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扑面,静室生香 文:musee
某夜,异乡,小小书房,偶然见到本《中国文化撷英》,翻开,是些很古老的文字:周易系辞、黄帝内经素问、礼记、淮南子..... 泛着绢黄的旧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静气。
突然感觉历史遥远的窗户被轻轻推开,清新沁脾的夜凉隐隐而近,心如古井,文字之间有清凉的绿水摇曳,照得见心境的波纹,却不是春水,而似秋意,那是禅坐到一定境地才会有的感受。而古老的中华文化中,早已涵有如此浓重的静气! “古人心静福寿齐”,所以这些古老的文字之间,与天地阴阳交融,文以载道,传达的都是与个人情绪无关的天地之道,文字背后隐藏着的,都是静心修道的深广内涵。 古风扑面而来,也是静气心生之际。满室静气缭绕,犹如旖檀香燃袅袅。 静谧书房,只有呼吸悠微,不知有心。
1、《周易系辞》第4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解释】 “易”符合天地的道理,所以能普遍包罗天地间的一切道理。仰观日月星辰天象,俯察地貌,因此可以知道可见、不可见的缘故,考察事物的开端,推究事物的终了,就可以明白死生因果的道理;宇宙万物其物质一面是由精微之气组成的,精神脱离物质性的肉体就是“游魂”,从而导致物质的变化,由此可推知鬼神的情况。 精通易道的人,其德与天地相似,因此不会违背自然规律。通晓万物而德行足以救助天下,其行事就不会有过失。思想无所不通,行事无有不可,但又不失原则,不随波逐流。明白天理,乐于顺应天命;安于所处而仁心敦厚,就能做到博爱。 天地间一切万物都包括在易道之内而不能超越其中,容纳万物而无所遗漏,通晓天地阴阳变化之道而充满智慧,这个奥秘,是无方所、无体积、无局限的。“神”,无影无形,无方所,无定体,充满空间而不占据空间,阴阳而不可测,妙万物而为言。
《周易系辞》第5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解释】 一阴一阳,既对立又统一,既制约又相互转化,这就是道的运用。是“善”使人不断均衡自身阴阳,弃恶扬善,逐渐与道相合。人的先天本性与道相合,也是成道的根本原因。仁慈的人见之把道叫做“仁”,智慧的人见之把道叫做“智”。大道之奥秘,在平凡的事物中,人每不悟,人们天天都在用它却毫无察觉,所以能全面认识这个道的人是很少的。阴阳之道通过仁爱被体现出来,通过功用可以体察出来,它能鼓动万物,但不象圣人一样怀有济世利民之忧,可以达到富有万物天天自新的境地。大业即是富有万物,盛德是不断自新,易是生生不已,新陈代谢,没有穷极。形成日月星辰等象叫做“天“,效法天的法则而形成的叫“地”。尽耆策成卦观象推知未来,叫“占卜”。通达事物的变化而见机行事,叫“事”。阴阳变化神秘莫测叫做“神”。 【评介】 “法象莫大乎天地”,立成器以为“天地盘”来模拟天地,反映天地的变化,而与天地相似,自然包罗了天地间的一切道理。易学取法天地,从仰观俯察,精心总结。高度抽象,仰观天文,荡成八卦以象天盘;俯察地理,制出九宫以象地盘。天盘称“乾”,“坤”是地盘,只是效法“天盘”之取用而定出“地盘”,乾坤即“天地盘”,是圣人所“立成器。”法天则地,立成器以为“天地盘”来模拟天地之道,而不违背自然规律之奥秘。 周易只用天地二盘,不另设人盘者,天人合一,人是一小天地,天地盘合一即人盘之用,易为人所应用,故不另设人盘,而人盘已具其中。 因此,易学之道可以适应天下人之应用,并非夸张之词。那怕旁门左道流行,也不同流合污,只乐于天地之道,所到之处或所居之地广行方便,普结善行,忧人之所忧,无慢人之所敬,则人皆爱之,也是学易者应有的修为。
2、《礼记 大学》选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解释】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先天良善的德性,在于亲近、善待他人,在于使人达到品德完善的境界而不迁移。知道应臻的境界是什么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够安于所处;安于所处才能够虑事周祥;虑事周祥才能够获得至善。每样东西都有本有末,每件事情都有始有终。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近道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先天良善的德性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德;要想修养自身的品德,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智慧;获得智慧的途径在于感通万事万物。 感通万事万物后才能获得智慧;获得智慧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德;品德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德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是不可能治理好家庭、家族、国家、天下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同样也是不可能的!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这就叫得到智慧了。
慎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解释】 诚其意的意思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这就叫做“诚于中,形于外”。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即使是在一个人独处时也一定谨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3 养生宝典:《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 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