学里评职称僧多粥少的现象。

  好多年后我才知道这句话出自《晏子春秋》,那是记述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言行的一部书,以晏子为中心人物,通过记载他治理政务等一系列事迹,展现他杰出的才能和智慧。其中的《谏下》篇有个著名的故事突出了他的谋略,那便是“二桃杀三士”。

  二千五百年前的齐景公时期,齐国的三位武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意气相投,彼此互壮声势,恃功骄横,目中无人,甚至对历经三朝的晏子也颇不敬。晏子便想了个主意,请齐景公赐三武士两枚桃子,让他们论功分桃。公孙接曾经打虎救主,先夺一桃;田开疆平徐国、拓边疆有功,抢了第二桃;古冶子当年入河杀鼋,救过国君,现在却无桃可吃,愤而拔剑。公孙接、田开疆当即醒悟,论功劳和勇气他们都不如古冶子,却“取桃不让,贪也;不死,无勇也”,两人觉得对不起朋友,颜面丧尽,当场自刎。古冶子震惊:为一桃竟与朋友翻脸,真是不仁不义,也随即抹了脖子。

  晏子精心策划的这起诛杀,可谓创造了人类诛杀史上的奇迹。二个桃子就杀掉三个武士,干净利索,而且不落谋杀痕迹,真让千古为之惊悚。

  这则故事,本是夸耀晏子的谋略,却没有想到结果最打动人的是三位武士的“君子之风”——至少我被三士深所撼动。他们也许鲁莽,也许骄狂,也许愚蠢,并因此而被人利用。但他们把仁义、勇气和荣誉看得比性命更重要,宁愿用血洗净耻辱,用生命维护尊严,决不苟且偷生,取死迅如炸雷闪电,烈若山崩地摧,干脆决绝。如此的刚烈,使看似荒谬的死亡变得异常悲壮。相对于政治层面上的阴险和卑鄙,显得如此高贵。

  关于聪明与愚蠢孰是孰非的问题,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人聪明绝顶,长袖善舞,得了好还卖乖;有的人死心眼,一根筋,撞了南墙也不知回头。然而对此二者,人们未必只是加以简单的肯定和否定。

  近读著名作家邓刚的长篇小说《绝对亢奋》,其中的主人公最后的谋生手段是贩卖鸡蛋。每天“从城里骑到农村,往返将近200里地……很多人干不下去,累趴下了”。即便如此,他也决不依附成了公司老总的姐夫。“但我却是个贱骨头,觉得沙发比山坡上的石板还硬,酒店里的好酒好菜,赶不上我在乡下喝河沟里的水嚼冷馒头香甜。”与他一块长大的许多人都靠坑蒙拐骗或攀附权贵改善了处境,他却在非人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思想和心灵的纯洁:无论多么艰苦,都能苦出兴趣来。抬煤能抬出扁担颤悠的滋味儿,捡破烂能捡出冲锋陷阵的劲头……面对现代文明表面喧嚣之下的种种卑琐,绝对不识时务、绝对不与时势妥协,执拗地拒绝卷入狂飙突进的时代游戏。作为一个永不屈服于生存困境的草根意志的体现者,矗立在繁华辉煌、光怪陆离、物欲横流、信义沦丧的滚滚红尘中。

  这样的执拗当然是愚蠢的,但以愚见,晏子式的聪明的成功者固然让人羡慕,三士式的愚蠢的失败者有时却让人敬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