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检查

 qlx716 2011-05-21

糖尿病相关检查

  • 葡萄糖可的松耐量试验 糖尿病家属有亚临床期糖尿病患者,应采用本试验。
  • 血清胰高血糖素(PG) 胰高血糖素是胰岛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升高血糖浓度,与胰岛素作用相互拮抗。本检查可以反映胰岛α细胞的功能。
  • 白蛋白(A,Alb) 由肝脏合成,是正常人体血清总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白蛋白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运输。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旧称谷丙转氨酶(GPT)。体内肝、肾、心、肌肉等组织和器官内都含有ALT。
    • 血清磷(Pi) 人体每日需要量约1.2克,由饮食摄入的磷,主要在空肠吸收,约80%的磷以磷酸钙形式贮存在骨骼中。
    • 尿丙酮 尿液检查。
    • 血葡萄糖 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中,保持相对恒定。血清葡萄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一般禁食8~12h后空腹抽取静脉血,标本在1小时内送检,血糖测定是诊断糖尿病的最主要检查项目之一。
    • 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ChE)是肝合成而分泌入血的,它们和血浆白蛋白一样,是肝合成蛋白质功能的指标。人和动物的ChE有两类。一类是真胆碱酯酶(AChE),分布于红细胞及脑灰质等中。另一类是拟胆碱酯酶(PChE),分布于肝、脑白质及血清等中。ChE的主要功能为催化乙酰胆碱的水解。常用比色法与连续监测法测定。
    • 内生肌酐清除率 内生肌酐为体内肌酐代谢产生,每天生成量相对稳定,肌酐通过血流经肾小球滤过后基本不被肾小管吸收,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控制条件下,尿中肌酐排泄量相当稳定。测定单位时间内肾脏将若干毫升血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的情况,可用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
    • 馒头餐试验 馒头餐试验是检测糖吸收的能力是否正常,判断是否有胰岛功能的不正常。
    • 检眼镜检查法 检眼镜检查法是用以检查眼的屈光间质(角膜、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和眼底(视盘、视网膜及脉络膜),是眼科的常用检查方法。
    • 脑脊液葡萄糖 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①血液葡萄糖的浓度;②血脑屏障的通透性;③脑脊液中葡萄糖的酵解程度;④携带运转系统的功能。
    • 载脂蛋白A-Ⅰ(ApoA-Ⅰ) 脂蛋白中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apo)。脂蛋白AⅠ主要在肝脏和小肠合成,90%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中。
    • 尿量 临床上尿量或尿次数增多或减少都属不正常。
    • 血浆黏度(PV) 血浆黏度约为全血黏度的1/8~1/4,是反映血液流动性的指标之一。通常血浆黏度主要依其高分子化合物的变化,诸如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血脂和糖类等浓度增加有关。血浆黏度增加导致血流不畅,甚至阻断,可反映淤血存在。
    • 尿糖(GLU) 正常人尿液中可有微量葡萄糖,尿内排出量<2.8mmol/24h用普通定性方法检查为阴性。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的尿液称为糖尿,一般是指葡萄糖尿(glucosuria)偶见乳糖尿、戊糖尿、半乳糖尿等。尿糖形成的原因和机制为:当血中葡萄糖浓度大于8.8mmol/L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力即可出现糖尿。 尿中是否出现葡萄糖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动脉血中的葡萄糖浓度②每秒流经肾小球中的血浆量;③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和即肾糖阈。肾糖阈可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葡萄糖重吸收率的变化而改变,当肾小球滤过率诂低时可导致“肾糖阈”提高,而肾小管重吸收减少时则可引起肾糖阈降低。葡萄糖尿除可因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外,出因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引起的,后者备糖可正常。 目前尿糖的定性过筛试验多采用:①葡萄糖氧化酶试带法,此法特异性台、灵敏主蒿、简便、快速、并可用于尿化学分析仪。②以前采用的班氏尿糖定性试验是测定葡萄糖的特异试验。凡尿中存在其它糖(如果糖、乳糖、戊糖等)及其它还原物质如肌酐、尿酸、维生素C等也可呈阳性反应,现多已不用。③薄层层析法是鉴别、确保尿糖种类的特异敏感的实验方法,但操作复杂,仅在必要时应用。
    • 血清白蛋白(ALB,A)血清白蛋白是血清总蛋白的主要蛋白质成分,由肝脏合成。它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运输、营养等方面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肝脏疾患时常常检测血清白蛋白含量来协助诊断,判断预后。由于白蛋白半衰期约为19天,所以当肝脏病变时,往往要到一定时间和一定的程度才能够出现白蛋白的变化。
    • 骨髓粒细胞系统 骨髓粒细胞系统是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一个类型,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有价值,同时对诊断其他非造血系统疾病,对不明原因发热、恶病质、原因不明的肝脾肿大有鉴别诊断意义。
    • 羊水尿酸 羊水尿酸增多代表尿中的排出增多,以及胎儿肌肉重量增加,是胎儿成熟的标志之一。
    • 抗胰岛细胞抗体(ICA) 抗胰岛细胞抗体属器官特异型抗体,抗原为胰岛细胞浆成分或微粒体组分,主要为lgG类,是胰岛细胞中β细胞损伤的标志。抗胰岛细胞抗体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荧光图形的特点是胰岛细胞胞质呈斑点状着染。
