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作文谱卷之一【原文】
凡书之首卷,不得不将根本工夫言之。正虑初学者见之,以为迂阔无当也①,然而不可因此将全书弃去不阅,后尽有切近入目者,请随意从后卷阅起可也。
【注释】
①迂阔:不切实情。
【评述】
唐彪首先阐明了卷一的内容及如何看待它。卷一谈论求学的“根本功夫”,包括“学基”、“文源”、“读书总要”三章:“静”为“学基”,“涵养”、“养气”为“文源”,“读书总要”论读什么和怎么读。唐彪对本卷的态度与朱熹对《近思录》首卷的态度相仿。“朱熹曾经在与门人弟子谈话时说过,‘《近思录》首卷难看’,‘看《近思录》,若于第一卷未晓得,且从第二卷、第三卷看起’。因为第一卷的‘道理孤单’,所谓‘道理孤单’,就仿佛是‘高处不胜寒’,这些超越了现象世界只是在语言世界中可以讨论的终极本原太过抽象。……却一段也不能少,因为它是根本枢纽。”(《中国思想史》第二卷,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
1.1 【原文】学基【评述】
“学基”,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基地):静。这一章是对宋明理学“明心养性”说的诠释,体现了唐彪的教育哲学思想。读书作文是一种复杂的、有目的的精神活动,需要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环境。为此,一要心田虚静,二要甘于寂寞。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刘勰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静心方能治学,“静者心多妙,体物之工,亦惟静者能之”。心中无一杂物,排除一切世俗观念的干扰,凝神关注,专意于读物,必有所得。
1.1.1 【原文】
唐彪曰:涉世处事,敬字工夫居多①;读书穷理,静字工夫最要②。然涉世处事,亦不可不静;读书穷理,亦不可不敬,二者原未尝可离。故周子言圣人主静③,程子喜人静坐④,已包敬字在内。朱子恐人流于禅寂,于是单表敬字,曰,动时循理,则静时始能静⑤。此言最为了彻,大抵执事有恪⑥,动时敬也,戒谨恐惧,静时敬也;时行而行,物来顺应,动时静也,时止而止,私意不生,静时静也。二者本不宜分属,但整齐严肃,于作事上见得力,故曰,涉世处事,敬字工夫居多也;澄神静坐⑦,于道理上易融会。故曰,读书穷理,静字工夫最要也。今彪欲人读书穷理,故专阐发静字⑧,因多集古人之言以证之。
【注释】
①敬字工夫:语见《朱子语类》卷十一:“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读书分年日程》卷三:“朱子曰:程先生(颐)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凡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
②静字工夫:宋饶鲁《双峰语录》:“问:明道教人且静坐,是如何?曰:此亦为初学而言,盖他从纷扰中来,此心不定如野马然,如何便做得功夫?故教他静坐,待此心宁后,却做功夫,然亦非教它终只静坐也,故下‘且’字。”
③周子:周敦颐(1017—1073),宋道州人,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他采用道家学说,以太极为理,阴阳五行为气,对宋明理学影响甚大。程颢、程颐都是他的弟子。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④程子:程颢(1032—1085),宋洛阳人,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弟程颐(1033—1107),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二人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创立者。二程提出“主敬”术,“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程子遗书》卷十五),所谓“主敬”,其实使人心不去思念万物,而与“天理”合一。这里指学习时精神专注。
⑤语见《宋元学案·晦翁学案》。朱熹原句为:“惟动时能顺理,则无事时能静。静时能存,则动时得力。”朱子: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云谷老人、沧洲病叟等,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世称“朱子”。祖籍江西婺源,19岁登进士,从此走上仕途。与吕祖谦合著有《近思录》,是学习理学的重要入门书。编《小学》、《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等。《四书》从元代开始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性理大全书》卷四十六:“敬不是万虑休置之谓,只要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非专是闭目静坐,耳无闻目无见,不接事物,然后为敬。”朱熹说的“居敬”,不是主静,也不同于佛家闭目合十,而是指专心致志、谨慎认真。禅寂:指僧侣坐禅寂定。
