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正视特长学习
每一位父母都是一心一意为孩子着想,从他们未出生之前就开始在为将来做着长远的计划。看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父母们也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上什么学校,学什么特长,交什么朋友……只要是能想到的,他们都想为孩子做好决定。 做家长真的很难,能做一位和自己孩子始终保持一致目标的家长更难。家长都是‘过来人’,自然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经历自己的苦难;家长总是站在一个高处,俯视着孩子的每一步,一有偏差立刻校正;家长经常叹息过去的种种,心里想着如果当时没选错可能会有一个更好的现在…… 1 梦想转嫁型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自己对过去溶入其中。比方说那半途而废的钢琴、舞蹈或者是其他。因为家长自己没达成的目标,孩子开始为了父母而学习一些自己根本不喜欢的特长。我认识的一个女性朋友就是一个好例子,她年轻的时候最想学习的就是芭蕾,但因为自身条件问题,终了也没学成。后来有了儿子,就让孩子去学。之后听了她很多的抱怨“儿子又把鞋子弄丢了”“儿子竟然连最基本的站位都不会!”……我觉得学习些舞蹈是一件好事,可以培养孩子的气质,但好像男孩子没几个会喜欢跳芭蕾吧。如果孩子真的喜欢还好,如果不喜欢,请千万别学我的这位朋友,对于她这种梦想转嫁的教育方法,我感到很无奈,也为孩子觉得可惜。 2 拔苗助长型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大家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点是无可厚非的。家长会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阅历出发,提前为孩子铺好一条‘光明大道’。但孩子往往不领情,他们偏偏要去走另一条小径,只因为他太想逃离父母的管辖范围了。这类家长往往是打着为了孩子提高未来竞争力这一伟大旗号的,他们恪守‘三岁定终生’的原则,从小就是各科齐上阵,全方位辅导教育。记得一次坐公交,就听两位母亲在聊自己的孩子。说是孩子才上小学五年级,钢琴已经要达到国家级的水平了,原来是每周六上全天课,这学期想改成周六日都上。我当时听着直愣神,心想现在的孩子真是了不得。我小学五年的时候还沉醉在跳皮筋踢毽子之中,但与此同时,我也在想,孩子周一到周五要在学校,周六日还要学特长,那游戏放松的时间呢?和朋友一起的时间呢?这样真的对孩子就是最好的吗?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很多事都可以重头再来,但惟有时光是一去不返的,将来孩子长大了,您要拿什么来补偿那空白的记忆呢?拔苗助长,反而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 完全隔离型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中国自古传承的教育理念,也是被大多数人接受认可的法则。一些亲爱的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上有所造诣,希望孩子把全部精神投入到书本中,从来不考虑其他的特长,认为只要读书好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有太多惨痛的教训已经摆在眼前了。在过去八股文的年代,学子们只要记住书里的东西就行,大官做不成怎么也能是个举子。但现在不同了,不只是考试的题目推陈出新,更多的考察孩子的全面知识,在企业就业用人方面也是在渐渐变化,只会读书是不够的。 我的表哥,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初中都没毕业就去当兵了,回来被安置在小学当体育老师。虽说学历不够,但他却是会很多乐器,小提琴、钢琴、葫芦丝、古筝、笛子无一不精。因这些业余学习过的乐器,他成为了一名音乐学校的外聘老师,月薪不菲。 4 一味攀比型 ‘别的孩子会的,我的孩子也得会!’千万别这么想,各位家长这样是会害了孩子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并不是适合那个孩子的就适合您的孩子。竞争固然是会带来进步,但这种单纯的攀比是带不来进步的。我觉得,每个孩子都像是钻石,每一颗都有着自己特殊的形状和色泽,只要顺其自然的进行打磨,就会让您看到最炫目最美的光泽,如果你去硬性的要改变它,让它和另一颗一样,那结果可想而知。没什么可攀比的,您的孩子就是最好最优的。没人能胜得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