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重点文言文复习

 秦希仑 2011-04-23

(一)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勤且艰若此。

 

课文下面注释:

 

1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2  致:得到。

 

3  假借:借。

 

4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

 

5  走:跑。

 

6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7  以是:因此。

 

8  既加冠(     ):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9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0、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叩,请教。

 

11、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12、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13、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4、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

 

15、叱(     )咄(      ):训斥,呵责。

 

16、至:周到。

 

17、俟(     ):等待。

 

18、负箧(    )曳屣(     ):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19、穷冬:隆冬。

 

20、皲(     )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1、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22、支:通“肢”。

 

23、媵(     )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24、汤:热水。

 

25、沃灌:浇洗。

 

26、衾(     ):被子。

 

27: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

 

2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29、缨:帽带。

 

30、腰:腰佩。用作动词。

 

31、容臭(     ):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32、烨(     )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33、緼(    )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

 

34、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慕艳,羡慕。

 

3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文后练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附加练习

 

1. 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之后求学的艰难的?(各用四个字概括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 用横线勾画出文中的一处对比,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3.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学习态度。

 

 

 

4.你如何看待文中“乡之先达”的教学方法?

 

 

 

5.写出有关“勤学”的诗句和事例

 

 

 

6.作者对老师的态度是“俯身侧耳以请;或遇起叱咄,色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对此,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答:这是中国旧式教育的普遍现象。其中有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和老师平等交流,甚至可以激烈的讨论。因为老师也不是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答案

 

1.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

 

2. 勾画“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通过对比,突出作者成年后求学的艰难、勤奋及其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

 

3. 略(主要从勤学的角度回答)

 

4.开放性试题,赞成或反对都可以。但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

 

如:(正面)需要这样的严格的老师,因为严师出高徒

 

   (反面)这样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业。

 

5.勤学诗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学事例:唐朝李白铁杵磨成针      西汉匡衡凿壁偷光       战国时代孟柯改过勤学

 

补充有关勤学的名人名言: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二)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课文下面注释:

 

1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2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3  缤纷:繁多的样子。

 

4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5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6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7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8  俨(     )然:整齐的样子。

 

9  属:类。

 

10、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11、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2、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13、黄发垂髫(      ):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4、要(     ):通“邀”,邀请。

 

1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6、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17、具言:详细地说出。

 

18、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

 

19、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20、及郡下:到了郡城。

 

21、诣(     ):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2、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23、遂:终于。

 

24、规:计划。

 

25、未果:没有实现。

 

26、寻:随即,不久。

 

27、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文后练习:

 

下面各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试做解释。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  不足为外人道也

 

附加练习

 

1..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答:

 

2.世外桃源“是怎样虚构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摘录原文回答。

 

 

 

3.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世外桃源”,请一一列举出来,并说说都是何人所居。

 

答案

 

1. 建立一个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压迫的原始共耕社会   这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种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

 

2.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 诸葛亮所居住的南阳;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贾宝玉及众姐妹住的大观园;孙悟空住的花果山等。

 

 

(三)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四)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__________________;牡丹,_________________;莲,_____________。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课文下面注释:

 

1、选自《全唐文》。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3、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5、苔(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6、鸿儒(    ):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7、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

 

10、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1、案牍(    ):官府的公文。

 

12、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1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14、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15、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16、蕃(    ):多。

 

17、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18、染:沾染(污秽)。

 

19、濯(    )清涟(    )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20、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1、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22、亵(    )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23、焉:助词。

 

24、隐逸: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2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

 

26、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27、噫(    ):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28、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29、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0、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宜,应当。

 

文后练习:

 

下面几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1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试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属于这种用法。

 

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  孔子云:何陋之有?

