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证的证治1 2009-02-25 06:14
一杨俊耀 一、概 述 湿热证是由于感受湿热秽浊之邪,或脾胃不健、湿热内蕴而成,“湿遏热伏”“湿热交蒸”病变的概称。多因外感邪气,或素喈洒酪,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交阻所致。 湿热证的证治--续1 (三)、肝胆湿热证 概念:肝胆湿热证为湿热交阻,肝胆疏泄失常或湿热循经下注而出现的一糸列症状的概称。本证可由湿热外邪或嗜洒、过食肥甘,酿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蕴热肝胆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口苦、纳呆、呕恶、脘腹胀闷、胁助胀痛、尿赤、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或阴囊湿疹,睾丸肿痛,或妇女阴痒、带下黄臭,舌苔黄腻,脉弦致数等。 病机分析: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失疏泄,故见胁肋隐痛或钝痛,胸闷脘痞;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浸淫肌肤,弥漫全身,故身目发黄如橘子色,小便短赤;湿热壅滞,脾胃不运,故纳呆口苦,恶心欲呕;肝经绕阴器而过,湿热循经下注,故出现男女前阴诸疾,热毒内蕴,湿热下迫,男子式表现为阴囊湿疹、睾丸肿痛,女子表现为阴痒、带下黄臭,局部常红肿痛痒,甚或黄淋漓,兼见口苦咽干,寒热往来,尿赤便结;另外,湿热蕴结于肝胆,疏泄失职,湿热下注膀胱,出现尿急、尿痛、小便黄赤,兼有口苦,胁痛自的淋证;湿热蕴结于肝胆,流注下焦,使膀胱气化受阻,水液内停,导致尿量极少,色赤灼热,或点滴不通,少腹胀急之癃闭及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等。 治则治法:肝胆湿热证,可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不同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治法随之各有不同(详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 1、肝火上炎证与肝胆湿热证 肝为阴中之阳脏,其性生发,情志郁结,恼怒伤肝,化火上冲,则引起肝火上炎证。肝胆湿热证则因湿热蕴结肝胆所致。火为热之甚,其性上炎,又易灼伤津液。而湿为阴邪,湿邪粘腻而滞。因此,决定了二证不同的临床表现。肝火上炎证见胁痛、眩晕、呕吐、头痛、目赤、耳鸣、烦躁易怒、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脉弦;肝胆湿热证则出现胁肋胀痛、口苦、口渴而不欲饮、心烦、纳呆、呕恶、小便短赤、大便不调等。 2、胆热证与肝胆湿热证 胆热证因外邪入里化热,或七情郁结化热,累及胆腑而成,以眩晕、口苦、咽干、耳鸣耳聋、心烦不寐、舌红、脉弦数为主要临床表现。有时出现善惊易恐,情绪易于激动。肝胆湿热证则因湿邪与热邪胶结于肝胆,病程相对较长,且有湿热内阻的胸闷泛恶纳呆症状。 3、胆郁痰扰证与肝胆湿热证 肝胆相表里,胆郁常致肝郁,故二证均可有肝胆郁热表现,如口苦、胁肋不舒;痰与湿在病机上关系密切,又均可阻遏气机,出现纳呆、呕恶等症状,二证颇多相似,须加分辨。肝胆湿热证病因病机较复杂,多由受湿热外邪而致,亦可因嗜酒或恣食肥甘,酿生湿热,或由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引起,不似胆郁痰扰证仅伤于七情失调,郁结化热化痰,郁于胆腑,并可蒙蔽心窍,阻遏气机,使心神不定,胆失决断,故烦躁、夜寐不安、心悸、怔仲、舌苔黄、脉弦滑。胆郁痰扰证热势较缓;肝胆湿热证则热势较盛,是肝胆脏腑均病,除了与胆郁痰扰证相似的表现外,还同时出现胆汁外溢,可见身目发黄;湿热阻遏中焦气机,脾胃升降失司,可见恶心呕吐、纳呆腹胀、大便不调、脉多弦数;湿热下注,则可见阴襄湿诊、睾丸肿痛,妇女外阴瘙痒、带下黄臭等。 4、脾胃湿热证与肝胆湿热证(参见前述) 5、肝经湿热证与肝胆湿热证(参见前述) (四)大肠湿热证 概念:大肠湿热证系指湿热蕴结大肠,下焦气机壅滞,传导失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之总称。