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语】品读岩骨花香(原)

 另一种平静宋霞 2011-05-27





引用 古色边框两款 - 快乐天使 - 快乐天使

 

 


引子

相传,一介书生蒋晨,在武夷山小九曲渡口留下了“此大块赐我以文章耳”摩崖石刻,大有当年庄子和李白说此话时的风度。

茶可入道,茶可通神,岩韵散发的更多是文化信息。茶壶虽小,乾坤广大,杯中人生,境界非凡。未饮之前,不妨先浏览一下武夷岩茶的花名和名丛,谁能想象她竟有近千个之多。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有以茶树形态命名的,有以成品的香型命名的。有以传说之载植年代命名的,有以神话传说命名的,不能说天花乱坠,但可以讲天底下最美好的名称都送给了岩茶。

为爱岩韵深,故做岁寒交。清朝闽北人蒋衡敬重岩茶若“君子人也”。说他高风亮节,初见面目严肃,实则和而且正,开口十分苦涩,久则淡而清香,是位人中君子。苏轼更是不可救药。他把武夷岩茶誉为“叶嘉”,并为之立传洋洋洒洒写下上千言。

中国茶论几十部,有关茶诗千首以上,其中歌咏武夷岩茶也有数十首。当你我举杯,含英咀华之时,武夷茶文化更让你我不可自拔。十八道程序的茶艺引人走进“和敬怡真”的茶道。漫步茶的神圣王国。以茶道茶艺为主的武夷茶歌舞。则把岩韵表现得有声有色,武夷茶文化现已成为武夷山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了解这些再饮岩茶,细品岩韵,你会觉得,茶亦非茶,人亦非凡了。

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生态系统,享有“世界生物之窗”、“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天然植物园”的美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与生物园”的世界自然保护网成员。

武夷山是中国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有36峰、99岩之胜,峰峦叠嶂,怪石嶙峋,溪流纵横。而产茶历史更加悠久,宋代范仲淹谱歌道:“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早在唐代,武夷茶就享富盛名。宋元以来,山上茶事兴盛,岩岩有茶,无岩不茶。

武夷山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岩韵更以茶产之奇而奇

《中国茶经》云,“武夷山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 武夷茶奇绝之处在于岩韵。初闻此说,颇觉高深玄妙,书法家潘主澜以诗释之“解得此中梁氏语,‘归田琐记’却精祥”。将武夷岩茶的岩韵分为四品,一曰香、二曰清、三曰甘、四曰活。

而最具饮食男女的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岩韵作了具体的描写“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解燥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感。

范仲淹毫不夸张的告诉世人,”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苏轼则非常感慨的说:”君不见武夷溪边栗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前丁说的是丁谓,后蔡却指蔡襄,两人都是嗜茶如命,品茶有道之人。一时间武夷岩茶使“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道人白玉蟾挡不住岩韵的的诱惑,几盏过后便高吟“水调歌头”,“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天下名茶无数,为何武夷岩韵独具?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等都认为,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又因为兼取红、绿茶制作之精华,所以岩茶品质具有岩韵风格。故又有岩韵即“岩骨花香”之说.

 

【茶语】品读岩骨花香(原) - 一船烟雨 - 一船烟雨的博客

 

“韵”、“骨”、重于“香”

    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正岩的乌龙茶称为武夷岩茶,素有“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声誉,并享有“活、甘、清、香”四绝之称。其味甘泽而气馥郁,去绿茶之苦,乏红茶之涩,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岩茶带有兰花香,具有特殊的岩韵,味醇回甘,润滑爽口。

岩韵与岩骨实际上是同意词,指滋味而言,是内质哂纳感更深一层的表述,只能意会,很难口述,但亦说明“韵”、“骨”、重于“香”。评茶用语上称茶底厚而有岩骨则韵显,相反则底薄无骨则韵不显,以及杯底香是否持久,若仅有浓度而无底,则非武夷岩茶而是洲茶或外山茶而已。同时亦有‘活色生香、舌本常留甘尽日、齿颊留芳、沁人心脾、香味两绝”等形容。

除外形、色泽、整碎、净度外,一般以香、味、汤色、叶底四因素综合,以前二者为主,后者参考。幼稚茶的香气一般以锐者需浓烈、幽者需清远芳香馥郁的天然香、香气持久性长则佳。滋味一般的醇厚甘爽、喉韵清冽,回甘快而润,快感舒适,岩韵显者更为可贵。茶汤要求清冽明净,呈金黄或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要求软而不杂,红点或红边鲜明。

碧水丹山,硝风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烁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武夷岩茶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它奉献给人们的是独特的 “岩骨花香”。

【茶语】品读岩骨花香(原) - 一船烟雨 - 一船烟雨的博客

 

香气馥郁,滋味清远,汤色金黄明艳,香味尤为可贵

武夷岩茶的名枞是从菜茶群体品种中选出的优良单株,专门培育采制,并命以神奇美妙的花名。用这些优良品种制出的乌龙茶,如果来自正岩者,称为名枞。

著名的名枞茶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鹤冠、水金龟、金琐匙、醉海棠、钓金龟、迎春柳等。名枞茶,由于精心选种,制工精湛、生境优异,以致品质奇特,脍炙人口,加上名枞茶的来历往往伴以传奇和神秘的传说,更是极其珍贵,历来爱好者都不惜重金索购。然而,每个名枞茶的量很少,不过数两,品质各具特色,加上神话传说,名枞茶更为珍贵,常有难以品尝之福。

