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村子》有感

 一个好老头 2011-05-06

《村子》的主人公祝永达是个地富子女,在松陵村,像他这样的地主富农的娃死了五个,疯了两个。他虽既没死,也没疯,但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一直没有娶上媳妇。最后只好娶了一个有严重心脏病的媳妇,婚后没几年媳妇就因心脏病死去了。

当时对祝永达这类人有一个称呼,叫做“黑五类”子女。后来不知哪个大人物说这个称呼不好,于是改叫做“可教育好的子女”(类似今天改“卖淫女”为“失足女”)。说是“可教育好”,但永远教育不好,需要终身受教育。不但他本人永远教育不好,而且生的孩子还是“可教育好的子女”。我们过去在理论上常常自相矛盾。一方面说我们具有改造世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超然能力,一方面又对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黑五类”的子孙们需要长期、永久的改造。不知到底是剥削家庭的影响力大?还是红彤彤的社会影响力大?难道学校单位、强大的组织、整个社会还斗不过他们的爹妈?

那时在农村,像祝永达这样的“黑五类”子女娶不上媳妇的不算少数。不要说出身好的人家的女孩不乐意嫁到“黑五类”家,就是同是“黑五类”家的女孩也不愿意嫁给“同类”。出身“黑五类”家庭的男孩往往3、40岁还娶不上媳妇,最后不得不娶一个身体有残疾或拖儿带女的寡妇。有的甚至终身娶不到老婆,成为老“光棍”。女孩则相对好一些,一般不愁嫁不出去。如果有些姿色还能嫁到好出身人家,从此摆脱家庭的阴影。

现在的孩子们不大知道这些了,找工作、谈对象也没人再问你什么“出身”,何等“成份”。还真别说,前些天外甥女入工会需填表,表里还真有“家庭出身”、“本人成份”二项(估计是老式表)。她不知如何填写,打电话问我。这一问还真叫我这个填了无数次表的好老头不知如何回答。建国62年了,到她这儿都第三代了,解放初期定的成份到她这怎么算?按说父辈的本人成份应是她的家庭出身。一问她父母“本人成份”一直填的“学生”——可出身里没这一类呀。于是,我就告她出身填“工人”(领导阶级嘛),本人成份填“学生”,填上即可,估计也没人细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