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证中医证治精论

 随龙 2011-05-12

湿热证的证治1 2009-02-25 06:14

 

                 一杨俊耀                                         

                                          一、概   

       湿热证是由于感受湿热秽浊之邪,或脾胃不健、湿热内蕴而成,湿遏热伏”“湿热交蒸病变的概称。多因外感邪气,或素喈洒酪,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交阻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口干不欲饮,胸闷腹胀,不思饮食,或面黄周身发黄,皮肤发痒,大便溏泄不爽,小便赤而不利,女子带下黄稠、秽浊有味,舌苔腻,脉濡缓或濡数。
湿热证中的病证在临床上,由于病因病机之不同,体质阴阳之差异,治疗方法之正误,以及个体的易趋性和病理机转的顺逆之变,故虽统属湿热证大纲,然大纲之中又含小纲,小刚之中又分细目,另外又有与该证存有同类证和疑似证的相映生辉,这些充分地体现出了该证的繁杂性和复杂性,从而令医者鉴别要难,辨证之棘手。
湿热证在其一般演变的过程中,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表现为湿重热轻;湿热逐渐化燥,出现湿热并重现象,甚则转化为热重于湿。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部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如:肝经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湿热郁于经络证、湿热弥漫三焦证、湿热化燥证、湿热泄泻证、湿热下痢证、湿热毒盛证、阳明湿热证、阳明湿热里实证、阳明湿热兼表证、湿热下注证、湿热下注冲任证、皮肤湿热证、肝胆湿热犯耳证、肉轮湿热证、气轮湿热证、风轮湿热证、水轮湿热证等大纲之中的小纲证候。另外与之相对应的:湿阻气分证、暑湿困阻中焦证、胆热证、胆郁痰扰证、湿遏热伏证、热极生风证、暑湿郁蒸证、暑湿挟滞证、太阳热扰胸膈证、太阴寒湿郁结证、热结旁流证等类似证和疑似证的存在。
《医林绳墨》谓:如湿胜者,当清其湿;热胜者,当清其热,不可以热治,使湿愈重;热胜其湿,不可以湿治,使热愈大也。然则初谓其湿,当以利水清湿为要,使其湿不得以成其热也。久而湿化为热,亦不得再利其湿,使热反助其胜也。此乃先贤旧说,虽对湿热证之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之治法有参考意义,但笔者我认为不为全对,正确的自当是湿热俱清。由于湿热病证,虽有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但其治法总离不开分消湿热,既治湿又治热,即治湿不遗忘治热,治热不忽视治湿。其中又得分析其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侧重病情及各种变证。并且对于湿热证中的不同证型在立方遣药时,绝不可平均使用祛湿药和清热药,机械地去进行治疗,否则不易获得满意的疗效。而在于三七或四六开用药,并酌加兼证药。基于上述的认识,湿热证临床上大体治法是:初起内外合邪,湿遏卫气时,宜芳香宣透以化表里之湿,表证解除后,则宜宣化气分湿浊,并视症状兼佐清热。湿热化热而出现热重于湿,自以清热为主,兼及化湿。湿热完全化热化燥,即以化燥化热论治。
湿热证的辨证分型,能是医者初步辨别出湿邪与热邪之熟轻熟重,以便对清热药和利湿药的选用相应地有所侧重。辨别湿热之偏轻偏重,最简单且是最有效的方法:首先是看舌苔;其次问口渴。若湿重热轻者,舌苔白且腻,口淡不渴;湿热并重者,舌苔黄厚腻,口渴不欲饮,或口渴而喜热饮;热重于湿者,舌苔黄微腻或黄燥不腻,口渴明显而欲饮。
清热药与利湿药大多数为寒凉之品,属于阴柔之药物,其性凝重粘滞,守而不走,较难以运化而影响疗效,而且也会影响脾胃的功能。所以,使用此类药物时,应酌情配伍温燥行走之品,如川厚朴、陈皮、木香、苍术、法半夏、桂枝等属于阳刚之药物(即使属于热重于湿也不例外)。以促使气机的升降出入,并有助于药物的运化,同时也保护了脾胃功能,从而提高了疗效。这从王孟英的著名方剂如王氏连朴饮、甘露消毒丹等方剂中,即可体会到这一点。这是中医药学家遣方用药的奇妙之举!
使用清热利湿药通利小便,难以避免地会耗伤津液。所以,运用清热利湿法时应该适可而止。素体阴虚液亏者慎用本法,或酌情配伍养阴生津之品。不兼湿邪或湿邪已化燥化火者,忌用本法。
   湿热证多为冒雨淋湿,或感受湿热之气所致。好发于长夏初秋,此时雨水较多,气侯闷热,湿蒸热郁,体弱之人每易感受湿热之邪而患本证。临床上若见湿热为患,常须忌食油腻、厚味之品,恐助内湿,应以清淡食品为宜。由于湿性粘滞难除,故既使是湿温之邪在表,亦决非可望一表而除或一清而退。因此,有湿温忌汗之说,大发其汗,常致津液耗而湿不除。故而需通过芳香宣透之法,使腠理疏达,气机畅通,才可微微汗出而解,庶无湿热稽留之弊。