    • 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则应进一步进行尿蛋白定量试验。尿蛋白定量是指准确测定24h内全部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尿蛋白定量测定有助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肾脏病变的程度。留尿时要求适量添加防腐剂。
    • 血液酸碱度(pH) 血液酸碱度即血液内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凡细胞内的生化改变均收到血液pH的影响。当血液pH低于6.9或高于7.7时,就会发生生命危险。通常取动脉血在不接触空气的条件下进行检测。
    • 血清铬(Cr) 成人体内铬总量约6毫克。铬是以三价状态小分子量有机复合物的形式由肠道吸收。测定血清中铬含量有助于诊断铬中毒等疾病,临床上常结合尿铬含量测定。
    • 尿肌酐(Ucr) 本试验测定血液经肾滤过排出的肌酐含量。单独测定尿肌酐浓度对于评价肾功能很少有帮助,但与血肌酐一起测定,可作为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必需指标。
    • 血清胆碱酯酶(CHE) 胆碱酯酶有两类,它们都能水解乙酸胆碱。一类是乙酰胆碱酯酶。另一类是羟基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是一种水解酶,它的作用是水解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胆碱能神经(如副交感神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等)末梢释放的一种神经介质。当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兴奋时,释放乙酰胆碱,与胆碱能受体结合,发挥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作用。随后,乙酰胆碱即被胆碱酯酶水解而失去作用。如果胆碱酯酶的作用被抑制,就会发生乙酰胆碱过剩而集聚现象,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类似有机磷中毒的表现。 血清胆碱酯酶是肝合成蛋白质功能的指标,临床上主要用于估计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阿米巴肝病的诊断。
    • 纤维蛋白原(Fg,FIB) 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在凝血的最后阶段,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有助于了解凝血机能状态。
    • 胸部透视 透视是病人置于X线管与荧光屏之间的直接检查。可做全面动态的直接观察,如心脏搏动、横隔活动、胃肠蠕动、关节活动等。也可在X线造影检查中用以定位观察、胃肠造影检查、指示诊疗操作,如心导管插管、骨折复位、异物摘除等。X线透视应用最多的部位是胸部,检查肺部、胸膜、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病变。也可用于四肢骨、软组织、体腔内异物及气体、结石、避孕环等的检查。
    • 血清粘蛋白(SM) 粘蛋白是一种由粘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的复合蛋白。测定血清粘蛋白对肝肾疾病的诊断和某些疾病的动态观察、病程转归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D860激发试验 正常人服D860后30~60min血糖降至空腹时的50~60%,90~120min恢复至正常。
    • 白细胞抗原(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一群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分子,曾认为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 检测HLA有助于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分型、推测预后,可采用血清法测定A、B、C位点抗原,以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测定D、 DR抗原。
    • 血磷脂(PL) 血磷脂包括卵磷脂、脑磷脂、神经磷脂及溶血磷脂等。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必要成分。
    • 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之间互相黏附,也是血小板的一种重要的止血功能。
    • 红细胞沉降率(ESR) 血液加抗凝剂后,置于特制的玻璃管中,测定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下降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 糖化血红蛋白组分(GHb,HbA1c) 糖化血红蛋白(GHb)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无,在细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因些糖化因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 C肽(C-PR) C肽又称连接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经酶切后,裂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肽。
    • 尿液颜色(UCO) 尿液的颜色检查就是用肉眼观察尿液的颜色,一般用于评估量尿液的浓缩情况、尿色素的含量以及体内代谢状况,可用于健康人的体检,以及其他尿液异常,排尿不适,或发热的病人的常规化验检查。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机能的一种方法。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指给病人口服75g葡萄糖,然后测其血糖变化,观察病人适应葡萄糖的能力,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迅速由胃肠道吸收入血,30-60分钟时血糖值达高峰,但一般不超过8.9mmol/l(160mg/l)。
    • 尿常规 尿液分析仪又称为干化学尿液分析仪。仪器操作简便、快速(最快10s内可完成11种尿液成分的检测)。