本证多由饮食不节,恣食肥甘醇酒,或暑湿热毒侵犯肠道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下利粘液或便脓血,里急后重,或便物如酱,或便如黄水而肛门灼热,并见腹痛,发热汗出,午后热盛,胸脘满闷,肢体沉重,纳呆呕恶,舌苔呕恶,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湿热蕴结大肠,阻遏气机,气机不利,则作腹痛后重,且腹痛以下腹部明显,大便粘滞不畅而肛门灼热,痛而拒按,不喜温暖;湿热下注大肠,大肠传导失司而为泄泻,症见便物黄浊如糜或黄水样,臭甚,便时肛门有灼热感;湿热蕴蒸,伤及肠道气血则成痢疾,症见便下脓血,或便物如酱,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湿热壅阻于大肠,气血凝滞而为肠痈,症见少腹右侧剧痛拒按,可伴有发热等。 病机演变:1、夏日暑热熏蒸,湿热结于大肠,除见大便溏而不爽,肛门灼热等下焦症状外,往往兼见头昏脑胀、胸脘痞闷、恶心欲吐等湿热上蒸之征;2、大肠湿热经久不愈,或过用寒凉清利,湿邪末尽,正气已衰,湿从寒化,可逐渐转为大肠虚寒证,可见大便溏薄,或作滑泻,肛门无热感,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缓。 治则治法:大肠湿热证,可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不同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治法随之各有不同(详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 1、大肠结热证与大肠湿热证 二者皆为热结大肠之证,属实证。一般多因嗜食肥甘厚味,辛辣醇酒,肠道火热素盛,或热邪内移大肠,致令传导失司,气机郁滞,故均现腹痛、大便不利,肛门灼热,舌苔黄,脉数有力等症。但二者又有区别:大肠湿热证常由饮食不节,宿食与湿热互结,或湿热疫毒直接侵犯肠道,或湿邪困脾,进而化热,湿热蕴结于大肠。大便稀却粘稠不爽,或有粘液脓血,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既有热象,又有湿象。大肠结热证多由外邪犯肺,肺移热于大肠,或湿热化燥,或热邪与食积互结,总为燥与热结。大便干燥秘结,肛门灼痛,腹部胀满硬痛拒按。舌苔黄褐而燥,或生芒刺,脉洪数。 2、大肠风郁证与大肠湿热证 二者皆为邪热郁结大肠之证,邪伤肠络可见便血。但一为风热郁结,一为湿热郁结,自当分辨。风郁之证,为太阳风邪末解,传入阳明,风热相煽,易伤肠络,或肝气郁结,风气煽动,亦伤肠络,迫血外溢,下为便血,必见胁腹胀满,口苦多怒,或兼寒热。风为阳邪,善行数变,便血不混脓汁粘液,无肛门肿痛。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而湿热证则便下脓血,或血色如果酱,身热稽留,苔厚腻,脉滑数,易与风郁证相鉴别。 (五)膀胱湿热证 概念:膀胱湿热证是湿热蕴结膀胱而出现的膀胱气化不利,开阖失常以及灼伤阴络等临床表现的概称。多因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涩少淋漓、尿道灼痛、尿黄赤混浊或尿血,或尿有砂石,或少腹拘急、或伴有发热、心烦、舌红苔黄、脉数等。 病机分析:湿热蕴结于膀胱,尿液受其煎熬,日久尿中杂质结成砂石,形成淋证中的石淋;湿热阻于膀胱,热灼血络,络伤血溢,可形成淋证中的血淋;湿热下注,聚于膀胱,气化不行,无以分清泌浊,导致小便混浊如米泔,或有滑腻之物,尿道热涩疼痛之淋证中的膏淋;湿邪化热,湿热之邪结于膀胱,气化不行,导致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小便点滴而下或点滴全无的癃闭。 病机演化:膀胱和肾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说:“小便不通,由膀胱与肾俱有热故也。”膀胱湿热证日久必然影响及肾,在其病机演化过程中常由实转虚或实中夹虚。可伴见以下证情:湿热留恋,热邪伤阴,肾阴耗伤,阴虚火旺;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红、舌根苔黄腻、脉细数。或可见阴虚火动,迫血妄行。尿血日久,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脉虚数等症。小便混浊如脂膏,为脂液下流,日久累及于肾,可出现形瘦、头昏乏力、腰膝酸软、面色白、舌淡、脉细弱等等肾阴亏虚证。 治则治法:膀胱湿热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证侯虽相同,但在不同的疾病中,因其小便异常变化各有不同,治法则亦不同。