   湿热初愈之时,往往余邪缠留不尽,其时既需药治,亦需谨慎饮食。《素问热论》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在临床上湿热初愈,其时胃纳转佳,由于饮食过多,或进厚味过早,往往病情反复,故患湿热重症后,只可进清淡稀粥之类,经过一段恢复过程,始可酌增饮食。
湿热证是临床常见证侯之一,散见在临床各科,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其临床表现亦各有特点,治法便不尽相同。哪么在治湿热病症时,不仅必须抓住同一病性(湿热)的病证在病因、病位(病位不同,方证迥异)、病程(病程不同而治有法度)、病理(病理特点不同而证治有别)、病势(轻重缓急因势利导)、病机等的共性和个性,而更以辨析其方证之异同;注重疑似证和类证之间的鉴别,以求使湿热病证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医者理法方药客观科学,患者药简效宏。
                                     二分  
(一)、脾胃湿热证概念:脾胃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形成的证候。
证因:本证可因饮食不调,膏梁厚味,酿成湿热,内蕴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湿热,交阻于中焦而致病。
主要临床表现: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泄而恶臭,小便短赤,面目或肌肤发黄,身热而汗出不解,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分析:《金匮要略心典·痉湿喝病》曰: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是气机不速而湿侵于外,外内合邪。此则一是指由于脾胃素为阳虚,运化失职,湿从内生,外湿(外受时令之湿、涉水、冒雨或久居潮湿之地等)侵入,内湿与外湿互结郁久若化热而成湿热中阻。湿热中阻,中焦不畅,则脾胃功能失调;二是长夏之际,湿热熏蒸,易发湿热疫毒,湿热疫毒乘虚侵入人体后从表入里,郁入肝胆,深入营血,导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以致不仅胆液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黄,而且肝气不舒,日久必犯脾或犯胃,导致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失调;另外常暴食膏梁厚味,引致湿热内蕴,导致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失调。以湿热导致的脾化升降功能失调,其可症见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泄而恶臭,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治法:脾胃湿热证,常见于泄泻、痢疾、湿阻、黄胆、水肿、鼓胀等疾病中,但临床表现不尽一致,治法各有不同(详见临床应用)。
发病特点:脾恶湿,长夏主湿,暑令多湿。因此,脾胃湿热证多见于夏令暑热季节,或久居湿地之人,素体脾虚,饮食不节,往往因湿邪为患而诱发本证。
证的转归:脾胃湿热证,治疗不得当,则易演变发展为其它证侯。如脾胃湿热侵及大肠,则导致大肠湿热证,表现为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状。
类证鉴别:
1、寒湿困脾证与脾胃湿热证    两证候均可因湿困脾胃,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机受阻而致,都可有脘腹闷胀,纳呆泛恶,腹痛便溏等症状。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然其病性病性截然不同,脾胃湿热证属湿热内犯,或湿邪伤人,郁久化热;寒湿困脾证则湿从寒化,或素体脾胃虚寒,过食生冷瓜果而致病。因此,脾胃湿热证必兼热象,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赤而不利,脾胃湿热熏蒸,郁而面目肌肤发黄,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寒湿困脾证之湿必兼寒象,大便溏泄,泻下清水,因寒湿滞于经脉,阻塞气机,常因湿溢肌肤而浮肿,脾为寒湿所困,生化不足,气血不能外荣,则肌肤面目萎黄不泽,此属阴黄,须与脾胃湿热引起的阳黄加以鉴别。寒湿困脾证,可见口淡不渴,而脾胃湿热证则见身热口干,亦有助于鉴别。
2、肝胆湿热证与脾胃湿热证    二证均属湿热证,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化生湿热而来。但脾胃湿热证的病变部位主在脾胃,属中焦湿热,肝胆湿热证的病变部位主在肝胆,两者病位不同,临床上不难鉴别。 脾胃湿热证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且肢体困重,大便溏泄,泻而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证。肝胆湿热证可见腹胀呕恶,纳呆,但主要见肝胆疏泄失常,胆气上溢的胁助脓痛,口苦,身目发黄,寒热往来,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等症。妇女则见外阴痒痛兼作,带下黄臭,舌苔黄腻,脉弦数等。
3、胃热证与脾胃湿热证       胃热证系热邪犯胃,过食辛热之品而成,而脾胃湿热证则为湿热互结,其发病与季节有一定关系。胃热证因热郁胃中,胃脘呈灼热疼痛,消谷善饥,口臭,口干口渴喜冷饮,亦可因胃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而呕血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脾胃湿热证证见脘腹胀满,泛恶呕吐,身重等症。二者临床表现不同,不难区分。
4、脾胃湿热证与湿阻气分证  湿阻气分证常见于湿温、暑温、伏暑、温疫等兼湿的温病中,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肢体疲重、头重如裹、胸脘痞闷、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尿赤便溏、舌淡红或滑腻,脉滑或濡缓等。其是由湿邪内郁于气分,气之运行不利而水湿内蓄、阻闭清阳、气不运行所产生的上述的一系列症状。该证常因外受时令之湿或冒雨、涉水、多饮、偏嗜肥甘等原因而致。而脾胃湿热证因内伤所致,常由饮食失节、饮食停蓄于中,或过嗜酒食肥甘,壅生脾胃湿热引起,故见证极杂;或上攻为齿龈肿痛、口臭;或蕴结于中发为黄疸;或蒸于肌腠,发为痈脓、疮疖;面赤口臭、脘热便溏不爽甚或脂溢性脱发与皮炎等均所常见,无外邪入袭之初呈寒热、继则但热不寒等症状。两证虽为中焦湿热,但后者重在脏腑,前者重在三焦气机,可资鉴别。
5、脾胃湿热证与暑湿困阻中焦证   两证的病机均为脾胃蕴结湿热,故如脘腹痞闷、呕恶纳呆、便溏而不爽、尿短赤而不利等见症均相同,所区别者,内伤之脾胃湿热证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煎炙、多饮洒浆等者而致中焦湿热蕴结,外症常无发热,不似后者之发热属必见症;脾胃湿热证多见口苦口臭、面赤而无暑湿困阻中焦证之多汗、面垢等。总之脾胃湿热证指内因而成,暑湿困阻中焦证由外因而成,症虽相似,机理不同,用药亦有异,详审可辨。              
(二)、肝经湿热证概念:肝经湿热证,是湿热之邪蕴郁肝经,出现胁痛、口苦、黄疸、纳呆等症的概称。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酒酪而致。
主要临床表现:黄疸、胁胀痛、饮食减少、口苦、恶闻荤腥,身困乏力。若湿重于热,苔白腻微黄;热重于湿,苔黄腻,小便短赤,脉濡数或弦滑数。
病机分析:湿热侵犯肝经,凝滞气机,肝失疏泄,郁而不达,可殃及胆液受阻,疏泄不利,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如橘子色黄胆之阳黄,则多表现为一身面目悉黄,胁痛,口苦,恶闻荤腥,体倦乏力等。湿偏重者,兼见肿胀,身重,头如裹,纳呆,便溏,舌红苔黄白相兼而腻,脉濡不数;热偏重者,黄色鲜明如橘子色,身热心烦,舌红,苔根黄腻,便结溺赤,脉沉弦而数。如湿热侵犯肝经,凝滞气机,则也多导致右胁持续胀痛,或阵发剧痛,痛引心下或胸背,口苦,咽干,呕恶,或寒热往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湿热侵犯肝经,肝失疏泄,湿热壅结,气滞水停,肝脾两伤,病及血分,湿热与瘀互结,可见臌胀病症所现;肝经湿热下趋冲任,可导致带下淡黄,粘稠臭秽、量多,或赤白杂下,或伴有外阴痒痛兼作,小便淋浊等。
治则治法:湿热侵犯肝经,凝滞气机,可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不同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治法随之各有不同(详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1、脾胃湿热证与肝经湿热证    肝、脾(胃)为木土之脏,病理上常相互影响,既同是湿热为病,临床表现自易混同,但仔细鉴别,二者仍有其不同的特点:盖脾主运化,胃主纳降,倘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则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以脘腹痞闷,呕恶厌食为多见症状,且由于湿热交阻下迫,可兼见大便溏泄却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肝主疏泄,湿热蕴结于肝经,则疏泄失常,以胁助胀痛,口苦纳呆为多见,因知肝传脾,可兼见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总之,脾胃湿热证以升降失常为主;肝经湿热证以气机郁滞为主。前者脉证多见濡数;后者脉证多见弦数。可资鉴别。
2、肝胆湿热证与肝经湿热证    两证在病因病机及主要及主要症状方面颇类同。如皆由外感湿热或内伤饮食,湿热郁滞,气机失于疏泄、条达而致病,均可见胁痛,口苦等症状。但由于病位有异,所以治法有别,临床不可不辨。肝胆湿热证,胆经症状较突出,如黄疸日渐加深,伴有耳聋,咽干,目弦,呕吐苦水等;而肝经湿热证,黄疸可有可无,或见黄疸而较轻微。若肝经湿热证的黄疸日趋加深,说明病位已从肝及胆,湿热之邪已弥漫肝胆二经。两证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偏于胆,后者偏于肝。以此为辨。
3、膀胱湿热证与肝经湿热证    湿热侵犯下焦,可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湿热侵犯中焦可影响肝经的气机疏泄功能,两者均为湿热影响气机的病变。但膀胱湿热证,以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如尿急、尿频、尿少、尿痛,或见尿血,或尿夹砂石,尿道不通;肝经湿热证,以胁痛,口苦,纳呆为主要症状,肝经湿热虽可下注前阴而引起尿痛,但有明显的肝经湿热持续阶段,见尿痛而不为主症。据此,两证不难区别。

湿热证的证治--1

(三)、肝胆湿热证

概念:肝胆湿热证为湿热交阻,肝胆疏泄失常或湿热循经下注而出现的一糸列症状的概称。本证可由湿热外邪或嗜洒、过食肥甘,酿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蕴热肝胆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口苦、纳呆、呕恶、脘腹胀闷、胁助胀痛、尿赤、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或阴囊湿疹,睾丸肿痛,或妇女阴痒、带下黄臭,舌苔黄腻,脉弦致数等。

病机分析: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失疏泄,故见胁肋隐痛或钝痛,胸闷脘痞;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浸淫肌肤,弥漫全身,故身目发黄如橘子色,小便短赤;湿热壅滞,脾胃不运,故纳呆口苦,恶心欲呕;肝经绕阴器而过,湿热循经下注,故出现男女前阴诸疾,热毒内蕴,湿热下迫,男子式表现为阴囊湿疹、睾丸肿痛,女子表现为阴痒、带下黄臭,局部常红肿痛痒,甚或黄淋漓,兼见口苦咽干,寒热往来,尿赤便结;另外,湿热蕴结于肝胆,疏泄失职,湿热下注膀胱,出现尿急、尿痛、小便黄赤,兼有口苦,胁痛自的淋证;湿热蕴结于肝胆,流注下焦,使膀胱气化受阻,水液内停,导致尿量极少,色赤灼热,或点滴不通,少腹胀急之癃闭及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等。

