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上一杯“凉白开”能带来健康吗?

 兰色沙丁 2011-05-20

早上一杯“凉白开”能带来健康吗?

 
来自于:-小扁鹊-搜狐空间   2009-12-13

  在和一些朋友聊天的时候,朋友问我:“那些健康书上说早上一杯凉白开可以排毒,对吗?”

  哎,不知道哪个专家这样指导的,再笨的人也知道火上浇杯水也会灭了。胃是热的,通过这个热量才能把吃进去的食物给磨碎,然后才能吸收,我不信天天往热乎乎的胃上浇杯凉水会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他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太阳公公一暴晒,我们就会脱衣服,天气一阴凉,就会多穿点衣服,这叫“寒主收引”。有多少人因为吃了凉的食物肚子疼的?寒凉的东西进到胃里边,胃的肌肉、血管全都“冻得直哆嗦”,还想把食物给磨碎了?做梦吧。

  早上的食物,应该是让我们的胃美美的享用热稀饭、热牛奶、热豆浆等等,而不是一杯凉水下肚,让胃打个“凉战”。
 
 
颈椎病与年龄有关吗?
 
来自于:-小扁鹊-搜狐空间  2009-12-16
   往在大家的印象当中,颈椎病是和年龄有关的,其实不然。
   在一次电脑精英们的 party上见到了一名18岁的大学生,听完我关于颈椎的报告后,就过来咨询我,说:“我每天都感觉肩背部跟放了一块石头一样,沉甸甸的,得不时的敲打敲打才会舒服。可是,自己给自己捶背捏脖子又是极不方便的,于是求助于同学,结果同学们一拥而上,大呼‘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哎,又跟父母讲时,得到的回答是这么大一小屁孩儿怎么能腰酸背疼呢?搞得本人极为痛苦”。
   我摸了摸他的颈部,颈椎曲度已经变直了,颈部两侧肌肉已经僵硬。“还有别的症状吗?”我问道。
  “还有就是转头时会听到骨头咔嚓咔嚓响的声音,偶尔还会觉得头晕”。
  “拍过颈部的X线片子了吗?”
  “今年暑假时去看了医生,拍了片子,说韧带都硬化了,属于轻微的颈椎病”。
   总之,颈椎病是跟年龄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无论您是老是少,如果你不从现在开始爱护您的颈椎,你就会“中标”,它就会“嫁给你”,让你的颈椎走上不归路
 

哥的脚气谁做主   

来自于:-小扁鹊-搜狐空间     2010-07-28

   “了N多支达克宁和别的外用药,为什么我的脚气还不好呢”?今天有个病人这样问我。 不懂 
    我详细看了看我这个病人的舌头:舌头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又问了问全身的表现:头晕晕乎乎,口黏黏糊糊,胸闷闷乎乎,胃胀胀乎乎,大便黏黏糊糊,四肢困困乎乎,手脚还爱出潮汗。

    这种体质像不像目前的暑湿天气呢?就像老天爷给我们的不是很清爽的天气一样呢?

    对于这种体质的人来说,《内经》曰:湿性趋下。什么意思呢?就是水湿是爱往腿脚灌注的,爱往身体下部走。

    他说:不是很明白。
    我笑着对他说,我先给你讲个身边发生的小现象吧:
    有一个发霉的馒头,处于潮湿的空气中,我们用消炎药、用抑制及杀死霉菌的药,杀了半天,是没有了霉菌,可是过了几天又长出霉菌了,这是为什么呢? 流汗 
    大家想想其实就应明白,因为馒头还是处于潮湿的天气中,还是会发霉的。

    同样的道理,潮湿的体质不得到改善,仅仅用达克宁等这些“灭菌师太”药物,有效吗?有。从根本上去治疗了吗?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脚气难治,为什么容易死灰复燃?归根还是医生没有认识到的原因呀!
    脚部受这样的潮湿,就像发霉的“馒头”一样,就往往滋生细菌而感染脚气。俗话说的好:大道至简!既然道理是这么简单,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不去调理本身的体质而往往靠外用的药物来治疗,难道是“钱多了”?这要责之我们的医家,也不知道有多少医家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而能解决更多人的病痛!
    病是人体内脏出了毛病的反应症状,是自身疾病反应在外的一种表现,也是内脏排病的一个表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堵住了内脏病向外排泻,而不去调治内脏这怎能称为“上策”呢?最后我给予健脾化湿草药而从根上调理,罢了。
    当然,也不可否认了外用药物的作用。

暑季谨防头戴“钢盔”病   

来自于:-小扁鹊-搜狐空间    2010-07-15

   界之大无奇不有,但有这么新鲜的“钢盔病”吗?没有。 犯困 那我为什么还要写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今儿一大早有个年青的病人拦住了我,说:“医生,我有个病,麻烦你帮我看看我该看哪个科?”