    • 尿铬(Cr) 尿铬测定属于尿液检查。尿铬测定是诊断铬中毒的特异性指标,常结合血铬含量测定。
    •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测定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测定( GMP - 140) 为对血小板细胞粘附受体进行测定是否存在异常, GMP - 140在凝血酶、组胺、补体C5b9等刺激下,α颗粒体和棒状小体膜迅速与胞膜融合而在细胞膜上表达,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起始黏附,介导血小板与多种白细胞的结合,在炎症和血栓形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 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 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是对血小板的粘附性进行体外测定,血小板有粘附于非生理性接触面如玻璃等物质上的重要功能,血管壁破裂后暴露的胶原纤维对血小板有特异的亲和性,使血小板粘附变性,血小板粘附性减低,易发生出血;血小板粘附性增高,血栓易于形成。
    • 白氨酸 白氨酸是亮氨酸。学名α-氨基-γ-甲基戊酸或α-氨基异己酸。L一亮氨酸是临床选用的复合氨基酸静脉注射液不可缺少的原料,对于维持危重病人的营养需要,抢救患者的生命起着积极的作用。亮氨酸还在调节氨基酸与蛋白质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亮氨酸是骨骼肌与心肌中唯一可调节蛋白质周转的氨基酸。另外也有研究表明,亮氨酸能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亮氨酸的代谢产物。酮异己酸也具有调节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活性检测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活性检测是对人体内的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进行活性检测,它的测定可以帮助判断纤溶系统活性。
    •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抗原检测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抗原检测是对人体内是否含有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抗原进行检测。用于诊断纤溶系统活性疾病的存在。
    • 血液黏度 血液黏度是血液流动时邻近两层平行流体层互相位移时的摩擦而形成的阻力。对其测定可为临床许多疾病,特别为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血糖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 血脂检查 血脂检查是对血液(血浆)中所含脂类进行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
    •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检测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检测是对血浆中纤溶酶原测定,有助于判断纤溶系统活性。它包括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活性的检测(t--PAA)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抗原的检测(t--PAAg)、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活性的检测、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抗原的检测、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PAP)。血浆组织纤溶酶原的检测有助于判断纤溶系统活性。
    • 胱氨酸 胱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之一,氨基酸除了脯氨基酸为亚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但近年内证实了它们可以异构为D-氨基酸,具体机制还未研究。
    • 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变形性是影响血液表观黏度和体内微循环有效灌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又是红细胞寿命的重要决定因素。红细胞变形性是由细胞膜的黏弹性、胞浆的黏度(内黏度)、细胞的几何形状等细胞内在因素决定的。此外流场切应力、pH、渗透压、温度等外部因素对红细胞变形也有影响,因此在作红细胞变形测量时,这些外部因素应加以控制。目前红细胞变形性测定方法很多,基本上可分为二大类:第一类利用红细胞悬浮液,间接地估计比较红细胞群体的平均变形性大小。如黏度测定法,反向旋转流变仪测定法,微孔滤过法,激光衍射法等;第二类是利用单个红细胞测定其变形能力和细胞膜的力学特征,如底面附差法,微吸管法,电子自旋共振频谱法等。国内应用最广的是粘性测定法和微孔筛滤法。
    • 皮质素葡萄糖耐量试验 可的松能促进糖原异生,抑制葡萄糖被组织利用,而使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故对葡萄糖耐量试验不能确诊的可疑病例,亦可用葡萄糖可的松耐量试验。此法基本上与葡萄糖耐量试验相同,但在服糖前0.5h及2h,各口服醋酸可的松50mg,或于服糖前2h口服泼泼松龙10mg,然后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法取血、留尿送检。
    • 尿乙酰乙酸 尿乙酰乙酸是尿酮体检查的一种。正常人产生的酮体很快被利用,在血中含量极微,约为2.0-4.0mg/L,其中乙酰乙酸占20%。定性测试为阴性。但在饥饿、各种原因引起的糖代谢发生障碍脂分解增加及糖尿病酸中毒时,因产生酮体速度大于组织利用速度,尿乙酰乙酸含量增加,继而发生酮尿(ketonuria,KET)。测定尿乙酰乙酸含量,可帮助诊断酮症。
    • 尿液运铁蛋白 运铁蛋白为血清中结合并转运铁的β球蛋白。运铁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它的减少可作为一项判断肝病预后的指标。通过血清运铁蛋白测定也可反映缺铁性贫血等多种疾病。