治则治法:肝胆湿热证,可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不同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治法随之各有不同(详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

1、肝火上炎证与肝胆湿热证   肝为阴中之阳脏,其性生发,情志郁结,恼怒伤肝,化火上冲,则引起肝火上炎证。肝胆湿热证则因湿热蕴结肝胆所致。火为热之甚,其性上炎,又易灼伤津液。而湿为阴邪,湿邪粘腻而滞。因此,决定了二证不同的临床表现。肝火上炎证见胁痛、眩晕、呕吐、头痛、目赤、耳鸣、烦躁易怒、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脉弦;肝胆湿热证则出现胁肋胀痛、口苦、口渴而不欲饮、心烦、纳呆、呕恶、小便短赤、大便不调等。

2、胆热证与肝胆湿热证     胆热证因外邪入里化热,或七情郁结化热,累及胆腑而成,以眩晕、口苦、咽干、耳鸣耳聋、心烦不寐、舌红、脉弦数为主要临床表现。有时出现善惊易恐,情绪易于激动。肝胆湿热证则因湿邪与热邪胶结于肝胆,病程相对较长,且有湿热内阻的胸闷泛恶纳呆症状。

3、胆郁痰扰证与肝胆湿热证   肝胆相表里,胆郁常致肝郁,故二证均可有肝胆郁热表现,如口苦、胁肋不舒;痰与湿在病机上关系密切,又均可阻遏气机,出现纳呆、呕恶等症状,二证颇多相似,须加分辨。肝胆湿热证病因病机较复杂,多由受湿热外邪而致,亦可因嗜酒或恣食肥甘,酿生湿热,或由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引起,不似胆郁痰扰证仅伤于七情失调,郁结化热化痰,郁于胆腑,并可蒙蔽心窍,阻遏气机,使心神不定,胆失决断,故烦躁、夜寐不安、心悸、怔仲、舌苔黄、脉弦滑。胆郁痰扰证热势较缓;肝胆湿热证则热势较盛,是肝胆脏腑均病,除了与胆郁痰扰证相似的表现外,还同时出现胆汁外溢,可见身目发黄;湿热阻遏中焦气机,脾胃升降失司,可见恶心呕吐、纳呆腹胀、大便不调、脉多弦数;湿热下注,则可见阴襄湿诊、睾丸肿痛,妇女外阴瘙痒、带下黄臭等。

4、脾胃湿热证与肝胆湿热证(参见前述)

5、肝经湿热证与肝胆湿热证(参见前述)

(四)大肠湿热证

概念:大肠湿热证系指湿热蕴结大肠,下焦气机壅滞,传导失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之总称。本证多由饮食不节,恣食肥甘醇酒,或暑湿热毒侵犯肠道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下利粘液或便脓血,里急后重,或便物如酱,或便如黄水而肛门灼热,并见腹痛,发热汗出,午后热盛,胸脘满闷,肢体沉重,纳呆呕恶,舌苔呕恶,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湿热蕴结大肠,阻遏气机,气机不利,则作腹痛后重,且腹痛以下腹部明显,大便粘滞不畅而肛门灼热,痛而拒按,不喜温暖;湿热下注大肠,大肠传导失司而为泄泻,症见便物黄浊如糜或黄水样,臭甚,便时肛门有灼热感;湿热蕴蒸,伤及肠道气血则成痢疾,症见便下脓血,或便物如酱,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湿热壅阻于大肠,气血凝滞而为肠痈,症见少腹右侧剧痛拒按,可伴有发热等。

病机演变:1、夏日暑热熏蒸,湿热结于大肠,除见大便溏而不爽,肛门灼热等下焦症状外,往往兼见头昏脑胀、胸脘痞闷、恶心欲吐等湿热上蒸之征;2、大肠湿热经久不愈,或过用寒凉清利,湿邪末尽,正气已衰,湿从寒化,可逐渐转为大肠虚寒证,可见大便溏薄,或作滑泻,肛门无热感,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缓。

治则治法:大肠湿热证,可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不同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治法随之各有不同(详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

1、大肠结热证与大肠湿热证   二者皆为热结大肠之证,属实证。一般多因嗜食肥甘厚味,辛辣醇酒,肠道火热素盛,或热邪内移大肠,致令传导失司,气机郁滞,故均现腹痛、大便不利,肛门灼热,舌苔黄,脉数有力等症。但二者又有区别:大肠湿热证常由饮食不节,宿食与湿热互结,或湿热疫毒直接侵犯肠道,或湿邪困脾,进而化热,湿热蕴结于大肠。大便稀却粘稠不爽,或有粘液脓血,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既有热象,又有湿象。大肠结热证多由外邪犯肺,肺移热于大肠,或湿热化燥,或热邪与食积互结,总为燥与热结。大便干燥秘结,肛门灼痛,腹部胀满硬痛拒按。舌苔黄褐而燥,或生芒刺,脉洪数。

2、大肠风郁证与大肠湿热证   二者皆为邪热郁结大肠之证,邪伤肠络可见便血。但一为风热郁结,一为湿热郁结,自当分辨。风郁之证,为太阳风邪末解,传入阳明,风热相煽,易伤肠络,或肝气郁结,风气煽动,亦伤肠络,迫血外溢,下为便血,必见胁腹胀满,口苦多怒,或兼寒热。风为阳邪,善行数变,便血不混脓汁粘液,无肛门肿痛。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而湿热证则便下脓血,或血色如果酱,身热稽留,苔厚腻,脉滑数,易与风郁证相鉴别。

(五)膀胱湿热证

概念:膀胱湿热证是湿热蕴结膀胱而出现的膀胱气化不利,开阖失常以及灼伤阴络等临床表现的概称。多因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涩少淋漓、尿道灼痛、尿黄赤混浊或尿血,或尿有砂石,或少腹拘急、或伴有发热、心烦、舌红苔黄、脉数等。

病机分析:湿热蕴结于膀胱,尿液受其煎熬,日久尿中杂质结成砂石,形成淋证中的石淋;湿热阻于膀胱,热灼血络,络伤血溢,可形成淋证中的血淋;湿热下注,聚于膀胱,气化不行,无以分清泌浊,导致小便混浊如米泔,或有滑腻之物,尿道热涩疼痛之淋证中的膏淋;湿邪化热,湿热之邪结于膀胱,气化不行,导致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小便点滴而下或点滴全无的癃闭。

病机演化:膀胱和肾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说:小便不通,由膀胱与肾俱有热故也。膀胱湿热证日久必然影响及肾,在其病机演化过程中常由实转虚或实中夹虚。可伴见以下证情:湿热留恋,热邪伤阴,肾阴耗伤,阴虚火旺;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红、舌根苔黄腻、脉细数。或可见阴虚火动,迫血妄行。尿血日久,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脉虚数等症。小便混浊如脂膏,为脂液下流,日久累及于肾,可出现形瘦、头昏乏力、腰膝酸软、面色白、舌淡、脉细弱等等肾阴亏虚证。

治则治法:膀胱湿热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证侯虽相同,但在不同的疾病中,因其小便异常变化各有不同,治法则亦不同。(详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

1、下焦湿热证与膀胱湿热证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属下焦部位,膀胱病属于下焦病变,下焦湿热证可包括膀胱湿热证,两者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亦有区别。下焦湿热证,大多由中焦湿热下传,病变重点在大肠与膀胱,临床表现以二便的异常为主。下焦有分清泌浊,排出水液的功能,湿热之邪传入下焦,阻遏大肠与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通;大肠传导失司,腑气不通,故大便闭结、少腹硬满。湿聚于下,津不上承则渴不欲饮,湿邪上蒙清窍故头胀昏沉,舌苔灰白黄腻、脉濡数。膀胱湿热证多由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所致。出现 尿频、尿急、尿涩少淋漓、尿道灼痛、尿黄赤混浊或尿血,或尿有砂石,或少腹拘急、或伴有发热、心烦、舌红苔黄、脉数等小便异常的征象。依据二证临床表现的不同症状可资鉴别。

