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培生谈太极的练习方法

 空空太极 2011-04-21
王培生谈太极的练习方法
 

作者: 王培生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学的体育项目。练习太极拳能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健全体魄,坚强意志,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某些体弱及患病的人,有帮助恢复体力,促进疾病痊愈的功能。
  太极拳符合生理要求。太极拳是一种较好的保健运动。为什么能起到保健作用?太极拳是一种全身的柔和运动,着重思想即意念的训练,由大脑有意识地指挥身体活动。练习时要求必须全身松开,不得有僵滞之处,故能全身气血流畅,身心欢快,达到健身的目的。
太极拳也符合力学和心理学要求,这两点主要表现在太极拳的技击功能方面。力学表现在拳中的重点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平衡而能破坏对方的平衡。在破坏对方平衡时要根据对方的心理表现而变化。大概这就是他深受人们欢迎的原因吧!   
  练太极拳必须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才不会把太极拳打成一种另一形式的体操。
现在学习太极拳的人,大多数都是从练太极拳的“盘架子”开始。往往练习三四个月就说已入门径。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严格按照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和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练习。
第一步,应先练好桩功。像马步站桩、川字步桩和一字立体桩等。然后,把这些基本工夫练到相当程度后,才能学习拳式。而一势一式的练习,非经数月不可,直至各势各式完全纯熟后,再合起来成为全套太极拳。 太极拳的架子许多人只知为一套,不知一套里面还有高、平、低三种。初学时为高架子,再学平架子 (又称四平架,即眼平、手平、脚平、裆平),最后学低架子。
三种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三种。
大架子,要求姿势开展,合乎身体的要求;中架子,要求各势动作不应有太过或不及之处,且能绵绵不断,始终如一;小架子,要求各势紧凑,动作灵敏而迅速。在这三种架子中,小架子最难。每一招式皆发寸劲,故前进、后退时步子很小,手与腰腿尤须一致。学这三种架子需要很长时间,决不是一年半载所能收到成效的。初学时,只能学一手或两手,不能学得过多。学多了,则姿势既不能准确,又容易走入油滑的途径,有失太极拳之正义。除戒速成外,又忌用力。所以过去练拳的人说,“不应快,快则伤气,本来无力而强努力则伤血;如气、血俱伤则能引起内伤,发生疾病。”如练的得法,虽一招一式也能得到其益处。反之,练的不合乎要求,即使每次盘全套架子数遍也不会收到成效。 
 练拳时必须舌抵上腭,唇齿相合,以鼻呼吸,身体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头正顶悬,裹裆收臀,上下成一直线,落步分清虚实,处处力求圆满,周身轻灵,眼神视手指之前方。呼吸自然;上下左右相系,无思无虑达于心平气和之境界。而沉气松力,须时时注意,因气沉则呼吸调和,力松则拙力消除。每势都要求外面形式顺,而内部舒适毫不强硬。如此自能胸膈开展,气血调和,对于身心有莫大功益。反之,如姿势做得不够正确以至距离原则甚远时,则气滞胸膈,浮而不定,既不能得到益处,疾病反由此而生。所以一套太极拳架子至少非得学习半年不可,半年之后,尤须经教师数度详细更正,也非得一年不可。 