    • 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 GSSGR是红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氧化还原酶,能参与细胞代谢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 尿酮体试验 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这三种物质统称为酮体。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产物,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因酮体分子量小,能溶于水,可通过血脑屏障和毛细血管壁,是肌肉尤其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酮体可以代替葡萄糖,成为脑组织及肌肉的主要能源。 正常人血液中丙酮浓度约为0.03~0.5mmol/L,24h的尿液中酮体量(以丙酮计)约为0.34~0.85mmol/L,一般检查法为阴性。在剧烈运动、高脂低糖膳食、饥饿、妊娠剧吐、应激状态和糖尿病时,脂肪动员加速,酮体生成增多,尤其是未控制饮食的糖尿病患者,酮体生成为正常情况下的数十倍,其中丙酮约占酮体总量的一半,远远超过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引起血中酮体浓度升高,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并随尿排出形成酮尿。
    • 尿血红蛋白定性 当血管内有大量红细胞破坏,血浆中游离的血红蛋白超过1000mg/L时,血红蛋白可随尿排出,尿中血红蛋白定性检查阳性,称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的特点是外观呈浓茶色或透明的酱油色,镜检时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 血液电解质检查 血液电解质检查是对人体血液内的各种电解质进行含量检测,肾脏病、糖尿病、内分泌的疾病。
    •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是指“通过血液分析检查,确定人体贫血、胆固醇、糖尿病、各种感染、肾功能、钙、肝功能、血液疾病及躯体异常等情况的检查。它是医院最常见的化验内容之一。血液检查应由医嘱指定,医生使用检查结果明确或支持诊断,监督或决定治疗手段,并对未确定的病情作出筛查。
    •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是对人体血液状况进行初步的检查,包括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血清葡萄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的检查。
    • 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 载脂蛋白A1(apoli popro tein A1,ApoA1)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结构蛋白。其含量基本可反应HDL颗多少。血清/血浆样品ApoA1减少提示心血管(冠心病),脑血管(脑血栓)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常被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评价的灵敏指标之一。
    • T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且对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的辅助诊断,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监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 血清阳离子测定 血清阳离子测定是对血清内的主要的阳离子Na+进行测定,以判断体内离子情况。Na+为主要阳离子,约占阳离子总数的90%。
    • 腰臀围比例 腰臀围比例是人体脂肪分布的指标,过多脂肪积聚于腰间与患有慢性疾病(如: 心脏病、糖尿病等)有关。体脂肪之分布可分为两型:上身肥胖型与下身肥胖型; 上身肥胖型比较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险,故可利用腰围与臀围之比例来诊断,若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5,则为上身肥胖。皮下脂肪层具有保温的功用,厚度增加也反映体内的脂肪增多。
    • 高密度脂蛋白2-胆固醇 两步沉淀法可以测定HDL2及HDL3。第一步是测定HDL-C;第二步是使含脂质较多的HDL2沉淀,测定上清中的HDL3-C即可根据总HDL-C计算得HDL2-C。两步沉淀最好使用两种浓度的同一种试剂作沉淀剂。
    • 午夜一片法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午夜一片法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是通过下述原理进行的。在正常情况下,垂体分泌ACTH受血液循环中皮质醇水平的调节。外源性给予对垂体ACTH分泌抑制作用很强,而本身剂量很小,对血、尿皮质醇测定影响不大人工合成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观察血和尿皮质醇以及血浆ACTH的变化,可以反映垂体分泌ACTH的功能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是否依赖于ACTH。即可将Cushing病和Cushing综合征区别开来。
    • c肽释放试验 c肽释放试验是通过下述原理进行的。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肽,因此在理论上C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血中游离的C肽生理功能尚不很清楚,但C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故测定C肽水平更能反应β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功能。
    • 伦代试验 伦代试验是通过下述原理进行的。食物进入胃内可直接或间接地刺激胰腺分泌,食物中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可刺激十二指肠与空肠上段释放缩胆囊素(CCK),CCK又促进胰腺分泌消化酶。
