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乃彦说明:最近我们举办的“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对话沙龙”第38次活动,请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会长张田若,讲关于小学生识字的问题,供家长和老师参考。 张田若 张田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会长,世界汉字教学研究会会员。上海师大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中央教科所新世纪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主编。张田若著有《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小学集中识字教学》《集中识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书,并发表大量关于识字教学方面的文章。 张田若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他倾其毕生精力,孜孜不倦地躬耕于小学语文教学这块园地。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深入了辽宁省黑山北关学校,和那里的老师们一起,进行“集中识字”的教育改革,使一二年级的识字量由一般不超过1300字,增加到2500字。由过去二年级以下不写作文,到一般能写出三五百字的作文,且文理通顺,很少有错别字。1963年,张田若先生总结辽宁省黑山北关学校“集中识字”和作文教学的经验,编辑出一套小学语文课本,供全国五年制小学使用。张田若先生的“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受到了社会和有关领导的重视和表彰。1990年8月6日,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同志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读了辽宁省黑山北关中学‘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我非常高兴,为它喜而不寐。”还说,“我已经84岁了,能够亲眼看到这件事,实在有点出乎意料,因而有说不出的高兴。” 小语教学中几个理论问题之我见(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2000/12) 中央教科所 张田若 一、小学语文教学属于母语基础教育,对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教育。 一切人才的培养由此开始。母语应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基于口语多在实践中习得,且在儿童入学前基本过关,小学应以书面语教学为主,但要以口语为基础。小学毕业时可达到能言善辩,但更重要的还是能读会写。 二、根据汉语特点,掌握汉语书面语必须首先重视识字。 低年级应以识字为教学重点,相应地进行读写初步训练。中年级可以阅读为重点,高年级以作文为重点,这是符合儿童书面语发展规律的,已为多年实践所证明。不同年段教学有重点,并不意味着“单打一”。语文教学具有综合性,各年级都应进行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十字经”)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重点,不兼顾“非重点”陷入片面性,是难免的,可通过培训、教研来解决,不可因此否定教学应有重点,否定低年级应以识字为重点。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种说法需要澄清。有人说:“识字不是目的,学会读写才是目的。”由此得出结论,识字不必作重点,应该直奔读写,以读为目的,而且只能在读中识字。我想正确的提法应该是:识字不是最终目的,学会读写是最终目的。但识字是读写的基础,所以应该重视识字。 三、识字教学要注意汉字特点与儿童认知规律,充分地适当地利用汉字规律。 包括:1利用“六书”;2利用标音工具(汉语拼音);3强调“形音义统一,以形为主”,“认读写结合,以认为主”,“字词句联系,以字为主”,“记比说兼用,以记为主”; 4分类编组识字(以先识字后读书为好,也可边读边识,然后归类复习生字); 5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6重视培养识字能力。 四、汉字与拼音的关系应是主从关系。 拼音教学要改革,力求高效、减负。可以采用先学声母、韵母,然后结合学简单的字学拼音,即“分步走”的办法。拼音何时开始教,可以研究,并要先进行实验。 五、小学识字量要根据需要来定,教育部已有规定。应尽量提前,争取在一二年级解决2000字。同时要“识词”,低年级识词量可达5000字左右。当然是常用字词。还要相应进行语句的教学,包括熟语、成语及各种句型的认读。 六、要正确认识“语言环境”。 小学生识字不仅已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且已有相当的语言基础。良好的语言环境指: 1.在汉语社会生活中,平时应用汉语口语交际(听和说) (可能语音不是普通话);2·随处都有汉字、汉文,耳濡目染。 识字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母语环境中进行的,这是中国儿童才有的客观的有利条件。所谓“脱离语言环境识字”,实际并不存在。识汉字,不能只学单字,要学词,学语,学句,读文章,否则识字又为什么,而且也学不好。这就是所谓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我国现行的各种语文课本,几乎都是在识单字时同时学词甚至学句、学文的。 问题是单字要不要学?要学。这也是几乎所有语文课本都重视的,也是所有语文教师都重视的。在识字教材中突出单字、在识字课中突出单字是必要的。我主张“字词句联系,以字为主”。 识记单字可有两类要求,一类是分析字形,掌握其构成加以训练,达到会抄写甚至默写;一类是只求有整体印象,初步知道其音和义,对字形不作分析,不求完全掌握,可以说是模糊掌握,在上下文连读时会读出字音。