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救乞儿”家庭教育是关键

 昵称936669 2011-04-07

“解救乞儿”家庭教育是关键

  2月14日,黑龙江省妇联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家庭破裂或残缺、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教育不当、生活贫困等因素最终导致大批流浪儿童产生。“解救乞儿”关键是家庭教育。

  毫无疑问,家庭问题的社会化,缺少关爱而流落到社会的儿童也为拐卖等违法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如何从家庭这一根源上遏制儿童流浪、走失等现象显得至关重要。

  据了解,关爱未成年人工作的重点是家庭教育,2010年以来,省妇联将推进家庭教育巡讲龙江——绿荫行动、家庭教育现代化项目试点两项工作纳入妇联重点工作。“绿荫行动”期间,省家庭教育讲师团骨干讲师分四组赴13市地40余县(区)讲座110场,还专程赶赴部分新农村省级重点示范村进行宣讲。

  截至目前,全省及各市地总计组织1256场家庭教育报告会,惠及35.8万余家长。现保留的14个“省家庭教育现代化项目试点”,总计87个试点学校、1405个班级、53661名家长参与试点工作,80%以上的班级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展家庭教育志愿者2000余名,并建立县(市、区)与省、市妇联儿童部和项目专家三方联系协调机制。

  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家庭、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截至2009年11月底统计数据,留守儿童数据129884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0年,各级妇联组织协调党政领导倾情关注,使特殊困境儿童切身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捐赠食品、图书,开展“龙江福彩雨露留守儿童”活动,在全省各地启动创办“留守儿童福彩情诉驿站”。齐齐哈尔市妇联在建华区运建园社区成立“齐齐哈尔市留守流动儿童关爱中心”,社会热心人士自愿为首批200名留守流动儿童做“代理家长”,通过互赠爱心联系卡,开展亲情关怀、心理疏导、安全法制教育等活动,帮助儿童塑造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优秀品质和善于交流、乐于合作、懂得感恩的健全人格。

  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区县(市)建立了25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哈市多所大学千余名大学生报名成为首批家教志愿者,深入阿城、道里、道外等区、县(市)为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成为孩子们的知心姐姐、知心哥哥。

  “关注和解救街头乞儿有利于保障儿童权益,毕竟孩子太小,他们有享受教育和被保护的权利。”省妇联儿童工作部工作人员表示,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解救街头乞儿龙江在行动”活动中。下一步,她们也会将加强全省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