    • 尿道功能检查 尿道功能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尿道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糖尿病病人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膀胱尿道功能异常即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后者终因顽固的尿道“梗阻—感染—梗阻”恶性循环出现肾功能衰竭而致命。尿动力学检查是目前确定膀胱尿道功能的最有价值的检查项目。
    • 尿常规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 尿液分析 尿检也叫尿液分析(uninalyoio)定义为目测、理学、化学、显微镜及仪器,对尿液进行分析,以达到对泌尿、循环、肝、胆、内分泌等疾病进行预防、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目的。尿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中的必查项目,它是尿液分析一般过筛项目,包括颜色、混浊度、干化学试带十一项及沉渣显微镜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 腹部外形检查腹部外形检查是指对腹部的外形,包括脐、体毛、皮肤等的检查,特别注意腹部是否膨隆或凹陷,腹部膨隆可能患有腹膜假黏液瘤,腹部凹陷可能反映的病征为消瘦、脱水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神经性厌食、糖尿病等。腹部外形检查用于判断腹部是否发生病变的辅助诊断。
    • 75克葡萄糖耐量检查 75克葡萄糖耐量检查是给受试者抽取空腹血标本后,口服75克葡萄糖,然后每隔一定的时间测定血糖含量并画出曲线,判断血糖含量。
    • 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mmol/L),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
    • 空腹血葡萄糖 空腹血葡萄糖是在空腹情况检查血液中血糖含量的一种检查。
    • 50克葡萄糖耐量检查 50克葡萄糖耐量检查是给受试者抽取空腹血标本后,口服50克葡萄糖,然后检测1小时后的血浆血糖值。
    • 血糖仪 血糖仪是血液样本通过血糖仪与试纸在电子元件的检测下发生反应从而反映血糖浓度。 生化仪抽静脉血后用离心机分离血液得到血浆,血血糖仪浆通过与葡萄糖氧化酶反应氧化葡萄糖后产生过氧化氢,用另外一监测系统测定过氧化氢的多少,而得出血糖含量。 生化仪的优点主要是测量非常精确,缺点是测量时间慢,通常第二天才能得到结果;用血量多,通常要3000~5000微升;操作复杂,只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才能操作;机器价格昂贵,只有部分医院才有配备。 快速血糖仪作为糖尿病监测不可缺少的仪器,已在糖尿病人中普及开来,凭借监测血糖来调整治疗方案,是使治疗达标,防止心、脑、肾、神经系统慢性并发症的有力举措,能使慢性并发症减少60%之多。但在病人甚至在一些缺少专门训练的医务人员中,存在着检测不准确,使血糖达不到理想控制水平,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 自我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可使死亡风险降低51%,并发症风险(如心脏病、中风、失明和截肢)降低32%。使糖尿病患者对自身血糖水平更加敏感,当血糖水平超出控制目标时,能降低并发症危险,并更合理地调整治疗方案。
    • 血糖仪试纸带法 血糖仪试纸带法是雅培试纸利用免疫层析法原理定性测定血样的HIV抗体。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9.8%。能检测出所有的HIV-1型、HIV-2和O亚型的样品。
    •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是1型糖尿病的标志性抗体,用于缓进型或隐匿型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另外,有研究表明,GADA在大脑发育和功能上有重要作用,并可能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GAD相关性自身免疫原性硬化综合征有关。
    • 脂肪尿和乳糜尿检查(Chyluria) 经肠道吸收的脂肪皂化后成乳糜液,由于种种原因致淋巴引流不畅而未能进入血循环,以至逆流致泌尿系统淋巴管中时,可致淋巴管内压升高、曲张破裂、乳糜液流入尿中,使尿流呈不同程度的乳白色,严重者似乳法称乳糜尿
    • 尿微量清蛋白(mA1B) 正常人尿液中,微量清蛋白含量极少,它是比较灵敏的早期发现肾损害的指标。国内常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采用随机尿,用肌酐比值报告排除率。
    • 餐后2小时血葡萄糖(2HPG,PBG) 正常人的血糖是相对恒定的,进食后大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由于进餐引起血糖浓度增高,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餐后2小时血葡萄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检查依据之一。
    • 维生素A结合蛋白(RBP) 维生素A结合蛋白是血液中维生素的转运蛋白,由肝脏合成,广泛分布于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其他体液中。测定维生素A结合蛋白能早期发现肾小管的功能损害,并能灵敏反映肾近曲小管的损害程度,还可做为肝功能早期损害和监护治疗的指标。
    • 尿酸碱度(pH) 尿液酸度即尿的PH值,右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正常人在普通膳食的条件下尿液pH为4.6-8.0(平均为6.0)。尿液PH值主要由肾小管泌H+,分泌可滴定酸、铵的形成、重碳酸盐的重吸收等因素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酸性磷酸盐扩碱性磷酸盐或相对含量,如前者多于后者,尿呈酸性反应,反则呈中性或碱性反应。
    • 血清α2-巨球蛋白(α2-MG) α2-巨球蛋白是血浆中分子量最大的蛋白质,在肝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合成,其具有酶抑制剂的作用,能调节细胞外蛋白水解,还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发育。测定血液中α2-巨球蛋白对诊断肝、肾疾病有一定的意义。
    • 尿液肉眼检查 尿液又称理学或肉眼检查,包括尿量、颜色、透明度、气味和比密(比重)的检查。一般用随意尿或晨尿标本。
糖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尿

