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fhfal 2011-04-12
北京市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研究(05-03-28)

文章来源: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4年 第10卷 第2期    文章作者:马小红,侯亚非(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北京 10004
    摘要:根据北京市2008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大都市的“新三步走”战 略,采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利用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以2000年为预测基年,分2001—2008年、 2009—2020年和2021—2050年三个阶段,设计低、中、高三个方案,对未来5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外来人口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进 而针对首都人口老化问题提出思考与建议。

1、 北京市人口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1.1 人口总量不断扩增
  根据北 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经常居住北京市的人口,含离开户籍地或居住北京市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2000年为1356.9万,其中,户籍人口(拥有 北京市户籍的人口)1100万人。外来人口(没有北京市户口的流动人口)2000年308.4万,其中,离开户籍地或居住北京市半年以上者256.8万 人。户籍净迁入人口(迁入本市的户籍人口减去迁出本市的户籍人口数)1990-2000年年均净迁入约 6万,共计60.4万人。
  50年来, 首都人口规模始终呈不断扩大趋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276.8万,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759.7万,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923.1 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081.9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356.9万,人口总量比50年前增加1000余万。

1.2 北京市人口规模扩增因素分析
  行政区划扩大:1949年北京市7个城区人口共计203.1万;1949—1961年扩展为18个区县,人口增加到721万。
  户籍人口自然增长:1963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达35.3‰;70—80年代下降到3—13‰;1996年以后一直维持在1‰以下。
  户籍迁入人口机械增长:1991年始户籍人口自然增加人数降到3万以下/年;而户籍净迁入人数则在4—6万以上/年。
  外来人口总量增加:1994年流动人口329.5万(半年以上208.6),1997年285.9万(半年以上146万),2000年308万(半年以上256.8万)。
  结论:十多年来,北京市人口扩增主要源于外来人口、户籍迁入人口的增加。

1.3 申奥成功后北京市人口总量骤增
外来人口急剧扩增:2001年流动人口总量增至328.1万(比2000年增加20万),2002年流动人口增至386.6万(比2001年增加59 万)。其中居住北京半年以上者2001年为262.8(比2000年增加6万);2002年为286.9万(比2001年增加24万)。
  户籍净迁入人口增幅加大:1990-2000年户籍净迁入人口年均6万人;2001、2002年每年净迁入12万人。
  常住人口总量快速增加:2000年底人口总量1364万;2001年1383万,比上一年度增加19万;2002年1423万,比上一年度增加40万。

2 预测参数估计

  预测参数分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两部分,参数估计原则相同,两部分预期寿命、生育模式参数一样,以下以常住人口预测参数介绍为主(户籍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出生性别比以及净迁入人口参数不同于常住人口预测参数的注于括弧内)。

2.1 总和生育率
  低方案,以2000年常住人口总和生育率0.686为参数(户籍人口0.72),保持50年不变,作为参照和警示方案。
  中方案,考虑未来20年符合生育二孩政策的独生子女夫妇的增加,我们将总和生育率参数从2000年的0.686线性递增到2020年的1.2,以后保持这一生育水平。
主要根据:2002年我们与北京市计生委合作,进行了1600余份样本的“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30岁独生子女平均 生育意愿1.03个孩子,其中已婚已育独生子女平均生育意愿1.31个孩子。同时,根据北京市计生委1999年67万人口抽样调查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 左右。我们认为,未来20年北京市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恢复到1.2的水平是可能的。
  高方案,参照全国90年代中期城市平均生育水平,将总和生育率参数由2000年的0.686线性递增到2020年的1.4,以后保持这一水平。

2.2 平均预期寿命
北京市常住人口2000年出生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74.9岁,女性78.6岁。根据联合国不同水平出生平均预期寿命的平均年增长步长的经验值,即从 2000年开始到2020年,平均每年增加0.1岁;2020 以后按照高龄步长递减的原则,平均每年增加0.05岁(低、中、高三方案同)。

2.3 出生性别比
以2000年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114.58(户籍人口108.9)为基数,到2008年按线插值递减到108(户籍人口106),以后保持这一水 平。(低、中、高三方案同)主要根据:2000年北京市人口普查长表1%样本数据显示,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8.9;另据2002年“北京市独生子女 生育意愿抽样调查”结果,北京市年轻人的性别偏好略呈女孩偏向。我们认为随着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应回落到 基本正常的水平。

2.4 生育模式
  生育模式即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数量在全部生育活动中所占的比例。2000年的生育模式来源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假设未来 50年保持这一生育模式不变。

2.5 净迁入人口
净迁入人口包括两部分:一是每年机械增加的户籍净迁入人口总量;二是居住北京市半年以上外来人口每年的增加量。按照2008、2020和2050年三个 阶段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规律以及全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低、中、高三个方案净迁入人口规模参数估计以先上升后下降为原则(参见表1)。

  表1 未来50年净迁入人口规模参数估计 (万人)
 ────────────────────────
 方案    2001—2008    2009—2020    2021—2050
 ────────────────────────
 低方案     20(10)        10(8)          6(6)

 中方案     25(13)        15(12)        12(12)

 高方案     35(15)        25(14)        18(14)
 ────────────────────────  
  注:括弧中为户籍人口预测的户籍净迁入人口参数估计。

考虑到下列事实:1996—2000年由外省市迁入本市的人口平均年龄34岁,15—49岁的育龄妇女占34%;2000年外来流动人口平均年龄29 岁;以及近年来北京市每年出生8—9万孩子,其中 2万为外来育龄妇女生育。我们在预测模型中加入了净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与生育因素。
  我们假设外来“常住”人口的迁移模式等同于户籍净迁入人口的迁移模式,将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得到的户籍净迁入人口的性别和年龄别模式,加入到常住人口预测中去,使净迁入人口参与北京市常住人口的生育和死亡变动。