 

5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附加练习

 

1.本文开头用类比方法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古人实例,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孔子的话回应_________________,点明全文主旨并含蓄作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3. 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现了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答:

 

4. 阅读理解。

 

①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其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自始至终采用衬托写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_____________,从而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说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莲,花之君子者也。”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的道德情操?(《陋室铭》)

 

 

 

8.本文意在说明每个人都应有自己高尚的情操,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陋室铭》)

 

 

 

9.《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10、作者认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与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11、你喜欢哪一种花?它寄托了你怎么样的志趣?简要谈一谈。

 

答案: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调素琴、阅金经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作者对官僚士大夫阶层不以国事为念、只顾寻欢作乐的腐败生活鄙弃、对官府公事厌倦

 

3.“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4.①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②菊花      牡丹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逐富贵、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5. 追逐富贵、趋炎附势已经形成了恶浊的社会夫风气

 

6. 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与恶浊势力同流合污,正直大度,鄙薄名利,不炫耀自己,等等

 

7. 作者的道德情操是“惟吾德馨”。在今天,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如果持否定态度,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8.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都应有自己高尚的情操,不应因外界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信仰和高尚情操,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

 

9. 三种:隐逸的人生观;贪图富贵的人生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观。谈自己的人生观,只要积极向上,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1  答案不一,选择一种观点,只要有道理就可。

 

11、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五)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课文下面注释:

 

1、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

 

3、亭午:正午。

 

4、夜分:半夜。

 

5、曦(    ):日光,这里指太阳。

 

6、襄:上。

 

7、沿:顺流而下。

 

8、溯(    ):逆流而上。

 

9、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0、疾:快。

 

11、素湍(    ):白色的急流。

 

12、回清:回旋的清波。

 

13、绝巘(    ):极高的山峰。

 

14、飞漱(    ):急流冲荡。

 

1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6、晴初:天刚晴。

 

17、霜旦:下霜的早晨。

 

18、属(    )引:接连不断。属,动词,连接。引,延长。

 

文后练习:

 

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

 

附加练习

 

1.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2.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 ①水势迅急凶猛 ②景色秀丽奇绝 ③萧瑟凄凉

 

2. 表明人们的感伤心情

 

 

 

(六)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课文下面注释:

 

1、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2、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1  相与:共同、一起。

 

2  中庭:院里。

 

3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4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文后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附加练习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我国  民间有“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说法,其中的“三父子”是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其弟____________、其父_____________

 

2.阅读理解。

 

①作者在本文中描写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品味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说说其中蕴涵着作者哪些复杂微妙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句中的“闲人”两字,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理解?

 

                                                                                                                                                                 6.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7.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请在文中找出与此意义相近的一句。                   (念无与为乐者。)

 

答案

 

1. 东坡志林 苏轼      苏辙  苏洵

 

2.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一方面,作者慨叹知音难觅。另一方面,作者当时虽贬,心情抑郁,但仍不失进取心,借以美景来排遣抑郁之情。)

 

4.从“闲人”二字可看出作者用惋惜无人赏月来暗讽那些汲汲于富贵功名的世俗中人,同时也把自己政治失意后的孤高情怀寄托其中,表现一种随缘自适,潇洒自如的人生态度。

 

5.明月是经常有的,美景也是经常在的,但人们的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与张怀民当时都被贬官,有职无事,是个闲人,作者虽被贬,却能从随处可见的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如此充满诗情画意好文,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6.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

 

7.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七)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直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舍,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课文下面注释:

 

1  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  篁(     )竹:竹林。

 

3  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4、水尤清冽(    ):水格外清凉。尤,格外。

 

5、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6、卷(    )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7、坻(    ):水中高地。

 

8、屿:小岛。

 

9、翠蔓:翠绿的藤蔓。

 

1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意思是(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1、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2、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在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14、佁(   )然:呆呆的样子。

 

15、俶(   )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

 

16、翕(   )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18、犬牙差(    )互: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19、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20、悄(    )怆(      )幽邃(     ):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忧伤的样子。

 

21、清:凄清。

 

22、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附加练习

 

1、文中写鱼儿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什么?

 

                                                                                       

 

2、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把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

 

    醉翁亭下欧阳修吟诗饮酒;

 

3、小石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其境过清,作者记之而去。这种以实景抒凄情的写法和陶渊明借桃花源抒自己政治理想的写法谁更能打动你?说说你的看法。   

 

                                                                                                                                                        

 

4、作者的心情由“心乐之”到“悄怆幽邃”这一忧一乐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和其源。”此句写出了潭水的源头之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被贬的处境来说说作者这样写有着怎么样的寄寓?