(详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 1、下焦湿热证与膀胱湿热证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属下焦部位,膀胱病属于下焦病变,下焦湿热证可包括膀胱湿热证,两者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亦有区别。下焦湿热证,大多由中焦湿热下传,病变重点在大肠与膀胱,临床表现以二便的异常为主。下焦有分清泌浊,排出水液的功能,湿热之邪传入下焦,阻遏大肠与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通;大肠传导失司,腑气不通,故大便闭结、少腹硬满。湿聚于下,津不上承则渴不欲饮,湿邪上蒙清窍故头胀昏沉,舌苔灰白黄腻、脉濡数。膀胱湿热证多由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所致。出现 尿频、尿急、尿涩少淋漓、尿道灼痛、尿黄赤混浊或尿血,或尿有砂石,或少腹拘急、或伴有发热、心烦、舌红苔黄、脉数等小便异常的征象。依据二证临床表现的不同症状可资鉴别。 2、心火亢盛证与膀胱湿热证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心火亢盛证多由七情郁结,气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心火内炽,移热于小肠,小肠积热,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则小便带血,血色鲜红、尿道有灼热感,且心胸烦热,面赤、口渴、夜不成寐、口舌生疮、舌尖红、脉数;膀胱湿热证,由湿热下注 ,热迫膀胱,血从下溢,可见尿血紫红、夹有血块或血丝,尿道热涩刺痛,甚则少腹疼痛满急、舌红苔黄。两证都属实热,都见尿血、尿痛症状,然膀胱湿热证无心烦、舌尖红、口舌生疮等心火亢盛之见症。 湿热证的证治--续2 (六)湿热郁于经络证 慨念:湿热郁于经络证,吴菊通亦名之为湿痹,指因湿聚热蒸,蕴于经络,以致经气痹阻的表现。常由太阴内伤、湿饮停聚,或内伏暑热、外伤水湿等而成。 主要临床表现:寒战身热、骨节烦疼、面目萎黄、汗多自利、胸腹白疹、舌色灰滞、脉濡缓或滑数等。 病机分析:湿热郁于经络证常见于“湿温”、“暑温”、“伏暑”等疾病中。吴菊通说:“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说明了三种病的病因实际都是湿热为患。故本证在三类病中均可出现。本证见于湿温病中,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湿热之邪袭入经络的,由湿聚热蒸、蕴于经络,痹阻经络之气所致,症见寒战热炽、骨节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二是所感湿热较重,其邪内郁于脏腑,外郁于肌表经络的,症见身热、汗多而热不退、身痛、自利,胸腹白疹、小便短赤等症状。另外,湿热入蒸经络,初见四肢拘急、口噤,继则发痉神昏,足冷阴缩,此为湿热郁于经络,而下体兼受客寒,营气不达所致。若湿热挟风窜入阳明之络,则可见汗出胸痞、渴不欲饮、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识乱神迷等症。 治则治法(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 1、风湿相搏骨节证与湿热郁于经络证 两证均为外邪痹阻经络,但前证为湿与风合,多因冲风冒雨、涉水当风或劳作后汗出当风,或素禀湿重、复受风邪而致风湿壅滞、经络不通;后者则为冲冒暑温,湿热阻滞经络,此为病因之别。两证虽均见身热、关节肿痛的主症,且于初起时均有恶寒,但风湿相搏骨节证系风湿兼寒,故必然畏寒;湿热郁于经络证的恶风,则因阳为湿遏所致,故恶寒之程度轻;风湿相搏骨节之骨节肿,皮色如常,脉多浮缓,舌苔白滑;湿热郁于经络者,骨节皮色多红,脉多濡数,舌多灰滞,两证是可以鉴别的。 2、痉证与湿热郁于经络证 痉证是慨称,实则发痉原因颇多,有风寒湿邪发痉,风痰发痉,痰火发痉,湿热夹风郁于经络之重证亦可发痉,至于发痉的表现如项背强直、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则四痉均同,故有鉴别的必要。现将四者的区别讨论如下:风寒湿邪致痉亦称风痉,风性迅疾而寒性收敛,故发痉多突然,反复发作如痫证,脉常弦紧或浮。风痰痉则因风与痰合,壅塞经络所致,多伴口眼涡斜、神昏不醒,常有痰湿素盛,卒为风袭之起因,脉多浮弦而滑,舌苔多腻滑。痰火痉则由痰盛化火,闭阻经络而成,素禀多火,常呈面赤,火痰两盛,每有眩晕耳鸣、痰多口苦等,脉显洪滑而数,与湿热郁于经络致痉的汗出胸痞身热、渴不欲饮等,详细比较,自易分别。 (七)湿遏热伏证 慨念: 湿遏热伏证是指湿邪阻遏气机,郁热不能宣散透发,以发热不甚,午后较显,胸脘痞闷,苔白、舌绛为主症的证候。