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中成药1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1-06-07

 

2007-10-20 16:8  【 】【我要纠错

药名

主要组成

功效与主治 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

五粒回春丹   清热解毒、透表化痰。

适用于小儿瘟毒所致之头痛身热,流涕多泪,
咳嗽气短,烦躁口渴,麻疹初期疹出不透等症。
即西医之麻疹、高热惊厥等病。

口服。每次5粒,每日2次。鲜芦根煎汤或温开水空腹送下。本药主要用于外有风邪,内有毒热者。若疹色紫赤暗滞,高热神昏即热已入心包,则不再适合服用本药。(注:避风寒,忌食油腻后味。)
小儿感冒冲剂;   清热解表。 主治风热外感,发热咳嗽,微恶风寒,流涕喷嚏,
烦躁口渴,咽喉红肿等症。类似西医之小儿上呼吸
道感染属肺热外感者。
1岁以内每次6克,1-3岁每次8克,4-7岁每次12克,8-12岁每次24克,日服2次。热开水冲服。
小儿牛黄散   祛风震惊,清热化痰。 主治小儿热邪内炽惊风之烦躁口渴,夜眠不安,
喉间痰鸣,大便燥结,发热恶风,有时可见指纹红紫等症。
即临床之癫痫,小儿外感高热,便秘等属内热炽盛者。
口服。每次0.9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周岁以内小儿均减。
小儿金丹片   解表祛风,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镇惊熄风。 主治小儿风热外感之头痛发烧,热痰咳喘,鼻塞流涕,
咽喉肿痛或热邪入里,口渴烦躁,热极生风以及隐疹不出,
痄腮等症。西医之多种传染疾病,导致高热惊厥,
热极生风或痰热惊风等症,麻疹,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
均可选用此药治疗。
口服。每次2-3片,周岁以内均减,每日2次。(注:体质虚寒者忌用。)
儿童清肺丸   清肺止咳,化痰定喘。 适用于小儿肺热外感之咳嗽身热,气处作喘,
痰涎壅盛,痰多稀白 ,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而腻等症。
口服。7-10岁小儿,每服2丸。3-6岁,每服1丸,3岁以下,每服半丸,每日2次。(注:忌油腻生冷,体虚久咳及喘泻并作者慎服。)
小儿至宝锭   清热导滞,祛风化痰。 主治小儿乳食停滞,感受风寒引起的发热恶寒,
鼻塞流涕,咳嗽痰多,恶心呕吐,大便干燥,
心烦急燥,时有惊悸等症。类似小儿感冒,
消化不良,便秘以及高热惊厥,支气管炎,
肺炎等属外感挟滞者。
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周岁以内小儿均减。
小儿急惊粉   清热镇惊,祛风化痰。 适用于小儿脏腑积热引起的积热惊风,手足抽搐,
目直天吊,痰涎壅盛,身热咳嗽,气促作喘,
烦躁口渴等症。即小儿高热昏厥、急性感染性
疾病所致的高热、肺炎等。
口服。每次0.3-0.6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周岁以内小儿均减。(注:忌肥甘油腻,脾胃虚弱者忌用。本药适用于食积、虫积较久而偏食者。
一捻金   消食导滞,泄热祛痰 主治小儿乳食停滞,滞热内盛的食欲减退,
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胸高气急,烦躁不安,
咳喘痰鸣,舌苔黄厚等症。对婴儿尤为适用。
口服。0.6克/次,以蜜水调服。周岁以下服0.3克/次。2次/日。待见有泻下2-3次不消化稀便后,即应停药,连服以不超过2-3日为宜。(注:脾虚泄泻、消化不良者忌用)
儿童清热导滞丸   健胃导滞,消积化虫。 主治小儿积食,虫积少食,面黄肌瘦,虫积腹痛,
夜眠咬牙,嗜食泥土异物,腹大青筋暴露,
烦躁口渴,低烧不退等症。类似西医的慢性营养紊乱,
肠寄生虫等症。
口服。1丸/次,2次/日。周岁以内小儿酌减(注:忌肥甘油腻,脾胃虚弱者忌用。本药适用于食积、虫积较久而偏食者)
小儿化食丸   消食导滞,活血破积。 主治小儿食积,腹账便秘,烦急好哭,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舌苔厚腻等属素食积积滞者。
口服。2-4岁每服1丸,周岁以下每服半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注:忌辛辣、油腻等物。虚证勿用。)
小儿健脾丸   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主治小儿脾虚腹泻不止,面色苍黄,精神不振,
胃纳欠佳或虽无腹泻而有脾虚,乳食不消者。
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均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