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大蒜治癌有出处

 maria含羞草 2011-04-24
  
作者:  上传时间:2009-11-24 16:10:09  来源: 点击次数: 257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大蒜的药用作了十分详尽的说明。李时珍说,中原原来只有小蒜,大蒜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的。西域历史上称胡地,故大蒜 又叫胡,以和本地小蒜相区别。李时珍说,大小二蒜皆八月种,春食苗,夏初食苔,五月食根,秋月收种。北人不可一日无者也。李时珍在书中列出了大蒜的主治功能时时指出:大蒜“归五脏,散痈肿匿疮,除风邪,杀毒气。下气,消谷,化肉。”这“治匿疮”,“化肉”,与治癌也许有些相通之处。

    李时珍在书中,还列举了用大蒜治毒疮肿毒,无不神效的事例。卢坦待郎肩上疮作,连心痛闷,用此便瘥。又李仆射患脑痈久不瘥,卢与此方亦瘥。书中还介绍了治疗背肿的具体方法:凡背肿,取独颗蒜横截一分,安肿头上,炷艾如梧子大,炙蒜百壮,不觉渐消;多炙为善。勿令大热,若觉痛即擎起蒜。蒜蕉更换新者,勿令损皮肉。洪尝苦小腹下患一大肿,炙之亦瘥。数用炙人,无不应效。当时有的地方官吏还刻石树碑告诉群众用蒜治毒疮毒瘤。

    李时珍还介绍了自己用大蒜治病的神奇效果。他说:尝有一妇,衄血一昼夜不止,诸治不效,时珍令以蒜敷足心,即时血止,真奇方也。书中还介绍了用大蒜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痃癖,伏邪恶,疗疮癣,健脾胃,治肾气,止霍乱,解温疫等的用途和附方。李时珍还指出,大蒜有毒。久食损人目。因本文着重在探讨大蒜治癌,对大蒜的其他具体功效不再展开详谈。

    最近从2007年广东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草药图谱》获悉,现代药物研究证实,大蒜含挥发油约0。2%,具辣味和特臭,内含蒜辣素及多种烯丙素,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大蒜辣素有杀菌作用,但在新鲜的大蒜中并不存在,它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而水解产生的。药理研究表明,大蒜有较强的抗菌及抗真菌作用,其机理可能是由于使巯基失活而抑制了与微生物生长繁殖有关的含巯基的酶;对多种致病细菌、真菌阿米巴原虫及阴道滴虫等具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可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能力,降低血糖及脂质代谢;有抗癌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