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图片大全 >> 妇科病用药 >> 赤白带用药篇

 随风消散 2011-04-25

中草药图片大全之--五叶木通

别名  木通、羊开口、野木瓜、预知子、八月扎、八月炸
来源  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五叶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以根与藤茎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缠绕藤本,长3-15米,全体无毛。幼枝灰绿色,有纵纹。掌状复叶,簇生于短枝顶端,叶柄细长,小叶5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厘米,先端圆,常微凹至具一细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夏季开紫花,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基部着生1-2朵雌花,上部着生密而较小的雄花,花被3片,雄花具雄蕊6个,雌花较雄花大,有离生雌蕊2-13个。果肉质,浆果状,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两端圆,长约8厘米,直径2-3厘米,熟后紫色,柔软,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长卵形而稍扁,黑色或黑褐色。
生境与分布  生长在山坡、山沟、溪旁等处的乔木与灌木林中。分布于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省。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
药理作用  1.利尿:家兔口服或耳静脉注射五叶木通煎液,皆现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比淡竹叶略强。2.东北木通煎剂对恒温、变温动物的离体心脏均有增强收缩的作用。3.抑菌试验:木通水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固紫染色阳性反应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苦、寒。清热利尿,通经活络,镇痛,排脓,通乳。
主治用法  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红崩,白带,乳汁不下。用量3-10克。
参考配方  红崩白带:五叶木通藤根(鲜)、泡桐树根各120克,切细与猪肉半斤同煮,吃肉喝汤,每日2次,一剂分2日服完。可加适量白糖矫味,忌放食盐,服药期间忌生冷、辣物。

八月扎别名  狗腰藤、八月瓜、八月炸、腊瓜、预知子
来源  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e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以果实和根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或半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米。枝条灰褐色或灰色,有条纹,皮孔明显。三出复叶3-7枚,簇生短枝端,叶柄细长,有条纹,小叶3片,革质,卵形或卵状长方形,长3-7厘米,宽2-4厘米,先端圆,中央凹入,基部圆形、宽楔形或稍心形,全缘或略呈浅波状,上面略具光泽,下面淡粉白色。春夏开紫红色花,单性同株,总花序长达13厘米,总梗细长,雌花生于花序下部,有1-3朵,雄花生于花序上部,有20-30朵,雄花花被3,雄蕊6,花丝三角形,中央有退化雌蕊3-4枚;雌花较大,有退化雄蕊6,无花丝,有雌蕊3-6,离生,子房长方状圆筒形,稍弯曲,上位,1室,侧膜胎座,胚珠多数。果熟时木化,蓇葖肉质,浆果状,长圆筒形,长约8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紫色,果皮厚,果肉多汁,白色,8-9月成熟后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呈扁椭圆形,红棕色,长5-6毫米,有光泽。
 同属植物三叶木通,小叶较薄,边缘浅裂或呈波状,两侧小叶基部较平截。
 同属植物五叶木通,落叶木质藤本,小叶5片,先端圆常微凹至具一细短尖,种子长卵形而稍扁,黑褐色。
生境与分布  生于溪边、山间、林缘、灌丛中。分布于长江流域地区,西南至云南,北至河南、山西、陕西等地。三叶木通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五叶木通与三叶木通分布近似。
采集季节  秋季采果及挖根。
药理作用  1.三叶木通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2.利尿:家兔口服或耳静注五叶木通煎液,皆现利尿作用,作用比淡竹叶强。
性味功能  甘、温。疏肝,补肾,止痛。五叶木通:苦、寒。清热利尿,通经活络,镇痛,排脓,通乳。
主治用法  胃痛,疝痛,睾丸肿痛,腰痛,遗精,月经不调,白带,子宫脱垂。用量6-15克。五叶木通主治泌尿系感染,风湿关节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乳汁不下。用量3-10克。
参考配方  1.子宫脱垂:鲜八月扎果实半斤(或鲜根一斤),升麻10克,益母草60克,棕树根半斤,炖母鸡一只,服汤食肉,分数次服,服药期间卧床休息一周。
2.红崩白带:五叶木通鲜根、泡桐树根各120克,切细与猪肉半斤煮食,一剂分2天食完(4次),可加白糖调味。但忌放盐,忌生冷辣物。

