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10大误区来源: 作者:时间:2008-09-06 点击: 16774 次 标签: 饮食疗法作为糖尿病的基本治疗已为众多糖尿病友所接受,但通过与病人交流,笔者发现很多病友在认识观念和具体操作中依然存在着种种误区,并在很大程度上对病情控制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笔者试将临床常见的饮食误区归纳为十个方面,并结合实例逐一加以剖析,希望能对广大糖尿病友有所帮助。 糖尿病饮食误区三
为求限食,不吃早餐 临床实例:李女士是一位新诊的糖尿病人,为了控制饮食,她经常不吃早餐,或早餐仅仅喝袋牛奶而不吃主食,以为少吃一顿可以更好地限制热量。 医生点评: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它违背了糖尿病饮食管理当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任意“减少餐次、饥饱不均”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不吃早餐,很容易使血糖偏低或者引起低血糖,如此以来,病人中餐的进食量势必增加,从而使餐后血糖明显升高,造成一日内血糖大起大落,不利于病人血糖的平稳控制。所以,糖尿病人三餐一定要定时定量,必要时,还需在三餐之外加餐。注意:加餐不等于增加全天的总热量,只是在全天的总热量中分出一定的比例(例如,可把正餐的主食匀出1/4的量作为加餐用),用于两餐之间(上午9时、下午3时)或是晚上临睡前的加餐,睡前的加餐可以选用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因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的速度较慢,有利于防止夜间低血糖。 糖尿病饮食误区四 多吃点没关系,加大药量便可 临床实例:老刘是一家企业的办公室主任,每天应酬不断,顿顿不是喝高了,就是吃多了,饮食控制简直难上加难。没有办法,老刘只好加大降糖药的用量,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而不必再担心血糖升高了。 医生点评:不少糖尿病友认为,只要用上降糖药(或胰岛素)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愿吃多少就吃多少,而不必再严格控制饮食了。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对的,原因有二:一是暴饮暴食会增加胰岛β细胞的负担,加速胰岛功能的衰竭,使口服降糖药的疗效逐渐下降甚至于完全失效,最终即使用上胰岛素,血糖依旧控制不好,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接踵而至;二是药物过量应用,会增加其对肝肾的毒副作用,严重的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多吃饭多吃药的做法并不可取。 事实上,不论是那种类型的糖尿病,不管糖尿病的轻重如何,也不管病人是否已接受药物治疗,都不能放松对饮食的控制,因为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只有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辅以药物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降糖效果。否则,即便药物再好,疗效也要大打折扣。 糖尿病饮食误区五 水果含糖多,绝对不能吃 临床实例:李大妈喜爱吃甜,尤其是各种时令水果,更是她的最爱。不过,自从查出糖尿病之后,李大妈对一切水果都“敬而远之”,再也不敢问津。 医生点评: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这些对糖尿病人都是有益的。水果中所含的糖分主要是果糖,此外还有少量葡萄糖及蔗糖,而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与,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后可以少量进食水果,大可不必一概排斥。 各种水果的糖分是有区别的,西瓜含糖最低约为4%,枣、甘蔗、山楂较高约为20%,在严格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适当进食一些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草莓、樱桃、西瓜等)是允许的。但要放在两餐之间或睡前吃,并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之内,并从主食中扣除这部分热量,譬如吃200克桔子或苹果就要少吃25克主食。当然,在血糖控制不理想时暂不宜进食水果,此时可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作水果吃,等病情平稳后再作选择。 饮食疗法作为糖尿病的基本治疗已为众多糖尿病友所接受,但通过与病人交流,笔者发现很多病友在认识观念和具体操作中依然存在着种种误区,并在很大程度上对病情控制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笔者试将临床常见的饮食误区归纳为十个方面,并结合实例逐一加以剖析,希望能对广大糖尿病病友有所帮助。 糖尿病饮食误区六 吃干喝稀一个样 临床实例:王大娘前不久曾因糖尿病入院治疗,住院期间,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控制得很好。