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骈体文的骈偶 / 香曼

 文山书院 2011-04-09
◆骈体文的骈偶 / 香曼

骈偶原指成双成对,两马并驾叫骈,两人在一起叫做偶,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古代的仪仗也是两两相对的,因此骈偶又叫做对仗。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相对,直到篇末。古人没有明确的语法概念,但是懂得分辨词语虚实和句式的同异,讲究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以及句式的对称。用今天的语法概念来考察,就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述宾结构对述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这是骈偶的基本要求。下靣各举一些例子:

(1)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其中腾波触天,高浪灌日。(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

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文心雕龙.情采》

风烟俱尽,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王勃《滕王阁序》)

(2)述宾结构对述宾结构

吞吐百川,写泄万壑。(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文新雕龙。情采》)

式观元始,眇觌玄风。(萧统《文选序》)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王勃《滕王阁序》)

(3)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栖波之鸟,水化之虫。(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萧统《文选序》)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王勃《滕王阁序》)

(4)复句对复句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心雕龙。情采》

冰释泉涌,金相玉振。(萧统《文选序》)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王勃《滕王阁序》)

骈偶不仅要求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的句法结构也要求一致: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上面例一“腾波”对“高浪”是主语对主语,“触天”对“灌日”是谓语对谓语;在主语中“腾”对“高”是定语对定语,在谓语中“天”对“日”是宾语对宾语。例五省去了主语,全联是谓语对谓语:“吞吐”对“写泄”是述语对述语,“百川”对“万壑”是宾语对宾语;在宾语中“百”对“万”是定语对定语。总之,上述各例不仅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内部结构也是一致的。自然,骈体文对句也有内部结构参差不齐的,但是比较少见,特别是齐梁以后的骈体文,句式不对仗的很少。

骈体文注意句子结构的对称,也就是在一联对句里要讲究词语的相互配对。前后两句的相同位置,原则上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连词、介词也与连词、介词相对。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般是异字相对。例如:

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文心雕龙。情采》)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睢园绿竹,气淩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王勃《滕王阁序》)

连词、介词大多是同字相对,但也有异字相对的。例如:

若择源於泾渭之流,按辔於邪正之路。(《文心雕龙。情采》)

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辨雕。(《文心雕龙。情采》)

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萧统《文选序》)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王勃《滕王阁序》)

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文心雕龙。情采》)

杨意不逢,抚淩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前三例同字相对,后三例异字相对。

古人没有现在的词类概念,讲究的是虚对虚,实对实,虚词和实词分辨得比较清楚。实词和虚词内部则常有变通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