   “怎么不好呀?”
   “脑袋感觉戴了个东西似的,整天沉沉的,我该看哪个科呢?”
   “哦,是这样子的呀,我给你看吧”
   “我用做什么化验检查吗?”
    看了一下他的舌头,舌头胖大颜色比较白,然后问了他一些情况是:口中感觉黏黏糊糊的,胃部感觉胀胀乎乎的,手脚也是爱出湿汗,没有头痛过。

    我说:“先不用检查,先吃几天药看看,好吧?”
   “我这个是什么病呀?医生”
   “钢盔病”我笑着说 睡觉 
   “什么?钢盔病?有这个病吗?”
   “没有,只是开个玩笑,不过脑袋不就像被扣了个钢盔吗?你这是湿邪阻滞所造成的,目前还没有什么检查手段能检查出来,我用的是中医的辩证思路。西医一般认为是神经官能症,你要是能吃草药是最好,如果不能的话,可能疗效差点,只要把体内的湿气化掉就没事了”
   “我要上班,没法吃草药,还是成药吧” 微笑 
    实,夏季尤其是暑湿季节的时候,天气本身也比较潮湿,这时最容易患上湿邪阻滞的病症,那么因在病人身体上表现的不同而就诊就治的科室也就不一样了,不过湿邪阻滞大致都有:头部是晕晕乎乎,眼睛是迷迷糊糊,口部是黏黏糊糊,胸部感觉是闷闷呼呼,胃部是胀胀乎乎等这些表现。
                                        治     太阳     疗:

    药物一般都有:藿香正气水或胶囊、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丸、二妙丸或四妙丸等。
    西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不过可以服点:谷维素,维生素B1。
                                           注      太阳    意:

    如果有这方面的症状就要:少喝啤酒了,少吃肥肉、西瓜冷饮,当然辛辣之物也是要少吃的。
    平常可以多敲敲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也是很有效的。 

                      

 

上班、上课就犯困的“困病”

来自于:-小扁鹊-搜狐空间    2010-08-04

   天北京的小雨是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病人不多。就和一个久未联系的老朋友打了个电话,电话那边就问我:我怎么老是犯困呀?无论头一天晚上睡得多早,第二天早上起来肯定还是昏沉沉的,即使到了单位也提不起精神,甚至到了单位还想再补一觉,自己感觉自己都快要变成猪了,尤其在午饭后就更加明显。

   像这样经常嗜睡,白天、晚上都睡不够、睡不醒的人不在少数,其实大家也很想知道,像这种老嗜睡、老爱犯困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该从哪些方面来调理呢? 睡觉 

   很早以前《内经》就说过:脾生肉......湿伤肉。说的意思就是湿邪如果在人体所致就会伤肉,使人乏力,人们就会爱犯困,主要原因还是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就应该从脾上来治疗(非西医的脾)。

   尽管有“春困秋乏夏打盹儿”之说,是因为炎炎夏日温度过高,加上饭后大脑缺氧,中午自然就想打瞌睡。另外夏季出汗多,体力消耗过大,人体血管扩张,脑部供血量减少,所以也会时常感到精神不振、昏昏欲睡。但是这也和消化系统的虚弱有关系,消化吸收差就会不能很好的转化成气血,气血不足大脑就会缺氧犯迷糊。 睡觉 

   从饮食上就要少吃甜食,因为甜腻之品容易助湿。另外就要少吃点冷饮,冷饮属寒性,容易伤脾胃,阻滞胃肠的吸收功能。不妨可以多吃点: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等。

   药物可以用点:参苓白术丸、二妙丸或者四妙丸、藿香正气水等。

   自我按摩上可以多敲敲小腿内侧,可以帮助祛湿。

   当然,最好是到医院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进行很好的调理,可以把“困病”给赶走的。

   不要以为这样的“困病”医疗仪器查不出来,就认为自己是“健康”的了,以免湿邪加重造成其它脏器的功能减退!