练拳可比作写字,次数多则式式势势正确;又如临帖摹写,次数愈多则字迹愈佳。所以,欲切实练工夫,每次盘架子须有三遍 (即三套),因第一套为了舒展筋骨,在一遍以上方能增进工夫。养身者则可以不拘,每次半套也可。在练拳时自第一手至末一手,动作迅速与否,均须求其均匀,不可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更不可有缺陷、凸凹、断续的地方。势势能连续不断,呼吸能自然,内外能一致,尤须不加思索任其自然的练习。练至全部纯熟之后,可将全套各势改为左式(即反式),例如动作为右手的改为左手,左手改为右手,右脚的改为左脚,左脚的改为右脚,左转的改为右转,右转的改为左转,倘能将全套的左式架子练至绵绵不断和右边一样的时候,那么功夫就更进一步了。因左右均能练习则无偏重之弊,再练右式时更觉得兴味浓厚,此是欲求深造的学者必须知道的一件事。此外,还可以把双手分开来练,先练左手或右手都行,因还要轮换着练,所以不分先后,但必须左右式反复练习,以熟练为主。若照这种程序来练的话,那么,一套太极拳架子可以变成为六套了。
学习推手也有他特有的步骤。在学好了太极套路后就可以学习推手了。学习推手先是学定步推手,然后学活步推手,再逐次学习大捋、刀、剑、黏杆、散手 (即乱采花)等。照这个规矩练习,没有数年纯功夫是不能学完上述各项拳械的。学习太极拳必须从缓而进,才能成功,这是总的要求。对于初学定步推手法的 棚、捋、挤、按四手时,大半不能连贯圆满,须跟随教师或较自己高明的人,经常在一起打轮划圈至纯熟后,再由教师口授棚 、捋、挤、按四手的意义。四手能一一分清,练至绵绵不断的腰腿能旋转如意,黏化均能顺手,然后可学拿劲、发劲。这个时候需要找一个对手互相研究练习,先练一种拿劲或发劲,千万不可一劲未通又练他劲,更不可同时练习数种,须知一劲能通,任何劲都能通达,若一劲学不好其他劲也不会学好的。在未练拿劲、发劲之前,须尽量让教师或较自己高明的人任意拿发,视其如何引己,如何拿己,如何发己,拿发之地在于何处,拿发之时间早迟,拿发之方向正隅,均须以身实地试验,作为悟解之门径,万不可求之过急。 定步推手法在太极拳基本功夫中要占首要地位,推手练至相当程度后,又不可专与一人推练,应与多人推练,因人与人多不一样,有的性格急躁,有的性格温和,或有手刚、手柔、劲大、劲小、艺浅、艺深之别,均须推练。倘不知如此练习,那么便会遇到熟悉的人能拿能发,不熟悉的人则不能,照这样作下去绝不会达到高深的程度。
其次,活步推手法,要求手、腰、腿三部动作一致,在前进后退时,不可发生粘黏劲忽续忽断的现象。练大捋黏杆、散手等时也不应有此现象发生。自己的手或杆子,至少要有两部分须与对方黏住,若黏不住时,则听劲容易中断,同时也容易使敌乘机来击,于是神经感觉也不能练得灵敏,须要依着粘、黏、连、随四个字的方式方法练习,练至出手或发劲时能使对方不觉为止。
  至于散手必须分开单练,不如此则不能随时应用。此外对于手法、身法、步法尤当注意。步法应进或退,手法宜高或低,身法宜正或侧,均先求自己的姿式顺遂而不背。手法之发出当含有圆形,往返须有折叠。步法之落地,或前或后,或正或斜,当使身体中正,且有封闭敌身之用意,而自己之进退当有升降、上下起落之势。除以上三法外,当求姿式正确,着法纯熟,重心虚实应分清楚,内劲圆活,能补能泻 (补气泻力)。如仅求懂劲,专门用功于不规则推手,虽练习很长时间,但仍然疲弱未见显著成效。这是因为练习姿式容易,而内劲比较难练的缘故。 欲求达到高深的地步,必须有以下几种精神才能成功。
