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家大院掌柜的经商行事之道

 飞赤 2011-04-08

乔家大院掌柜的经商行事之道

     央视正在热播描写清代商人乔致庸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让我这个刚踏入淘宝的“小掌柜”看后颇有感触,有话要说。首先说的是我没有在这里做影视评论的意思。先不去评论片子拍的如何如何,因为那是仁者见仁的事。也不去举例那些商业运做.其实,我最想也是最值得提及的,是乔致庸作为一个商人,他的经商处事之道。

    乔致庸———真有其人,他为人随和,也很有计谋,在他职掌家业的几十年里,资产越来越丰厚。他一生颇有善行,经常救济贫民百姓。

      他多次告诫身边人:

经商处事最重要的是“信” “义” “利”.在首位的,并非是商人最看中的“利”,而是“信”。因为没有前两个因素“利”即使有,也不会长久。

      他告诫他的子孙:

      诫“骄”“贪”“懒”,不要贪于眼前的安逸,坐享祖宗留下的基业。

      他也这样教育他的长孙乔映霞:

     “唯无私才可讼大公,既而成大业”。 

    “气忌燥,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小,知欲圆,行欲方”。

     为人做事怪人休深,望人休过,待人要丰,自奉要约”。

     还强调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紧后松。这些对于以后成为家族接班人的乔映霞的立身行事有很大的影响。
 
 
 
乔致庸以天下为己任固然值得大家钦佩,但是乔致庸最失败的地方就是不专业!商人就该是个纯粹的商人,遵守商人的职业道德就可以了。天下、朝廷,那是政客的事情。越权,越级,失败将是难免的。

天若欲其亡,必先令其狂
 
 
 
 
看戏看门道,我看《乔家大院》主要看其经商之道。商家经商要赚钱,这无可争议,关键在于钱应如何去赚,是公平、诚信地赚钱,还是坑骗、欺诈地赚钱,这是有争议的。乔致庸的经商之道贵就贵在他是坚定地主张前者,并为之身体力行。笔者从已看过的电视剧中就已悟出了他以下6点可取的经商之道:一是公平、诚信做买卖。二是主张同行双赢互利。三是破旧立新,允许伙计入股分红,使多劳者多得。四是大胆破格启用新人。五是敢于冒险做大生意。六是立志谋划天下的大事业。  

    总之,乔致庸的这些经商之道及其改革创新精神,为晋商一度把生意红红火火做遍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广大观众特别是众多商家看《乔家大院》,不是仍可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东西吗?
 
 
“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乔致庸以儒术指导商业经营,他成为“在中堂”殷实家财真正的奠基人,财势跻身全省富户前列。正当资本愈见盈厚,他反而急流勇退,而闭门课子。他告诫儿孙,经商处世要以“信”为重,其次是“义”,第三才是“利”。他还亲拟对联刻在内宅门上:“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农惜食非惜财,缘惜福”,以此告诫子孙要注重节俭,不可贪图安逸。
 
 
 

前不久,我看了《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该剧主要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如何弃文从商,恪守诚信,在民族商业发展史中走过的艰辛创业的传奇故事,看后感受很深,纵观乔致庸的经商之道,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和学习。

      诚信为本。乔致庸认为诚信是商道之本,是经商长久取胜的基本要素。在商场,盈利是靠商品的质量和服务取得的,一旦丧失信誉,必然导致商业失败。所以乔致庸把经商之道排列为:第一是守信,第二是讲义,第三才是取利。有一次,乔家的复盛油坊从包头运胡麻油往山西销售,经手伙计为图暴利,竟在油中掺假,此事被掌柜发现后,立即令另行换好油,并以此事教育员工:商家是要追逐利润,但绝不干损人利己的事……这次胡麻油事件,虽然商号受了不少损失,但却在客户中赢得了信誉,使得“复字号” 雄称包头,甚至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说。

      以人为本。凡事业成功者,都是用人、“管”人的典范,乔致庸也不例外。剧中,马公甫,本是个小伙计,乔致庸看出他是个人才,就让他当上了复盛公的大掌柜,后来他果然不负重望,给乔家赚了不少银子。剧中还有个情节:乔家在包头的各商号刚摆脱困境时,许多伙计却向“东家”乔致庸提出辞职。主因是别的商家用高薪来挖乔家伙计,而乔家商号也确实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乔致庸了解到实情后,作出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创造性决定:凡乔家商号伙计满师后,每年除薪金外还可获得一厘“身股”(即现代企业全员参股)……这样员工与企业就成了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了。这一招果然灵,不但稳住了人心,有的员工还“替东家出了赚大钱的主意”。乔家的商业得以超常规发展,与乔致庸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用人、管人机制是分不开的。