2、心火亢盛证与膀胱湿热证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心火亢盛证多由七情郁结,气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心火内炽,移热于小肠,小肠积热,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则小便带血,血色鲜红、尿道有灼热感,且心胸烦热,面赤、口渴、夜不成寐、口舌生疮、舌尖红、脉数;膀胱湿热证,由湿热下注 ,热迫膀胱,血从下溢,可见尿血紫红、夹有血块或血丝,尿道热涩刺痛,甚则少腹疼痛满急、舌红苔黄。两证都属实热,都见尿血、尿痛症状,然膀胱湿热证无心烦、舌尖红、口舌生疮等心火亢盛之见症。

   湿热证的证治--2

(六)湿热郁于经络证

慨念:湿热郁于经络证,吴菊通亦名之为湿痹,指因湿聚热蒸,蕴于经络,以致经气痹阻的表现。常由太阴内伤、湿饮停聚,或内伏暑热、外伤水湿等而成。

主要临床表现:寒战身热、骨节烦疼、面目萎黄、汗多自利、胸腹白疹、舌色灰滞、脉濡缓或滑数等。

病机分析:湿热郁于经络证常见于湿温暑温伏暑等疾病中。吴菊通说: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说明了三种病的病因实际都是湿热为患。故本证在三类病中均可出现。本证见于湿温病中,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湿热之邪袭入经络的,由湿聚热蒸、蕴于经络,痹阻经络之气所致,症见寒战热炽、骨节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二是所感湿热较重,其邪内郁于脏腑,外郁于肌表经络的,症见身热、汗多而热不退、身痛、自利,胸腹白疹、小便短赤等症状。另外,湿热入蒸经络,初见四肢拘急、口噤,继则发痉神昏,足冷阴缩,此为湿热郁于经络,而下体兼受客寒,营气不达所致。若湿热挟风窜入阳明之络,则可见汗出胸痞、渴不欲饮、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识乱神迷等症。

治则治法(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

1、风湿相搏骨节证与湿热郁于经络证   两证均为外邪痹阻经络,但前证为湿与风合,多因冲风冒雨、涉水当风或劳作后汗出当风,或素禀湿重、复受风邪而致风湿壅滞、经络不通;后者则为冲冒暑温,湿热阻滞经络,此为病因之别。两证虽均见身热、关节肿痛的主症,且于初起时均有恶寒,但风湿相搏骨节证系风湿兼寒,故必然畏寒;湿热郁于经络证的恶风,则因阳为湿遏所致,故恶寒之程度轻;风湿相搏骨节之骨节肿,皮色如常,脉多浮缓,舌苔白滑;湿热郁于经络者,骨节皮色多红,脉多濡数,舌多灰滞,两证是可以鉴别的。

2、痉证与湿热郁于经络证   痉证是慨称,实则发痉原因颇多,有风寒湿邪发痉,风痰发痉,痰火发痉,湿热夹风郁于经络之重证亦可发痉,至于发痉的表现如项背强直、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则四痉均同,故有鉴别的必要。现将四者的区别讨论如下:风寒湿邪致痉亦称风痉,风性迅疾而寒性收敛,故发痉多突然,反复发作如痫证,脉常弦紧或浮。风痰痉则因风与痰合,壅塞经络所致,多伴口眼涡斜、神昏不醒,常有痰湿素盛,卒为风袭之起因,脉多浮弦而滑,舌苔多腻滑。痰火痉则由痰盛化火,闭阻经络而成,素禀多火,常呈面赤,火痰两盛,每有眩晕耳鸣、痰多口苦等,脉显洪滑而数,与湿热郁于经络致痉的汗出胸痞身热、渴不欲饮等,详细比较,自易分别。

(七)湿遏热伏证

慨念: 湿遏热伏证是指湿邪阻遏气机,郁热不能宣散透发,以发热不甚,午后较显,胸脘痞闷,苔白、舌绛为主症的证候。《外感湿热篇》云: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

主要临床表现:头痛,身重,发热不甚,肢体因倦,胸脘痞闷,口不渴,纳食呆滞,小溲黄赤,舌苔白而质绛,脉濡数。

本证辨析:  湿遏热伏证系湿热合邪,湿困热外,热处湿中的一种证候。湿邪郁遏,清阳被阻,则见头痛,身重;外湿引动内湿,脾气失以运化,则见肢体重着困倦,口不渴;中焦升降失司,则见腹胀纳呆;热被湿遏,则发热不甚,舌苔白而质绛,脉濡数。

发病特点:  湿遏热伏证好发于长夏初秋,此时溽暑蒸腾,人在气交之中,湿邪困聚,气机失宣,热伏于里,即成湿遏热伏之侯。湿偏重者,湿阻气机,影响脾胃升降,则会出现以脘腹胀满,胸闷泛呕为主的证候;热偏重者,热蕴气分,灼炽津液,则会出现以身热烦渴,汗出溺短为主的证候。

治则治法:  湿遏热伏证常见于湿温病中,治则治法则参见临床应用章节所述。

类证鉴别

1、湿遏卫阳证与湿遏热伏证  二者可见湿邪阻遏的发热不扬,头痛身重等。但湿遏卫阳证主要是湿热之邪郁于表卫,卫气不得宣散,故身热必兼恶寒,舌苔白腻,脉濡缓。而湿遏热伏证则以湿郁气机,邪热不得透达为其因,症见身热胸痞,舌苔白而质绛,脉滑数。二者不难区别。

2、湿热郁阻脾胃证与湿遏热伏证   湿热郁阻太阴,运化失司所致的脘腹痞满、纳食呆滞为其共同点。但湿热郁阻脾胃证是太阴湿土内盛,阳明里热郁结,升降之机紊乱的证候。泛恶呕吐、烦闷口渴,舌苔黄腻为其特点,与湿遏热伏证的口不渴,舌苔白而不同。在治疗上,彼证当化湿清热,而本证则以泄湿透气为法。

3、暑兼寒湿证与湿遏热伏证    暑兼寒湿证是夏月伤暑,复贪凉饮冷,外有寒湿郁表,里有暑热内郁所致。而本证是由于湿阻气机,热为湿遏所形成。在临床表现上,前者发热重,口渴,苔黄腻;而后者热不甚,口不渴,苔白腻。且后者无寒湿犯表的恶寒也是与前者的不同点。

(八)湿热弥漫三焦证

慨念:湿热弥漫三焦证,是湿热合邪内犯阳明太阴,阻于中、逆于上、侵于下,弥漫于三焦而致上焦清肃、中焦升降、下焦排泄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以胸闷、腹胀、泛恶、身重、溲赤、便溏,舌苔灰白或黄腻为主症的证候。

主要临床表现:胸膈痞闷、脘腹胀满、身体重痛、发热烦渴、恶心呕吐、大便不爽或溏泄、小便短赤、汗出、舌苔灰白或黄腻、脉濡滑等。

本证辨析:  湿热之邪多自口鼻侵入,虽亦有因雨露自入者,但为数少,既入人体,均归于脾胃,常兼少阳、三焦,此由湿热里传,阻碍三焦气化,因其邪热盘踞之重点不同,表现也不一致。湿温病之湿热弥漫三焦证,常见舌苔灰白、胸脘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尿短等,由热处湿中,湿蕴生热,湿热交混,邪距中焦阻遏气机,上逆于肺而下阻于肠所致,须苦辛开泄,清利三焦湿热,方用杏仁滑石汤(《温病条辨》)。若三焦为湿热所郁而以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为主要症状的,其郁重在中焦,痞塞中焦之气,而令太阴不升、阳明不降、水谷失运、气滞于中所致,应以苦辛寒法升降中焦被郁之气,庶可正通邪去,方用一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湿郁三焦而以脘闷便溏、身重、苔白、脉濡滑或模糊为主要特点的,为湿热内郁中焦而外走经络所致,身重且痛、脉象模糊即为湿痹经络,经气不通的表现,应苦辛淡法化湿理气、宣通经络,方用二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湿郁三焦而己见舌黄脘闷症状的,为中上焦之气机不宣,秽湿渐从热化所致,此时则宜苦辛寒法宣肺理气,泄热渗湿,方用三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病机演化:

