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真比例技术以其快捷高效的优势,在非编织类服装样板技术的应用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前景,但在编织类服装领域里的应用尚且无人尝试。在此笔者把编织类服装的尺寸设置问题引入真比例的视线,希望能对专业人士有一些帮助。
上衣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
(D代表横密,R代表直密,单位是针/厘米,以下同)
上衣后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D+缝耗(针)=0.49胸围×D+缝耗(针)(真比例)
2. 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R
3. 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R
4. 肩宽针数=肩宽×D+缝耗(针)
5. 挂肩总行数=挂肩长×R
6. 挂肩收针针数=(1/2胸围针数-肩宽针数)/2=0.25胸围针数-0.5肩宽针数(真比例)
7. 挂肩收针方法: 平收3针~6针后,佘针一般每2行减1针,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内,将应收针数收完。
8. 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宽×D+缝耗(针)
9. 单肩针数=(肩宽针数-后领口宽针数)/2
10.肩坡每行收针针数=单肩针数/肩高行数
上衣前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D+缝耗(针)=0.51胸围×D+缝耗(针) (真比例)
2. 身长行数,与后片“2”相同。
3. 正身长行数,与后片“3”相同。
4. 肩宽针数,与后片“4”相同。
5. 挂肩总行数,与后片“5”相同。
6. 挂肩收针针数,与后片“6”相同。
7. 挂肩收针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时,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
袖片
编织袖片时,它的D和R与原密度略有差别:
袖D=原密度×1.25(真比例) 袖R=愿密度×0.95(真比例)
1. 袖口起针=袖宽×2×袖D+缝耗(针)
2. 袖长行数=(袖长-袖口罗纹长)×袖R+缝耗(针)
3. 袖根针数=袖根宽×2×袖D+缝耗(针)
4. 袖身每边应加针数=(袖根针数-袖口针数)/2
5. 袖身行数=袖长行数-袖山行数
6. 袖山行数=袖长高×袖R×+缝耗(针)
7. 袖山单侧收针针数=(袖根针数-袖山宽针数)/2
领片
1.领片针数=(领深×2+后领宽+2厘米)×罗纹D
2.领片行数=领高×罗纹R
其它
在做编织工艺时,有些规律性的尺寸关系及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借鉴:
1.一般成人袖宽比挂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装袖宽比挂肩少1.5厘米~2厘米,均可以套用0.18胸围(真比例)。
2.一般男衫的袖口宽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宽为17厘米~21厘米,均约为0.24胸围(真比例)。
3.编织袖片时,若加针,宜先快后慢,若减针,则先慢后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针行数接近于前、后片挂肩的收针行数。
6.为编织操作简便,一般后领口可不予考虑。
7.后领口宽一般为肩宽的1/3,可以套用0.3这个真比例数。
以上就是利用真比例替换传统计算的大概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裤子横裆针数=臀宽针数+(前裆宽+后裆宽)×D 可以用
横裆针数=横裆宽×D=0.16臀围×D(真比例格式)来替代。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由于我们需要了解编织服装各个部位的针数而不是长度,所需要的加加减减计算比较多,故免计算的操作的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因此,在编织服装针数设计的过程中,真比例并不能给操作带来太多的便利。不过,编织服装各个部位针数设计所依据的最初板型,完全可以根据真比例来制图。从这里可以看出:真比例最适合于服装结构的板型设计而不是其他工艺设计。不过在高科技领域,服装结构真比例数学模型的建立对于编织服装而言,也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目前许多人员已经投入多向编织技术研究,最高的境界是在复杂的人体表面进行服装的立体织造,这就需要设计复杂立体的编织程序,真比例也许是设计该程序最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