  拼搏进取。清末时期,兵荒马乱,世道不太平,而乔致庸从一个乞丐手里偶然买到一张百年商路地图,潜心研究后发现因太平军作乱而封锁多年的茶路蕴藏着巨大商机。于是他为实现以通兴商、以商兴国的宏愿,置生命于不顾,亲自率商队南下武夷山疏通茶路。随后,他又北上恰克图,直到中俄边境,至此,南至武夷山,北到恰克图的这条封锁多年的茶路被乔致庸疏通,在自己获利的同时,也救了千万茶农。

  团结协作。在剧中“相与”这个词用的很多。“相与”即生意伙伴,据书载,晋商在经营活动中十分重视发挥团队力量,他们以家族、乡邻、地域之谊,结成团队,逐步形成了企业间协调作战、共同发展的模式。这也是股份制的早期形态,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乔家大院》是一部以古论今的作品,所展现的思想对现代商人是很有启发的。它告诉我们,经商如做人,首先要爱国,要讲诚信。由此想到当前一些企业面临的问题,如用工难、发展慢等等,而这一系列管理难题,只要我们看看《乔家大院》就会发现,乔致庸在百年前就已经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央视一套最近开始热播电视剧《乔家大院》。对于央视黄金挡的电视剧,我向来是不闻不问的。可是这次的《乔家大院》不同,它吸引我的有两点:

一:电视剧演绎的是以历史上有名的晋商乔家人的传奇经历。在商言商,本剧中贯穿了很多经商中的云做潜规则,看了,收益匪潜。

二:拍摄手法轻松活泼又不不偏离主线。乔家两口子时常嬉闹的感情生活,给这部电视剧增添了一良好的调味剂,让你在看清朝电视剧时,不再那么乏味。

闲话少说。

《乔家大院》最吸引我的,就是乔家的家规。我从中受益了,你看了也一定会有所感悟的。

乔家富了六代,这是为什么?其实,这自有它的内在原因,不准纳妾之类的规矩还只是家规,还有油房、粮房和票号等店规,都相当完善,现在看来依然很严谨。比如说,乔家自己的人可以当东家,却不能当“业务经理”,也就是说,可以请外姓的优秀人才来管理,却不能完全由家族来掌管。像分红、股份制、集团化管理,那时都已形成,十分先进了。

乔家家规非常严,有“六不准”,规定不准纳妾,并不准虐仆、嫖妓、吸毒、赌博和酗酒。

现在要提及的,便是这响当当的乔家家规中我最钦佩的几条。

一:钱财是身外之物,该守规矩就守规矩。

这条家规一直流传至今。乔家的鼎盛时期富可敌国,但却一直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时刻铭记于心。衰败的时候没有放弃过,有了大把大把花不完的银子时,依然肯捐出为国家抗敌效力。

而当知县告诉乔致庸可以花钱买官做时,乔致庸满眼的不屑与愤怒,哪怕只是个商人,也极尽慷慨激昂之词将这些昏官骂的屁滚尿流。谁说商人就唯利是图?我将来做商人,也要做这种。

 自:Club.ChinaRen.com

二:乔家人不能纳妾。

试想在那个处处三房四妾八姨太的年代,做到从一而终,是相当难能可贵的。那个年代自然没有标新立异这个说法,乔家的这种信念,是来自于骨子里对女人地位的看重。

做乔家的女人,是件骄傲的事。

 自:Club.ChinaRen.com

三:敢为天下先。

乔致庸能在各个商号提开通茶路色变的年代,不顾战乱,一路艰辛到江南疏通茶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正是一个优秀商人所具备的。

电视剧中乔致庸有一段对白:“就是因为大家都害怕送命,都知道去了很可能茶路通不了反而送上性命,我才偏要去!没有人做的事,这里面本身就蕴藏了多大的商机。如果我不去,大家都不去,那么就现在这个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的形势发展下去,大家最后都没的银子赚!”