  1.尿糖 正常人从肾小管滤出的葡萄糖几乎被肾小管完全吸收,每天仅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32~90mg),一般葡萄糖定性试验不能检出。糖尿通常指每天尿中排出葡萄糖>150mg。正常人血糖超过8.9~10mmol/L(160~180mg/dl)时即可查出尿糖,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值。老年人及患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升高,血糖超过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时可以无糖尿;相反,妊娠期妇女及一些肾小管或肾间质病变时,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时亦可出现糖尿。糖尿的检查常用的有班氏法(借助硫酸的还原反应)和葡萄糖化酶等。班氏法常受尿中乳糖、果糖、戊糖、抗坏血酸、先锋霉素、异烟肼及水杨酸盐等药物的影响,呈现假阳性,且操作比较不方便,现已渐被淘汰;葡萄糖氧化酶法由于酶仅对葡萄糖起阳性反应,特异性较强,但当服用大剂量抗坏血酸、水杨酸、甲基多巴左旋多巴亦可出现假阳性。尿糖不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一般仅用作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和提示可能为糖尿病而需进一步检查的指标。尿糖的影响因素除考虑肾糖阈及某些还原物质的干扰外,还常受尿量多少及膀胱的排空情况等影响。

  2.尿酮 尿酮体测定提供了岛素缺乏的指标,警告糖尿病患者即将或可能已存在酮症酸中毒,提示需进一步血酮体测定和血气分析。尿酮体的测定采用硝酸与乙酰乙酸反应,形成了一种紫色物质,提示尿酮体阳性。但以硝普钠为基础的反应不能测出在酮体(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中在数量上占主要部分的β-羟丁酸。有报道使用含巯基的药物如卡托普利时,可产生假阳性;而如尿标本长时间暴于空气中,则可产生假阴性。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合并其他急性疾病或严重应激状态时,以及妊娠期间,或有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时,应进行尿酮体检查。