⑥执事有恪:《诗·商颂》:“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恪kè,谨慎而恭敬。
⑦澄神静坐:这里指摆脱外界干扰,驱除杂念,思想集中。
⑧读书穷理:朱熹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朱熹所说的“穷理”,并不是探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而主要是指体认“天理”,领会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封建伦理道德。
【评述】
唐彪编著《读书作文谱》的目的是让人学会“读书穷理”,是对朱熹思想的继承。在读书中,“敬”、“静”的作用是统一的,但唐彪认为更需要“静”,只有“静”心才能入得书去,对道理易于融会贯通,“故专阐发‘静’字,因多集古人之言以证之”,从“1.1.2”至“1.1.8”多方引用来阐述“静”。而“静”不等于佛家的“坐禅”。
1.1.2【原文】
周子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①
【注释】
①见《宋史·道学一·周敦颐》卷四百二十七。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主静:无欲故静。无欲故静,盖中正仁义是理,主静是心。惟其心无欲而静,则此理自然动静周流不息矣。极:大中至正者也。
【评述】
周敦颐用来象征本原的“太极”,据他的解释是一种绝对的“一”,不仅是宇宙未剖时的混沌状态,而且是人心未动时的绝对寂静。人若要体验这种本原,就需要回归这种“寂然不动,诚也”的心灵境界。
1.1.3 【原文】
程伯子曰①:静坐后,见万物皆有春意②。学者只要静个心,此上头尽有进步③。程伯子在扶沟时④,谢、游诸公侍侧问学⑤,程子曰:“诸公在此,只是学某说话,何不去力行?”诸公云:“某等无可行者。”程子曰:“无可行时且去静坐。”⑥尹和靖⑦、孟敦夫⑧、张思叔侍坐⑨,程叔子指面前水盆语曰:“清静中不可著一物,才著物便摇动。”见学者有未解决悟处,曰:“且向静坐中求之。”⑩
【注释】
①程伯子:程颢。程伯子谥曰纯,程叔子曰正。
②《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程子所谓‘静后见万物皆有春意’。”
③《近思录》卷四:“伊川先生曰:学者患心虑纷乱不能宁静,此则天下公病。学者只要立个心,此上头尽有商量(注:不知你心虑纷扰甚事)。”
④扶沟:地名。扶沟县,宋代归开封府,今属河南省。程颢曾知扶沟县事,伊川侍行。
⑤谢游:谢良佐、游酢。《宋史》卷四百二十八:“谢良佐,字显道,寿春上蔡人,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在程门,号四先生,登进士第。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与兄醇以文行知名,所交皆天下士,程颐见之京师,谓其资可以进道,程颢兴扶沟学,招使肄业,尽弃其学而学焉。”
⑥《朱子语类》卷九十六:“明道在扶沟时,谢游诸公皆在彼问学,明道一日曰:‘诸公在此,只是学某说话,何不去力行。’二公云:‘某等无可行者。’明道曰:‘无可行时且去静坐。’盖静坐便是涵养得本原稍定。”
⑦尹和靖:尹火享(1071--1142),宋洛阳人,字彦明,受学于程颐,终身不应科举,靖康初赐号和靖处士。《宋史》有传。
⑧孟敦夫:孟厚,字敦夫,宋洛阳人,从程颐学。
⑨张思叔:张绎,字思叔,宋河南寿安人。
⑩见《性理大全书》卷四十七。著zhuó:同“着”。
【评述】
本节指出程子主张通过“静坐”以求得“善心”这一人的本原,这种修养方法是唯心主义的,但一心向善的思想是合乎社会要求的,且他也主张“力行”,即要把知识、伦理道德用于实际,这些都是可取的。
1.1.4 【原文】
朱子曰:“昔陈烈先生苦无记性①,一日读《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②,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记得书?’遂闭门静坐,不读书百余日,以收放心,后去读书,遂一览无遗。”③
杨至之曰④:“读书全要精力与聪明。”朱子曰:“虽然如此,然亦须是静,方运得精神。昔李延平⑤说罗仲素⑥解《春秋》,见识亦浅,后来随人入广,在罗浮山住三两年⑦,养得心极静,看书自尔透彻,故注解与前大不同。某初疑解《春秋》于心静有何关涉,后来始知学人惟能习静,则心体虚灵,道理方看得彻。”⑧
朱子曰:“心于未遇事时能静,至临事方用,便有气力。如当静时不静,心虑散乱,及至临事,已先倦了。伊川解静专二字云:‘不专一,则不能直遂。闲时须是收敛凝静,做事便有精神。’”⑨
【注释】
①陈烈:字季慈,宋代福州侯官人,性介僻,笃于孝友,学行端饬,里中人敬之,从学者常数百,贤父兄训子弟必举烈言行以示之,尝以乡荐试京师,不利,即罢举。见《宋史》卷四百五十八。
②“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见《孟子·告子上》。求其放心,找回自己放纵散漫的心。
③见《朱子语类》卷十一。
④杨至之:杨至,字至之,晋江人,游文公朱熹之门。
⑤李延平:李侗(1093—1163),字愿中,宋剑浦人。从同郡罗从彦习理学,年二十四闻郡人,世号延平先生。其弟子朱熹辑其平时语录为《延平答问》。详见《宋史》卷四百二十八。
