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作文语言亮起来

 昵称698741 2011-05-16
让作文语言亮起来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文章最为醒目的要求。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很大程度上,语言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评分,如果一篇文章的语言能够具备隽永的意境美,生动的情趣美和诗意的哲理美,必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精神一振,顿生一种发现的愉悦。我认为,教给学生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的方法,才能使语言表达真正进入美妙的境界。

1、炼字炼句,让语言精美简洁。

唐朝诗圣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传说唐朝诗人贾岛骑驴作诗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巧遇韩愈,留下“推敲”佳话。这说的就是“炼字”的问题。古人在创作中对语言的锤炼是非常重视的,越是出色的作家,越不肯放松,那些精美简洁的流传千古的名言莫不是经过反复锤炼才得来的。宋朝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其中“绿”字先用“到”,再改“过”,又换“入”、“满”字,经过多次修改,最后才选下“绿”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更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不仅把静止的景物变为动态景物,而且似乎使我们既感到了春风的温暖,又看到了春光的明媚,更感觉到了春意的欢腾,显示出春意蓬勃的景象。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可见,写作中重视炼字炼句,为自己的作文语言进行精心包装,才能写出具有精美亮丽语言的文章。

2、运用修辞,让语言美丽多姿。

俗语说,人要衣装马要鞍。其实,文章亦如此,文句更要装点。作文时,通过运用比喻、对比、排比、拟人、通感、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美丽多姿。

如《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缓缓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历来被奉为通感手法经典之作,朱自清先生运用通感,把本来是嗅觉的清香,大胆新奇地比作听觉感受的歌声,充分表现了荷香的似有若无、丝丝缕缕、断断续续,达到了通常的表达手法无法达到的效果。同样,写人也可以用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诗化美。孙犁《荷花淀》中写水生嫂一段:“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一段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语言质朴、清新,读后只觉水生嫂就如“新鲜的荷花香”般扑面而来,极富艺术感染力。

巧用修辞,仿佛为文章语言穿了一件美丽的衣裙,增强了形象性,语言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改变作文语言枯燥乏味,可以学用修辞之法,但切忌滥用。

3、巧用借用,让语言富有文采。

巧用化用诗词名句,恰当引用俗语谚语,甚至优美歌词,学会使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常规句、变式句等句式,能使文章语言充满活力,内涵丰富,富有文采。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了一个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替主观主义者画像,既形象,又透过现象揭示了本质。又如:作文中可以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示矢志不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表达为国为民堪忧的境界等等。这样,可使语言富有深刻的内涵,还可显示出飞扬的文采,真正达到文质兼美。

4、标新立异,让语言有个性色彩。

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和看法也不同,语言表达风格也当然不一样。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的语言都是富有个性特点的。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朴实,鲁迅的犀利,朱自清的清丽,老舍的京腔京韵等等,每一个语言运用大师的作品,都展示着他们标新立异的特色,透着浓郁的个性色彩。

写作时,可以从自己的审美情趣出发,定下自己欣赏的个性化语言的基调:或阳刚豪放,或阴柔婉约,或通俗质朴,或俊秀雅丽,或幽默睿智,或冷峻泼辣,或明白晓畅,或朦胧含蓄……力求增强语言表述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展示个性色彩,让语言富有生命力。

还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从课本上,从读物上,从生活中积累些有个性的语言,作文时,加上自己的感悟运用在文章中,使其放出异彩。因为,蕴含了作者的文化教养、知识积累和生活思考的语言,才是最有个性的。

当然,追求语言的美,不能矫饰造作,卖弄文采,不能以追求华丽的词句来炫人眼目。若用奢华的“外包装”来掩盖内容的苍白和枯槁就失却了文章的真实,污染了语言美的意蕴。文辞的绚丽,必须制约于文章的主题和感情基调,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