  3.尿白蛋白 尿白蛋白测定可敏感地反映糖尿病肾脏的受损及其程度。

  4.尿C肽 C肽与胰岛素都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出来的,由胰岛素原分裂而成的等分子肽类物。测定C肽的浓度,同样也可反映胰岛B细胞贮备功能。

  5.管型尿 往往与大量蛋白尿同时发现,多见于弥漫型肾小球硬化症,大都属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

  6.镜下血尿及其他 偶见於伴高血压肾小球硬化症、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炎伴坏死心力衰竭病例中。有大量白细胞者常提示有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往往比非糖尿病者为多见。有肾乳头坏死者有时可排出肾乳头坏死组织,为诊断该病的有力佐证。

  (二)血 无并发症者血常规大多正常,但有下列生化改变:

  1.血糖 本病Ⅱ型中轻度病例空腹血糖可正常,餐后常超过200mg/dl(11.1mmol/L ),重症及Ⅰ型病例则显著增高,常在200~400mg/dl(11.1~22.0mmol/L)范围内,有时可高达600mg/dl(33.0mmol/L)以上。我院1例达1200mg/dl(66.0mmol/L);但此类病者常伴高渗昏迷及糖尿病酮症而失水严重经治疗后可迅速下降。

  2.血脂 未经妥善控制者或未治患者常伴以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尤以Ⅱ型肥胖病人为多,但有时消瘦的病人亦可发生。血浆可呈乳白色混浊液,其中脂肪成分均增高,特别是甘油三酯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有时有乳白色奶油盖,其最上层为乳糜微粒。大都属高脂蛋白血症第Ⅴ型。甘油三酯可自正常浓度上升4~6倍,游离脂肪酸自正常浓度上升2倍余,总胆固醇、脂、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增高。尤其是有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及肾脏病变的糖尿病者,脂质上升更明显,而单纯性糖尿病者则升高较少。游离脂肪酸上升更提示脂肪分解加速,反映糖尿病控制较差,与血糖升高有密切关系,较甘油三酯升高更敏感。高密度脂蛋白(HDL2Ch)尤其是亚型2降低,Apo.A1、A2亦降低。

  3.血酮、电解质、酸碱度、CO2结合力与非蛋白氮(尿素氮)等变化将在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和肾脏病变等有关节段中叙述。

做完检查确诊之后,我们又该如何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