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凯旋号 2011-05-30
为什么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 12:40 
  人们常常不无悲怆地大发感慨:“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客观地说,有这种感觉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有人说婚后失去了性的吸引力;有人说见异思迁是人的本性;有人说家庭琐事使爱情质量下降。林林总总,说法各异,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我们的理解是:从恋爱到婚姻,实际上是从类催眠状态回归到了正常的意识状态。你眼中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是实际情况有多大,而是你的感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有一句谚语说:“我们因为不了解而结婚,因为了解而分离。”还有一位哲学家对年轻夫妻们说过:"你们自以为相互之间在婚前已经十分了解了,其实,你们在结婚以后会发现在枕边睡的是另一个人"。

  随着婚姻这一法律形态把两个人的关系固定下来之后,浪漫的爱情必然褪色。那种一见钟情,销魂断肠,如痴如醉,难解难分的状态,再也不可能持久下去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先前从来不会出现的大量家庭琐事。这些事,既不好玩而又日复一日。如果说,那种浪漫的恋情在结婚的初期还尚未完全消失,但随着婚龄增长,激情必然会递减。这个责任不在婚姻,因为这种感情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是不可能持久的,时间久了,奇遇必然会归于平凡,陌生必然会变成熟悉,新鲜感必然会消退。用我们的话来说,你不可能总是处于催眠状态,你总是要回归到清醒的、现实的意识状态之中的。如果有谁还想延续催眠中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失望。

  有位作家曾在一本书上把恋人比作借来的"书",令人好奇而动心,于是总想一口气将它读完;而把结婚后的爱人比作是自己买来的"书",想的时候就去翻一下,不想的时候就将它搁置一旁,因为这"书"已经是自己的了。所以这位作家认为爱情生活激情汹涌,而婚姻生活静如止水。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认为,爱情一旦步入婚姻,就会在婚姻中慢慢"老"去,原先的浪漫激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生活中的诸多琐事所扰,进而一步一步走向清醒。

  再来看一篇网文。

  我和月美相恋了三年,终于在去年10月走进了“围城”,我们两人在恋爱时亲密无比,经常看电影、逛公园、说情话、发短消息,恩爱无比,甜甜蜜蜜,做着所有相恋情侣们做的事情。那时,即使我上班很忙,也会一天抽出时间来煲电话粥,轻声慢语,叮嘱她吃饭、下班回家小心,睡觉关好门窗等等,感觉两个人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讲不完事情,觉得这是一种幸福。

    在去年夏天,我单膝点地,凭着鲜花和钻戒,彻底征服了月美,于是我和月美开始张罗着结婚,装修房子、买家具、拍婚纱照、发请帖、准备蜜月旅行,一切都忙的不亦乐乎,“十一”我牵着她的手踏入了婚姻的殿堂,并许诺“执子之手,白头偕老”。

  初入婚姻之门,两人很是激动,蜜月期情意绵绵,颇有“只羡鸳鸯不羡仙”之感,但是,当婚假休完,我们开始正常上班以后,情形就变了。谈恋爱时的浪漫、卿卿我我、郎情妾意,转化成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这种平淡的日子,又加上我工作挺忙的,公司离家又远,每天回来都感觉很累,谈恋爱时的那种生龙活虎的精力似乎不复存在了。往往吃过饭,洗漱过后,上床看会儿电视就睡着了;有时兴致来了,也会上上网、打打游戏。月美感到,我对她的爱不像以前那么多了。有时她问我几句,我只会回答是与不是,仿佛没有什么精神,也不太愿意回答。有一次,月美问我:“我们周末回我妈家好不好?”我答道:“是!”月美有些火了,说:“我问你好不好,你怎么回答‘是不是’,是什么意思啊?你是不是烦我了,哼!我看我们谈恋爱的时间这么短,这么快给你追到手,你当然不会珍惜。”  

  当时,我听了,也不相让,说:“你不知道我工作很累吗?一点也不知道体谅我,这些小事,你安排一下不就行了。”月美听了,就更加生气了,于是两人就吵了起来,之后一段时间我们便陷入了“冷战”。虽然过段时间就恢复了正常,但彼此心中留下了“心结”,经常会为一些生活琐事产生口角,常常“冷战”。我知道我们彼此还爱着对方,但婚姻却一直在这种危机中过着。 

  其实,真正的危机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对恋爱与婚姻这两个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正确认识。爱情是浪漫的,爱情中充满了激情。但那种销魂断肠,如痴如醉,难解难分的状态,可能持久吗?也就是说,你会总是处于催眠状态吗?不可能,也不好。浪漫式的爱情不可能成为婚姻的基础,如果婚姻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那就是等于是建立在沙滩上,建立在激流上面,婚姻怎么可能牢固呢?

  如果你愿意接受我们的劝告的话,那么我要说:恋爱时是恋爱时的活法;结婚后是结婚后的活法。恋爱时你不可能清醒;结婚后你也不可能不清醒。

  这就是现实,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

  在所有日常生活中的类催眠现象里,爱情中的类催眠现象不敢说它的力度最大,但一定可以说它的覆盖面最广。只要是真心谈情说爱的人(所谓坠入爱河的人),不可能有完全清醒的,当然完全清醒也就没有味道了。不仅自己感到没意思,对方也会感到没意思。也正因为如此,爱情才会成为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除了我们在前面已作表述的种种心理因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且不会消失的因素就是“性”。性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的本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缺失性需要。缺失性的需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生理上将无法获得平衡、心理上也将感受到焦灼与不安;二是这种需要有周而复始的特点。例如我们吃完午饭后的确是饱了,不想再吃了。但到了晚上又饿了,还得再吃。这种需要既与生理有关,又与心理有关。作为一种本能性的冲动,当它与其它心理元素交织在一起,再在环境的催眠作用之下,它的确会表现出一种不顾一切的特征,出现一系列为爱而颠狂的现象。同样的道理,在婚后,由于“审美疲劳”的出现,对特定对象的性兴趣就会下降,“性趣”的冷却,有助于相对清醒地、客观地认知对方,这时就会觉得对方原来并不怎么样了,进而导致亲密度下降。所以有人认为,婚后五到十年是婚姻的危险期。如果过了这个危险期,爱情将向亲情转变,性的重要性随岁月的流逝而显得重要性降低(不能视为是生理功能下降的原因),互相视对方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时产生的就是另一种新的甜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