⑥罗仲素:罗从彦(1072—1135),宋南剑人,字仲素,人称豫章先生,为程颢、程颐再传弟子。著有《遵尧录春秋指归》等,《宋史》有传。
⑦罗浮山:在广东省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
⑧《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须是有精力,杨至之曰:‘亦须是聪明。’曰:‘虽是聪明,亦须是静,方运得精神。昔见延平说罗先生解《春秋》也,浅不似胡文定,后来随人入广,在罗浮山住三两年,去那里心静,须看得较透。某初疑解《春秋》干心静甚事,后来方晓盖静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
⑨《朱子语类》卷十二:“心于未遇事时,须是静,及至临事方用,便有气力。如当静时不静,思虑散乱,及至临事,已先倦了。伊川解静闲处云:‘不专一,则不能直遂。闲时须是收敛定,做得事便有精神。’”直遂:程伯淳曰:“乾,阳也,不专一,则不能直遂;坤,阴也,不翕聚,则不能发散。”
【评述】
本节通过实例说明,“静坐”可以使人收回“放纵散漫”的心,从而“心体虚灵”,“做事便有精神”,读书便易有得。叶圣陶说:“阅读时候的心情也得自己调摄,务需起劲,愉快。”(《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1.1.5 【原文】
唐荆川①《答袁坤仪②书》云:立身之道,全在收拾真种子③(真种子宜细参,不可轻忽),此种子人人本具,个个圆成④,不从闻见而入,不因书史而得,须要将一切知见,一切情识,通行抹煞,心心念念,昼夜不舍。如龙之养珠,如鸡之抱卵,绵绵密密,下几个月至虚至静工夫,庶可收拾此物,而顶立于宇宙之间。
【注释】
①唐荆川:唐顺之(1506—1560),字应德,明武进人。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学识甚博,通晓天文、数学、地理、兵法,擅长古文,是明中叶一大家,人称荆川先生。著有《荆川先生文集》。
②袁黄(1535—1609):字坤仪,号了凡,明吴江(今江苏省吴江县)人。明穆宗隆庆四年中举,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曾任河北宝坻县令和兵部主事。博学好佛,一生对星象,法律,水利,理数,兵备,政治,堪舆等都有研究。他写的四篇家训《戒子文》是劝善的名篇,流行于世,争相传阅,后人合刊更名为《了凡四训》。另著有《了凡四训》《静坐法》《祈嗣真诠》《立命篇》等。
③真种子:指良知,本心,本性等。《明儒学案》卷十二:“涵养工夫贵在精专,接续如鸡抱卵,先正尝有是言,然必卵中原有一点真阳种子,方抱得成;若是无阳之卵,抱之虽勤,终成假卵。学者须识得真种子,方不枉费功夫,明道云:学者须先识仁,吾人心中一点灵明,便是真种子,原是生生不息之机,种子全在卵上,全体精神只是保护得,非能以其精神帮助之也。”卵:此处指鸡蛋。
④圆成:圆满成就之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评述】
“立身之道”,在于“人人本具”的“真种子”,它“不从闻见而入,不因书史而得”,这是一种先天论的观点。
1.1.6 【原文】
吴因之曰①:凡欲静座,须先息心②,日常随事炼习,游情杂念,尽行抛舍,洁洁净净,常要还此寂然不动之体。才觉昏愦,即奋迅振发;才觉懒散,即专一凝神③,大慧从此生矣。
【注释】
①吴因之:吴默,字因之,明代吴江人,文学为时人所推重,尤工制义,万历壬辰会试第一,历官太仆寺卿。曾带头出资安葬周顺昌等人,“同坐死者五人,吴因之率众葬之虎丘,勒石曰五人之墓,今岿然存也。”
②息心:排除杂念。
③凝神:聚精会神。
【评述】
本节说明只有排除外界干扰,驱除杂念,专一凝神,才能静心。
1.1.7 【原文】
延平李氏①《答朱子书》曰:子曩时②从罗先生③学问,终日相对静坐。子时未有知识,退入室中亦只静坐。先生令予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时作何气象④,此意最善。⑤
朱子曰:明道教人静坐,李先生亦教人静坐。盖精神不定,则道理无奏泊⑥处。又云:须是静坐,方能收敛。⑦
唐彪曰:心非静不能明,性非静不能养,静之为功大矣哉!灯动则不能照物,水动则不能鉴物,静则万物毕见矣。惟心亦然,动则万理皆昏,静则万理皆彻。古人云,静生明⑧。《大学》曰: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⑨。颜子未三十而闻道者,静之至也⑩。伊川见其徒有闭户澄心静坐者,则极口称赞11。或问于朱子曰,程子每喜人静坐何如?朱子曰,静是学者总要路头也。12
【注释】
①李氏:指李侗。朱熹之父朱松和李侗曾拜罗从彦为师,学习二程之学。朱熹师事李侗。
②曩nǎng时:以往,从前。
③罗先生:指罗从彦。
④《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⑤《性理大全书》卷四十七:“延平李氏《答朱晦翁书》曰:‘某曩时从罗先生学问,终日相对静坐,只说文字,未尝及一杂语。先生极好静坐,某时未有知,退入室中亦只静坐而已,先生令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未发时作何气象。此意不唯于进学有力,兼亦是养心之要。’”
⑥奏泊:奏,通凑,会合。凑泊,凝合,聚结。
⑦见《朱子语类》卷十二。
⑧《易原就正》卷三:“吾见其介然自守者,如石之安而静也,静生明,明生断,理欲之几微,又待终日而后辨哉?”