  1、有恒心:练习太极拳非有长性、有耐性不可,尤须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初学太极拳时不如花拳绣腿能引人入胜,所以性情暴躁的人多不能坚持。学习太极拳应该每天练,一年到头地练,一年接一年地练,直练到不练太极拳就感到身上难受,这就变得习惯起来。千万不能今天十二分努力,而明天便一式也不练,一曝十寒,这是永远学不好的。
  2、不松懈:不管严寒酷暑都不能间断,甚至在紧张而繁忙的学习或工作时间,也必须抽出几分钟时间来练一练,经常不断地练才会得到它的好处。
  3、要专心:学拳的人都有一个通病,便是贪多,今天练了太极,明天想练八卦,后天又想练形意。要知道各种拳理本来相通,一通就百通。为了强健身体,逐日练习一套,这便很够了。否则一样不精,就是学了一百套也是没有用的,反之精通了一套也就等于精通了百套。
4、不躐(音猎,超越之意)等:练功,宁可渐进万不可过急,以致欲速不达。拳术的功夫是快不来的,练一天是一天的功夫,学一天有一天的成绩。要想躐等而进是万不会有的事。象拳式中,上一式子未熟,要强习下式,姿势未达到准确,又求用法,推手未全,从事大捋,刀剑未精,贪学扎杆,诸如此类,以致乖谬成型,反致一无所成。须知万丈高楼要从平地起,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筑成的。一切事都是这样,学太极拳也不例外。
除上述数点外,还应请有经验的老师做正确的指导。凡事都是"先入为主",如果在初学时即走了弯路,那么想拐回来再走正路往往要费很大的功夫。
 在练拳或学拳时,想要知道所作的姿势是否正确,可以拿自己身体来试验。在作一姿式时,如感觉身体上部胸背等部都很舒适,而下身腿部特别吃力,这就是说明了姿势正确,反之如感觉上肢僵硬有力,胸、背部又有截气和瘀闷不舒的现象,下肢腿部不觉吃力,并且有浮而不定等状态发生,这就是姿势不够正确的表现。这也就是衡量姿势是否正确的尺度。
除上述数点外,还应请有经验的老师做正确的指导。凡事都是"先入为主",如果在初学时即走了弯路,那么想拐回来再走正路往往要费很大的功夫。
 在练拳或学拳时,想要知道所作的姿势是否正确,可以拿自己身体来试验。在作一姿式时,如感觉身体上部胸背等部都很舒适,而下身腿部特别吃力,这就是说明了姿势正确,反之如感觉上肢僵硬有力,胸、背部又有截气和瘀闷不舒的现象,下肢腿部不觉吃力,并且有浮而不定等状态发生,这就是姿势不够正确的表现。这也就是衡量姿势是否正确的尺度。
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其动乃意动,故绷、捋、挤、按、采、列、肘、*乃意动八法。诀曰:
堋动命门找环跳,捋动食指划眉梢,挤动脊背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采劲玄关肩井合,列劲意在蹬后脚,肘劲劳宫找肩井,*劲玉枕扛大包。
八法对应文王八卦而寓变化,故合八卦之象,
歌曰:
采求乾三连,列行坤六段,捋要离中虚,堋添坎中满,挤是震仰孟,
肘是良覆碗,按劲兑上缺,*劲巽下断,若按此歌诀行功用意,必能得心应手,纵心之所欲,八法者阴阳之开合也,虽有万法然不出八法之封域也。
  八法之用,曰:
八法之堋者主攻,搭手之际,实手粘,虚手接,意注命门合于环跳,呈坎中满之象,随吾沉身一静,清轻之劲上返,此时虚手之拇指指甲根照己之鼻大,食指肚顺彼之眉团划至眉梢,双眼追神而成堋劲之用。试手时,人朝后斜上方飞出。