3  预测结果

3.1 人口规模继续扩增,呈先升后降趋势
表2和表3分别为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预测结果,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表2 北京市常住人口未来50年变动规模低、中、高方案预测(万人)
 ────────────────────────
    年份      低方案       中方案         高方案
 ────────────────────────
    2008       1521         1573           1663
    2010       1538         1607           1722
    2020       1580         1736           1989
    2030       1511         1756           2104
    2040       1383         1726           2168
    2050       1192         1632           2164
 ────────────────────────

表3 北京市户籍人口未来50年变动规模低、中、高方案预测(万人)
 ────────────────────────
    年份      低方案       中方案         高方案
 ────────────────────────
    2008       1170         1202           1222
    2010       1181         1225           151
    2020       1208         1327           1289
    2030       1156         1266           1464
    2040       1061         1266           1504
    2050        932         1333           1515
 ────────────────────────
 
3.2 外来人口总量将维持300—400万规模
由于缺乏有关外来人口生育和死亡等数据资料,我们假定外来人口的生育、死亡模式与北京市户籍净迁入人口相同。我们将常住人口变动趋势与户籍人口变动趋势 两个模型预测的人口总量加以比较,用同期常住人口总量减去户籍人口总量,差额人口作为本研究对未来外来人口总量变动趋势的粗略预测(参见表4)。

表4 北京市未来50年外来人口变动趋势预测(万人)
 ────────────────────────
    年份      外来人口      年份         外来人口
 ────────────────────────
    2008        371         2030           390
    2010        382         2040           359
    2020        409         2050           299
 ────────────────────────

表5 北京市未来50年常住人口预测三方案60岁以上人口比重(%)
 ────────────────────────
    年份     低方案        中方案         高方案
 ────────────────────────
    2008     14.81         14.59          14.49
    2010     15.83         15.48          15.31
    2020     24.67         22.94          21.95
    2030     35.45         31.21          29.11
    2040     45.87         38.18          35.07
    2050     55.31         43.41          39.75
 ────────────────────────
   
3.3 人口老化趋势十分严重
表5表明,即使充分考虑了户籍净迁入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参与北京市人口生育的因素,未来50年首都人口结构仍呈快速老化,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2008 年北京市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从2000年的 12.54%上升到 15%;2020年上升到23%,即将提前10年达到全国2030年人口老 化 23.30%的水平;2050年进一步上升到40%以上,将超过联合国预测全国老龄化水平28.76%15个百分点。这一趋势使2050年北京市常住 人口金字塔呈现为严重的倒金字塔结构。  
  表6显示了50年后北京市庞大的老年人口抚养负担,这显然不利于北京市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表6 2050年与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及抚养比变动比较(%)
 ────────────────────────────
 年份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老年抚养比  总抚养比
 ────────────────────────────
 2000  13.59    73.88     12.53       17.09      35.52
 2050   8.9     47.67     43.41       55.15     109.8  
 ────────────────────────────
  注:2000年数据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2050数据根据常住人口中方案预测数据计算。

4 结论与建议

4.1 影响首都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分析
首先,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平均预期寿命长,三个因素决定了未来北京市人口严重老化的发展趋势。北京市超低生育水平 (国际上视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低于 1.3为超低生育水平)已维持十余年,作为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市较早进入了现代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户籍人口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自1974年下 降到更替水平以下1.44后,一直呈持续下降状态,80年代中期下降到1.3,90年代初期降至 1.3以下,2000年进一步降为 0.72,大大低于 全国 1.8的平均水平。粗死亡率2000年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一个百分点;平均预期寿命76.7岁,则高出全国平均预期寿命5岁之多。
  
其次,庞大的迁入人口规模,虽然降低了目前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如2000年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为12.54%,而户籍人口这一比例则为 14%,降低约1.5个百分点。然而,我们的预测结果表明,未来50年300-400万迁入人口规模,不能改变首都人口严重老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人口的迁移替代作用是有限的,有必要提高目前过低的首都人口生育水平。
我们不能忘记,50年前我们拒绝了马寅初先生实行计划生育的合理建议,导致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始终背负着沉重的人口包袱发展国民经济,这一沉痛的历史教 训需要几代人为此付出代价。由于人口惯性的规律作用,为了避免50年后首都人民将背负沉重的“大草帽”来发展我们的经济,在实施独生子女政策20多年后, 合理地调整现行生育政策,使其既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又能逐渐缓解人口严重老化的趋势,使北京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使人口自身结构也可 持续发展,这是政府目前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它关系全面小康及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的实现。

4.2 思考与建议
  20世 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北京市已形成大批独生子女群体,至2000年累计约150万人。若以1999年北京市育龄妇女平均初育年龄26.67岁计 算,8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独生子女将从本世纪初进入生育高峰;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将于2015年前后进入生育高峰。可以说,本世纪前二三十年为“双 独”婚育高峰期,根据国家生育政策,从理论上推测,政策允许的“双独”夫妻生育二孩约从2006年始逐渐甚至快速增多,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大部分将 在 2020年以前完成二孩生育任务;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大部分将在 2030年以前完成二孩生育任务。根据“2002年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抽样 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独生子女对于政
策允许的二孩生育选择比例较低,仅20-30%左右(参见表7)。此外独生子女对于“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政策的了解十分广泛,达98.8%,而对“双独”政策的了解范围仅为58.2%。说明一孩生育政策深入人心,而二孩生育政策群众知晓率较低。
  
  [责任编辑:李涌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