⑨《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⑩颜子:颜回(前521—490),春秋时鲁国人,字子渊,孔子弟子。好学,乐道安贫,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后世儒家尊为“复圣”。
11《明儒学案》卷六十二:“程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善学云者,只此是求放心亲切工夫。”
12《朱子语类》卷九十六:“伊川见人静坐,如何便叹其善学?曰:这却是一个总要处。”
【评述】
唐彪论述了“静”能使人“进学有力”,因为“静坐”能使人精神集中,道理易明,“静则万理皆彻”,“动则万理皆昏”。
1.1.8 【原文】
唐彪曰:每日间取半日静坐,半日读书,行之数年,不患不长进①。然世人有终日读书不辍者,竟无片时静坐者,是止知读书之有益,而不知静之为功大也。何不取古人之言细思之?《易》云:君子以洗心,退藏于密②。又曰:收敛归藏,乃见性情之实③。《诗》云:夙夜基命宥密④。诸葛武侯曰:宁静以致远⑤。司马迁曰:内视之谓明,反听之谓聪⑥。诚以静坐,不视,则目光内照;不听,则耳灵内彻;不言,则舌华内蕴。故曰,三光返照于内,则万化生焉,全才出焉。虽然,非可以徒然从事也,必宜觅致功之法⑦。昔周濂溪欲人寻孔颜真乐在何处⑧,罗仲素欲人看喜怒哀乐未发时气象如何⑨,紫阳皆赞其妙⑩。彪亦有一诀,欲人寻认此身本来真面目。三法之中,任用一法,时常寻看,或十年,或二十年,寻看得来,固属上智,寻看不来,心亦有所专主,自然能静。即此是操存实际功夫也11。
【注释】
①《朱子语类》卷一百十六:“若浑身都在闹场中,如何读得书?人若逐日无事,有见成饭吃,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高子遗书》卷八上:“程先生毎喜人静坐,朱先生每教人读书,此意真妙。错认其意者,便溺章句,便耽寂静,失之远矣。弟看来吾辈每日用功,当以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静坐以思所读之书,读书以考所思之要。”
②《温公易说》卷五:“‘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洗心,涤诸邪恶,存养精明;藏密,返于无形。”《朱子语类》卷七十五:“故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以此洗心者,心中浑然此理,别无他物;退藏于密,只是未见于用,所谓寂然不动也。”
③收敛归藏,乃见性情之实:《周易传义附录》卷一:“非《周易》原文,系朱熹注文。本义:收敛归藏,乃见性情之实。朱氏附录,利贞者性情也,是乾之性情;始而亨时,是乾之发作处,共是一个性情,到那利贞处,一个有一个性情。百谷草木皆有个性情了,元亨方是他开花结子时,到这利贞时方见他底性情,就这上看乾之性情,便见得这是那利贞诚之复处。”
④《毛诗注疏》卷二十六:“‘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传:二后,文武也。基,始。命,信。宥,宽。密,宁也。笺云:昊天,天大号也。有成命者,言周自后稷之生而已有王命也。文王武王受其业,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顺天命,不敢解倦,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宽仁所以止苛刻也,安静所以息暴乱也。”
⑤诸葛亮《戒子书》:“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徳。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悲叹穷庐,将复何及也!”