《外感湿热篇》云:“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 主要临床表现:头痛,身重,发热不甚,肢体因倦,胸脘痞闷,口不渴,纳食呆滞,小溲黄赤,舌苔白而质绛,脉濡数。 本证辨析: 湿遏热伏证系湿热合邪,湿困热外,热处湿中的一种证候。湿邪郁遏,清阳被阻,则见头痛,身重;外湿引动内湿,脾气失以运化,则见肢体重着困倦,口不渴;中焦升降失司,则见腹胀纳呆;热被湿遏,则发热不甚,舌苔白而质绛,脉濡数。 发病特点: 湿遏热伏证好发于长夏初秋,此时溽暑蒸腾,人在气交之中,湿邪困聚,气机失宣,热伏于里,即成湿遏热伏之侯。湿偏重者,湿阻气机,影响脾胃升降,则会出现以脘腹胀满,胸闷泛呕为主的证候;热偏重者,热蕴气分,灼炽津液,则会出现以身热烦渴,汗出溺短为主的证候。 治则治法: 湿遏热伏证常见于湿温病中,治则治法则参见临床应用章节所述。 类证鉴别 1、湿遏卫阳证与湿遏热伏证 二者可见湿邪阻遏的发热不扬,头痛身重等。但湿遏卫阳证主要是湿热之邪郁于表卫,卫气不得宣散,故身热必兼恶寒,舌苔白腻,脉濡缓。而湿遏热伏证则以湿郁气机,邪热不得透达为其因,症见身热胸痞,舌苔白而质绛,脉滑数。二者不难区别。 2、湿热郁阻脾胃证与湿遏热伏证 湿热郁阻太阴,运化失司所致的脘腹痞满、纳食呆滞为其共同点。但湿热郁阻脾胃证是太阴湿土内盛,阳明里热郁结,升降之机紊乱的证候。泛恶呕吐、烦闷口渴,舌苔黄腻为其特点,与湿遏热伏证的口不渴,舌苔白而不同。在治疗上,彼证当化湿清热,而本证则以泄湿透气为法。 3、暑兼寒湿证与湿遏热伏证 暑兼寒湿证是夏月伤暑,复贪凉饮冷,外有寒湿郁表,里有暑热内郁所致。而本证是由于湿阻气机,热为湿遏所形成。在临床表现上,前者发热重,口渴,苔黄腻;而后者热不甚,口不渴,苔白腻。且后者无寒湿犯表的恶寒也是与前者的不同点。 (八)湿热弥漫三焦证 慨念:湿热弥漫三焦证,是湿热合邪内犯阳明太阴,阻于中、逆于上、侵于下,弥漫于三焦而致上焦清肃、中焦升降、下焦排泄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以胸闷、腹胀、泛恶、身重、溲赤、便溏,舌苔灰白或黄腻为主症的证候。 主要临床表现:胸膈痞闷、脘腹胀满、身体重痛、发热烦渴、恶心呕吐、大便不爽或溏泄、小便短赤、汗出、舌苔灰白或黄腻、脉濡滑等。 本证辨析: 湿热之邪多自口鼻侵入,虽亦有因雨露自入者,但为数少,既入人体,均归于脾胃,常兼少阳、三焦,此由湿热里传,阻碍三焦气化,因其邪热盘踞之重点不同,表现也不一致。湿温病之湿热弥漫三焦证,常见舌苔灰白、胸脘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尿短等,由热处湿中,湿蕴生热,湿热交混,邪距中焦阻遏气机,上逆于肺而下阻于肠所致,须苦辛开泄,清利三焦湿热,方用杏仁滑石汤(《温病条辨》)。若三焦为湿热所郁而以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为主要症状的,其郁重在中焦,痞塞中焦之气,而令太阴不升、阳明不降、水谷失运、气滞于中所致,应以苦辛寒法升降中焦被郁之气,庶可正通邪去,方用一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湿郁三焦而以脘闷便溏、身重、苔白、脉濡滑或模糊为主要特点的,为湿热内郁中焦而外走经络所致,身重且痛、脉象模糊即为湿痹经络,经气不通的表现,应苦辛淡法化湿理气、宣通经络,方用二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湿郁三焦而己见舌黄脘闷症状的,为中上焦之气机不宣,秽湿渐从热化所致,此时则宜苦辛寒法宣肺理气,泄热渗湿,方用三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病机演化: 体弱之人,所感湿热秽浊之邪甚重,临床表现呈热蒸头胀、身重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苔白、渴不多饮等症状的,由元气虚弱,湿热之邪弥漫三焦,且外犯经络,内灼脏腑,而呈上下内外俱为湿热所困之势,此时邪气大盛,正将不支,最易内闭外脱而危及生命,应从速宣窍而护神明,化湿而清邪热。 若肠胃素有积滞之人或饱食之后,感受湿温邪气而发病的,则弥漫三焦之湿热邪气与胃肠之积滞相合,常因邪实内阻,腑气不通,湿热熏蒸而致潮热汗出;胃气阻遏而致恶心呕吐;湿滞相结而致大便溏而不爽,色黄如酱;浊气蕴郁而致舌苔黄浊垢腻,此时若不通积滞则难去交缠的湿热之邪,不可再拘于湿温忌下的常法,而应迅速清热导滞,撤其凶焰。 类证鉴别 1、暑兼寒湿证与湿热弥漫三焦证 暑为火邪,三伏时伏雨连绵,地湿天暑,故暑湿相结极为常见,而十之九属热,此处所说暑兼寒湿,指气运失常,炎暑而有金飕骤起,或涉水贪凉而令暑与寒湿相合,乃有痞结胸满、不饥不食、小便不利、脘闷便泄等表现,症状颇类后者,但前者为寒湿,寒湿相合舌苔多呈白滑、白腻或灰黑而腻、舌质多淡,寒伤脾阳而四肢不温,腹常胀满,脉多濡缓,与后者之湿与热合,湿热交蒸,舌苔多灰白或黄腻,舌质多红、脉常濡滑、手足常温等症状自是不同。 