 

 

 

6、找出文中描写游鱼的传神之笔,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蕴含了作者怎么样的心理?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却使作者产生如此旷世凄情,是什么造成的?假如现在让你去观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你会作何感想?

 

 

 

8.第二段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什么写法?

 

答案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小石潭上柳宗元记文抒情

 

3、会相对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意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批判和否定。而柳宗元只是述己之情而已。

 

4、作者心情的变化是与其遭贬的经历紧密相连的。作者被贬之后,心中抑郁,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而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的环境的触发,忧伤悲愤地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5、作者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其源”的源头实在是茫然、遥远

 

6、文中第二段。把鱼儿的自由自在,活泼天真和“我”的物我合一。乐而忘形,乐而忘我境界,结合得天衣无缝;鱼儿的自由自在于作者此时的境遇相反,作者的内心既羡慕了又充满酸楚。

 

7、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心境,是点睛之笔;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造成的;我会以观赏时的心情决定感想,或喜或悲。

 

8、清 澄。侧面描写,通过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

 

 

 

 

(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课文下面注释:

 

1  选自《孟子·告子下》。

 

2  舜发于畎(     )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后来成了尧的继承人。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3  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4  任:责任,使命。

 

5  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

 

6  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7  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8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

 

9  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10、曾益:增加。曾,通“增”。

 

11、恒过:常常犯错误。

 

12、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13、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4、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则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15、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16、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17、入:指在国内。

 

18、法家拂(     )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19、出:指在国外。

 

20、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1、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22、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死亡。

 

文后练习: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  子墨子九距之

 

2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附加练习

 

1. 阅读理解。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在艰苦的磨练中被举用并成就了非凡业绩的事例?

 

答:

 

3. 请从现实生活中列举典型事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

 

答:

 

答案

 

1.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从他们都经受了艰苦磨练从而成就了大业的事实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如也”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3. 必须进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观点与材料一致

 

事例:(生于忧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微软公司原总裁比尔·盖茨的一句名言是“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我们今年可能活不成了。”这是华为集团的老总任正非在企业蒸蒸日上时告诫员工的话。

 

(死于安乐)      刘备儿子阿斗(《出师表》中的刘禅)         历代的王朝衰败

(九)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关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课文下面注释:

 

1    选自《孟子·告子上》。

 

2、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患:祸患,灾难。

 

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7、勿丧:不丢掉。

 

8、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9、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10、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

 

11、蹴(    ):用脚踢。

 

12、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3、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14、辩:通“辨”,辨别。

 

15、何加:有什么益处。

 

16、奉:侍奉。

 

1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1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从前。

 

19、已:停止,放弃。

 

20、本心:本性,天良。

 

文后练习:

 

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附加练习

 

1、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

 

                                                                                                                                                                                                                                         

 

2、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哪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文中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你认为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

 

 

 

4、文章表现了孟子怎么样的人生态度?

 

                                                                                                                                                                                                                                                                                             

 

5、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文章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读完此文后你有何见解?

 

答案

 

1、比喻。这样写通俗易懂,并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说明了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一做人原则。

 

补充典故:(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失穷乏者得我。

 

4、“义”的重要,在“生”、“利”、“义”的抉择面前,宁愿放弃生与利而取义,把义置于“利”、“生”之上的人生态度。   (舍生取义)----就是文章的观点

 

5、失其本心。

 

6、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保持善良的天性,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行径是不可取的。

 

(十)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鄙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课文下面注释:

 

1  选自《左传》。《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本文所写的战争又称“长勺之战”。

 

2  肉食者: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3  间(     ):参与。

 

4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5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6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

 

7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8  对:回答。

 

9  徧:通“遍”,遍及,普遍。

 

10、牺牲玉帛(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帛,丝织品。

 

11、加:虚报。

 

12、加:虚报。

 

13、信:实情。

 