⑥《史记·商君列传》卷六十八:“赵良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反听:外听他人意见。内视:内自省察。有成语“内视反听”。自胜:自我克制。
⑦舌华:明代曹臣著《舌华录》,该书取前人问答隽语,分类编辑,凡十八门,《世说新语》之余波也,所录皆取面谈,凡笔札之词不载,故曰舌华,取《佛经》舌本莲华之意。三光:日、月、星。万化:万物变化。致功:尽力用功。
⑧《宋史·道学·周敦颐传》:“敦颐每令人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孔颜:孔子、颜回。
⑨《中国历代经籍典》第二百八十五卷《中庸部纪事》载:“从彦好静坐,侗退入室中亦静坐;从彦令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而求所谓中者。”
⑩紫阳皆赞其妙:见《朱子语类·太极》:“其实动之前未尝无静,静之前未尝无动。”紫阳:指朱熹。世为徽人,居紫阳山下,朱熹居福建崇安县时,乃称其厅堂为紫阳书室。
11操存:操守,品行。
【评述】
唐彪继承了朱熹“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的读书法,“静坐”以有时间来思索所读之书,这是有道理的。总结了“致静”三法,关键是做到心“有所专主”,就“自然能静”,这才是“操存实际功夫”。
1.1.9 【原文】
唐彪曰:心无累能静,勤省察以驱闲念能静①,不疾行大声能静②,不见可欲能静。
唐彪曰:人性多喜流动,而恶寂静,坐不数刻,心未起而足先行矣,此学人通病也。昔金仁山以带系足于椅③,足行而带绊之,乃转复坐。许白云亦于门阈上加横木④,每行至门,为木所格,复转静坐⑤。昔之先哲,皆于禁足一事,极其留意也。
【注释】
①省察:就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
②《二程子抄释》卷八:“思叔诟詈仆夫,伊川曰,何不动心忍性,思叔惭谢(释,只当教之以道)。”
③金仁山:金履祥(1232—1303),元兰溪人,字吉父,号仁山,学者称仁山先生。宋末曾召史馆编修,未及用而宋亡。入元,隐居教授以终。撰《尚书表注》和《论语集注考证》,有《仁山文集》等。
④许白云:许谦(1270—1337),字益之,元代金华人。幼孤力学,受业于金履祥,于书无所不读。晚年讲学,以白云山人自号,世称白云先生。从游者千余人,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著有《读书丛说》等。
⑤阈:门槛。格:栅栏,这里是动词,限制,阻止。
【评述】
唐彪指出内“省察”以驱除“闲念”,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防止它们干扰自己的内心,这样能做到“静”。
1.1.10 【原文】
唐彪曰:天下至精之理,与至佳之文,皆吾性中所固有①。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②。陆象山曰:人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③。朱子曰:六经所以明理,理既得,可无事于经④。六经且然,何况文字?进而上之,孔子亦曰:余非多识也,予一以贯之⑤。大圣大贤,其言同出一辙。然则学者亦必从源本上寻讨实功以为基地,反求于内,使必定性灵⑥,慧光焕发⑦ (此须名师指授,非能自至。古人云:无师传授,枉劳心)。故外则取精微书卷,简练揣摩⑧,通其世务,精其文章,斯体立,而用始随之⑨。若内无根本工夫,虽博极五车,恐于性命之学⑩,终未能有实得也。
【注释】
①皆吾性中所固有:这一哲学观点,是对孟子、陆九渊、王守仁思想的继承。孟子说,“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陆九渊、王守仁认为“心即理”。
②语见《孟子·尽心上》。
③陆象山: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宋抚州金溪人,乾道八年进士。后还乡居贵溪之象山讲学,学者称象山先生。为宋代理学家,主张“心即是理”,与朱熹“理在气先”的主张不同。《象山语录》巻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在陆九渊看来,人的‘本心’就是‘天理’,所以为学者只要把握住本来就具有的那颗纯粹的‘人心’,就已经成为‘道心’。学问的方向应当是向内体察。当弟子问‘天下万物不胜其烦,如何尽研究得’时,他就告诉弟子,其实,‘万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理’,就可以把握一切,这就有了那句千载名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中国思想史》第二卷,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5页)
④《朱子语类》卷一百三:“要之,经之于理,亦犹传之于经。传所以解经也,既通其经,则传亦可无;经所以明理也,若晓得理,则经虽无亦可。”
⑤《论语·卫灵公》: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用一种道理贯穿于各类事物中。
⑥源本:原本,根基,事物之所由起。性灵:性情。
⑦慧光:佛教所谓智慧之光。
⑧精微:精细隐微。简练:选择训练,指在学术技艺上下功夫磨练。