体弱之人,所感湿热秽浊之邪甚重,临床表现呈热蒸头胀、身重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苔白、渴不多饮等症状的,由元气虚弱,湿热之邪弥漫三焦,且外犯经络,内灼脏腑,而呈上下内外俱为湿热所困之势,此时邪气大盛,正将不支,最易内闭外脱而危及生命,应从速宣窍而护神明,化湿而清邪热。

若肠胃素有积滞之人或饱食之后,感受湿温邪气而发病的,则弥漫三焦之湿热邪气与胃肠之积滞相合,常因邪实内阻,腑气不通,湿热熏蒸而致潮热汗出;胃气阻遏而致恶心呕吐;湿滞相结而致大便溏而不爽,色黄如酱;浊气蕴郁而致舌苔黄浊垢腻,此时若不通积滞则难去交缠的湿热之邪,不可再拘于湿温忌下的常法,而应迅速清热导滞,撤其凶焰。

类证鉴别

1、暑兼寒湿证与湿热弥漫三焦证    暑为火邪,三伏时伏雨连绵,地湿天暑,故暑湿相结极为常见,而十之九属热,此处所说暑兼寒湿,指气运失常,炎暑而有金飕骤起,或涉水贪凉而令暑与寒湿相合,乃有痞结胸满、不饥不食、小便不利、脘闷便泄等表现,症状颇类后者,但前者为寒湿,寒湿相合舌苔多呈白滑、白腻或灰黑而腻、舌质多淡,寒伤脾阳而四肢不温,腹常胀满,脉多濡缓,与后者之湿与热合,湿热交蒸,舌苔多灰白或黄腻,舌质多红、脉常濡滑、手足常温等症状自是不同。

2、暑湿困阻中焦证与湿热弥漫三焦证    两证均见湿热郁于中焦的症状,如脘痞身重、有汗尿短等,但暑为火邪,得炎夏之令,其火热北犯之性较之后者为甚,故汗出较多,火邪鼓动,脉象洪大亦不同于湿热证之脉见濡滑。二证均有烦渴,但湿暑困阻中焦者,其热必高,其饮必多,与湿而挟热,热常不扬,饮多量少有明显区别。

3、风温痰热结胸证与湿热弥漫三焦证    二证均属温邪为患,且痰热结胸一证亦由胃失通降所致,痰属津聚,本与湿同性,因此痰热结于胸、阻于胃而表现之身热、渴不欲饮、胸脘痞闷等均与湿热弥漫三焦证相似。唯痰热阻结胸脘为有形之实邪湿热弥漫三焦为无形之邪热,有形者拒按,无形者不畏,故痰热结胸之胸痞按之痛,湿热弥漫三焦之胸腹按之不痛,是两证鉴别的关键所在。

4、暑湿郁蒸证与湿热弥漫三焦证    两证均为湿热蒸于三焦,但暑属火热之邪,火性强而升散,故其表现之热性亦强于湿热弥漫三焦证,前者暑湿郁蒸于上,灼伤肺络可见咳痰带血湿热弥漫三焦证中则并无此症。而后者之胸痞身重等湿阻之象又为前者所不具,相似而有别,可以辨识。   

(九)湿热化燥证(未完待续)

湿热证的证治--3

(九)湿热化燥证
慨念: 湿热化燥证是指湿热之邪蕴积既久,反从燥化,或伤及阴津,或耗血动血而出现的一系列下血、伤津、动风的现象。
临床表现:身热、胸痞、烦燥口渴、大便下血、发痉、谵语、发疹、神昏、小溲短赤、大便秘结、舌燥红无津、或舌绎、苔黄腻、甚者颜面苍白、汗出肢冷、脉弦细或模糊不清等。
病机分析:湿属阴邪,其性粘滞,与热合邪,既有湿性之胶着,又有热性之蒸灼,病情常牵缠不愈,迨病时既久,可从燥化,变症多端。
若湿热化燥,下走大肠,可出现两种情况:一为燥损阴络,热迫血行而便血,多伴有烦燥、灼热、有汗不退、烦燥渴饮、小溲短赤等特征,其偏于热盛者血色多鲜,偏于湿重者血色多暗,此属湿热化燥、深入营血、热毒炽盛,阴络受伤所致;一为燥结大肠,糟粕结滞,或溏秘不爽,或如球难下,伴身热不退、腹胀不舒、甚至窍阻神昏谵妄,此属燥热内结、下无出路所致。
若湿温化燥,邪窜入营,阴津被灼,渐呈耗竭之势,而见身布红疹、梦语如谵、舌质红糙无津、脉象弦数;
若化燥之湿热,结于胸膈,可见神昏痉厥、角弓反张、便秘不下、脉却洪数有力或是手足蠕动、甚或瘛疲、神倦脉虚、舌绛苔少、时时欲脱之阴精大亏、虚风旋扰之重症;
若化燥伤阴、邪热未净,里窜心胞,心胞受灼,营血被耗,津液亦伤,既见发痉、神昏,又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
病机演化(并发证候):
 
