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有的同义词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只不过在风格、色彩方面存在差异。如“自行车”与“脚踏车”,“什么”和“啥”,意义相同,但前者用于普通话,后者则带一些方言色彩。“诞辰”和“生日”,“父亲”和“爸爸”,意义也完全相同,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显得非常庄重,后者用于口语,使用起来很随意。
大多数同义词只是意义相近或者有某种关联,一般不能任意替代。如“顽强”和“顽固”,“迎合”和“奉承”等。因此,学习同义词,不仅要弄清这些词之间的相同点,更要弄清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以便我们能正确使用。
辨别同义词,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着眼。
一. 词义的轻重
以“请求、恳求、乞求”这一组词为例。
“请求”指一般的要求。“恳求”指恳切的要求。“乞求”指苦苦哀求。这三个词的共同点是求,都有要求别人帮助做某件事的意思。不同的是:“请求”,在提出要求时,含有尊重的意思。“恳求”在提出要求时,态度诚恳而迫切,语意也较“请求”来得重。“乞求”则是苦苦哀求,语意更重。
区分出了同义词在程度上的细微差别,就能更有分寸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自己说得更得体。
二. 范围大小
以“战争、战役、战斗”这一组同义词为例。
“战争”指民族、国家、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包括了在这个时间、空间里所发生的一切战争,范围最广。“战役”指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范围较小。“战斗”专指某一次具体的武装冲突,范围最小。例如:解放战争、淮海战役、小杨庄战斗。
三. 感情色彩不同
词义所带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如“成果,后果,结果”这一组词,都有“结果、结局”的意思。不同的是:“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是个褒义词;“后果”指不好的结果、糟糕的结局,是个贬义词。根据不同的场合,正确运用带褒贬色彩的词,能明显地反映说话人的立场、感情和态度,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四. 运用对象、场合不同。
虽然是同义词,但如何应用,跟叙述的对象、语言环境的不同有关。例如:“关心”和“关怀”这两个词都表示对人或事物放在心上,很重视和爱护。但“关心”可以适用于任何人之间,长辈与晚辈、百姓与领导,不分长幼都可以用。而“关怀”在运用时,一定是“上对下”或“长对幼”,不可倒过来用。
再如“舒服、舒适、舒畅”这三个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伸展、快意的意思。但“舒服”是指身体或精神上感到愉快;“舒适”是指环境舒服、安逸;“舒畅”是形容心情开朗畅快的意思。在运用时要注意区分。
五. 文体风格不同
同义词中,有的常用于口语中,有的常用于一般的文件中,有的则用于某一特殊文体里。比如“小气”则常用于口头语,“吝啬”则常用于书面语;“害怕”常用于口头语,“恐惧”则常用于书面语。
再如“陪同”和“陪”、“会见”和“见”,前者含有庄重的色彩,多用于新闻、公报等文体,而后者则随意得多,多用于一般文体。
此外,分析词的内部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辨析同义词。
意思相对或相反的词叫反义词。
意义范畴相同,词性相同的词,才能构成反义词。由于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反义词的对应关系也是复杂的。一个词不一定只有一个反义词,而几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同义词,也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反义词。
在实际运用中,下列几种情况不能构成反义词:
不是同一词类的不能算作反义词。如“炎热”和“冬天”,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名词,它们不能成为反义词。
不是同一意义范畴,运用对象不同的词,不能算作反义词。如“粗”和“瘦”,虽然它们都是形容词,但意义范畴不同,“粗”指物体横截面积大,而“瘦”则指脂肪少,所以它们不能成为反义词。
词与词组不能构成反义词。如“麻痹”和“提高警惕”,虽然在意义上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但也不能看作是反义词,应该尽量做到字数相同。
一个词与其否定式的词组也不能看作反义词。如“香”与“不香”、“勇敢”与“不勇敢”,都不能看成是反义词。
在理解词语意义,并遵循以上几条原则的基础上,找出与之意思相反的词就不困难了。但有些合成词要注意它的精确性,尽量做到字字相反,如“高大”与“矮小”,“坚强”与“软弱”,“真诚”与“虚假”等等。
汉字是表义文字,汉语是世界上感情色彩最丰富的语言文字。汉字的书面语言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细腻的感情色彩。
我们说话或写文章,在字里行间,总是会表达出自己的态度、自己的情感。依据这种感情色彩,我们可以把词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
1. 褒义词:含有肯定、喜爱、赞许色彩的词叫褒义词。
2. 贬义词:含有厌恶、贬斥感情色彩的词叫贬义词。