⑨体、用:本体和作用。我国古代哲学家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表现和产物。唯心主义者认为“无”、“理”、“心”等为“体”。唯物主义者以“有”、“气”、“物”等为“体”,事物的运动为“用”。
⑩性命: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天命观认为,人、物之性都是天生的,人性是天命或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有的则不同意这种观点,而从自然阴阳变化之气来阐述性命。
【评述】
“天下至精之理,与至佳之文,皆吾性中所固有”,唐彪从此哲学观点出发,认为“静处”是“学基”,是“实功”,是“根本功夫”。通过静处体悟,“反求于内”,从自身去发现,从本心而求善端,从而识见天理。但他并不反对读书,而认为只有以此为基础,读书才有收获,“取精微书卷,简练揣摩,通其世务,精其文章,斯体立,而用始随之”。
【综述】
“学基”一章,引用多家名言证明了“静”对“读书穷理”、修好“性命之学”的作用,是对宋明理学“反求于内”思想的继承,把它作为求学之“基”。其读书目的和朱熹明“天理”的思想一脉相承,有历史局限;方法上也有脱离社会实践之嫌,这是应该批判的。但“静”对读书而言,也有它的积极意义。“静”不等于“坐禅”,它要求专一学问,不受外物干扰。教育既要联系实际,但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过分地强调生活实际,会削弱学问的功底的。对学术研究来说,尤需潜心。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提出:“即令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挥唯物主义观点,也是一种需要多年静心研究的科学工作。”因而对唐彪的观点应作全面评价。这一点在今天更有实际意义,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指出:“其实任何一个生活在大学校园里、有现实感的人都知道,中国大学现在最需要的是坐下来,静下心来(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始终流传着‘偌大的校园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句老话,过去是由于政治的混乱,现在则是商业的冲击与行政的干预),老老实实教书,做学问。”“有人说,这是一个‘不读书’时代,真正的学院派在中国依然是寂寞的。”“王先生(王瑶)说:‘不要瞻前顾后,不受风吹草动的影响,沉下来,做自己的学问!’”(《追寻生存之根》钱理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3,45,67页)
1.2 【原文】文源【评述】
本章承上章“天下至精之理,与至佳之文,皆吾性中所固有”,发挥古代“文气”说,论述文章的渊源要深,要重涵养,“养其文之所自出者”。
1.2.1 【原文】
武叔卿曰①: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②。文字俗浅,皆因蕴藉不深③;蕴藉不深,皆因涵养未到④。涵养之文,气味自然深厚⑤,丰采自然朗润⑥,理有余趣,神有余闲,词尽而意不穷,音绝而韵未已,所谓渊然之光、苍然之色者是也。程明道谓子长著作微情妙旨,寄之笔墨蹊径之外⑦。此无他,惟其涵养到、蕴藉深,故其情致疏远若此。
【注释】
①武叔卿:武之望(1552-1629),字叔卿,号阳纡,自署关中(今陕西临潼)人,明代医学家。万历十七年进士,为人恭而不阿,直而不抗。有“关中鸿儒”之称,酷爱诗文,学问、经济为人称道。现存《游温泉》、《登骊山观虎斑石》2首,是咏赞临潼佳山丽水之作。
②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李善注:“虽无佳偶,因而留之,譬若水石之藏珠玉,山川为之辉媚也。”韫,蕴藏,包含。媚,美好。
③蕴藉:含蓄;蓄积。
④涵养:朱熹《朱文公集》五八《答徐子融书》:“如看未透,且放下,就平易明白切实处玩索涵养,使心地虚明,久之须自见得。”现多指包括思想修养、业务修养,以及社会生活实践各方面所形成的修养。
⑤气味:比喻意趣或情调。
⑥丰采:风度,神采。朗润:明朗润泽。
⑦《通雅》卷首三:“程子云,子长著作,微情妙旨寄之文字蹊径之外;孟坚之文,情旨尽露于文字蹊径之中。读子长文必越浮言者始得其意,超文字者乃解其宗;班氏文章亦称博雅,但一览之余情词俱尽。张辅以文字多寡为优劣,此何足以论班马哉?”
【评述】
本节首先指出“涵养”的作用,“涵养到”,“蕴藉深”,文章才能“词尽而意不穷,音绝而韵未已”。
1.2.2 【原文】
周恭叔曰①:昔之君子无意于为文,盖尝养其文之所自出者,不使好恶忧患、忿懥恐惧②,动于中以害之,故其心正而气全③,气全文自至也。④
【注释】
①周恭叔:名行已,宋代永嘉人,十七入太学,有盛名,师事程伊川,元佑六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字,其行实见《伊洛渊源录》。
②懥zhì:发怒的样子。