  八法之捋者主化,搭手之际实手粘,虚手接,意注上窍玄关,于真眼眉毛处显其动,腰腹松腾三离中虚之象。随吾一静,清轻之劲上返,此时应彼之动,顺其动以虚手之至眉四为引化,将指肚翻转,以指甲对吾眉团为拿,双眼聚神朝拿起之方向追神而成捋劲之用。捋劲微动往还稍有活转之意即可,其意动于鼻眼眉毛火字形处,故日火化万物。引化拿法尽在一排之中,试手时,人朝其身后科上方飞出。
  八法之挤者主攻,相触之际,以实手粘,虚手动,意注夹脊穴之中,空胸贴背合于前脚,王震仰盂之象。随吾一静,清轻之劲上返,此时虚手搭实手臂弯处,双臂撑抱,自然前仲,双眼聚神,朝平直前方追神而成挤劲之用。挤动具八面劲意,轰然而出,势不可挡,试手时,人朝后平直飞出。
  八法之按者,顾盼之化,相触之际,吾以实手粘,虚手动,意注膻中穴,空其来力,合于实脚,膻中以上虚空,呈兑上缺之象。随吾一静,清轻之劲上返,此时长腰立顶,虚脚后撤,两眼聚神似凭栏下视,入地三尺追神,而成按劲之用。按劲似机关翻板,常令犯者如落深渊。试手时,人呈螺旋状朝其身后侧翻出。
  八法之采者,主拿发,相触之际,吾以实手粘,虚手动,意注玄关合于一侧肩并穴,落于实脚处,形体供空,三田合一,是乾三连之象.随吾一静,清轻之劲上返,与雄浑之气激荡,双眼聚神而追其动,成采动之用.采劲之迅疾,常令被拔根而起,心生惊惧而不知所措.试手时,人下肢发软伏于地,随即被拎起常做跳跃状而不止。
  八法之列,分劲为列,相触之际,实手粘,虚手动,意注丹田,合于实脚,其形体节节松开,似铺陈于地,里坤六断之象.虚脚做无限之后伸.送虚手,手心向上翻转,做无限之前展.两眼聚神,欲止欲追,成列劲之用,列劲乃顾盼螺旋之力,上列、下列、腾挪列,一摊即成功,确若无数飞轮,触之者,攸而丈寻,此言不虚也。试手时,人被腾挪到出,其身平置空中,至今以为奇者落地时无丝毫损伤。
八法之肘,曲臂为用,手之内劳宫穴,与异侧肩井合而落于实脚处,形体似凝止于地,呈艮覆碗之象。随吾一静,上返清轻之劲,曲肘如峰,以另手中指尖抵曲池穴,双眼聚神,眼到肘到,身俱到,成肘劲之用.试手时,肘峰所到之处,人未感其劲,亦未受伤害,曰:未用意加害矣.其肘法变化,一膝肘、二膝肘、肘底枪、开花肘,顶、撞、掩、滚、献、缠、把、翻,似乌云翻滚,层出不穷。
  八法之*,*如不周山折,依肩相触之际,意注脑后玉枕穴,如负重物,合于实脚,脚底一空呈巽下断之象。随试手时,人脚底亦感发空似被气浪掀翻。八法之用皆不离阴阳之理,其所动皆不离中,实先天一气之用哉。
易曰:“天地设位,易行乎其中。”设位者理也,行乎其中者用也。内中之理,为太极阴阳之理;行乎其中者,为太极一气之用。理为体,乃乾坤天地之体;功为用,乃坎离水火之用。知之理,行乎用谓太极内功者也。夫乾坤者,天地之象,易之定理也;坎离者,水火之象亦易之用也。然而变虽无穷,总不出乎阴阳,阴阳之用,总不离乎水火。所以天地之间,无往而非水火之用。欲以一言而蔽其理,曰:乾坤付正性于坎离,坎离为乾坤之用耳。坎为阴,离为阳,坎为真阴之水,离为真阳之火。惟真阳之火能生物,故曰:真火不可灭,惟真阴之水能润物。故曰:真水不可竭。夫水火之性炎上润下,惟治方能为用,何以能治之?颠倒之功也。譬如:将炎上之火置于下,润下之水置之上,水火交融,既得既济之功也。有疑之者曰:水火不相射,苦以水激火,活灭之伤火,苦以火激水,水失之伤水,何以方交融之理?曰:问之甚善,颠倒者,即水火交融之法耶。吾将釜置水火之间以隔之,火燃于釜之下,水盛于釜之中,相煎以得既济。其既济者,水中有火,火中有水,合而气化,为太极一气也。是气乃不息,不枯之真水火,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矣。
 将是理质诸人身而言之,其身中炎上而起之者,皆为火;润下而降之者,皆为水。诸多之中,尤以真水真火为要,心为真火,肾为真水,心肾相交得既济之功也。
  疑之者又问:人身之水火亦分上下,何由而交融?