2、暑湿困阻中焦证与湿热弥漫三焦证 两证均见湿热郁于中焦的症状,如脘痞身重、有汗尿短等,但暑为火邪,得炎夏之令,其火热北犯之性较之后者为甚,故汗出较多,火邪鼓动,脉象洪大亦不同于湿热证之脉见濡滑。二证均有烦渴,但湿暑困阻中焦者,其热必高,其饮必多,与湿而挟热,热常不扬,饮多量少有明显区别。 3、风温痰热结胸证与湿热弥漫三焦证 二证均属温邪为患,且痰热结胸一证亦由胃失通降所致,痰属津聚,本与湿同性,因此痰热结于胸、阻于胃而表现之身热、渴不欲饮、胸脘痞闷等均与湿热弥漫三焦证相似。唯痰热阻结胸脘为有形之实邪湿热弥漫三焦为无形之邪热,有形者拒按,无形者不畏,故痰热结胸之胸痞按之痛,湿热弥漫三焦之胸腹按之不痛,是两证鉴别的关键所在。 4、暑湿郁蒸证与湿热弥漫三焦证 两证均为湿热蒸于三焦,但暑属火热之邪,火性强而升散,故其表现之热性亦强于湿热弥漫三焦证,前者暑湿郁蒸于上,灼伤肺络可见咳痰带血湿热弥漫三焦证中则并无此症。而后者之胸痞身重等湿阻之象又为前者所不具,相似而有别,可以辨识。 (九)湿热化燥证(未完待续) 湿热证的证治--续3 (九)湿热化燥证 湿热证的证治-续4 5、阳明湿热里实证与太阴寒湿郁结证 二者病因皆与湿邪有关,同为肝胆枢机不利,胆汁外溢而见目黄、身黄、小便黄等症状。阳明湿热里实证乃湿从热化,湿遏热伏,湿热瘀结不行熏灼肝胆所致。其病程较短,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多为实证、热证、属阳黄。太阴寒湿郁结证乃为脾阳不振,湿从寒化,寒湿阻滞所致。其病程较长,黄色晦暗如烟熏,多为虚证、寒证、属阴黄。阳明湿热里实证偏盛于阳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恶心呕吐,不欲食,脘痞不适。太阴寒湿郁结证偏重于太阴,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则眩晕,首如裹,食少便溏。阳明湿热里实证由于湿热蕴结,充斥于周身则发热,熏蒸于上则头汗出、口渴,灼津于下则小便黄赤灼热,大便秘结不行,肛门灼热。太阴寒湿郁结证由于脾阳不振,寒湿内阻,津液未伤故身无热,或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不利或清长,大便溏薄。阳明湿热里实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而太阴寒湿郁结证则舌质淡苔白滑润,脉沉迟。《伤寒大白.发黄》曰:“另有身不发热,冷汗自出,脉沉而迟,乃太阴经阴黄也。内间有身痛亦发热者,然脉必沉迟,色必熏黄而晦,口必干,不饮水,与阳明湿热发黄,脉数消水。色如橘黄大相异。”可资鉴别。 另外,阳明湿热里实证与太阴寒湿郁结证并非毫不相关,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阳明湿热里实证,迁延失治,或过用苦寒药,脾阳受损,可转为阴黄,而太阴寒湿郁结证,过用温燥药,伤阴化燥,或重感外邪,湿热内蒸,熏灼肝胆,可变为阳黄。 (十二)阳明湿热兼表证 概念:阳明湿热兼表证,是由于外邪郁于阳明不解,汗不得出,瘀热在里与湿相合,湿热熏蒸而发为黄疸。其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并兼有发热恶风身痒脉浮等表证为其特点。 临床表现:目黄、身黄、小便短赤、发热,恶风,身痒,舌苔蒲黄而干,脉浮数。 病机分析:阳明湿热兼表证,载于《伤寒论》阳明病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所谓“瘀热在里”,邵仙根解释为:“太阳失于发表,外无汗出,而内则小便不利,热入于里而不外越,谓之瘀热。”(《伤寒指掌.卷三》)。失于发表,故有表证,如发热恶风,身痒脉浮;热不得外越,故热蒸发黄。湿热兼表,故以发汗清利、表里双解为法。 病机演化:本证侯多见于黄疸病的初期,属阳证,热证,其湿热之邪既可以内郁不解转化成为阳明湿热里实证,也可以由里出表、汗出而散。内郁与表散的关键,在于谨守病机,速子清利。初期延治或误治是导致黄疸加剧的重要因素。当然,饮食不节,情志拂郁亦是邪郁不解的原因。临床上因饥饱劳役或努气伤肝致黄疸恶化的亦不少见。 由于阳明湿热兼表证是以湿热相蒸,身黄鲜如橘色为主要临床表现,所以其兼挟的表证,与单纯外感表证不同。 类证鉴别 1、阳明湿热里实证与阳明湿热兼表证(参见上述)。 2、阳明湿热证与与阳明湿热兼表证(参见上述)。 (十三)皮肤湿热证 概念:皮肤湿热证是湿热蕴于皮肤而出现的热毒亢盛、水湿泛肤等临床表现的概称,多因湿、热、染毒所致,禀性不耐,内湿以及脏腑实热亦可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皮损处欣红、灼热、疼痛、搔痒,并可见水疱或脓疱。水疱或脓疱溃破后,症在皮层以下浅表者称糜烂,色鲜红,一般无全身症状出现;症在体表皮层以下,称溃疡,有的可出现全身症状,如身热囗渴,胸闷腹满,食欲不振,肢体无力,便秘,尿黄,舌苔黄腻,脉濡数等。 病机分析:夏秋季节,若肺经蕴热,脾经聚湿,二气交结,蕴蒸于肌肤,可引发脓窠疮。该病初起皮肤结发红色斑点或丘疹,有搔痒感,继而变成黄豆大小之脓疱,色黄而密集,脓疱周围皮肤灼热疼痛,脓胞溃破,脓尽处伤面鲜红,凹陷成窠,疮面干燥后结成黄痂,脱痂可留下疤痕;亦有过早结痂,流脓不清,以致于反复化脓结痂,痂呈蜡黄色或灰黄色,可互相融合,有的中央自愈而边缘扩展呈环状,时流黄水。此证多发于头面、手臂、小腿处,甚至可引起脊核。病情严重者可伴有身热、口渴、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若心火亢盛,脾虚失运,复感暑湿之邪可引发成天疱疮之病,症见:常于皮肤或粘膜上发出成批大小水疱,皮损以大疱为主,糜烂滋水,其周围皮肤也极易破损,可伴有低热,口苦舌破,胸闷,纳呆,全身乏力,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等全身症状。若因多情志内伤,肝郁化热,脾经聚湿,湿热互结,蕴结皮肤,或外感毒邪可发缠腰火丹。症见:患处呈带状刺痛,之后痛处皮肤发红,继而可见如绿豆大小累累串珠状水疱,聚集于一处或数处,每每缠腰而发,一般发于身的一侧。若水疱破裂,可呈糜烂现象,一般不留疤痕,愈后多不复发,剧烈的疼痛是本证特点,舌苔黄腻,脉弦滑。若素体蕴热,饮食内伤,脾运失常,湿热客于肌肤,或久居湿地,或水浆浸渍,湿邪外侵,郁于皮肤,可引发成湿毒疡。湿毒疡病名甚多,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如发生于耳部的称旋耳疮,发生于鼻孔、口部的称匿疮,发生于手背的称※疮,发生于乳头的称乳头风,发生于脐部的称脐疮,发生于四肢弯曲处的称四弯风,发生于阴囊部的称绣球风或肾囊风,发生于婴儿的又称胎潋,发生于足趾间的称脚湿气等。这些病皆可见初起皮肤潮红肿胀,发痒,面积可大可小,边界不清,很快出现较小的丘疹和水疱,常群集或密集成片,破溃后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浸淫成片。可伴有大便秘结,尿赤,舌质红润苔黄腻,脉滑数。若因禀赋不佳,腠理不密,感受某物辛热之毒,或肠胃运化失职,湿热内生与外邪相博,可致漆疮。表现为局部皮肤鲜红、肿胀,一般有明显边界,并有水疱或脓庖,糜烂,渗水等,可自觉患处灼热、剌痒或疼痛,重者也可播散到全身各处皮肤,或伴有发热、畏寒,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全身症状。漆疮常因接触异物患病,故病名亦颇多,如用油漆马桶致病称马桶癣,贴膏药不适致病称膏药风,食用或接触红花草〔紫云英〕出现皮肤丘疹称红花草疮,服中荮不适所致皮损称中药毒。 证侯特点:皮肤湿热证,在临床上表现为热〔红〕、痛、滋水〔流脓〕的特点,但对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也不尽相同。如儿童则热〔红〕象明显,而疼痛一般不显,而成年人或老年人则与之相反,缠腰火丹发于老年人则痛甚。夏季一般水疱滋水明显,特别是南方的夏季尤其,而冬季则易于结痂而愈。 病机演化:皮肤湿热证,久不治愈,邪毒久羁,热裒湿盛,湿困脾阳,可出现水疱或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周围红晕不显,破后糜烂而色淡红不鲜,面色咣白或萎黄,胃纳欠佳,大便溏软,舌淡苔薄,脉濡缓等脾虚证。更严重的湿热证侯,病程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皮肤可变厚粗糙,呈暗红或带灰色,皮纹加深,呈织席状,一般无滋水,间或因搔抓亦可引起红肿糜烂出水,除治以清热利湿,更佐以养血祛风。 类证鉴别: 1、皮肤风湿热证与皮肤湿热证 二者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皮肤风湿热证多因脏腑湿热内蕴,复外感风邪,风湿热三邪博于肌肤而发。主要临床表现除皮肤欣红、灼热、作痛作痒外,尚有多种形式的皮疹出现,例如斑疹、丘疹、风团、水疱、糜烂等,特别是具有搔痒剧烈等风邪致病的特点。全身症状一般不显或可有口渴、心烦、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多滑数。而皮肤湿热证总属湿热博结,蕴蒸皮肤而发。其病因或由暑湿外侵、或脏腑积热,饮食内伤,脾运失常引起的湿热互结,亦可由卫气不固,禀赋不耐,易于染毒引起。