③气:我国古代哲学概念,常指构成万物的物质。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气”有不同含义。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气”主要指人的思想修养。曹丕“文以气为主”,第一次将“气”的概念引入文论,既指作家的气质才性,又指文章的气貌风格。刘勰以气论人,“缀虑裁篇,务盈守气”,“清和其心,调畅其气”,不只指作家道德思想的修养,也同时指作家写作时的精神状态;以气论文,“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宫商为声气”,他不仅注意到文气的形成在于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联系,而且认识到音韵声律也同样是文气形成的重要因素。韩愈“气盛言宜”,“气”可以认为是由思想内容决定的“底气”,只要底气足,那么句子无论长短,声调无论高低,都是合适的、自然的,也就是说内容决定形式。宋代提倡程朱理学,“理”高于“气”,“文以理为主,以气为辅”,“理”决定“气”。要获得文学上的成就必须从道德修养入手,立行为本,立言为表。
④《仕学规范》卷三十四:“周恭叔《谢范内翰书》云:昔之君子无意于为文,盖尝养其文之所自出者,不使好恶忧患,忿懥恐惧,一动于中。故其心正,则气全。愚谓六经之文、圣贤之事业,皆由此其选也。”
【评述】
本节说明了周恭叔对“心”、“气”、“文”三者关系的看法,“心正而气全,气全文自至”,因此,必须加强修养。
1.2.3 【原文】
瞿昆湖曰①:举业文字,不患意见不高,理路不彻②;只患心粗气扬,不能潜心会悟,以体贴当日圣贤真实意旨,故文不能工也。吾自静养百日以后,始觉夜气清明、良心渐复③,然不敢不加意收敛。日间虽不能不应酬,而每以无事处之,不敢疾行一步,亦不敢高声说话。即待童仆,亦未尝轻加怒詈④。故执笔为文,能言乎人所不能言,发人之所未能发。我之胜于人者以此,人之不及我者亦以此耳。⑤
【注释】
①瞿昆湖:瞿景淳,明常熟人,字师道,号昆湖。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清正自持,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总校《永乐大典》,修《嘉靖实录》,卒谥文懿,《明史》有传。
②举业:举子业。指科举时代专为应试的学业。理路:思想或文章的条理。
③良心:美好的心境。
④詈lì:骂。
⑤《四书讲义困勉录》卷十一:“瞿昆湖曰:辞气二字并重,前辈有气是纲、辞是目之说。同是一句说话,或出之以和平,或出之以乖戾,故辞之有气,犹颜之有色,都要重看。”
【评述】
只有加强内心修养,才能“潜心会悟”“圣贤真实旨意”,这样,所作之文才能“言乎人所不能言,发人之所未能发”。可见,深刻的文章来自深厚的思想修养。
1.2.4 【原文】
袁坤仪曰:文章小技也。然精神不聚,则不工;识见不高,则不工;理路不熟,则不工;涵养不到,则不工;有一毫俗事入其肺腑,则不工。故习之者,必远尘冗①,屏嗜欲②,绵绵焉束心一路,精神全注于文,而不复知其他。既而束心渐熟,妄念渐消,并文字之得失,亦不复置之胸中,天君湛然③,以此习文章,即以此养性命,二者合而为一。故人得其皮,我得其髓;人功劳而效鲜,我功逸而效多。大抵修业之道④,寂寂者常聚,营营者常分⑤。聚则精专,分则荡散。精专则深入,荡散则浅收。此必然之理也。
【注释】
①尘冗:世俗杂事。
②嗜欲:嗜好与欲望。
③天君:指心,古人以心为五种感觉器官的主宰。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④修业:古称书版为业,因此把写作叫修业。清宋翔凤《管子识误》:“古人写书用方版,《尔雅》:‘大版谓之业。’故书版亦谓之业。”
⑤营营:往来不绝的样子。《南华真经新传》卷十一:“无使汝思虑营营者,所谓无心于物也。”
【评述】
本节说明了文章不“工”五条原因,指出要写出好文章,就要“远尘冗,屏嗜欲”,修养品性,“精神全注于文”,“以此习文章,即以此养性命”,做到作文与做人统一。
1.2.5 【原文】
武叔乡(“乡”疑为“卿”)曰:文者心之精也,而神所为也。神有清浊,则文有纯杂;神有静躁,则文有粗细;神有昏明,则文有显晦。有诸内必形诸外,若表影相符①,未有或爽者也②。故修文之士,先务凝神,神完则精固,精固则气充,气充则志强。天下事,无不可为者,况区区文字乎?若凝神从事而文有不工者,吾未之信。虽然,凝神亦难言矣。必扫除外好,归并一路,收摄此心③,绵绵密密,无丝毫间断,而神始得凝焉,岂营营者能妄希哉?
【注释】
①表影:表,古代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杆。影:日影。
②爽:失,差。如:毫厘不爽。
③收摄:收敛。约束身心。
【评述】
本节指出文章是内心的反映,“有诸内必形诸外”,因此,必须“扫除外好”,注重修养;且应“凝神”立“志”从事于此,文才工。
1.2.6 【原文】
杜牧之曰①:文以气为主②,气和文自雍容大雅,气壮文自充实雄健,气清文自澄洁鲜明。凡欲作文,须先养气。毋轻喜,惧气之扬也。毋暴怒,惧气之拂也。毋多言,惧气之躁也。毋妄动,惧气之失也。动静语默,端详开泰③,常使太和元气④,周流于四体间,发为文章,自然迥出寻常矣。又袁坤仪曰:养气,非易易也。须先正心,将万缘放下⑤,使心君泰然⑥,一物不扰,一念不生,则气自然宁定,自然清明,工夫渐渐涵养,内外夹持,勿助勿忘⑦,斯有得也。
【注释】
①杜牧之:杜牧(803—852),京兆万年人,字牧之、佑孙。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复举贤良方正。诗长于近体,七绝清新俊迈,尤为后人所推崇。文章奇警纵横,皆有为而发。为别于杜甫,人称小杜。有《樊川集》。
②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清浊:意近刚柔。