偏嗜膏粱厚味者,常有积滞在中,患湿温后,湿热与积滞相结,两无去路,迅从燥化,可见大便不通、胸腹热满、按之灼手、甚或疼痛拒按、渴甚脉大、苔呈厚燥,此属化燥挟积,酌用寒凉通下。
先天不足或房室不节,伤及肾阴,患湿温而化燥后,既有身灼热、胸痞闷、口燥渴等,又见腰膝困软、眩晕耳鸣、舌燥无苔或苔黑而燥者,湿热化燥而兼肾阴虚之象,宜清热养阴,兼滋肾水。
类证鉴别
1
、阴虚肝风内动证与湿热化燥证   内伤杂病之阴虚风动证主要有二大证,即肝阳化风证与血虚生风证,就抽搐、震颤、拘挛、眩晕等症状而言,阴虚肝风内动证与湿热化燥证是一致的,其鉴别之点在于:肝阳化风证由肝肾阴亏、肝阳亢盛、失制而生风,故平素多见眩晕耳鸣、易怒、腰膝唆软等,甚至卒然倒仆,昏迷不醒,或舌强言謇,半身不遂 ,但无高热、发疹等症,与湿热化燥生风之由外感热病 ,身热不退而来自然不同。血虚生风证则由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而致虚风内动,故或由产后失血或病久耗血或外伤亡血等而来,且尚有面色萎黄、筋惕肉、舌淡脉细、唇爪无华等症为湿热化燥证所无,以资可资鉴别。
2
、燥邪伤津证与湿热化燥证   两者均见燥伤阴液,但燥邪为病乃人感秋令燥气而致,故初起即有伤津之象,如咽干口燥、干咳胸痛等,不似后者之必侍病经多日,湿热里传后始见化燥之征,故秋燥之燥邪伤津症状为后者所无,而湿热化燥证之湿温病程及湿热见证亦为秋燥所不具,故察其病程、病状,则鉴别不难。
(十)、阳明湿热证
概念:阳明湿热证,是由于湿热相蒸,郁于三焦不解而引起的发黄证。临床以身黄、目黄、小便黄兼有发热为特征。
临床主要衣表现:身热不扬,身黄,目黄,小便短赤,心烦懊恼,无汗,舌苔薄黄,脉滑数。
本证见于《伤寒论》阳明病篇,后世医家在论述该证时略有发挥。
病机分析:阳明湿热证,是由于阳明湿热相蒸,三焦枢转津液的功能失常,胆液外渗于肌肤而致。本证候病机的重点在于湿热熏灼于肌肤,热邪外不能借汗而泄,内不能趋小便而排,所以临证以身黄、发热、无汗为主。治疗当清泄湿热,代表方剂为栀子柏皮汤(《伤寒论》)。
阳明湿热证之发黄同其它发黄证一样,也是由于外邪郁于阳明不得外泄,湿热内阻,侵淫肌肤所引起的。本证在临证上或以黄疸病的一个证候单独出现,或在黄疸病的初期出现,遂而转化为阳明湿热里实证。但不论表现为什么形式,作为栀子柏皮汤这样一个方证,不会出现神昏狂躁等神志症状。这是由于湿热病邪仅阻滞于三焦,内无犯心包的缘故。故凡腑气通畅,内无燥实结滞的,感受湿热之邪后常常表现为本证候的症状。
病机演化:本证候在演化过程中,易于出现心中懊侬,与太阳热扰胸膈证的主要症状颇为相似。但细析两证的病机却不同。阳明湿热证的心中懊侬是由于热郁上焦不解所致。而太阳热扰胸膈证则是由于表邪经汗吐下后,实邪虽去,但余热尚扰于胸膈,故令虚烦不宁。临证以发黄与否便可辨别清楚。
类证鉴别
1
、阳明湿热兼表证与阳明湿热证    两证的发黄都是由于湿热郁结不散而致。病偏于表。但阳明湿热证的病机其湿热之邪偏于经脉,无可汗之表证,亦无可下之里证。阳明湿热兼表证之病邪偏于肌肉,是湿热之邪郁于肌肉所致,邪不能外散,故有无汗、恶寒、身痒等表证。左季云曰:栀子柏皮汤治湿热巳发于外,止有身黄发热,而无内瘀之证。此治(指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瘀热在里,迫其湿热外蒸而为黄也。(《伤寒论类方汇参》)
2
、太阴寒湿郁结证与阳明湿热证    两证都是临证常见的发黄证候。但前者为阴黄,后者为阳黄。太阴寒湿郁结证乃因太阴湿土之邪郁蒸而致。邪在太阴,所以手足自温,脉浮而缓;湿浊不能下泄,故见小便不利。阳明湿热证乃因湿热郁蒸而致,所以有发热、脉滑数等症状。而证的主要区别在于:太阴寒湿郁结证其黄色晦暗;阳明湿热证其黄色鲜明。阴黄便溏,苔白而滑;阳黄便秘,苔黄而腻。
(十一) 阳明湿热里实证
概念:阳明湿热里实证,是由于热邪传至阳明与湿化合,湿热蒸腾于内不得外泄,熏于皮肤而成。其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为该证的特点。
临床表现:身热不杨,无汗,目黄,身黄,其黄色如橘,口渴而饮,小便短赤,腹满,脉滑数,舌苔黄腻。
本证候出自《伤寒论》阳明病篇,后世医书归于黄疸病中阐述。
病机分析: 阳明湿热里实证,是由于阳明瘀热在里,周身无汗则热不得发越;小便不利则湿无出路,邪热既不能外达,水湿又无从下泄,湿热相蒸,郁而不解,所以酿成黄疸。
本证的病机重点在于胃热炽盛不得发越。热盛湿郁,故发为黄疸。证见身黄目黄其色如橘,并有小便短涩不利及口渴为特点。
病机演化:本证候的极期,易出现神昏狂躁等证。这是由于热毒熏蒸,最易生火动风。火盛则神昏,风煽则狂躁,与温热病热燔气营所出现的神昏发狂颇相似。但本证候湿热缠绵,必见黄疸。而温热病神昏发狂则是热邪内犯神明,心神失守,热极生风所致。始终不会出现身黄如橘这样的症状。黄疸病发狂最为险恶。近世称为急黄,杀人最急。
另外,瘀热发黄迁延日久 ,损阴亡阳,或过用苦寒攻下,以致寒邪留中,身黄色转为晦暗,小便不利,脉沉迟等寒湿之象,此乃阳病及阴,预后亦差。
类证鉴别
1
、阳明湿热证与阳明湿热里实证    而证均属阳黄范畴。同都有无汗和小便不利的症状,均是由于邪热不得外越所引起。但病邪轻重有异,所犯部位有别。阳明湿热里实证湿热之邪重在阳明胃和大肠,湿热阻滞,气塞不通,故有腹满症状。因其瘀热在里,还有身热不扬的里证。阳明湿热证的病邪较轻,邪气结于肌肤,易于外透,故身热较甚,常伴有心中懊侬,而胃肠症状不明显。
2
、阳明湿热兼表证与阳明湿热里实证    两证都是由于阳明瘀热在里不得发越而引起。但两条经文(见《伤寒论》236262条)所说的瘀热在里含义不尽相同。阳明湿热里实证所说的瘀热在里,是指湿热郁结肠胃而言,邪偏于里,而阳明湿热兼表证的瘀热在里,是与皮毛肌肤而言,与胃肠相比,病邪仍偏于表,故多有无汗恶寒,身痒脉浮等里证,而无腹满等里证。两证相比,本证邪结较深,病重,属里证;彼证邪结较浅,病轻,属表证。
3
、太阳瘀血营气不敷证与阳明湿热里实证    均为外感热病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发黄证,但两者在病机上有热瘀血分和热瘀气分之别。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太阳瘀血营气不敷证为太阳病中风或伤寒不解,外邪随经入于下焦与血相搏,热瘀血分使营气不得敷布而身黄。后者则为湿热郁蒸而身黄。两者最主要区别在于小便利与不利。太阳瘀血营气不敷证乃邪在血分,与气分无涉,故见小便自利;阳明湿热里实证因湿热阻滞,气机不得宣通,邪不得外泄下行,所以小便不利。另外,发黄的色泽也不一样,太阳瘀血营气不敷证其黄如油,色泽微熏;阳明湿热里实证其黄鲜明如橘。前者由于瘀血停积于下焦,所以必有少腹硬,而后者无瘀血内停,所以无此症状。
4
、阳明湿热里实证与太阳热扰胸膈证    《伤寒论》曰: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侬者,身必发黄。阳明湿热里实证属阳黄范畴。无汗,小便不利是发黄之由,心中懊侬是发黄之兆。因此阳明湿热里实证与太阳热扰胸膈证均有心中懊侬之症。但阳明发黄多因湿热蕴蒸,熏染肌肤所致。若汗出,则热随外越;小便利,则湿从下泄。湿热分消则不发黄。今无汗而小便不利,则热不外泄,湿阻于中,湿与热合,郁蒸不解,故身必发黄。而太阳热扰胸膈证仅余热留扰并无湿邪蕴结。一则湿热交蒸,一则但热无湿。二者不仅病机不同,而且临床表现也不尽一致。太阳热扰胸膈证以虚烦,心中懊侬为主症,而阳明湿热里实证则以身黄、目黄、小便黄,其色泽鲜明为主症,且有腹满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等。虽亦可兼有心中懊侬,但必与无汗,小便不利,特别是黄疸并存 。可见,黄疸之有无是两证鉴别的关键。
(十二)阳明湿热兼表证(未完待续)

湿热证的证治-4

5、阳明湿热里实证与太阴寒湿郁结证     二者病因皆与湿邪有关,同为肝胆枢机不利,胆汁外溢而见目黄、身黄、小便黄等症状。阳明湿热里实证乃湿从热化,湿遏热伏,湿热瘀结不行熏灼肝胆所致。其病程较短,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多为实证、热证、属阳黄。太阴寒湿郁结证乃为脾阳不振,湿从寒化,寒湿阻滞所致。其病程较长,黄色晦暗如烟熏,多为虚证、寒证、属阴黄。阳明湿热里实证偏盛于阳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恶心呕吐,不欲食,脘痞不适。太阴寒湿郁结证偏重于太阴,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则眩晕,首如裹,食少便溏。阳明湿热里实证由于湿热蕴结,充斥于周身则发热,熏蒸于上则头汗出、口渴,灼津于下则小便黄赤灼热,大便秘结不行,肛门灼热。太阴寒湿郁结证由于脾阳不振,寒湿内阻,津液未伤故身无热,或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不利或清长,大便溏薄。阳明湿热里实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而太阴寒湿郁结证则舌质淡苔白滑润,脉沉迟。《伤寒大白.发黄》曰:另有身不发热,冷汗自出,脉沉而迟,乃太阴经阴黄也。内间有身痛亦发热者,然脉必沉迟,色必熏黄而晦,口必干,不饮水,与阳明湿热发黄,脉数消水。色如橘黄大相异。可资鉴别。

