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级思辩

 我心自有明月在 2011-05-13
:《走进千户侗寨——干冲》

     干冲,位于湘、桂、黔三省坡的广西三江独峒乡,一千多户五千余人,千年村史。为三江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全国第一侗寨。越城岭、雪峰山与苗岭重重包围,犹如深藏于群山之中的大家闺秀,她是一个保留了侗族最原生态建筑、语言和服饰之村;又是一个鼓楼放歌、福桥“多耶”、踩堂吹笙之村;也是一个游客向往的和谐长寿之村。

      干冲是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山环水绕,树木茂盛,鱼肥粮丰,寨美人秀,被誉为“大山里的鱼米之乡”。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南下微服私访从广西返回京城,途经干冲时,在路边的石凳上歇凉。此时恰逢一对40来岁的干冲夫妇从湖南那边回来,相互寒暄后,干冲男子习惯性的送了几片干烟叶给对方,这些人吸烟后困顿即刻消除……康熙帝为了报答乡村淳朴的民风,与那位男子找来一公一母两株樟树苗,在路边挖了两个坑,亲手把树栽下,然后按侗人习俗系上黄布条(侗人栽树时树干上会系上草标或土布,提醒不要践踏),并叮嘱村民逢年过节一定要来祈拜,来年一定风调雨顺,林茂粮丰。村民按照叮嘱去做,果然应验。于是干冲人年年拜树,岁岁护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2007年仲冬,全国最大的侗寨——干冲村发生特大火灾,烧毁和拆毁民房共五百余间,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三江县人民政府指挥抗灾,干部群众奋力救灾,新建的水泥公路直通干冲,重建家园,成绩显著,一片祥和。一位受灾村民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贴了一副对联:建家园墙红瓦绿;颂恩情月异日新。
    
      进入干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新木楼、一栋栋漂亮的钢筋水泥楼房、一个个突出地面的红色消防栓、一家家商品琳琅满目的店面,让我们仿佛进入了城市的住宅小区。鼓楼边孩子们高兴地玩闹嬉戏;鼓楼里八旬老人愉快的神聊故事;小桥下妇女们静静地捶布洗衣;木楼上青年男女欢声笑语互对情歌。

      如今的干冲新村,房建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在他们已装修好的木楼里,彩电、电压力锅、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村民无不自豪地说:“我的房子2008年春节前就建成了,现在我的生活已走上了正轨,我相信今后将过得越来越好。”正是:“好日子越过越好;美生活添财添福”。
  
      今天的干冲在建猪圈时也很讲究。猪圈与沼气池连为一体,一个生态养殖小基地陆续建成,有的家庭养2头母猪和15头肉猪,这样他儿女读大学的费用就有不用费神了。

      干冲村民在救灾中总结出丰富的经验,他们对村寨的美化、净化、绿化充满着信心。尤其对消防工作特别重视,现在全村的三座大型消防人饮水池已经建成,拆除对消防有影响的建筑物。全村开辟了三条消防通道,落实了治安巡寨员,以保证村寨平安大吉。

      干冲村在开明青年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团结下,在各界仁人志士的大力支持下,强力拆除鼓楼四周的几十户违章建筑,大力弘扬侗族传统文化,积极维修侗族的族徽——鼓楼。最近新的鼓楼又建立,四座壮观的鼓楼分别雄立于各氏族群居之中,有古代的典雅,又有现代的秀丽。使魅力的千户侗寨锦上添花。干冲,现在展现给游客面前的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
(作者:杨顺丰 来自:县委宣传部 时间:2009-3-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