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律》与《明大诰》

 西纳 2011-06-12
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开始编定《大明律》,历经三十年完成并颁行天下。

    它的制定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367年,即明建朝初年。朱元璋鉴于元末法制败坏的教训,提出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充分体现其要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因此,朱元璋命左丞相李善长等创草律令,编律285条,令145条,其律文按唐律编订,体例以《元典章》为准,这些也就构成了《大明律》的雏形。第二个阶段是在1368年,朱元璋亲加裁酌,确定了《大明律》仿唐律12篇的体例设置,确定了篇目一准之于唐……分为三十卷的结构,使其更加完善。第三个阶段是在1380年,朱元璋废中书省和宰相,并以此为机更定大明律。这次修改将《大明律》按六部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律,共30460条,隋唐以来延至元代以前800余年的法典结构至此一变。第四个阶段是在1388年,在丰富完善了相关内容的情况下,朱元璋决定将《大明律》刊布中外,令天下所知遵守。《大明律》从初创到定型,历时三十多年,充分体现了朱元璋对立法的慎重态度。

    从总体来看,《大明律》律文简于唐律,但其立法技术上较之更为精细,体例更趋完善和科学,其立法精神也远比唐律、宋律更加严格,成为影响后世深远的封建大法。在此基础上,朱元璋广开言路,在午门外设立鸣冤鼓,百姓若有冤情可以直接向皇帝本人申诉。此外,他还亲手编写了《醒贪简要录》,教育官员要廉洁自律,而对于腐败的官员则采用重刑加以严惩。因此在明朝初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一片盛世之局。

    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又编定了《明大诰》,集中体现了朱元璋重典治世的思想。

    大诰之名源于儒家经典《尚书大诰》。朱元璋为防止法外遗奸,将其亲自审理的案例加以整理汇编,并加上因案而发的训导,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可以说《明大诰》与当今英美法系的判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具有一定的先进意义。但《明大诰》加重律中罪名,滥用法外之刑的特点却使其成为了一部令人生畏的法典。自汉朝初期废除肉刑以来,虽然各朝各代的刑罚种类变化繁多,但大多数都已摈弃了残酷的肉刑。而《明大诰》又将这些酷刑带回刑典之中,四编大诰开列了如诛足、枭首、断手、斩趾等刑罚。而朱元璋本人更是挖空心思,想出如:挑筋、断舌、抽肠、凌迟等一些灭绝人性、令人发指的手段来惩治犯罪。对于惩治贪官污吏朱元璋更是态度坚决、手段残酷,凡是查证属实的贪官,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近乎不近人情的处罚,流放、杖责是轻,重则枭首、绞刑甚至剥皮、凌迟。他对生命、对人的生存权利、人的自尊极度蔑视,活生生的人在他的眼中无异于猪狗,想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使得当时的官吏噤若寒蝉、百姓终日惶恐不安,这种做法尽管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集权统治,但也给日后明朝中后期的混乱局面埋下伏笔。在这点上,研究律法之士,不得不引以为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