   脾虚湿困的临床表现都有那些呢?大家不妨可以自查一下:头晕晕乎乎,口中黏黏糊糊或者口中无味,胸闷闷乎乎,胃胀胀乎乎,腹部胀胀乎乎,大便黏黏糊糊,小便浑浊不清,四肢困困乎乎,女同志会白带多多。 大哭 
 
 

慢性咽炎=梅核气?

来自于:-小扁鹊-搜狐空间     2009-11-27 21:42

     给一个小学老师看病的时候,我告诉她有喉咙不舒服的疾病,老师说:“是呀,我有慢性咽炎,耳鼻喉科的大夫说看不好了。我老是感觉喉中有块东西似的,咽也咽不下去,吐呢?也没东西可以出来。哎,都好几年了”
  “你平常爱着急生气吗?”我问她。
  “怎么不生气呀,天天和一群淘气的小孩在一块能不操心吗?”
   我说:“你可能不是慢性咽炎,我考虑是梅核气,检查过喉咙了吗?”

  “梅核气?什么叫梅核气?我检查过了,喉咙没事,还从喉咙中下了喉镜看了看呢?”
   梅核气顾名思义,就犹如喉咙中放了一个话梅的核,只不过是看不见又摸不着,另外用化验的手段或者用仪器并且也检查不出来的这种难受。检查不出来难道我们就没有病了吗?就对这个“病”宣判死刑了吗?
  其实,梅核气是中医的病名,类似现代医学中的“咽神经官能症”、“癔球或咽异感症”,是耳鼻喉科门诊中的常见病。因为大家都是在医院里找的是西医大夫,这个病又是西医束手无策的病,所以给大家的宣传及介绍都是“难治”,也就造成很多患者饱受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喉中有物的不适感觉。

  通过上边的说明,我想也对梅核气有所了解了吧,那么它的诊断要点有什么特殊的吗?答案是没有,就是:
1.以咽内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但不碍饮食。症状的轻重与情志的变化有关。
2.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正常,无任何有关的阳性体征。
  上边我也提到过了那个老师也就是梅核气的原因——着急生气。明起因,再说治疗吧,简单:疏肝理气罢了。专业点的回答就是: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散结除痰。基本上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气为主的治疗,一种是以痰为主的治疗,这可是让西药“干瞪眼”的时候:
  一、以气为主的——肝郁气滞型:咽喉内有异物感,或有东西堵塞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甚则感到窒闷难忍,但不妨碍饮食。患者常有精神抑郁,多虑多疑,并觉胸闷胁胀,喜欢叹气,郁怒,嗳气。舌质淡红,苔白,脉弦。
1.半夏厚朴汤加减
处方:法半夏16克,厚朴16克,茯苓20克,香附12克,紫苏12克,白芍16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生姜6片。水煎服。
如果还感觉胸闷者,那就再加点:柴胡12克、薤白20克。
2.药店里的中成药有
(1)逍遥丸,口服,大蜜丸每次2丸,每日1—2次;
(2)丹栀逍遥丸,每次6—8片,每日2次。
  二、以痰为主的——脾虚痰聚型:咽喉内异物感,常觉痰多难咯。或有咳嗽痰白,肢倦,纳呆,脘腹胀满。舌胖苔白腻,脉滑。
1.二陈汤加减
处方:法半夏16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神曲20克,党参16克,白术16克,砂仁6克(后下)。水煎服。
若痰是黄色的,舌头还是红者,加点黄芩10克。
2.中成药有
(1)香砂六君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2)香砂养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另外有人用点压天突穴来治疗此病的报道,方法是:用一手食指向胸骨上窝处(天突穴)反复按压,力量适中,每次按压10余下,以自觉局部有酸、胀、微痛感为度。连续施术2个月,一般患者按压半个月左右即可有明显的效果。
  那么有疏肝解郁的茶吗?有。
  玫瑰花(或者月季花)茶:玫瑰花(或者月季花)6-10朵,放茶杯里,冲入沸水,加盖片刻,代茶饮。当然了作用是较弱的。
  结语:既然这个病是着急生气所造成的,那么就别给自己“造病”了,开开心心每一天吧。

 
 
 
 

佛重要还是命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