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国务院食安办汇总公布了目前已经发现的151种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以及饲料、养殖中禁用药物和物质清单。
滥用食品添加剂影响健康 小心太亮丽太香的食品
近日,国务院食安办汇总公布了目前已经发现的151种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以及饲料、养殖中禁用药物和物质清单。这些物质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含添加剂的食品是否不应再吃?昨天,记者采访了深圳市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部的相关专家,他指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是近年来“问题食品”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危害最大。另外,滥用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但企业如按标准添加,食品还是安全的,所以不必太过恐慌。
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无异投毒
该负责人指出,在国务院发布的151种”黑名单”中,其中性质最恶劣的是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毒豆芽、三鹿奶粉、皮革奶事件,究其原因不是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而是生产商在加工过程中,或者在畜禽的饲养中添加了非食用物质,其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也最为严重。
三鹿奶粉及多个知名品牌的液态奶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后,很多人认为三聚氰胺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只是“一不小心加多了”,才会构成危害。其实三聚氰胺和苏丹红、吊白块一样,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在食品中从未被允许使用。
三聚氰胺原本是用于板材生产的化工原料,将其添加入奶制品中,可提高蛋白质含量,但人食用后,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再如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常用于工业漂白剂,还原剂等,如用于食品增白,轻者可致人头晕、头痛、乏力、视力下降,重者可致人死亡。
还有敌敌畏,本身就是毒药,这是众所周知的,将其添加至食品中,其危害不言而喻。
“将化工原料用于食品,对于人体的危害是最大的,这无异于投毒。”该负责人表示。
滥用食品添加剂影响健康
在食品生产中,还有一些不良厂商,为了降低成本,改善食品色、香、味,超范围或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在深圳的食品抽检中,也发现有企业超标使用着色剂、苯甲酸的现象,滥用食品添加剂也会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甜味剂、防腐剂类添加剂,如糖精钠、甜蜜素、山梨酸、苯甲酸等,通常被用来加工蜜饯、饮料等食品。如果人们经常食用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不合格食品,则有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色素类添加剂,如柠檬黄、日落黄等大多存在糖果、果冻等食品。长期食用着色剂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主要脏器造成损害,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会有一定的危害。但食品添加剂如果是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和剂量内使用,则是安全的。
增白剂如过氧化苯甲酰,大多存在于面粉中。其危害是过量添加不但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遭到破坏,还会产生苯甲酸,苯甲酸需在肝脏中进行分解,过量食用对肝脏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滥用食品添加剂也是国家此次重点打击的对象。
规范使用添加剂是安全的
食品添加剂是否一无是处呢?该负责人表示,其实食品添加剂也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按标准生产,还是安全的。
他介绍,食品添加剂的运用非常广泛,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也不能有现代食品工业,比如没有防腐剂,人们就无法吃到世界各地的食品;如无甜味剂等,人们也无法吃到更多口味、口感的食品。所以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
全球有2.5万多种食品添加剂,允许直接加到食品中的约3000-4000种。我国允许的种类到防腐剂、凝固剂、抗氧化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按照我国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GB2760-2007对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和范围作了明确规定。“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该负责人表示。
国家正在积极整治食品添加剂,那么消费者在购物食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该负责人建议,一是尽量到大超市购买,另一方面要小心太亮丽的食品。因为食品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天然所含的色素遇热容易分解,一般做熟后颜色都不是十分亮丽。香气也是同样的道理,超过食品本身自有香味的食品,消费者要谨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