3. 中性词:介于两者之间,不含有褒贬感情色彩的词叫中性词。
例如同样是指失去生命,好人叫“逝世”或“牺牲”,坏人叫“毙命”,“死亡”,则没有感情色彩是中性词。再如同样是指人胖,可以称作“肥胖”,也可以称作“丰满”,前者是贬义词,而后者则是褒义词。在文章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辨析词的感情色彩。
根据学过的词语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关系等方面的不同,把它们分类,叫做词语的逻辑归类。
常见的词语归类的方法有剔除法、排列法,对应法三种。
剔除法
将不是同类的词语挑出来,剔除在外。如“黄瓜、丝瓜、西瓜、冬瓜、南瓜、苦瓜”,六个词中,只有“西瓜”属于水果类,其他的都属于蔬菜类,这里就应把“西瓜”剔除出去。
排列法
把同类词语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归类。关键是要能看出这些词语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你将依照的顺序。如“交通工具––––汽车–––––轿车––––桑塔纳轿车”,就是按照词语概念的范围从大到小排列起来的;再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就是按照一年中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
对应法
这是用来区别词语所表明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归类。例如:“牙刷”对“刷牙”,正如“肥皂”对“洗衣”,这是和物品的作用有关的。在归类时,要认真判断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
通过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这些词语的意思,而且可以训练思维,发展智力。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1. 写出四个表示“看”的词语,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2. 将下列词语按词义从轻到重排列。
酷爱 喜爱 喜欢 热爱
3. 在下列句子中填上意思相反的词。
(1)操场上很( ),教室里却很( )。
(2)奶奶的童年,没有( ),只有( )。
(3)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要牢记,( )使人( ),( )使人( )。
(4)勤俭节约是( )的,铺张浪费是( )的。
4. 选词填空。
矗立 屹立 耸立
(1)雄伟的人民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
(2)南京长江大桥九个巨大的桥墩( )在江心。
(3)珠穆朗玛峰高高地( )在喜马拉雅山群峰之间。
好奇 惊奇
(1)我怀着( )的心情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
(2)夏夜,孩子们( )地发现天空中有一颗特别明亮的星星。
5. 在括号里填上带线字的反义词,组成成语。
半信半( ) 半明半( )
深入( ) 此起( )
无足轻( ) 名存实( )
口是心( ) 横七( )八
6.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区别不同的感情色彩,将它们归类。
舍( )救人 穷途( )路
斗志昂( ) 盛气( )人
理直气( ) ( )词夺理
( )不顾身 高( )远瞩
狐( )虎威 ( )苗助长
废( )忘食 好高( )远
【试题答案】
1. 写出四个表示“看”的词语,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答案不固定)
(1)眺望:向远处看。
(2)浏览:快速地看。
(3)环视:向四周看。
(4)仰视:向上看。
2. 将下列词语按词义从轻到重排列。
酷爱 喜爱 喜欢 热爱
喜欢→喜爱→热爱→酷爱
3. 在下列句子中填上意思相反的词。
(1)操场上很(热闹),教室里却很(安静)。
(2)奶奶的童年,没有(欢乐),只有(痛苦)。
(3)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要牢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勤俭节约是(光荣)的,铺张浪费是(可耻)的。
4. 选词填空。
矗立 屹立 耸立
(1)雄伟的人民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
(2)南京长江大桥九个巨大的桥墩(屹立)在江心。
(3)珠穆朗玛峰高高地(耸立)在喜马拉雅山群峰之间。
好奇 惊奇
(1)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
(2)夏夜,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天空中有一颗特别明亮的星星。
5. 在括号里填上带线字的反义词,组成成语。
半信半(疑) 半明半(昧)
深入(浅出) 此起(彼伏)
无足轻(重) 名存实(亡)
口是心(非) 横七(竖)八
6.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区别不同的感情色彩,将它们归类。
舍(己)救人 穷途(末)路
斗志昂(扬) 盛气(凌)人
理直气(壮) (强)词夺理
(奋)不顾身 高(瞻)远瞩
狐(假)虎威 (拔)苗助长
废(寝)忘食 好高(骛)远
褒义词:舍己救人,斗志昂扬,废寝忘食,理直气壮,奋不顾身,高瞻远瞩
贬义词:盛气凌人,狐假虎威,穷图末路,强词夺理,拔苗助长,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