透茎冷水花别名  美豆、直苎麻、肥肉草

来源  为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透茎冷水花Pilea pumila (L.) A. Gray .,以根、茎、叶入药。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肉质,直立,高5-50厘米,无毛,分枝或不分枝。叶近膜质,同对的近等大,近平展,菱状卵形或宽卵形,长1-9厘米,宽0.6-5厘米,先端渐尖、短渐尖、锐尖或微钝,基部常宽楔形,有时钝圆,边缘除基部全缘外,其余有牙齿或牙状锯齿,稀近全缘,两面疏生透明硬毛,钟乳体条形,长约0.3毫米,基出脉3条,侧出的一对微弧曲,伸达上部与侧脉网结或达齿尖,侧脉数对,不明显,上部的几对常网结;叶柄长0.5-4.5厘米,上部近叶片基部常疏生短毛;托叶卵状长圆形,长2-3毫米,后脱落。花雌雄同株并常同序,雄花常生于花序的下部,花序蝎尾状,密集,生于几乎每个叶腋,长0.5-5厘米,雌花枝在果时增长。雄花具短梗或无梗,在芽时倒卵形,长0.6-1毫米;花被片常2,有时3-4,近船形,外面近先端处有短角突起;雄蕊2,可多至4;退化雌蕊不明显。雌花花被片3,近等大,或侧生的2枚较大,中间一枚较小,条形,在果时长不过果实或与果实近等长,不育的雌花花被片更长;退化雄蕊果时增大,椭圆状长圆形,长及花被的一半。瘦果三角状卵形,扁,长1.2-1.8毫米,初时光滑,常有褐色或深棕色斑点,熟时色斑多少隆起。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与分布  除新疆、青海、台湾、海南外,分布几遍全国。常生于海拔400-2200米山坡林下或岩石缝阴湿处。

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甘、寒。利尿解热,安胎。

主治用法  糖尿病,孕妇胎动先兆流产。叶治创伤出血,瘀血。根叶并治急性肾炎,尿道炎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用量5-10克。

别名  山芍药、草芍药

来源  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野生品)、草芍药P. obovata Maxim.、川赤芍 P. veitchii Lynch.,以根入药。

形态特征  1.芍药见白芍项下。

2.草芍药: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肥大,圆柱形或纺锤形,有分支,外皮棕红色。茎直立,无毛,基部有数个鞘状鳞片。最下部的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的为三出复叶或单叶,顶生小叶倒卵形或宽椭圆形,长11-18厘米,宽6-10厘米,下面无毛或沿脉有疏柔毛。春季开花,花单朵顶生,直径5-9厘米,萼片3-5,长1.2-1.5厘米,花瓣6,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长2.5-4厘米,雄蕊多数,心皮2-4,无毛。蓇葖果长2-3厘米,开裂时心皮张开,外卷,果皮内面红紫色。种子宽椭圆形,深蓝色。

3.川赤芍(狭叶牡丹):近上述两种,但小叶二回分裂,小裂片条状披针形,花顶生并腋生,心皮有黄色绒毛。图示为川赤芍。

生境与分布  草芍药生于山地林边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川赤芍生于海拔2700-3700米的高山阴暗处、林下、林边。分布于山西、甘肃、青海东部、四川、西藏等地。

采集加工  春、秋季采挖,以秋季为佳。

药理作用  1.赤芍对痢疾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其他药理作用见白芍项下。

性味功能  苦、凉。凉血,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用法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瘀腹痛,胸胁疼痛,痈疖疮疡。用量3-10克。忌与藜芦同用。孕妇慎用。肝功能不好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参考配方  1.痛经:赤芍、乌药、香附各10克,当归12克,延胡索6克,水煎服。

2.心绞痛:(赤槐丸)赤芍、槐花各12克,丹参10克,桃仁6克,没药3克。一日量,制成水丸,每日服12-20克。

3.肋间神经痛,赤白带下,腹痛:赤芍、香附各60克,研末,每服6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4.慢性肠炎,腹痛,大便带粘液:赤芍、萝卜樱各10克,枳壳、桔梗各6克,水煎服。

臭椿别名  椿根皮、樗树皮、樗白皮、凤眼草(果实名)

来源  为苦木科樗树属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以根皮和果实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根皮灰黄色,皮孔明显,纵向排列,外皮断面颗粒性,内皮纤维性。树皮平滑,有纵裂纹,新枝赤褐色,初有细毛,后稍脱落,髓心特大。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有柄,小叶13-25片,卵状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4.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斜截形稍圆,叶缘上半部全缘,近基部常有少数粗齿,齿端背面有腺体一枚,叶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破裂后有奇臭。夏季开绿白色小花,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雄花有雄蕊10,子房有5心皮,柱头5裂。翅果扁平,长椭圆形,淡黄绿色或淡红褐色,中间有种子一粒。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间路旁、村边,常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加工  春、夏采根,去净外面粗皮和中间木心,切丝,晒干备用。秋末采果,晒干。