出院后王大娘继续按原方案治疗,前两天去医院复查,发现餐后血糖很高。医生经过了解得知,王大娘有早餐喝稀饭的习惯,早餐后血糖高很可能与之有关,于是建议她早餐改吃干食,几天后,王大娘再去复查,餐后血糖果然恢复正常了。 医生点评:研究发现,糖尿病人进食等量大米做成的干饭和稀饭对餐后血糖的影响有很大差别,喝稀饭的病人餐后血糖显著升高。这是因为煮烂的稀饭很容易被肠道消化吸收,胃排空时间比较短,故餐后血糖上升得较快、较高。相比之下,干饭消化、吸收及排空较慢,因而餐后血糖上升得较缓、较低。糖尿病人早餐后、午餐前的血糖处于一天当中较难控制的时段,如果早餐坚持吃干饭,将有助于此间的血糖的控制,进而有利于全天血糖的控制。所以,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友应改变喝稀饭的习惯。 糖尿病饮食误区七 “无糖”食品多吃无妨 临床实例:赵女士平日嗜糖如命,各种小甜点、冰激凌啊,几乎天天不断。自从患上糖尿病之后,医生建议她不宜再吃此类甜食,这让她简直难以忍受。后来,赵女士在超市中偶然发现有无糖糕点出售,这不禁让她大喜过望,每次逛超市,都要大包小包地采购一大批,然后回到家里毫无顾忌地猛吃一通,用她的话讲“反正是无糖的,多吃点也不要紧”。不过没多久,她的血糖水平又回到了从前。 医生点评:有些患者错误地认为,市场上销售的“无糖食品”不含糖,可以随便吃,不需要控制。其实,所谓的“无糖食品”只不过是不含蔗糖而已,有些则是加入了甜味剂(如木糖醇),这些甜味剂可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增加食品的热量。但是,“无糖食品”毕竟都是淀粉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多了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不可被“无糖”二字所迷惑,不加节制地大量食用。需要说明的是,无糖食品没有确切降糖疗效,不能本末倒置放弃降糖药物治疗而用它来代替。 糖尿病饮食误区八 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临床实例:王大伯是一位老糖尿病友。不久前,在一次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上听说膳食纤维具有降糖、降脂、通便等多重功效,而粗粮里富含膳食纤维。王大伯照葫芦画瓢,从此以后就只吃粗粮,一点细粮也不吃。 医生点评:多吃点粗粮的确对糖尿病有益,但不必矫枉过正,一点细粮也不吃。事实上,就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言,面粉、大米、小米及玉米等主食相差无几,大体在75%~80%之间。但由于小米和玉米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摄入同等量的粗粮和细粮,餐后血糖升高的程度有一定差异。如进食100克玉米,其80%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血糖;而食用同等量的面粉,则90%转化为血糖,即两者的“血糖生成指数”不同。此外,粗加工的面粉含糖量低(约60%),其“血糖指数”也低。目前,市场上的“糖尿病食品”很多是由这类面粉制成的。基于上述原因,血糖居高不下者,不妨用粗粮代替细粮。而通常情况下,尽量采取粗、细粮搭配。但无论粗粮、细粮,均应依糖尿病饮食处方而定,粗粮也不能无限制地多吃。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吃太多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有可能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并影响蛋白质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反而对身体不利。所以,无论吃什么,都应该适度、平衡,选择主食也要粗细搭配。 。 糖尿病饮食误区九 该喝不喝,过度限水 临床实例:春节以后,彭先生不明原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每天夜里因小便要起好几次床,后经医院检查确诊是2型糖尿病。现在,他除了正常服药和控制饮食以外,甚至连水也不敢多喝一口,在他看来,多尿等糖尿病症状与喝水多有很大关系,少喝水可以减少小便次数及尿量,因此,他平时即使再渴也不肯多喝一口水,直到有一天,彭先生因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住进了医院,才明白这都是过度限水惹的祸。 医生点评:彭先生的这种做法显然不妥。糖尿病人多尿是因为大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发生了渗透性利尿的结果。而口渴、多饮正是人体对高血糖及体内缺水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果糖尿病人严重失水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将会进一步加重高血糖及体内高渗状态,造成机体内环境紊乱,严重者会发生高血糖非酮症昏迷而危及生命。故糖尿病患者只要没有心、肾性疾患,就不要盲目限制饮水,每天进水量至少应达到1500~2000亳升。越是小便量越多,越是需要多补充水分,盲目限水会导致体脱水、电解质紊乱、血黏度及血糖增高。 糖尿病饮食误区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