  曰:心属火,性躁动,非擒而制之不能安;形属水,性主静,非追逐而迫之不能动。心假戊己真土以制迫,故心得以安,形使之动,戊己真土者,土釜也。水火二用必归于真土之中。盖内功之妙用,无过水火,水火之妙用,不离戊己,坎中纳戊,是为阳土,离中纳己,是为阴土。在吾身之土釜为中黄真意也。水火异性各不相入,惟赖中央土德多方调协,方得相济,成太极一气之用哉!有歌咏之日:心安真土,形藏默守,气养浩然出土釜。阴阳双宝剑,合壁插真土,雄降狰狞龙,雌伏猖狂虎,乾坤戊己功,出自中央土。乾坤戊己功,为拳之内功,其理本乾坤阴阳之理,其用为坎离水火之用,成其法者,戊己土之功也。其法何以得之,曰:止于至善之地也。心不起,不起之起为真起,形不动,不动之动为真动。夫行太极拳者,立根中定,以意执中以制水火,其水火者,形气之谓。形者,精属火。知水火之性,颠倒而为技击之用。其颠倒者,制适之法,行逆之功也。气主动,似火性失上,若不制之,易偏倚出体。形主静,似水性润下,若不迫之,则不成其用。形有其质,而气有其能。形弱气盛,用之则伤精;形强气衰,用之则伤神。其质其能相匹配,阴阳平衡方能成其神用。夫形气者,后天顺生之理。用则损耗,故吾不用形气而用意,用意致使炎上之气沉降于丹田,将附地之形以头顶悬提起,致身之穴道皆应于百会,得一线之中正,用意行土登之能,合形气之动静,为意之动静,是近先天一气而为之用。故技击之用不用形,用形则拙,不在气,在气则滞。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行不知不觉之运动,得不期然而然之功。夫内功之内者,藏之者也,功者用之者也。内为功之本,功是内之末;功之生意萌乎内,内之实效归于功。察人体触觉、视觉、听觉诸般功用,皆后天之能,用之则难得其真,而蔽塞先天良知良能不得以用,故内功者,乃藏其用不用之功也。藏而不用,形气得以存养,不用之用激发先天良知良能之用,故太极拳不用力,不尚气,用力尚气非太极拳也。其用功次序为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以技击言,则先以身变手,次以气变手,再以意变手,后得无意之手,身者,体也,手者,用也,其用为全体之用,必先知一身之功用。四肢之屈伸,胸腹之开合,皆以腰脊为主宰也。形体之用,腰脊之功也;腰脊者,形之中也。虽得中可用,然不出乎形体之用,用形则劳形,故舍其形不用而用气。以气变手者,呼吸之功也,喉头为呼吸之主宰也。夫人舍呼吸外无气,无呼吸人不得以存,故呼吸者,人最基本之运动,以呼吸附之于形体动作之中,行开合之能,故能呼吸而后能灵活。喉者,吼也,虎之吼为呼;喉者,猴也,猿之鸣为吸。呼自下而上,吸自上而下,全赖喉头之功用也。喉头不抛,头顶能悬,故得其中而呼吸顺遂。然呼吸之气,乃后天之能,非先天一气无穷尽也。用之则生迟滞断续之虞,故不尚气而主养气,大气以直养而无害,其无害者不用也,不用气得以直养,其直养者,气聚丹田也,丹田者,意之中也。不用形不尚气,惟以意用,其意之所使无微不至,无远不能及也。以意变手,用意之功也,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其中之理田:心意所使,形神俱到,神意相交于粘接处,意即转移,其意动还回之时气即至焉,致于此方显技击之神用,夫神意相交之一瞬,似若生成之霹雳,激发阴阳相济之能量,随意动而释放,其火力大无边,有化万物之能,成其能者,阴阳合之者也。其合者,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谓内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谓外三合。外三合者,上下相随者也。随者,通也,随意通身而出入之谓;通者,穴道通也,惟通而后能随之。相随者合也,其合为阴阳合。上阳下阴,左阴右阳,上肢与下肢左右交相以合,即上肢之肩井,曲池,劳宫之穴窍,依次与下肢之环跳、阳陵泉,涌泉之穴窍,用意交相合而做虚实转换,此谓转合者也。惟以此行六合者,方得出神入化之功用,究其意劲变化而言,无形于外而形于内也。其形于内者,六球之动也。眼球,肾球睾丸球位居脊柱左右之上中下,成其双日六球。六球形藏于内,自然之象为坤六断,顺其卦性,行无限断开之意,逆来顺受,归藏于地乃大静之象,中定之谓也。静极生动,随爻变而动静,六球司管人身根、中、梢节,随意曲伸开合,是生无数之法,此所以能生法,六球动静不离其中也。中在丹田,生命之源泉,先天一气之藏所也。在上为玄关,在下为会阴,中者在命门,前为三田,后为三关,其有形者日田,无形者谓丹,三田垂直一线,不偏不倚谓之正,合之为一而谓之中,田者环也,丹者中也,超乎象外,得其环中。环中者,中空之谓也,此先天一气所以能聚藏者也。知乎此,乃知三合六合,以致无数之合,皆为阴阳之一合而已。由此而得还虚之功,空空妙手,内功之极致成矣。
