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思进 养老靠谁,求人不如求己

 我的院长我的院 2011-04-14

      文/陈思进     

      “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全球金融危机过去两年多了。虽然各国政府都极尽所能进行救市,但是疗效却极其有限。特别对“婴儿潮”来说,突发的金融危机致使他们的财富大幅缩水,而未来不确定的因素,更打乱了他们早先铺设的计划——享受快乐的退休生活。

      毫不隐讳的说,我周围朋友中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生人,如今聚在一起经常讨论的话题,就是界定何时退休?是否该投身新的职业生涯和尝试新的挑战,用赚来的钱以弥补因投入股市、房市而亏损的退休金?如果说在过去两年的金融危机中,大家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正当房市兴旺之际,股市繁荣上升之时,市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拦腰,将“婴儿潮”的退休资产给吞噬了。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美房市共跌去了6万亿美金,平均房价可能跌回至1998年,甚至1996年的水平。而7千万步入退休行列的“婴儿潮”中,约占三分之一的人没有任何退休储蓄,在未来的退休岁月里,他们惟一能做的就是将独立洋房兑现,以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准;而代表着股市的道琼斯平均指数,虽然这几个月涨回不少,但离最高点,还有很远的距离。显而易见,房市、股市夺走了“婴儿潮”累积了十年的资产。

      然而,健康的生活又使今天的“婴儿潮”,比他们的上一辈更加长寿。如今加拿大的平均寿命超过了 80 岁,而且长寿的数字还在攀升,这得益于北美的医疗条件和预防疾病的体制。这一本该值得庆贺的事情,在当今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反倒促使人们禁不住发问,得存足多少钱才够老来花用(暂且不算通胀率、税率和医疗费用)?

      可惜,调查下来的结果却令人失望。由于人们对市场的突变普遍认识不足,又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再加上习惯于“用明天的钱圆今天梦”之消费模式。因此,北美人的储蓄非常有限。怎么办呢?人总得好好地生活下去。于是,靠自己延长工作年月、增加就业收入,成为了即将退休的“婴儿潮”唯一的途径。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重新规划人生,以有限的、宝贵的休憩时光,来换取金钱。这样做值得吗?

      好在中国向来有“积谷防饥”的传统美德,我绝大多数的朋友平时省钱有道,积蓄丰厚,完全有经济实力颐享天年。不必像北美有些老人,退休之后还全日上班。前两天CNN上有篇报道,题目为“只知工作,不知退休的老人”(No retirement for these older folks, just work)。文章介绍了几位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老人,他们都已超过了90岁的高龄。

      已经99岁的哈沃琼斯,是体外受精的先驱者,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学并做研究。他被迫退休时年满65岁,但他并没有准备退出。退休之后,他在东维吉尼亚医学院继续他的职业生涯,直到今天。琼斯已经出版了一本专业书,正在撰写第二本。他强调:“我在生殖学领域已有50个年头,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需要做得更好。”为此,他每天早早地起床做锻炼以增强体力,然后去到设在校园的办公室。

      而莎莉戈登已经101岁了,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她就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她认为在内布拉斯加州立法机关上班是她的选择,并希望能立下一个里程碑。但她也毫不隐讳喜欢有额外的收入,还颇自豪的表明以额外的收入整修了自己的房子。今年8月,戈登被全美最大的非盈利性就业培训组织,评选为2010年杰出的工作者。

      读了他们的故事之后,我感触颇深,对自己步入中年的事实感到释然了。跟他们相比,我和我的朋友都算是年轻小伙子,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年危机感顿然消失。

      尽管金融危机延长了“婴儿潮”的退休时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一件好事。想想看,目前正是“婴儿潮”的事业巅峰期,收入也到了高峰期,为何停止工作?让富有工作经验的“婴儿潮”为年轻人传、帮、带,在得到社会承认的同时,自己赚钱养老,这种自我价值的发挥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工作可以是消遣,而不是负担。

      不过写到这儿,不禁又为我们的下一代担心起来,要是我们都不从位置上退下来,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就越来越少了。而年轻人的高失业率在美国已经是现实了。他们靠谁呢,看来也只能自谋出路,求人不如求己,去创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