14、小信未孚(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为人所信服。

 

15、福:赐福,保佑。

 

16、狱:案件。

 

17、虽:即使。

 

18、察:明察。

 

19、情:(以)实情判断。

 

20、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21、可以一战: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22、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23、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4、鼓:击鼓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25、败绩:大败。

 

26、驰:驱车(追赶)。

 

27、辙(    ):车轮轧出的痕迹。

 

28、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

 

29、逐:追赶、追击。

 

30、既克:战胜齐军后。既,已经。

 

31、故:原因,缘故。

 

32、夫(    )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33、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作,振作。

 

34、再:第二次。

 

35、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36、测:推测,估计。

 

37、伏:埋伏。

 

38、靡(     ):倒下。

 

文后练习: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注意它们意思的差异。

 

1  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附加练习

 

1.阅读理解。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对本文作了精辟的分析:“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疲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例,却同时说的是战略防御的原则。”其中“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疲我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之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辙乱旗糜”是曹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的。

 

2. 曹刿认为弱国怎样才能战胜强国?

 

答:

 

3. 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把你的理由说出来。

 

答:

 

答案

 

1.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齐人三鼓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后发制人

 

3. 无论同意与否,都要说出理由。本题以正面回答为宜

 

(十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课文下面注释:

 

1  选自《战国策》。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2  修:长,这里指身高。

 

3  昳(    )丽:光艳美丽。

 

4  朝(    )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

 

5  窥镜:照镜子。

 

6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7  旦日:第二天。

 

8  明日:第二天。

 

9  弗如远甚:远不如。

 

10、美我:认为我美。

 

11、私:动词,偏爱。

 

12、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的后边省去了“我”。

 

13、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14、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15、面刺:当面指责。

 

16、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谏。谤讥,在这里指“议论”,没有贬意。市朝,公共场合。

 

17、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18、时时:不时,有时候。

 

19、间(     )进:偶然进谏。间,间或、偶然。

 

20、期(     )年:满一年。

 

21、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22、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文后练习: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2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  朝服衣冠,窥镜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附加练习

 

1、邹忌用什么方式来讽谏齐王?这有什么作用?

 

2、试分析邹忌和齐威王的人物形象。

 

3、齐国最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成就,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答案

 

1、以家事喻国事,由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类比推理,由小及大,现身说法,启发诱导,委婉规劝。作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含蓄委婉。

 

2、邹忌: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实事求是、头脑冷静、善于思考、观察细致,忠于职守、勤于王事,果断坚决、胸怀坦荡。齐威王:是一位有魄力的开明君主,闻过则喜,勇于纳谏,勇于改过。

 

1  因有勇于善于讽谏的邹忌,勇于纳谏勇于改过的齐威王,贤臣明君精诚团结

 

 

 

             (十二)《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

  1、词语解释

  少时年轻的时候 尝与人佣耕曾经 辍耕之垄上停止; 去、往怅恨失望

  苟富贵 如果 若为佣耕你 太息长叹 安知怎么 適戍 强迫去守边。適通谪 屯大泽乡停驻 皆次当行编次; 当在征发之列 会天大雨适逢 度已失期估计;误期 乃谋曰于是、就 亡亦死逃走 等死同样 吾闻二世少子 也听说 数谏故屡次;缘故:上使外将兵皇上;带领 今或闻无罪有人 楚人怜之爱戴 今诚以吾众如果 为天下唱通“倡”,首发以为然对的 乃行卜去、往 卜者知其指意意图 足下事皆成指对方,古人对别人的敬称 念鬼考虑卜鬼的事 威众威服众人 丹书帛曰用朱砂;写 陈胜王称王 所罾鱼腹用网捕 得鱼腹中书字条 固以怪之矣本来;通“已”认为奇怪; 间令暗使。间,私自,偷着之次所旁丛祠中往,到 旦日第二天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素爱人向来广故数言欲亡故意;屡次 令辱之使笞广用鞭、杖或竹板打 ! 陈胜佐之帮助 并杀一齐: 召令徒属号令;所属的人公等你们诸位 藉第令毋斩即使、假若 宁有种乎难道 诈称假装 袒右露出右臂 为坛而盟筑;盟誓 蕲下攻克 徇蕲以东攻占 比至陈等到数万人几 弗胜不 豪杰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会计集会商议 身被坚执锐亲自;通“披”;紧握着;铁甲;武器 伐无道攻打诛暴秦消灭 社稷国家 刑其长吏惩罚