“太极拳与其说是肢体的运动,不如说是心意的锻炼”。这是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老师在八十年代中,接受中国日报英文版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王师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了作为内家拳种之一的太极拳锻炼时的大要与精髓。
  太极拳论云:“凡此皆是意”,十三势歌讲“势势存心揆用意”。也就是说意识问题是太极拳的首要问题,各式太极拳也无不强调心意为先,以及意识存在的重要性。太极拳体用之四要:意专、气敛、神聚、劲整。“意专”乃四要之首,太极拳的行功要领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具体讲就是“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因此“以心行气”绝不是故意努气,而是心意一动“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也就是脑子一想,意为响导气随行。意到气到,气到劲到。此乃太极拳内练要义的根本所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是内动带动外形,外形合于内动,由内及外,内外一致。这就是太极拳运动规律的一大特点。
  内,指的是意气;外,指的是骨肉(形体),也就是身体姿势的变化和四肢动作的屈伸。在封建社会,君王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臣子是听命于君王的。“先在心,后在身”,“意气君来骨肉臣”就是以君王和臣子的主从关系打比喻,强调后者要听命于前者,而且内里的意气与外在身体各部既要有主从先后之别,又必须是协调一致、密不可分的。呈现出的结果,则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周身一家、完整一气。具体到练拳,就是要求头脑中摈除任何思想杂念,未动之前用感觉思维的心理过程,想动作的要领、方法以及动作运行的轨迹,前一动开始以后,随着意动而考虑下一动的开始、发展和结束。这样,周期性的进行下去,直至练拳停止。这里充分说明太极拳的一切动作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意动形随,身心合一,如秋风之扫落叶。
  八十年代中,王培生老师曾“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气君来骨肉臣”作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他说:“外形动作好比是年轻人,心意内气好比是老年人,年轻人是照应老年人的,不能自顾自,想怎么动就怎么动,要时时刻刻听命于老年人的支配和调遣,一点也不能掺杂自己的想法和意思。老年人要往东,他就得往东;老年人要往西,他就得往西;老年人要慢点,他就得慢点;老年人要快点,他就得快点;动作的大小亦复如是。也正因为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由静而动,由内及外,全凭心意用功夫,一切动作纯以心意为主、不妄用力为最重要之原则。”所以,也有人诙谐地把太极拳运动说成是“意识体操”。
太极拳高手都是想象力丰富,善于形象思维的人。翻阅拳经拳论,形象类比之词比比皆是,诸如‘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等,就连太极拳每个式子的名称,像揽雀尾、手挥琵琶,白鹤亮翅、玉女穿梭、弯弓射虎、如封似闭、金鸡独立,也大多是生动具体形象类比的例证。” 
  70年代末,师从吴式太极拳著名武术家王培生老师学习太极拳。王老师在教拳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习惯用形象化类比的方法。比如讲太极拳推手的的理时,他谈道:“太极推手是一种知觉运动,是锻炼身体神经末梢的灵敏性,要练得和蟋蟀头上的触须一样敏感。它的动作反应不仅快速,而且能指挥身子的进退和变化,以及腾挪闪战等技巧的机智灵活。”实际上老师在这里提到了太极拳练到高层次的特点即“以手代身”,一切就在手头上那么一点点,那一点点就是全身,也就是前辈们通常讲的“浑身无处不丹田”。
  又如,在讲解太极拳行功心法“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气君来骨肉臣”时,王老师曾经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形象比喻。他说:“外形动作好比是年轻人,心意内气好比是老年人,年轻人是照顾老年人的,不能自顾自想怎么动就怎么动,要时时刻刻听命于老年人的支配与调遣,一点也不能掺杂自己的想法和意思,老年人要往东,他就得往东;老年人要往西,他就得往西;老年人要慢点,他就得慢点,老年人要快点,他就得快点。动作幅度的大小亦复如是。内外主从关系要真正做到亲密无间,协调一致。”