另外,阳明湿热里实证与太阴寒湿郁结证并非毫不相关,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阳明湿热里实证,迁延失治,或过用苦寒药,脾阳受损,可转为阴黄,而太阴寒湿郁结证,过用温燥药,伤阴化燥,或重感外邪,湿热内蒸,熏灼肝胆,可变为阳黄。         

(十二)阳明湿热兼表证

概念:阳明湿热兼表证,是由于外邪郁于阳明不解,汗不得出,瘀热在里与湿相合,湿热熏蒸而发为黄疸。其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并兼有发热恶风身痒脉浮等表证为其特点。

临床表现:目黄、身黄、小便短赤、发热,恶风,身痒,舌苔蒲黄而干,脉浮数。

病机分析:阳明湿热兼表证,载于《伤寒论》阳明病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所谓瘀热在里,邵仙根解释为:太阳失于发表,外无汗出,而内则小便不利,热入于里而不外越,谓之瘀热。(《伤寒指掌.卷三》)。失于发表,故有表证,如发热恶风,身痒脉浮;热不得外越,故热蒸发黄。湿热兼表,故以发汗清利、表里双解为法。

病机演化:本证侯多见于黄疸病的初期,属阳证,热证,其湿热之邪既可以内郁不解转化成为阳明湿热里实证,也可以由里出表、汗出而散。内郁与表散的关键,在于谨守病机,速子清利。初期延治或误治是导致黄疸加剧的重要因素。当然,饮食不节,情志拂郁亦是邪郁不解的原因。临床上因饥饱劳役或努气伤肝致黄疸恶化的亦不少见。

由于阳明湿热兼表证是以湿热相蒸,身黄鲜如橘色为主要临床表现,所以其兼挟的表证,与单纯外感表证不同。

类证鉴别

1、阳明湿热里实证与阳明湿热兼表证(参见上述)。

2、阳明湿热证与与阳明湿热兼表证(参见上述)。

(十三)皮肤湿热证

概念:皮肤湿热证是湿热蕴于皮肤而出现的热毒亢盛、水湿泛肤等临床表现的概称,多因湿、热、染毒所致,禀性不耐,内湿以及脏腑实热亦可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皮损处欣红、灼热、疼痛、搔痒,并可见水疱或脓疱。水疱或脓疱溃破后,症在皮层以下浅表者称糜烂,色鲜红,一般无全身症状出现;症在体表皮层以下,称溃疡,有的可出现全身症状,如身热囗渴,胸闷腹满,食欲不振,肢体无力,便秘,尿黄,舌苔黄腻,脉濡数等。

病机分析:夏秋季节,若肺经蕴热,脾经聚湿,二气交结,蕴蒸于肌肤,可引发脓窠疮。该病初起皮肤结发红色斑点或丘疹,有搔痒感,继而变成黄豆大小之脓疱,色黄而密集,脓疱周围皮肤灼热疼痛,脓胞溃破,脓尽处伤面鲜红,凹陷成窠,疮面干燥后结成黄痂,脱痂可留下疤痕;亦有过早结痂,流脓不清,以致于反复化脓结痂,痂呈蜡黄色或灰黄色,可互相融合,有的中央自愈而边缘扩展呈环状,时流黄水。此证多发于头面、手臂、小腿处,甚至可引起脊核。病情严重者可伴有身热、口渴、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若心火亢盛,脾虚失运,复感暑湿之邪可引发成天疱疮之病,症见:常于皮肤或粘膜上发出成批大小水疱,皮损以大疱为主,糜烂滋水,其周围皮肤也极易破损,可伴有低热,口苦舌破,胸闷,纳呆,全身乏力,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等全身症状。若因多情志内伤,肝郁化热,脾经聚湿,湿热互结,蕴结皮肤,或外感毒邪可发缠腰火丹。症见:患处呈带状刺痛,之后痛处皮肤发红,继而可见如绿豆大小累累串珠状水疱,聚集于一处或数处,每每缠腰而发,一般发于身的一侧。若水疱破裂,可呈糜烂现象,一般不留疤痕,愈后多不复发,剧烈的疼痛是本证特点,舌苔黄腻,脉弦滑。若素体蕴热,饮食内伤,脾运失常,湿热客于肌肤,或久居湿地,或水浆浸渍,湿邪外侵,郁于皮肤,可引发成湿毒疡。湿毒疡病名甚多,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如发生于耳部的称旋耳疮,发生于鼻孔、口部的称匿疮,发生于手背的称疮,发生于乳头的称乳头风,发生于脐部的称脐疮,发生于四肢弯曲处的称四弯风,发生于阴囊部的称绣球风或肾囊风,发生于婴儿的又称胎潋,发生于足趾间的称脚湿气等。这些病皆可见初起皮肤潮红肿胀,发痒,面积可大可小,边界不清,很快出现较小的丘疹和水疱,常群集或密集成片,破溃后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浸淫成片。可伴有大便秘结,尿赤,舌质红润苔黄腻,脉滑数。若因禀赋不佳,腠理不密,感受某物辛热之毒,或肠胃运化失职,湿热内生与外邪相博,可致漆疮。表现为局部皮肤鲜红、肿胀,一般有明显边界,并有水疱或脓庖,糜烂,渗水等,可自觉患处灼热、剌痒或疼痛,重者也可播散到全身各处皮肤,或伴有发热、畏寒,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全身症状。漆疮常因接触异物患病,故病名亦颇多,如用油漆马桶致病称马桶癣,贴膏药不适致病称膏药风,食用或接触红花草〔紫云英〕出现皮肤丘疹称红花草疮,服中荮不适所致皮损称中药毒。

证侯特点:皮肤湿热证,在临床上表现为热〔红〕、痛、滋水〔流脓〕的特点,但对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也不尽相同。如儿童则热〔红〕象明显,而疼痛一般不显,而成年人或老年人则与之相反,缠腰火丹发于老年人则痛甚。夏季一般水疱滋水明显,特别是南方的夏季尤其,而冬季则易于结痂而愈。

病机演化:皮肤湿热证,久不治愈,邪毒久羁,热裒湿盛,湿困脾阳,可出现水疱或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周围红晕不显,破后糜烂而色淡红不鲜,面色咣白或萎黄,胃纳欠佳,大便溏软,舌淡苔薄,脉濡缓等脾虚证。更严重的湿热证侯,病程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皮肤可变厚粗糙,呈暗红或带灰色,皮纹加深,呈织席状,一般无滋水,间或因搔抓亦可引起红肿糜烂出水,除治以清热利湿,更佐以养血祛风。

类证鉴别:

1、皮肤风湿热证与皮肤湿热证   二者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皮肤风湿热证多因脏腑湿热内蕴,复外感风邪,风湿热三邪博于肌肤而发。主要临床表现除皮肤欣红、灼热、作痛作痒外,尚有多种形式的皮疹出现,例如斑疹、丘疹、风团、水疱、糜烂等,特别是具有搔痒剧烈等风邪致病的特点。全身症状一般不显或可有口渴、心烦、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多滑数。而皮肤湿热证总属湿热博结,蕴蒸皮肤而发。其病因或由暑湿外侵、或脏腑积热,饮食内伤,脾运失常引起的湿热互结,亦可由卫气不固,禀赋不耐,易于染毒引起。故皮损除欣红、灼热、作痛等热证外,其主要特点是有不同的皮肤疱疹、糜烂、滋水等水湿泛肤特点。湿盛的病程多迁延难愈和易于复发。

