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氫能的利用-燃料電池

 退休工程师 2011-06-27
第5 場氫能的利用-燃料電池(2006 年2 月26 日)
主講人 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謝曉星 講座教授
小記者魏光佑(光可可)訪問整理
「綠色革命可行的產物,燃料電池」― 謝曉星 教授
謝教授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公務員的中等家庭,家中只有謝教授一個小孩,求
學過程,從一個普通的小學、台中私立第二中學、台中一中到私立大同工學院機
械系,服完兵役後到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當時稱為中科院核能研究
所)研究助理,但卻因所裡博士眾多,受到刺激,既而利用工作之餘K 書而順
利考上台大機械所,畢業後經指導教授推薦到國外繼續深造6年,回國後,受到
中山大學機械系的聘用任職副教授,直到競選並出任工學院院長,其中曾經當過
機械系主任兼所長,並且是首度將系所合一。謝教授他也提到:他是繼余光中教
授第二個拿到中山大學的講座教授,同時也是中山大學自己培育的本土第一人,
而且因辦法尚未修改,也是唯一拿到三次中山講座的人。
當小記者又問說:教授蠻引以為傲的就是曾經當過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的院
士(ASME Fellow)而且是台灣第一位,請問是要有什麼條件才能得到這樣子的
殊榮?首先,必須是美國機械工程學會(ASME)的註冊會員並且時間必須要有長
達十年之久,再來就是在其領域上要有一定的貢獻程度,最後,就是經過其他院
士提名(而非由自己申請),在經過ASME 的理事會投票選出,目前,在美國機
械工程學會的會員約有13萬人,而擁有院士等級的人約佔2%,能夠得到也是實
屬不易。
謝教授回想起還在大同工學院唸書的時候,當時的導師黃文雄,是從一位史
丹佛大學回國的碩士,給了他對出國唸書的憧憬,同時,也給了謝教授一些理念,
讓他在熱機、熱工、熱力學、流力、工數都修得不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選
擇了熱流這方面的領域去做研究。
氫能的應用在各種的領域皆有在研究,像是材料、物理、化學、化工、機械
等….氫能的利用最直接的就是應用在燃料電池,它是沒有污染,另外它的產生
以及一些實際的應用大概是目前是較為成熟的,相信氫能的需求是會與日劇增
的。當然,最大的載具就是燃料電池,只不過在燃料電池方面,謝教授傾向於微
型的能源研究,談到燃料電池它並非是最新的研究主題,基本上從法拉第實驗就
開始有了,之所以會在重新探討的主要理由是會發現以前多的製作技術,就目前
而言,我們可以精進其製作技術,特別是在微機電的領域,並且包含了3C產品,
就以目前手機電池而言,在環保方面,他是不及格的,在這種情形下,微型燃料
電池自然就扮演重要的角色。
就目前的情況看來,燃料電池的技術如果進步了以後,我們會希望他的成本
能夠降低,能夠實際的商業化,就目前還不能推行的原因有很多,像是氫的儲存
等…
但是隨著奈米科技的與微機電的發展,使得有些問題還是能夠解決的,最重
要的問還是在於成本,以汽車為例,如果成本降低了以後,往後的車子將會完完
全全的使用燃料電池,目前比較討好的車子就是擁有燃燒汽、柴油與燃料電池結
合而成是屬於混合型的車子,主要還是單一使用燃料電池太過於昂貴,並不是不
看好燃料電池,在未來20 年內,在這方面是會有所突破,是一項值得發展的研
究。
談到氫能的利用會想到另一件事,就是核能發電,目前核能發電的原理是用
核分裂,但卻會產生危險的核廢料,所以現在就主張用核融合,而氫氣的產生與
核融合相似,換句話說,氫能的利用是與核能核融合的觀念是雷同的,將來氫能
的利用不只是會在應用在燃料電池,相信還會有其他的部分。謝教授強調,相信
20 年後,真正能夠解決污染,最重要的就是燃料電池,大、中、小型都會被開
發出來,大型的就會用來當發電廠、中型的就會用來當作交通運輸工具的能源,
小的就用在3C產品上,是唯一綠色革命可行的。
若與風力發電相比較,風力發電需要在有風的場所,才會發生功效,反觀燃
料電池,到處皆可以存在,只需要有氫,因為有氫氣的供應,所以會發電、產生
水,還有熱量,然而水可以回收分解,有可以產生氫氣,可持續的做循環利用發
電。
謝曉星教授他所要求的是學生能夠願意做,並且希望自己能夠培育他們,他
覺得學生過去學得好不好並不重要,他要看的是未來,假使他們進到學校不是英
才,但是希望他們畢了業以後,也都能成為英才,這是教授他願意看到的,人家
常說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在教授的身上似乎感受不到,而是感覺到「有教無
類」。
教授他也提到了,他很謝謝大同工學院給了他四年軍事化的教育與訓練,讓
他能在任何艱難的環境裡也能夠奮發向上,並且使他能在面對各種的狀況下都能
很清楚的掌握,他套了一句成語講「愈挫愈勇」,這同時也針對了現今社會的草
莓族,說明了草莓族沒有抗壓性。
最後請教了謝教授他的座右銘是什麼,他說不管他他在當系主任或是院長的
時候,常講的一句話就是「誠誠懇懇的做事,腳踏實地的做人」,另外教授他還
附贈了一句英文的座右銘「With God Everything Is Possibl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