  再如“提手上式”共四动,第二动是“左掌打挤”。王老师提示,这里的挤手跟前面“揽雀尾”的挤手略有不同。区别在于这里左掌往前,看上去好像也是与右手脉门相贴,但心里想的却是往右脚面(在身前)上搁,又称“拓掌”(拓掌是形象类比的词语,意思就是在刻有文字或图象的石碑上蒙上一层纸,涂上墨,使文字或图象显现出来”)。所以他每每强调“左掌往前,夹脊随着也往前脚(右脚)涌泉上落,在此一瞬间,同时要能看见自己的左手背上显现出文字或图象来才成”。究其功理功法,仍是拳经拳论上要求的太极劲“有前就有后,有上就有下”的原则。
谈到太极劲,他曾做过一些形象化的类比。--------王培生论太极拳
  他说,试想用一个较薄的塑料食品袋,里面盛上一个二十来斤重的大西瓜,当你提着这个塑料袋想往前走时,你体会体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感觉。既要往上提,又不敢使力往上提,而且提中还有点要往下凑和着的感觉。不仅如此,边往前走,还有些不敢放开步子往前走,也就是说,走中又含有一种控制着不能快走的感觉。总之,时时刻刻精神专注,谨小慎微,有上有下有前有后,生怕袋破了,西瓜一下子掉下来摔碎了。
  他说,试想爷爷领着小孙子往家走,看到路边有个捏面人的,五颜六色的小面人活灵活现挺招人,孙子拉着爷爷闹着要去买个小面人,爷爷不肯过去,小孙子不依不饶要过去,这时爷爷既要拉住小孙子的手,不让他过去,同时又不能太使劲,担心小孙了的胳膊拉脱臼了。所以既要拉,又不敢使劲拉,还要就和着他,随着他上下左右乱挣巴,这里同样也能体会到什么是太极劲。
  他说,小时候在农村,孩子们淘气搭个梯子爬到房檐下去掏麻雀掏鸟蛋。窟窿小,又深,看不见里面,只能踩在梯子上,扭转头,侧着身子伸手往洞里去够,边往里摸,同时还有些胆怯,老担心别摸到一堆软乎乎的东西,比如蛇。在那种心态和感觉下,手头上体现出来的劲,也是太极劲。
  古人讲,“一阴一阳谓之道”,“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按常人思维,阳就是阳,阴就是阴,“道在阴阳之间”这个“之间”是什么?似乎难以难理解,但正是这个按常规思维难以理解的“之间”,既是这,又是那;既非那,恰恰体现着太极阴阳变化的哲理——对立统一、此消彼长、同生互灭的转化规律。
  基于以上的情况,太极拳的习练者,首先必须弄懂太极拳的拳理,同时更要按太极的思维法则去理解其功理功法,决不能机械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认死理儿。例如,拳经上讲到“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欲向上即寓下意”,(上就是下,下就是),“其静如动,其动如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收就是放,断而复连”,“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粘就是走,走就是粘”,“粘走相生”等等。所有这些都无不涵有“之间”之意。孙式太极拳一代宗师孙禄堂在他的专著《太极拳学》中讲到:“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开合自然,皆在当中一点的运用,即太极是也。古人不能明示于人者。即此也,不能笔之于书者,亦即此也。学者能于开合动静相交处(即“之间”—笔者注)悟彻本源,则可以在各式圜研(圜者有形之虚圈O是也,研者,无形之实圈是也)相合之中,得其妙用矣。”(见孙禄堂《太极拳学》“太极拳之名称”)
  正因为太极拳功理功法有些地方奥妙难言,非笔墨所能尽,故而先哲和许多前辈名家补之以形象类比之法。如孙氏在谈到无极拳预备式时,除作一般动作提示外,是要求“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又如谈到右通臂掌时,要求将左手从左边往上如画一上弧线,右手于左手往上画时极力虚空着往前伸劲,两眼顺着前右手食指看去,两肩里根(即肩窝—笔者注)并两胯里根(即胯窝—笔者注)亦同时极力虚空着,往里收缩。收缩之理,喻地之四围皆高,当中有一无底深穴,四面之水皆收缩于穴中意(见孙禄堂《太极拳学》)。这是多么形象生动的比喻啊!如能发挥想象,精神专注去体悟,定会加深对“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一语的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