 自:Club.ChinaRen.com

更多的乔家家规不一一赘述,想从商的朋友,不妨好好看看这部戏,收获的,不会只是这些文字上的东西
 
 
 
 
 
 
 
 

看《乔家大院》品中国商道

  纵观《乔家大院》全剧,除了欣赏到演员们纯熟的表演和惊心动魄的剧情外,其中的经商之道更应细细揣摩。在一代巨贾乔致庸身上的,是最宝贵的诚信经营的理念,和作为儒商的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为名誉而舍小利

  当发现复字号油坊的伙计在掌柜的授意下掺假卖油时,乔致庸立刻命手下收回卖出的油,退回货款,卖出的油只做了灯油,并惩治了掺假的人,辞退了掌柜,并制定了新的店规。这一举措是损失了些银子,却赢得了信誉,扩大了商机,是典型的维护诚信的举动。

  第一次到武夷山贩茶时,为了打开茶叶的销路,在各合作者之间赢得好名声,乔致庸多花银子,让厂家在原本一斤包装的茶中加重一两。回到山西后,此举果然奏效,不仅让找茬的合作者无话可说,也大大笼络了其他买家。这虽然是放长线钓大鱼的经营之道,却也与诚信二字紧密相联。

  超前的人才观

  给伙计顶身股,不就是让伙计与掌柜平起平坐吗?乔致庸稳定商号局势不久,就力排众议,给商号内所有的伙计,每人顶一厘的身股。这样,每年年底,伙计就可以领到几十两到几百两银子的红利。这个举动无疑大大调动了伙计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稳定了队伍,笼络了人才。受他的影响,对手达盛昌及其他商号,也不得不为伙计顶身股。这等于整体提高了伙计的身价,体现出人本精神和对人力资源的重视。

  不仅如此,乔致庸还大胆破格起用一个跑街的伙计马旬出任总商号大掌柜,并极其信任他,任马旬开辟出一片生意新天地。“二十一世纪最珍贵的是什么?人才!”黎叔的这句话,乔致庸在十九世纪就已经领悟到了。

  垂范于商界同仁

  在挽救了包头生意时,按照常理,失败的达盛昌将破产,达盛昌的东家甚至有生命之忧虑。但乔致庸却不计前嫌,回购部分高粱,让达盛昌得以存活,还登门请罪,安慰达盛昌的东家。回头,他又在大德兴立下新规矩——“永远不做霸盘”。此举也得到了所有晋商的响应,在行业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和竞争机制,为所有晋商的发展打下了制度基础。

  书生报国壮志不灭

  山西票号在历史上曾有过十分光辉的一笔,山西票号也使当年的山西富甲天下。尽管山西票号的功劳不应全记在乔致庸头上,但他确实为山西票号的壮大做出过不朽的贡献。“汇通天下”是乔致庸一生最大的愿望,也让他为此付出得太多太多,几次身陷囹圄都因此而起。在“汇通天下”这件事上,乔致庸却没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的本意就是要构建金融体系,方便天下客商,解决商人大宗运送的苦恼,因为他早年就吃过大宗运送的苦,车马劳顿不说,还要雇用保镖押运。这里,一方面有他感同身受的原因,一方面有他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报国意愿。他的岳父陆老东家在临死前也说:“一辈子做了那么多事,挣了那么多银子,合在一起也没有我那傻女婿‘汇通天下’这一件事有意义。”全剧最后,由于捐银子护驾有功,慈禧太后终于下令解除了各地商号禁止汇兑官银的禁令,“汇通天下”终于成为现实。(沈阳日报  康晓宁)

《乔家大院》:主料不好难成席

  十多集《乔家大院》看下来,总体感觉是,主角出场早,节奏较好,但演员演出的整体水平不如《大宅门》。在前两集中,乔致庸、陆玉菡、江雪瑛、孙茂才、大太太等剧中主要人物全都亮相,并且每个人牵出的剧情也合理;所谓的故事节奏感较好,是乔致庸大哥去世、考科举不成、家境衰败、临危受命、债主逼门、意中人他嫁、迎娶陌生人等故事环环相扣,张弛有度。

  导演胡玫曾经说过,她的《乔家大院》不是一部商战戏,而是想描述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历史。因此,作为一部“宅门戏”,人们很容易拿《乔家大院》与《大宅门》作比较。就两部戏的男主角而言,陈宝国和陈建斌虽然都有点扮嫩的嫌疑,但随着剧情的发展,陈宝国将《大宅门》中的七爷狂傲不羁有点“浑不论”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而陈建斌的表演则很夸张失控。陈建斌虽克服了读书人儒雅、迂腐、端着架子的毛病,却落入了恣意妄为的另一个极端。比如,既然接受了嫂子娶陆小姐以解乔家之困的建议,却还像一头斗兽一样发疯般反复踢被子、踹东西;再比如动辄粗声大嗓耍“威风”等等。虽然我们没要求陈建斌将乔致庸塑造成一个愁不上脸、谋略满心、呼风唤雨、行若大吕的极品男人,但他放得太过,有时候更像一个“毛头”,与历史上晋商的含蓄内敛反差太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