前一类为一类字,多为常用字,第二类为非常用字或难字。 突出单字是不是违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呢?像集中识字教材中将形声字归类编组教学,是不是只学单字而且“离词”、“离文”了呢?这要看教材教法如何了。 七、识字与发展语言是什么关系?识字会妨碍语言发展吗? 儿童进小学上语文课就是为了发展语言,包括发展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有人把发展语言片面理解为发展口头语言,这是不对的。儿童入学时已经能说会道。这种口语能力应该乘胜前进,大大地予以发展,这一点谁也不会反对。 但是他们不识字,看到“白纸黑字”就傻了眼,他们是“文盲”,书面语言是零。要不要发展呢?是不去管它,不去下功夫,一味继续在能说会道上下功夫,而不重视书面语的学习吗?应该作怎样的部署呢?我主张应该不失时机地把注意力转到书面语学习上来,从起步说应该转到识字教学上来。这就是为什么低年级要以识字为重点。 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会影响口语发展吗?识字与口语训练是矛盾的吗?这要看教材教法了。 识字是一条线,口语训练是一条线。低年级的口语训练可以采用: 1·设说话课; 2·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并予以指导; 3·针对语病作指导; 4·让学生多听规范口语。这样,学生口语发展很快,到毕业时会演讲,能即席发言。 识字教学还能促进口语发展。井水与河水又是互相渗透的: 1·识字多,识词多,读得多,语言积累多,口语词汇,句式自然也发展了,低年级学生也可以说话文诌诌的,成语连珠出; 2·识字课上运用口语作为教学语言,师生间、生生间你来我往作口语交际。这样既可以识字,又提高学生口语水平。 如此看来,识字不但与口语发展、语言发展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互促互进。为了更有效地发展口头语言,倒是应该在多方训练学生口语的同时,十分重视识字教学。识字越多、越早,学生口语发展越好。集中识字班学生能言善辩、思想活跃就是证明。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要一个一个地记。记到一两千个才能自由读书。因此,开始识字时必不能自由地读,只能读简单的语句文。书面语与口语有很大距离,书面语落后于口语,这是难免的(在拼音文字国家也是如此)。人们常常为此着急表示不满。其实这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完全不必觉得遗憾。如果真想早日缩短书面语和口语的差距,那就该十分重视识字、识词。等识字多了,问题自然解决。 八、识字是阅读的基础。 识字多,识字提前,学生阅读能力能早形成。这是客观规律,谁想回避它,绕过汉字“直奔阅读”,那是不可能的。那些所谓的“阅读”也不是一般意义的阅读。归根结底,还得返朴归真回到汉字老家,老老实实认汉字,这样“补课”似乎未必合算。我是主张承认汉字汉文现实,老老实实尽快学好汉字,搬开这个绊脚石、拦路虎,到二年级末,苦(如果有苦)尽甜来,豁然开朗,痛痛快快地读书,读《西游记》、读《水浒》。这样才是爱孩子,关心孩子。正像教幼儿学步,关总是要过的,花点力气,哪怕摔两跤也是值得的。语文教学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要有全局观,要有战略眼光,要讲发展论和阶段论,要看小学毕业的整体效果。 实践证明,识字发展了,阅读也能发展,只要阅读教材和阅读教学跟上。《新世纪义务教育语文课本》第一二册识字1900个,课本字数达到1.5万字。加上课外阅读(识了字就能读),数量是相当可观的。教育部规定小学阶段读150万字,这个任务不轻,它是要以识字为基础的。 九、《新世纪义务教育语文课本》采用的“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体系,充分反映了以集中识字为基础和特征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趋向。 课本让学生“先识字后读书”,识一批字,读一批课文;再识一批字,再读一批课文。识字时集中识字(附有多项训练,包括读词和句子),读课文时集中力量训练朗读背诵,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也巩固和发展识字)。这样课堂中教学有重点,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效果显著,因而深受欢迎。 由于学生阅读能力强,因而课文可以多些,长些,深些。三年级以上还可以学点浅显文言文。学生非常爱读文言文,且有利于提高语言素质。实践证明,阅读能力强也就可以提前并搞好阅读,学生手不释卷,爱书如命,屡见不鲜。 十、识字是表达的基础。识字识词多,有利于口 语表达已如前述:识字有利于书面表达,人们也容易理解。由于识字早,学生的书面表达基础练习从一年级就可开始。从低年级“写话”到中高年级习作,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发展顺利。由于识字多、词汇多、读得多,书面语言理解能力强,学生逐步达到会用笔说话是很自然的事,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集中识字班的学生普遍不觉得书面表达有什么大困难。习作时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写的词语的字形大都已经掌握,写下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大批优秀的“放胆文”涌现出来,真令人欣慰。 十一、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四大块中写字也很重要。 《新世纪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十分重视写字,并实行识多写少、先认后写、识字领先、写字滞后的方法,已取得成功。我一贯主张高年级学生在楷书过关的基础上学点行书,并编辑出版过行书教材,这次教育部“指导意见”也第一次提出了行书教学问题,我十分赞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