③端详:端庄安详。开泰:亨通安泰。
④太和:古代指阴阳会和、冲和的元气。元气:指人的精神,生命力的本原。
⑤万缘:佛家指一切因缘,即事物的因果关系。
⑥心君:荀子《天论》以耳目鼻口形为天官,以心为天君。宋陆游《夏日杂咏》之四:“省事心君静,忘情眼界平。”
⑦勿助勿忘:《四书讲义困勉录》卷四:“‘学而时习之’节,张彦陵曰,工夫全在时习上。个中有勿忘勿助意,‘说’(悦)字正形容时习之妙,见无限自得光景,俱从时习里面出来,是圣人鼓舞人心语。翼注曰,人但知忘者非习,而不知助亦非习,助长则生涩,习则驯熟,是勿助勿忘意。圣人论学,极着力极不着力,若竟不着力则已,是生安地位矣。”意思是说,既不过分用功,又不能不用功,要顺其自然,恰到好处。
【评述】
本节论述了“文以气为主”,而养“气”须先“正心”,不受外物和杂念的干扰。这样,“工夫渐渐涵养”,作文才有得。
1.2.7 【原文】
袁坤仪曰:作文有三昧①,先须扫除胸中鄙秽,不染一尘,静坐三四月,或半年,纵不能,亦须随事遣情,于念中息念,将妄心妄见,减得一分,便有一分受用。习之久久,自然尘氛渐退②,淡泊虚融③。然后再取经史大家之文,次第读之,口诵心维④,优游涵泳⑤,令其渐积汪洋。由是握笔为文,随机应副,自然成一家言矣。
【注释】
①三昧:一是佛教语,意为“定”、“正定”等,即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二是指奥妙,诀窍。
②尘氛:尘俗的气氛。
③淡泊:恬淡寡欲。虚融:闲静,内心不为外物所动。
④口诵心维:诵,朗读。维,思考,亦作惟。一面诵读着,一面思考着。语本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口咏其言,心惟其义。”宋王应麟《三字经》:“口而诵,心而维,朝于斯,夕于斯。”
⑤优游涵泳:《陆九渊集·语录》:“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去看,仔细玩味,不可草草。所谓优而柔之,厌而饫之,自然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的道理。”并有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自家主宰常精健,逐外精神徒损伤。寄语同游二三子,莫将言语坏天常。”是“优游涵泳”的生动描绘。优游:形容从容不迫,优闲自得的样子。涵泳:深入体会。曾国藩解释说: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
【评述】
本节指出作文应先加强内心修养,“扫除胸中鄙秽”,“妄心妄见”;然后熟读“经史大家之文”,“令其渐积汪洋”,作文自然就成一家之言。
1.2.8 【原文】
瞿昆湖曰:余幼习举业时,只任意胡做,如是十余年,学既不成,试每不利。一日偶读《庄子》云: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①恍然悟为文之法。遂屏去笔砚,调息凝神②,一意涵养性灵,以培其基。闭门静坐,三月有余。自此试笔为文,便觉轻新流逸,迥然出群矣。既而屡试冠军,联捷乡会③。而阅吾文不(“不”疑为衍文)无不称善。甚矣,静之为功大也!
【注释】
①《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②调息:调匀气息。息:鼻息,呼吸。朱熹有《调息箴》。
③乡会:乡试、会试。
【评述】本节说明了“静坐”而“凝神”,“涵养性灵”,才能培养文章之“基”。
1.2.9 【原文】
王宜溪曰:汝辈做举业,须先打扫心地①,洁洁净净,不使纤毫挂带。然后执笔为文,不论工拙,定有一段潇洒出尘之趣②。若不理会自己,专于时文上窃取唾余③,虽能幸取科第④,终非上乘举业,而况科第又未必得哉?
【注释】
①心地:佛教语。佛教认为,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心地。宋代儒家也谓心性存养为本。《陆九渊集·杂说》:“田地不净洁,也读书不得。”
②出尘:超出世俗之外。
③唾余:唾液之余。比喻别人言论的余绪点滴。
④科第:根据科条,规定次第等级。后多指科举登第,即考中。
【评述】
本节指出“心地洁净”,文章才能有“潇洒出尘之趣”,因此应“理会自己”,注意修身养性。
【综述】
文源一章,论述作文的功夫在于涵养,在于凝神,在于养气。而要凝神定气,必须心静,必须心无杂念,去除一切鄙秽。蕴蓄到一定时候,自然有上乘之作。韩愈曰:“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文中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文气”说:作者思想道德的“积”形成的一种必发而为言的气势;作者的气质性情、志趣才华使写作具有特定气概和态势等。但论“文源”只谈及身心的“涵养”这一端,而缺少社会生活这一端,显然有失偏颇。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也要突出“生活作文”的价值取向,要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卷十“评古文”一章中论司马迁时说:“又遍历宇内,凡天地间奇山异水,草木禽兽,人情风俗,可惊、可怪、可喜、可思者,悉取以助吾之生意。”“又与燕赵贤豪交游,有以助耳目闻见所不及。”足见实际生活的对做人、作文的作用。
1.3 【原文】读书总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