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汉子复员回山村传艺

 云中公子 2011-05-18
蒙古汉子复员回山村传艺  【蒙古汉子复员回山村传艺 - 神秘乌梁海的博客 - 神秘乌梁海的博客

                            自治区级蒙古族楚吾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乔龙巴特在表演蒙古族楚吾尔

蒙古汉子复员回山村传艺 - 神秘乌梁海的博客 - 神秘乌梁海的博客

                                            

                    
      3年前的秋天,乔龙巴特从部队复员,回到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塔拉特村,有关部门希望他到武装部工作,他考虑了半天,最终还是留在了这个遥远偏僻的山村,许多村民对乔龙巴特的这个选择疑惑不解。一晃,2007年夏天到了,当我偶然来到这里,提起民间歌手乔龙巴特以及当初他的选择时,村民们对这个蒙古族汉子竖起了大拇指。
    我是在该乡五指泉旅游景区的一座毡房里见到乔龙巴特的。他站在毡房门前,拘谨地听着我的提问,不时点点头。我期待着他能够流利地回答我的问题,但是,这个健壮的、几乎能将毡房门完全堵住的汉子,紧张地搓着双手,舌头如同打了结,根本无法说出哪怕一个完整的句子。憋了一会儿,他无奈地说:“说不成,说不出来。我给你们拉琴吧。”说完,他坐在门边的床上,调了调马头琴的琴弦,拉了起来。
    曲子的旋律很优美,他微微闭着双眼,很投入。突然,优美的旋律中断了。我们有些诧异,注视着乔龙巴特。
    他歉意地笑了笑说:“记者的提问让我太紧张了。如果大家想真正体会这首曲子的美妙,最好把眼睛闭上。就像我这样。”
    说完,他调整了一下气息,微微闭上双眼,又拉了起来。
     音乐响起来了。有波浪轻微地震颤着毡房里的空气。我睁开眼睛观察大家的表情。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女士,似乎把灵魂完全交给了音乐。她的身体和着音乐的旋律轻轻地摆动着。一曲终结,她睁开眼睛环顾毡房里的情景和人们的神态,就仿佛大梦初醒一般,眼睛里还带着浓浓梦一样的美好回忆。
    曲子的名称叫《额尔齐斯河的波浪》。
    乔龙巴特从音乐中找回了自信。我记录下了这样一些有关他的文字。
    乔龙巴特的爷爷曾经是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最有名的民间艺人。乔龙巴特大约5岁时,就开始跟着爷爷学习马头琴、楚吾尔等民间乐器的演奏。他爷爷去世之后,乔龙巴特成了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掌握楚吾尔这种蒙古族古老器乐演奏方法最全面的唯一的一个人。参军期间他也没有放弃演练楚吾尔及其它蒙古族乐器。
    复员回到村里,五指泉旅游景区正在搞开发。后来,景区搞起来了,但是,在乔龙巴特看来,景区还缺少必要的特色,说白了也就是缺少文化特色。他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汗德尕特蒙古族乡的民间文化、利用我们掌握的绝活带领贫穷的村民们参加到景区的开发当中去呢?何况这些民间文化形式也是吸引游客的一种方式。
    在乡里的支持下,特别是在主管文化副乡长尼咏梅的奔走呼吁下,汗德尕特蒙古族乡的民间文化很快活跃起来。乔龙巴特不仅自己带徒弟参加各类演出,还掌握了蒙古族另一项古老的艺术形式——喉迈。
    2005年,喀纳斯等景区开始花高价从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招聘民间艺人演出,乔龙巴特的许多弟子都走了出去。今年年初,有人以月薪4000元的工资,邀请乔龙巴特加盟。他依然舍不得离开汗德尕特蒙古族乡。目前,乔龙巴特与其他3个同伴组成的演出队,就活跃在五指泉旅游景区的各个毡房内。
    他告诉我,不离开汗德尕特蒙古族乡的原因是,这里还很贫穷,还有许多孩子需要学习演奏马头琴、楚吾尔等乐器,他有责任去教他们。
    乔龙巴特请我们欣赏楚吾尔名曲《巴里金的黑走马》,曲子的大致内容是一个蒙古族青年在赢得珍贵的爱情之后,不思进取,结果变成了一个穷困潦倒的酒鬼的故事。乔龙巴特在吹奏这首曲子的时候,依然闭着眼睛。他的表情很丰富,口中似乎还在念叨着什么。
    我不知道他这样投入地吹奏 《巴里金的黑走马》,是想以此警戒自己,还是在提醒我们:不论生活怎么样,人只要活着,就要不停地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