  2.句子翻译陈涉少时,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年轻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时期。误了期限,按法令都得杀头。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此教我先威众耳。

  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

  固以怪之矣。

  自然就诧怪这事了。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又暗使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间用篝火装作“鬼火”,又装狐狸叫,喊道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吴广故意屡次扬言要逃走,使尉恼怒,让他责辱吴广,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商议大事。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盔甲,手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暴虐的秦王

  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各个郡县里痛恨秦朝的官吏的,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

  3.关键问题.本文选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

  史记》;司马迁。

  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陈涉为起所作的两方面舆论阀准备是?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陈涉是怎样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

  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既表明陈涉对统治阶级无比愤恨又表明其伟大抱负的动员群众的名言是?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十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孟子名    ,是战国时期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反对             ,主张以       统一天下,本文是一篇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得道(      )   (     )   天时(        )  地利(         ) 

 

  人和(         )          

 

  (      )    (       )   城非不高也(          )  (           ) 

 

  兵革(        )   (         )   (        )        (           ) 

 

  (         )    (         )   (         )        (           )   

 

  (         )    (        )   (       )      君子(           ) 

 

. 翻译句子

 

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 委而去之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阅读理解

 

1 .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张?

 

                                                                              

 

2. 为什么说本文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孟子“仁政” 主张的具体表现?

 

                                                                              

 

3.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 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4. 作者围绕中心论点, 分别从哪两方面逐层论证? (用原文回答)

 

                                                                          

 

5. 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

 

                                                                           

 

6. 地利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  “委而去之”是指什么人?

 

                                                                          

 

7. 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 第三段用了什么句式? 什么修辞? 有什么作用?

 

                                                                               

 

8.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 为什么?

 

                                                                              

 

9.     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10. 第四段用了什么句式? 什么修辞? 有什么作用?     

 

                                                                     11.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 得道的结果怎样?                            

 

                                                                  

 

12.最后一段有哪两种论证方法?

 

                                                                              

 

  13. 写出文中的两组排比句?                                                                                                                                                                    

 

                                                                              

 

     

 

答案

 

.《孟子·公孙丑》        不义之战   仁政   短论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施行仁政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心所向, 内部团结   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    外城       城墙    护城河     武器装备

 

放弃     离开  限制   巩固   震慑   极点   通”叛”,背叛   归顺、服从   凭着   所以    得道者

 

三.翻译

 

1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 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2.(守城者)弃城而逃

 

3 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4.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四. 理解阅读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2 在天时、地理、人和这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他的“仁政”主张。

 

3.天时  地利  人和   人和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举例论证   天时不如地利

 

6 城高   池深    兵革坚利    米粟多         失道者(守城者)

 

7.举例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     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守城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8 不能     从“域民”到“固国”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才能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9.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10 否定句    排比   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11.施行仁政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2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十四)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地方五千里                    2)今有人于此                

 

   3)舍其文轩                    4)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2.填空

 

《公输》一文通过             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墨子连用三个对比,将楚宋两国的物产作了比较,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正如自己说的“                 ”。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B、此犹文轩之与弊舆也

 

   C、公输盘诎                                      D、忿恚尉,以激怒其众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2)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输》一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论辩的经过,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B、《公输》一文充分体现了《墨子》散文论辩性强、富有逻辑性的特色。

 

   C、墨子勇于面对问题,说服了楚王。这表明对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D、《公输》一文通过对话,充分体现了墨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思想。

 

6.你认为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如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正确意见。

 

 

 

答案

 

(一)(17分)

 

1(1)方圆,面积   (2)   (3)有篷的车   (4)入侵

 

2、对话   必为有窃疾矣    3C

 