武夷岩茶中的极品,属大红袍最为珍奇,被誉为“茶中状元”,号称“茶中之王”,在华南和东南亚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产于武夷山天心岩附近的九龙涯半壁上。关于大红袍名枞茶树的身世,有许多美妙神奇的传说,诸如:这株树生于悬岩峭壁,人莫能登,以驯养猴子,穿着红衣攀缘采摘,因以得名;

另前清有一县官,久病难医,天心寺和尚以九龙涯半壁上的茶树采制的茶叶敬献,饮用数次,病即痊愈,该县官遂亲临茶崖,将身上穿的红袍披在该茶树上,敬香礼拜,从此那几株茶树则被称为大红袍。

清而不俗,细而幽长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精品,讲究内质。品赏武夷岩茶是一种极富诗意雅兴的赏心乐事,自古以来,文人学士非常崇尚这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品茶的环境、场所,要清雅、明净,厅室布置可以悬以国画、诗文,摆以兰花。古乐低回,古香古色。品茗不宜人数过多。明代张源《茶录》说“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五六人就嫌多,七八人则是喝茶解渴。这当然是指品赏而言,否则平常难以做到。

品茶先品人,品茶讲人品。品茶者心境要平和、矜持、不燥,这样才能体现传统茶德:即信奉人与人之和美、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社会之和静。这是茶之精神、茶之风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泡茶前要洗净茶壶、茶杯,然后用开水烫过。加放茶叶因人而异,嗜浓者多加,喜淡者则少放。将沸水冲入,满壶为止,然后用壶盖刮去泡沫,再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提高壶温,又能洗净壶的外表。约过1分钟,即可斟品。

现今流行的是不喝第一道,而是用第一道茶水烫洗茶杯后注入茶海,第二次冲泡的茶才开始斟品。有“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之说。

斟茶有讲究,各杯先斟少许,然后均匀巡回而斟,喻为“关公巡城”,茶水剩少许后,则各杯点斟,喻为“韩信点兵”,以免淡浓不一,冲水要高,让壶中茶叶滚动促进出味;斟茶要低,防止茶香散发,避免产生不雅之泡沫,这叫“高冲低斟”。献茶讲究礼节,朋辈对品时,应先敬长者;一茶待客时,则先宾后主。接受敬茶时,不必起身迎接,只要以食、中二指轻轻敲桌,如下跪状即表谢意。端茶杯时,宜用拇指和食指扶助杯身、中指拖住杯底。如此端法,即稳妥,又高雅,喻为“三龙护鼎”。

 

【茶语】品读岩骨花香(原) - 一船烟雨 - 一船烟雨的博客

 

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香兮薄兰芷

武夷岩茶首重岩韵,味以“香、清、甘、活”者为上,十分讲究“山骨”“岩韵”“杯底香”等。品茶时,应先闻其香,再看其色,三品其味,后观叶色。品茶是精神感应、高层次文化享受,因而要慢助细吸,徐徐入口。古人云:小杯曰品,大杯饮驴。牛饮可以止渴,小杯方能品出真味、领略情趣。

初品者体会是一杯苦、二杯甜,三杯回味无穷;嗜茶客更有“两腋清风起,飘然欲成仙”之感。品茶时,如将所泡过的茶叶放入清水中,观看叶色,为“绿叶红镶边”。这是武夷岩茶之特征。

以茶会友、和敬谈心,说古论今、吟泳诗词、欣赏茶歌、探究茶道、切磋茶艺、熏陶茶德。武夷山人不但擅长种茶、制茶、而且精于品茶。在挖掘继承古人煮茶、斗茶、鉴茶的基础上,把品茶和观景、赏艺融为了一体。

自斟漫饮——十八道程序

一、 “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二、 “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之岩茶代称,意为茶叶嘉美。

三、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四、 “乌龙入宫”:把武夷岩茶放入紫砂壶内。

五、 “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六、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七、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一石刻。

八、 “若琛出浴”:既用第一道茶水烫茶杯。若琛: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九、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以免淡浓不匀。

十、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茶汤较浓故分别往各杯中均匀巡回点斟,以利浓淡均宜。

十一、“三龙护鼎”: 即用拇指和食指扶助杯身、中指拖住杯底。此法,即稳妥,又高雅;

十二、“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十三、“喜闻幽香”:即嗅闻武夷岩茶的香味;

十四、“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十五、“再斟兰芷”:即再次斟茶。“兰芷”泛指武夷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十六、“三斟石乳”:即第三次斟茶。“石乳”元代武夷岩茶之名;

十七、“领略岩韵”:即慢慢地领悟武夷岩茶的韵味;

十八、“自斟漫饮”:海阔天空,或吟诗唱和、或谈古论今,趣味怡然。

【茶语】品读岩骨花香(原) - 一船烟雨 - 一船烟雨的博客

 

领略武夷岩茶的真趣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其在领略到武夷岩茶真趣之后的感受曾有一段生动的描写: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山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橡,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邃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芳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怡请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

品茶不仅要中外形,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内质领略其真味。而武夷岩茶的品饮方法在所有茶类中也是最为讲究的,从袁枚的描述中,可见一斑。但实际品饮起来还要复杂的多,当人们领略到武夷岩茶的真趣,就会被这种中国特有的珍品所折服。

总之,武夷岩茶与武夷风光一样享誉天下,正所谓“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茶语】品读岩骨花香(原) - 一船烟雨 - 一船烟雨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