2、皮肤热毒挟湿证与皮肤湿热证   二者皮损症状相近,但亦有一定差别。热毒是指火热极盛” 之意,或系素体蕴热,邪热内生,或系肌肤外伤染毒而致。加之脾运失常,热毒挟湿流郁肌肤而发。临床特点是皮肤漫肿鲜红,表面欣核肿痛,硬结光亮,继而出现水疱、大庖,全身可见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因热毒症状明显,病势急骤,而糜烂滋水症状较轻,水庖破后往往易于结痂而愈。结合其全身症状的险峻急骤等特点,与皮肤湿热证不难鉴别。

3、皮肤湿胜证与皮肤湿热证    二者病损症状虽然相似,但病因、病机迥异。皮肤湿胜证系脾虚失运,水湿内滞,泛于肌表而发。其临床特点是皮损暗红不鲜,表面肿胀,糜烂,渗液,滋水等。全身症状可见面足浮肿,胸闷食欲减退,小便不利,大便溏薄等,舌淡苔白腻,脉濡缓,结合皮损及全身症状与皮肤湿热证可资鉴别。

(十四)厥阴热迫大肠证

概念:厥阴热迫大肠证,由厥阴化热,阳热亢盛,热灼大肠血络,或由肝失疏泄,气滞壅塞,湿聚热灼,湿热蕴结大肠,津液煎熬,血被热腐,大肠传导失司而致。故以下利,后重,口渴等为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除有便脓血、里急后重,腹痛外,尚可见阳热亢盛,灼伤津液的症状,如发热,口渴,面红目赤,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等。

病机分析:《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注曰:暴注下迫,属于热。热利下重,乃湿热之秽气郁遏广肠,故魄门重滞而难出也。病至厥阴,阴尽而阳生,厥热胜复,寒热错杂,故热、厥、利常常并见。

证侯特点:本证除见于伤寒病外,依其临床表现,尚可见于痢疾” 温病” 泄泻” 等疾病;

此证于夏季、或夏秋之际多见,小儿及老年体弱者易患,且易挟杂其它证侯,病情危笃,常可危及生命;

本证一般又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之分,湿邪偏重则大便多粘液,且有胸脘满闷,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热邪偏重则大便多脓血或纯下鲜血,并有高热,口渴,口干,面红,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数实。

本证常夹杂气滞,以致腹胀肠鸣,矢气频作,胸闷及胁肋胀满,大便滞而不爽;由于热邪炽盛,阳热闭郁,又有四肢厥冷之热厥证;热邪和湿热之邪又可蒙蔽心窍,致成神昏谵语;且可灼伤津液,筋脉失养,致肝风内动;热利日久,阳气外泄,而成寒湿痢;高热,耗气伤津,亦可致成亡阴亡阳。

类证鉴别

1、协热下利证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二者皆属热利,然有所不同。协热下利证病本为太阳表虚证,见发热,恶风,汗出,头痛,脉浮缓等,理应解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为热所乘,大肠传导失司,里热协挟表邪,遂利不止。其特点为下利而表证仍在。如正气盛,邪气未尽传里,正气犹有余力鼓邪外出,是表未解也” ,见脉急促,而有下利;若邪已陷里,里热偏盛,肺与大肠俱热,上蒸于肺,外熏皮毛肌肤,致喘而汗出” ,肺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表不解而邪内陷,故协热下利。而厥阴热迫大肠证之下利,则或为寒邪传变;或阳气被郁,厥阴化热,肝气乘脾,气滞湿聚,津被热伤,血被热腐,湿热下迫蕴结大肠所致。其特点为里急后重,痢下脓血而无表证。

2、太阳少阳邪迫大肠证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二者亦同为热利,所不同之处在于:太少合病下利,为邪在半表半里,热邪偏于里,少阳之邪热移于肠胃,内迫阳明,逼液下趋而致。虽为太少合病,却以少阳为主。邪犯少阳,枢机不运,故临床上除了可腹痛、尿赤、口渴、下利外,还应见到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等少阳证或者兼见发热,微恶风寒等太阳表证。而厥阴热迫大肠其机理在于:邪侵厥阴,从热而化,下迫于肠,气滞壅塞,湿热阻遏,热利下重,虽有发热,便脓血,里急后重,腹痛等症,但无太阳表证或少阳之囗苦咽干,胸胁苦满,脉弦等症状,可资鉴别。

3、少阴阳虚滑脱证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此二证皆有下利便脓血之症状,然少阴虚寒下利脓血证,乃由寒邪入里,少阴中寒,病邪入络,由气损及血;或脾肾阳虚,肠胃虚寒,气不摄血,下焦失于固摄而致便脓血。厥阴热迫大肠证,则为厥阴病阳热郁结,湿热下迫大肠而成。故其本质一为寒,一为热,明显不同。如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卷六》云:阳病下利便脓血者,协热也;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下焦不约而里寒也,与桃花汤固下散寒。少阴阳虚滑脱证之特点为滑脱不禁,血色晦暗或浅淡,其气不臭,无里急后重,无肛门灼热感;厥阴热迫大肠证之脓血便血色鲜明,气味恶臭,有里急后重及肛门灼热感。前者具有腹部隐隐作痛,喜温喜按,口不渴,形寒肢冷,面白目清等虚寒之象;后者具有腹部剧痛,拒按,口渴,发热,面红目赤等实热之象。前者舌淡白,苔薄白而润,脉沉迟或细;后者舌红,苔黄或黄腻而燥,脉数。

4、太阳阳明邪迫大肠证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二者亦均有下利,太阳阳明邪迫大肠证,乃病人外感风寒之邪,具有太阳表证,因表热无汗,表邪不得外泄,内迫阳明,下走大肠,而有下利。《伤寒论》32条谓: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所谓必自下利,即说明非医者误治后引起,亦非里虚所致,乃太阳之邪不得外解而内迫阳明,下走大肠,传化失职,水谷不别,下注为利,其病势偏重在表;而厥阴热迫大肠证乃阳热炽盛,蕴结大肠而致,其实质为里热证。如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云:厥阴经邪热,下入于大肠之间,肝性急速,邪热甚,则气滞壅塞,其恶浊之物,急欲出而不得,故下重也。前者多为腹泻,可无便脓血、灼肛等症状;而后者临床多以便脓血,或暴注黄赤,肛门灼热为特点。前者为太阳阳明合病,则既有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脉浮之太阳表证,又有自下利之里证;厥阴热迫大肠证纯为里热证,有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里热之象

 5、热结旁流证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热结旁流一证,可下利清水,多见于阳明腑实之患者,病家由于燥热津伤而小便不利;燥屎内结,邪热内迫而大便困难,旁流时下,形成此证。并有大便乍难乍易,潮热,眩冒,谵语,腹满,硬痛,拒按,舌红苔黄燥,脉数实。如《伤寒论》321条云: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囗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近世医家认为此乃由胃腑大实大热,且少阴水亏,肝胆火炽,疏泄太过,水津于燥屎旁流而下,即成下利,颜色纯青,秽浊难闻。故从热结旁流本质来看,是阳明腑实证,有痞、满、燥、实之证,所下之物的性状与厥阴热迫大肠有明显不同,且厥阴热迫大肠有里急后重,滞腻不爽,便次增多,是区别二者不同之要点。

6、暑湿泄泻证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暑湿泄泻证见于夏令之季,暑湿伤及肠胃,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其症状为泄泻,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腹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而厥阴热迫大肠证虽与其症状酷似,但暑湿泄泻发病季节之限定,是鉴别要点。暑湿泄泻证其大便多为黄褐稀水,暴注下迫,亦与厥阴热迫大肠证便多脓血,里急后重不同,可资参考。

7、太阴虚寒与厥阴热迫大肠证   太阴虚寒证为下利清谷或稀水,腹部隐痛,喜温喜按,口不渴,或有四肢厥冷,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而润,与发热、下利脓血、口渴、舌红苔黄,尿短赤之实热证迥别。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自利不渴为藏寒,与四逆汤以温藏;下利饮水为有热,与白头翁汤凉中。

(十五)湿热下注冲任证(参见湿热下注证)-末完待续

引文来源  敏思博客-杨俊耀的博客-湿热证的证治-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