故皮损除欣红、灼热、作痛等热证外,其主要特点是有不同的皮肤疱疹、糜烂、滋水等水湿泛肤特点。湿盛的病程多迁延难愈和易于复发。 2、皮肤热毒挟湿证与皮肤湿热证 二者皮损症状相近,但亦有一定差别。热毒是指“火热极盛” 之意,或系素体蕴热,邪热内生,或系肌肤外伤染毒而致。加之脾运失常,热毒挟湿流郁肌肤而发。临床特点是皮肤漫肿鲜红,表面欣核肿痛,硬结光亮,继而出现水疱、大庖,全身可见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因热毒症状明显,病势急骤,而糜烂滋水症状较轻,水庖破后往往易于结痂而愈。结合其全身症状的险峻急骤等特点,与皮肤湿热证不难鉴别。 3、皮肤湿胜证与皮肤湿热证 二者病损症状虽然相似,但病因、病机迥异。皮肤湿胜证系脾虚失运,水湿内滞,泛于肌表而发。其临床特点是皮损暗红不鲜,表面肿胀,糜烂,渗液,滋水等。全身症状可见面足浮肿,胸闷食欲减退,小便不利,大便溏薄等,舌淡苔白腻,脉濡缓,结合皮损及全身症状与皮肤湿热证可资鉴别。 (十四)厥阴热迫大肠证 概念:厥阴热迫大肠证,由厥阴化热,阳热亢盛,热灼大肠血络,或由肝失疏泄,气滞壅塞,湿聚热灼,湿热蕴结大肠,津液煎熬,血被热腐,大肠传导失司而致。故以下利,后重,口渴等为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除有便脓血、里急后重,腹痛外,尚可见阳热亢盛,灼伤津液的症状,如发热,口渴,面红目赤,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等。 病机分析:《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注曰:“暴注下迫,属于热。热利下重,乃湿热之秽气郁遏广肠,故魄门重滞而难出也。”病至厥阴,阴尽而阳生,厥热胜复,寒热错杂,故热、厥、利常常并见。 证侯特点:本证除见于伤寒病外,依其临床表现,尚可见于“痢疾” 、“温病” 、“泄泻” 等疾病; 此证于夏季、或夏秋之际多见,小儿及老年体弱者易患,且易挟杂其它证侯,病情危笃,常可危及生命; 本证一般又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之分,湿邪偏重则大便多粘液,且有胸脘满闷,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热邪偏重则大便多脓血或纯下鲜血,并有高热,口渴,口干,面红,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数实。 本证常夹杂气滞,以致腹胀肠鸣,矢气频作,胸闷及胁肋胀满,大便滞而不爽;由于热邪炽盛,阳热闭郁,又有四肢厥冷之热厥证;热邪和湿热之邪又可蒙蔽心窍,致成神昏谵语;且可灼伤津液,筋脉失养,致肝风内动;热利日久,阳气外泄,而成寒湿痢;高热,耗气伤津,亦可致成亡阴亡阳。 类证鉴别 1、协热下利证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二者皆属热利,然有所不同。协热下利证病本为太阳表虚证,见发热,恶风,汗出,头痛,脉浮缓等,理应解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为热所乘,大肠传导失司,里热协挟表邪,遂利不止。其特点为下利而表证仍在。如正气盛,邪气未尽传里,正气犹有余力鼓邪外出,是“表未解也” ,见脉急促,而有下利;若邪已陷里,里热偏盛,肺与大肠俱热,上蒸于肺,外熏皮毛肌肤,致“喘而汗出” ,肺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表不解而邪内陷,故协热下利。而厥阴热迫大肠证之下利,则或为寒邪传变;或阳气被郁,厥阴化热,肝气乘脾,气滞湿聚,津被热伤,血被热腐,湿热下迫蕴结大肠所致。其特点为里急后重,痢下脓血而无表证。 2、太阳少阳邪迫大肠证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二者亦同为热利,所不同之处在于:太少合病下利,为邪在半表半里,热邪偏于里,少阳之邪热移于肠胃,内迫阳明,逼液下趋而致。虽为太少合病,却以少阳为主。邪犯少阳,枢机不运,故临床上除了可腹痛、尿赤、口渴、下利外,还应见到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等少阳证或者兼见发热,微恶风寒等太阳表证。而厥阴热迫大肠其机理在于:邪侵厥阴,从热而化,下迫于肠,气滞壅塞,湿热阻遏,热利下重,虽有发热,便脓血,里急后重,腹痛等症,但无太阳表证或少阳之囗苦咽干,胸胁苦满,脉弦等症状,可资鉴别。 