药理作用  1.果实对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2.本品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根皮:苦、涩、寒。燥湿清热,止泻,止血。果实:苦、凉。清热利尿,止痛,止血。

主治用法  根皮:慢性痢疾,肠炎,便血,遗精,白带,功能性子宫出血。果实:胃痛,便血,尿血,外用治阴道滴虫。用量6-10克。果实外用适量,水煎冲洗。

参考配方  1.久痢,便血:椿根皮焙干研粉,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或制成面糊丸如黄豆大,滑石粉为衣,每服20粒,每日3次。

2.湿热白带:①凤眼草、益母草各等量,共研细粉,水泛为丸,每服10克,每日2-3次。②椿根皮配滑石等量,共研细末,每服6克,开水调服。或配苦参10克,黄柏6克,水煎服。

3.赤白带,小腹痛:椿皮45克,炮姜碳、白芍、炒黄柏各6克,研末或作水丸,每服10克,每日2次,白开水送服。

4.赤白痢疾:根皮单味水煎服。或配黄连1.5克,厚朴、木香各5克,当归10克,水煎服。

5.肠风下血:凤眼草半生半炒为末,每服6克,米汤送下。

6.痢疾:椿根皮15-30克,爵床10克,凤尾蕨15克,水煎服。

7.滴虫性阴道炎:椿根皮15克,水煎服。同时用千里光30克,煎水洗阴道。

红白二丸别名  红白二元、红黑二丸、岩丸子、鸳鸯七、水八角、一口血、一点血、小桃红、山海棠

来源  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中华秋海棠Begonia sinensis A. DC.,以块茎、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细弱多汁草本,高20-40厘米或稍高。有球形块茎。茎直立,几不分枝。单叶互生,叶柄细长,达10厘米,叶片薄纸质,卵形,长5-12厘米,宽3.5-9厘米,先端渐尖,常成尾状,基部心形,偏斜,边缘成尖波状,有细尖牙齿,下面淡绿色。秋季开粉红色花,花单性同株,数朵排列成稀疏的聚伞花序,雄花有雄蕊多数,雄蕊柱短于2毫米,雌花子房下位,花柱3。蒴果长1.2-2厘米,有3翅。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野阴湿的岩石上。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区。

采集加工  秋季采收,分别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苦、酸、平。活血调经,止血止痢。

主治用法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吐血,衄血,跌打损伤出血。用量6-15克。

参考配方  1.红崩白带:红白二丸15克,炖肉服。

2.痢疾,瘀血腹痛:红白二丸10克,水煎服或嚼服。

紫三角别名  叶子花、光叶子花、宝巾、簕杜鹃、小叶九重葛、三角花、紫亚兰、三角梅

来源  为紫茉莉科叶子花属植物光叶子花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以花入药。

形态特征  藤状灌木。茎粗壮,枝下垂,无毛或疏生柔毛;刺腋生,长5-15毫米。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3厘米,宽3-6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被微柔毛;叶柄长1厘米。花顶生枝端的3个苞片内,花梗与苞片中脉贴生,每个苞片上生一朵花;苞片叶状,紫色或洋红色,长圆形或椭圆形,长2.5-3.5厘米,宽约2厘米,纸质;花被管长约2厘米,淡绿色,疏生柔毛,有棱,顶端5浅裂;雄蕊6-8;花柱侧生,线形,边缘扩展成薄片状,柱头尖;花盘基部合生呈环状,上部撕裂状。南方花期为冬春间,北方温室中3-7月开花。

生境与分布  原产巴西。我国南方栽培于庭院、公园,为美丽的观赏植物。

采集加工  夏秋采集,阴干备用。

性味功能  苦、涩、温。调和气血。

主治用法  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用量10-15克。

白蔹别名  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

来源  为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 Makino.,以块根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攀援藤本,长约1米。块根粗状肉质,长纺锤形或卵形,深棕褐色,数个聚生似地瓜。茎基部木质化,多分枝,幼枝光滑有细条纹,带淡紫色,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互生,长6-10厘米,宽7-12厘米,叶柄较叶片短,无毛,小叶3-5片,一部分羽状分裂,一部分羽状缺刻,裂片卵形或披针形,中间裂片最长,两侧的很小,常不分裂,叶轴有宽翅,与裂片交接处有节,两面无毛。夏季开黄绿色小花,聚散花序小,与叶对生,花序梗长3-8厘米,细长常缠绕,萼5浅裂,花瓣、雄蕊各5,花盘边缘稍分裂。浆果球形,熟时蓝色或蓝紫色,有针孔状凹点。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野坡地,路旁杂草丛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河北、陕西、湖北、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以春采的为好,洗净,剥去外皮,纵剖两半,晒干。

