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停与成交量的关系 - 水玲珑的日志 - 网易博客

 xuan eb 2011-05-21

涨停与成交量的关系

股票人生 2007-12-01 05:39:34 阅读41 评论0   字号: 订阅

(1) 涨停的成交量小,将继续涨升;跌停的成交量小,将继续下跌。

 (2) 涨停的中途被打开的次数越多时间越久,且成交量越大,则行情反转下跌的可能性越大;同样道理,跌停的中途被打开的次数越多时间越久,且成交量越大,则行情反转上涨的可能性越大。

 (3) 涨停关门的时间越早,后市涨升的力度也就越大;跌停关门的时间越早,后市跌落的力度也就越大。

 (4) 封住涨停板的买盘数量大小和封住跌停板时的卖盘数量大小说明买卖双方力量的大小程度,这个数量越大,继续原有走势的概率则越大,后续涨跌的幅度也就越大。 然而,正因为涨跌停板制度的上述种种特殊性点,许多的庄家则充分利用这些来迷惑场外的散户投资者。在实战操作过程中,庄家若是想出货,就会先以巨量的买单封住涨停板,以充分吸引市场的人气。自然原来本想抛售的投资者则会因之而出现动摇,而其他的投资者则会以涨停板的价格追进,而此时此刻,庄家则会借机撤走买单,填上卖单,自然很快就将仓位转移到了散户投资者的手中。当盘面上的买盘消耗得差不多之时,庄家又会在涨停板上挂上买单,以进一步诱多制造买气蜂拥的假象;当散户投资者又再度追入时,庄家则又开始撤去买单排到前面去,如此反复地操作,那可使筹码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高位出脱,从而达到逃庄出局的目的。 与之同样的道理,庄家若是想买进筹码以达到增仓的目的,就会先以巨量的卖单封住跌停板,以充分制造空方的效应氛围,打击市场的人气,促使场外投资者出脱自已所持的筹码,待吓出大量抛盘之后,庄家就会先悄悄撤除原先挂上去的卖单,让在后面排队的卖单排到前面来,自已则开始逐渐买进。当场外的抛单被自已吸纳将尽之时,庄家则又会重新挂出巨量跌停的抛单在跌停板上,如此反复地进行操作,以便进一步增大自已的持仓量。 在上述的情形下,人们所见到的巨额买卖单其实都有只不过是虚构的而已,远不足以作为我们判断后市行发展的依据,我们在实践操作中,为了避免上述现象误导我们的思维,从而产生错误的行为,则必须密切关注封住涨跌停板的买卖单的微妙变化状况。同时也必须判断出其中是否存在频繁的挂换单的现象,涨跌停板是否经常被打开,以及每笔成交量之间的细微变化和当日成交量的增减状况等,因此而作出正确的判断,相应地调整自已的具体操作。 在涨跌停板制度下,由于重大利好利空消息的突然出现,股票的价格因此突发性的缘故,涨跌迅猛而且没有成交量相伴,因而其所产生的结果是下跌时,投资者都在高位上被套牢,且被套的幅度一般都较深;上涨时,持股者都基本上获利,且获利的程度一般都较大,故此,踏空的投资者也就都有一种懊悔的心理。因此,一旦出现连续几个跌停板之后,就有可能出现下面的几种情形:

 (1) 持股者因被高高套牢,遂抱着一种'死猪不怕开心烫'的心理。本来就已经严重亏损,即使再跌也不抛售股票;即使回涨一点点也不愿出脱筹码,反正已经亏了钱,因此,市场上的卖压反而变得很轻起来,稍有利好消息,就容易出现有涨停板的强劲反弹。

 (2) 正因为在高位上套牢了较多的筹码,从而在开始狂跌的价位上,就会成为日后反弹行情产生后的强大阻力位,大市因升时要越过这一关口十分不易,除非有重大利好消息的配合,否则必然会出现因落或横盘整理,在此耗费许多时日。

 (3) 在一般程度上,股价跌得越惨的股票,将来回升时在此处所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大,关口越不容易超越出去。

 同样的道理,一旦连续出现几个涨停板之后,就有可能出现下面的几种情形:

 (1) 若是大市配合,市场上人气沸腾,场外的投资者受此氛围效应的影响,一般都会抱有更高的获利欲望,因而股价越涨越不卖出,从而形成一种无量空涨的势态。

 (2) 一旦大市出现不好的因素,由于市场上的投资者此时所持股票的获利程度,基本上都已经十分丰厚,因此,就具有很强的杀跌动力,很容易出现跌停板。

 (3) 股价在一般程度上,回落到涨升的启动点位上时,均不是那么容易击处的支撑的,一部分前期踏空者在正常情况下,也就纷纷进场抄底,促使股票价格回升反弹。 由此可见,在一般程度上,涨跌停板时的成交量小,则意味着其行情的原有趋势仍将继续发展;成交量一旦放大,则行情的原有趋势反转在即。但是,股票成交量的大小程度,又因为其股票流通盘成大小的不均,而各不相同,因此,在实践运用之时,我们一般都采用判断'巨量'的分析方法,多以其股票某处的换手率的大小而确定它的有效性的大小、强度。

 

  如何观察成交量

  股市中有句老话:“技术指标千变万化,成交量才是实打实的买卖。”可以说,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市场某一时刻的技术形态最终的认同程度。下面,笔者就两种比较典型的情况作一些分析。

  1、温和放量。这是指一只个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一样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这种放量形态,称作“量堆”。个股出现底部的“量堆”现象,一般就可以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一般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量上升,量缩时股价会适量调整。此类调整没有固定的时间模式,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所以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分批逢低买入,并在支持买进的理由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用来等待。需要注意的是,当股价温和放量上扬之后,其调整幅度不宜低于放量前期的低点,因为调整如果低过了主力建仓的成本区,至少说明市场的抛压还很大,后市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2、突放巨量。对此种走势的研判,应该分作几种不同的情况来对待。一般来说,上涨过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将很困难。而下跌过程中的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后市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的反弹可能就在眼前了。另一种情况是逆势放量,在市场一片喊空声之时放量上攻,造成了十分醒目的效果。这类个股往往只有一两天的行情,随后反而加速下跌,使许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进的投资者被套牢。

  成交是买卖双方达成共识后所产生的!即在某一价位,买卖双方供需平衡,合同量最大,也就是成交量最大。如果报价发生偏差,为了维持大的合同量,只有调整价格,才会有成交。随即形成了涨跌!现在请大家参与一个调查:

  假设你买了一只股票,可此股票经过长期下跌,跌到了历史低位。而且出现了成交量相当萎缩。此时出现了一根放量阳线,第二天继续阳线,但成交量比前一天略减。请问此时的成交量是如何形成的?现在给出如下几个观点:

  1,能熬到最后的人,肯定是深套的,该割肉的早割了,他会在第一根放量阳线卖出吗?

  2,如果是有新资金入场,那他的成交又是谁给的呢?

  3,是对敲吗?那他是在什么时候拿的筹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