3、少阴阳虚滑脱证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此二证皆有下利便脓血之症状,然少阴虚寒下利脓血证,乃由寒邪入里,少阴中寒,病邪入络,由气损及血;或脾肾阳虚,肠胃虚寒,气不摄血,下焦失于固摄而致便脓血。厥阴热迫大肠证,则为厥阴病阳热郁结,湿热下迫大肠而成。故其本质一为寒,一为热,明显不同。如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卷六》云:“阳病下利便脓血者,协热也;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下焦不约而里寒也,与桃花汤固下散寒。”少阴阳虚滑脱证之特点为滑脱不禁,血色晦暗或浅淡,其气不臭,无里急后重,无肛门灼热感;厥阴热迫大肠证之脓血便血色鲜明,气味恶臭,有里急后重及肛门灼热感。前者具有腹部隐隐作痛,喜温喜按,口不渴,形寒肢冷,面白目清等虚寒之象;后者具有腹部剧痛,拒按,口渴,发热,面红目赤等实热之象。前者舌淡白,苔薄白而润,脉沉迟或细;后者舌红,苔黄或黄腻而燥,脉数。 4、太阳阳明邪迫大肠证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二者亦均有下利,太阳阳明邪迫大肠证,乃病人外感风寒之邪,具有太阳表证,因表热无汗,表邪不得外泄,内迫阳明,下走大肠,而有下利。《伤寒论》32条谓:“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所谓“必自下利”,即说明非医者误治后引起,亦非里虚所致,乃太阳之邪不得外解而内迫阳明,下走大肠,传化失职,水谷不别,下注为利,其病势偏重在表;而厥阴热迫大肠证乃阳热炽盛,蕴结大肠而致,其实质为里热证。如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云:“厥阴经邪热,下入于大肠之间,肝性急速,邪热甚,则气滞壅塞,其恶浊之物,急欲出而不得,故下重也。”前者多为腹泻,可无便脓血、灼肛等症状;而后者临床多以便脓血,或暴注黄赤,肛门灼热为特点。前者为太阳阳明合病,则既有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脉浮之太阳表证,又有自下利之里证;厥阴热迫大肠证纯为里热证,有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里热之象 5、热结旁流证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热结旁流一证,可下利清水,多见于阳明腑实之患者,病家由于燥热津伤而小便不利;燥屎内结,邪热内迫而大便困难,旁流时下,形成此证。并有大便乍难乍易,潮热,眩冒,谵语,腹满,硬痛,拒按,舌红苔黄燥,脉数实。如《伤寒论》321条云:“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囗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近世医家认为此乃由胃腑大实大热,且少阴水亏,肝胆火炽,疏泄太过,水津于燥屎旁流而下,即成下利,颜色纯青,秽浊难闻。故从热结旁流本质来看,是阳明腑实证,有痞、满、燥、实之证,所下之物的性状与厥阴热迫大肠有明显不同,且厥阴热迫大肠有里急后重,滞腻不爽,便次增多,是区别二者不同之要点。 6、暑湿泄泻证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暑湿泄泻证见于夏令之季,暑湿伤及肠胃,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其症状为泄泻,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腹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而厥阴热迫大肠证虽与其症状酷似,但暑湿泄泻发病季节之限定,是鉴别要点。暑湿泄泻证其大便多为黄褐稀水,暴注下迫,亦与厥阴热迫大肠证便多脓血,里急后重不同,可资参考。 7、太阴虚寒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太阴虚寒证为下利清谷或稀水,腹部隐痛,喜温喜按,口不渴,或有四肢厥冷,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而润,与发热、下利脓血、口渴、舌红苔黄,尿短赤之实热证迥别。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自利不渴为藏寒,与四逆汤以温藏;下利饮水为有热,与白头翁汤凉中。” (十五)湿热下注冲任证(参见湿热下注证)-末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