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施农业成为宁夏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狼淌 2011-05-09

设施农业成为宁夏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2日 17:29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

  发展设施农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推进宁夏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引黄灌区建设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从根本上突破干旱制约,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构建农民抗旱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2007年以来,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设施类型多样、山川共同发展、规模效益同增、农民积极参与、园区化建设、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设施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宁夏设施农业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但至2006年全区设施农业面积仅22.9万亩,并主要集中于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仅不到1万亩。200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科学分析区情,认真总结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抗旱增收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出台了《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并实施了《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宁夏百万亩设施农业发展建设规划》。规划到2011年我区设施农业发展到100万亩以上,其中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50万亩。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地、各有关部门紧密协作、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2007—2009年,全区设施农业新增61.6万亩,年均增长20万亩以上。2009年全区设施农业累计面积达到84.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7.4万亩,大中拱棚24.4万亩,小拱棚12.7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的县(区)1个,5万亩以上的县(区)6个。全区日光温室亩产值平均达到1.5—2万元,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大中拱棚亩产值平均达到6000—8000元以上,纯收入达3500元以上,小拱棚亩产值平均达到3500元以上,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设施农业总产量达到180.4万吨,总产值25.673亿元,净产值15.4亿元。据测算,全区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的纯收入361.4元,设施主产区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的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在2009年农民增收异常严峻的形势下,设施农业成为我区农民增收新的重要来源。

  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条件,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综合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延长了产业链条,带动运输业、销售业的发展,我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旱作农业科技水平、综合生产能力和抗旱减灾能力也大为提高。全区设施农业发展逐步走上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效益同步提升的良性发展轨道。

  在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自治区党委、政府不失时机地强化对设施农业建设的宣传推介,集中展示设施农业发展成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西部(宁夏)特色农业展示合作洽谈会,进一步扩大了我区发展设施农业的影响力,促进了设施农业发展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区域布局由以灌区为主,向山川并重转变。引黄灌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面积达到57.6万亩,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大胆实践,强力推进,实现突破性进展,由2006年的不足1万亩发展到目前的26.9万亩。二是发展方式由以规模扩张为主,向提质扩量增效并重转变。全区80%的新建温室和拱棚符合规范化建设标准,设施农业新品种应用率达到84%,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现代设施装备逐步普及,85%的设施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了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银北盐碱地“台田”温室、中卫沙漠温室等模式实现了设施农业建设的重大创新。设施类型逐步多样化,设施产品向瓜果、花卉、园艺等多领域扩展。三是生产方式由以传统分散为主,向集约化、园区化方向转变。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为牵动,全区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达到28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设施农业基地发展到320个,1000亩以上的超过140个,1万亩以上达到9个。茬口安排更加合理,区域布局更加鲜明,形成了集约化建设、规模化生产的产业发展格局。四是经营方式由注重生产环节,向产加销一体化方向转变。全区已建设蔬菜、瓜果专业批发市场38个,培育蔬菜流通企业和合作组织309个,现代生产、流通方式不断涌现,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全区设施农产品全部通过无公害认证,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8.5%。设施农产品除供应本区外,70%销往周边及南方省区,并成功进入北京、香港、俄罗斯、蒙古、中亚等市场。冬菜北上、夏菜南下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五是建设行为由以政府推动为主,向政府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转变。设施农业逐步成为农民“摸得着、看得见”的富民产业,农民由等待观望转向积极参与、自发建设。政府引导、信贷支持、企业、合作组织、农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机制基本形成,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成为设施农业建设、经营的主力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