4、(1)我认为大王的官吏攻打宋国,正和这个患偷盗病的人一样。(关键词:以、此)

 

   2)即使如此,可公输盘给我造好了云梯,一定要攻打宋国。(关键词:虽然、必)

 

5D(说明:体现墨子“非攻”主张。)

 

6、善于将道义和实力结合。结合实际谈。

 

(十五)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一、填空:

 

王安石(1021年—1086)北宋          家、         家、        家。宇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原籍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伤仲永》选自             。伤,哀伤,叹惜。

 

二、翻译句子并解释加点字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8、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9、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0、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1、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1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13、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4、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1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三.解释文中的“之”、“于”。

 

之:①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

 

    ③不能称前时之闻:      

 

④卒之为众人:

 

⑤余闻之也久:

 

于:①环谒于邑人:         

 

②于舅家见之:

 

③贤于材人远矣:      

 

④受于人者不至:

 

四.文中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

 

②宾客其父:

 

③利其然:

 

④伤仲永:

 

五.阅读分析。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第3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4.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指什么?

 

 

 

5.三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6、本文给你哪些启示?

 

六、阅读本文,自选角度,写一篇读后感。要求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填空:

 

王安石(1021年—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原籍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伤,哀伤,叹惜。

 

二、翻译句子并解释加点字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世隶耕:世代耕耕田为业。隶,属于。

 

2、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仲永出生五年,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尝:曾经。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居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异焉:对此(感到)诧异。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自是:从此。立就:立刻完成。文理:文采和道理。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花钱求仲永题诗。

 

●邑人:同县的人。奇:对……感到惊奇。稍稍:渐渐。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学习。

●利其然:以此为有利可图。利,认为……有利可图,把……看做有利可图。

 

扳:通“攀”,牵,引。环谒:四处拜访。

8、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先人: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9、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让()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称:相当。

 

10、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又过了七年,()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完全。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矣,语气词。

 

11、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的。

 

●王子:王安石的自称。通悟:通达聪慧。

 

1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受之天:“受之于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的。受,承受。

 

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胜过、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13、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最终成为一个常人,就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受于人:指后天所受的教育。天、人对举,一指先天的禀赋,一指后天的教育。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14、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常人;

 

●彼其:他。

 

1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常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常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三.解释文中的“之”、“于”。

 

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助词,不译。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于: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四.文中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五.阅读分析。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邑人奇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第3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语言表达方式。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4.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5.三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段讲了两层意思。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二层,从“彼其……”至“文末”,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6、本文给你哪些启示?

 

启示一: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启示二:应该由自己努力加强后天的学识和修养。启示三:天才往往需要苦难作为一块垫脚石。启示四:急功近利最容易摧残人才。启示五:孩子的成长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六、阅读本文,自选角度,写一篇读后感。要求500字以上。

 

例文:

 

我读《伤仲永》

 

小时候才华横溢的方仲永,不到二十岁就“泯然众人”了! 读罢此文,我不禁为之而“伤”。我“伤”愚昧无知、贪图蝇头小利的方父。由于他的“不使学”,间接地扼杀了一个英才。

    我“伤”随波逐流、整日“环谒邑人”的仲永。由于他“不受之人”,直接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文中所写的方仲永五岁时的表现,俨然是一个神童,但他后来才能丧失,令人惋惜,令人警醒。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会落后”。道理再明白不过了──个人先天的条件再好,后天不琢不学不勤不练,也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凡夫俗子,方仲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方仲永立场坚定地变“不使学”为“我要学”,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人们不是“伤仲永”,而是“赞仲永”“学仲永”……

 

我想,假如我是方仲永,我一定会充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不断充实自己,厚积薄发,使自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假如我是方仲永,我会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把“99%的勤奋+1%的天才=成功”当作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即便小有成就,也不沾沾自喜,自我满足,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使自己能“更上一层楼”。 读完《伤仲永》这篇课文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我是一块璞玉,定要尽情地“琢”,使之成“器”;是一块锈铁,也要不懈地“磨”,使之成“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