性味功能  苦、平。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用法  支气管炎,赤白带下,痔漏,外用治疮疖肿毒,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烧烫伤。用量5-1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调敷患处。阴寒性疮肿勿用。反川乌、草乌。

参考配方  1.烧烫伤:白蔹、地榆各等量,研细末,香油调敷患处。

2.湿热白带:白蔹、苍术各6克,研细末,每服3克,每日2次,白糖水送下。

3.扭挫伤:白蔹2个,食盐适量,鲜品捣烂如泥,外敷伤处。

4.痈肿初期,红肿热痛:白蔹适量,或加赤小豆等量,研末,水调敷患处。或单味白蔹10克,水煎服。

5.烫火伤,冻疮溃烂:单味研末,或配黄柏粉适量混合,香油调敷患处。

6.赤白带下:白蔹10克,水煎服。

7.面生粉刺,酒渣鼻:白蔹、杏仁等量,共研细末,鸡蛋清调涂患处。

8.诸物哽咽:白蔹、白芷各等分,为末,水服6克。

9.胎孕不下:白蔹、生半夏各等分,为末,为丸,梧子大,用榆皮汤下50丸。

10.诸疮不敛:白蔹、赤蔹、黄檗各10克,炒研,轻粉3克为细末,先用葱白浆水洗净,敷之。

木耳别名  黑木耳

来源  为真菌类担子菌纲木耳科木耳属植物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 Underw.,以子实体入药。

形态特征  子实体胶质半透明,有弹性,薄片耳状,直径可达12厘米,厚约2毫米,以侧生短柄固着于基质上,边缘不整齐波状,外面紫褐色,疏生短茸毛,边缘部分较密,里面平滑,暗褐色至紫褐色,子实层发达,淡紫褐色,孢子弯长方形或圆柱形。

生境与分布  生于栎树、槭树、椴树或其他阔叶树的朽杆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陕西、甘肃、江苏、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可食用。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甘、平。补气血,润肺,止血。

主治用法  气虚血亏,四肢抽搦,肺虚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崩漏,高血压病,便秘。用量3-6克。

参考配方  1.高血压,血管硬化,眼底出血:木耳3克,清水浸泡一夜,于饭锅上蒸1-2小时,加入适量冰糖,于睡前服。

2.痔疮出血,大便干结:木耳3-6克,柿饼30克,同煮烂作点心吃。

3.月经过多,淋漓不止,赤白带下:木耳焙干研细末,以红糖汤送服。每次3-6克,一日2次。   

 

四叶葎别名  四叶七、小锯锯藤、红蛇儿、天良草、蛇舌癀、四棱香草

来源  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四叶葎Galium bungei Steud.,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达15-35厘米。须根多数,丝状,橙红色。茎通常直立,细弱,四棱形,淡绿色,无毛。托叶2,叶状,叶片4,轮生,无柄,卵状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4毫米,先端钝,具短尖,基部渐窄,全缘或有小锯齿,两面均略有粗糙毛。夏季开淡黄绿色小花,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纤细,无毛,萼四裂,萼筒全部与子房合生,花冠极短,4裂,裂片窄椭圆形,先端钝尖,雄蕊4,雌蕊子房下位。干果由2个各具1粒种子的双悬果构成,表面有短毛。

生境与分布  生于原野坡地草丛或路旁、田边。分布于西北及河北、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等地。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甘、平。清热解毒,利尿,止血,消食。

主治用法  痢疾,尿路感染,小儿疳积,白带,咳血,外用治蛇头疔。用量15-30克。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小儿疳积:四叶葎根30克,研成细粉,分成6包,取1包置于碗内,用烧开的甜酒冲兑,加盖,候稍冷,连药粉于早晨空腹时服下,连服5包(5天),第6包用猪肝30克蒸服。一般服一个疗程即愈。

2.痢疾:四叶葎15-30克,水煎服,红糖为引,每日一剂。

3.热淋、赤白带:四叶葎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4.咳血:鲜四叶葎6克,洗净捣烂,冷开水送服。

5.跌打损伤:四叶葎根30克,水煎,水酒对服。每日一剂。

6.蛇头疔:鲜四叶葎适量,捣烂外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