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码照相机拍摄之前的设置...

 孙红洲 2011-06-23

数码照相机拍摄之前的设置

2011-06-20 18:49:07|  分类: 摄影技术类 阅读6 评论0   字号: 订阅

作者:远方
今天许喜占老师讲“数码照相机拍摄之前的设置”,对我们初学者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使我初步明白了在有限的实践中一些问题。课后将自认为特别有用的部分整理出来作为资料(有可能记录不准确)。
许老师说,数码照相机相对于纯机械的胶片照相机来说,它只是一个仪器,是计算机前端的输入设备,为计算机采集图片。自从出现了数码照相机,摄影的难度降低了,摄影的门槛也已经大大降低。
数码相机设置有九个项目,如果不进行设置也可以,那就是默认相机出厂时的设置。九个项目如下:
一、感光度设定
感光度这一用词实际是延续了胶片相机的说法,现在数码相机用ISO这个国际通用的标准。感光度设定原则是:光线暗就设高感光,反之光线亮就将感光度设低,不作设定就是默认值(ISO100相当胶片21定)。照相机可以设定为自动感光度,但在方便使用的同时有一定的局限,它只在100——400之间升降,而手动设置则有更多的选择。另外必须注意感光度够用就行,例如太阳下设为100——200就够了,要就低不就高,调高容易造成噪点多的现象。
二、拍摄模式设定
照相机的模式盘(以佳能为例)分为四种:
1、全自动  俗称 “傻瓜”模式,特点是使用方便,但效果不好,许老师建议最多在买来相机一个月之内使用,之后必须熟悉相机功能,弃用这一方法。
2、情景模式  这是一种 “半傻瓜”模式,比全自动效果好。它的人像模式可以加大光圈,使得背景虚化;风景模式比较清晰、颜色漂亮;微距模式可以近拍,避免全自动模式造成被摄主体不清晰现象;运动模式适合抓拍;夜景人像模式可以使夜景中拍的人和景都漂亮。
3、创意区模式  这需要自己操作
它的P模式虽然也是全自动的,但程序功能可以漂移,可以自定义;TV模式即快门优先,只需设定快门,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凝固被摄体;AV模式即光圈优先,只需设定光圈,可以对景深加以控制。
4、M模式  这是手动模式,许老师建议都来使用这种模式。
它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地创作。
   三、驱动模式设定
1、单幅驱动   这是胶片相机时代用的办法,传统、保守,数码机已经不再适合使用。
2、连拍  建议使用,可以选择那张好用哪张,反正没有成本。
3、包围驱动   有三种曝光,例如拍晚霞时总有一张是好的。
4、延时驱动   拍风光片时,用三脚架自拍,延时2秒,避免手触动相机造成焦点不实。
四、设定调焦方式
1、AF  自动调焦  速度快,方便。但有时不准,会有死角。例如佳能机,是利用图像反差来调焦,如果光线暗就不行,有时被摄体反差小也不行。
2、MF  手动调焦  最好用中间那一点对焦,对完焦半摁快门锁住然后再重新构图。有的照相机有个AFL按钮,是个曝光锁,用它更方便。
五、设定曝光方式
曝光必须取决于测光,数码相机都有测光功能:
1、平均测光  实际是默认方式,不要使用。
2、中央重点测光  比平均测光稍好,不建议使用。
3、评价测光  只有高档相机可以使用。
4、点测光  特点是只拍一点,不计其余,建议使用,但一定要注意半摁快门锁死。
要注意的是看曝光效果不能只看相机回放,一是相机屏的亮度是可调的,一般偏亮;二是眼睛有适应性;三是环境光有影响。因此一定要看直方图,曝光宁可差一点,也不能过度。
六、白平衡的设定
WB白平衡是决定影像色彩的关键
1、自动白平衡  不建议使用
2、定制白平衡  半自动,有阴天、阳光等模式
3、用色温数值控制
4、自定义  这需要使用说明书
5、白平衡漂移
使用白平衡包围比较省事。当然也可设置成RAW格式,后期调整。
七、风格   最好事先调整好,比后期制作再调省事。
八、文件格式   根据需要设定。
JPG  因为处理时压缩会损失很多
RAW   方便处理,拍摄要求不高,要求用原始文件解,否则意义不大。
TIF   处理照片不会压缩
九、其他选择性设定
1、拍摄信息
2、噪点
3、同步闪光
4、根据照片用途的设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