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就是“不服周”

 昵称3494994 2011-06-28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就是“不服周”

 

    易中天先生在他的《读城记》里,把武汉人的精神,归纳为“不服周”。此语一出,引来天下汹汹。此公曾剽窃我的朋友尹宣先生的作品,现在尹宣死了,我虽然对易先生此剽窃行为不感冒,但作为武汉人,对易先生的这个归纳还是十分认同的。易先生在他的大作中同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也作了诠释和称赞。不过,可惜这次易先生没能品出,“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让国人争辩不已、褒贬不一的俗语的来处和本意,其实就是“不服周”。

    首先,我们来谈谈“不服周”。武汉是湖北的省会。湖北这个地方,历史上属楚地。在湖北人的口中有句俗语,谓之“不服周”。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楚人啊,他不服周天子的管束!这个不服周的最好典例,当属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了。史载:“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於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桀有乱德,鼎迁於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於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姦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你看 ,这个楚庄王啊,真是胆子超过了体重!他居然敢去问周天子的使臣,周天子的九鼎它有多重啊?其言下之意是,我楚庄王打算把它据为己有,知道轻重后好准备运回去呀。九鼎就象国之玉玺一样,谁拥有了它,便拥有了天下,成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这就是“问鼎中原”这句成语的由来。后来楚灵王在春秋之时(公元前530年),楚顷襄王在战国之时(公元前281年),都曾经一再地“问鼎”,你看这些湖北人的胆子有多大!

    再来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九头鸟是什么?众说纷纭。我今提出一说,它其实就是九鼎的代称。九鼎,别名“三翮六翼”,意思是它的形状有三个躯干六只翅膀。今人对九鼎的认识仅限如此。无任是古典文献还是考古发现,至今都未见过对九鼎形状的其它描述。其实不要说今人,就是楚庄王那会,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否则也不会有楚庄王问鼎这一说了。因此我根据三翮六翼这一描述,大胆推测:其一,此鼎是一只鸟形的鼎,因为它的形象是三翮六翼;其二,九鼎之九,是因为这只三翮六翼的鼎上铸有九只鸟头!所以此鼎被称为九鼎,而九鼎就是三翮六翼九首的九头鸟形状。

    我想,楚庄王当初虽未亲见九鼎,应该是听说过它的形状的(但不知轻重)。所以,他仅向王孙满打听它的轻重。当王孙满支支唔唔的不给正面答复时,楚庄王这个湖北佬大怒而言曰:你这小子不要向我封锁(屏蔽)九鼎的信息!(九鼎再重也不过是一只鸟沙,不管它有几重,充其量)我楚国把楚军的鹰嘴钩上的喙折下来,就足以铸一只这样的(鸟)鼎了!

    面对楚庄王的“不服周”,王孙满也无可奈何,只好悻悻说道:“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所以天下人在听到此事以后就说,天子手上的九头鸟,(吓不倒)地上的湖北佬啊!再到后来,由于湖北佬在几百年中一次又一次的问鼎,此话也就一代又一代的传下来,慢慢就变成了“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啦。

    你看,“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经我这一考证,是不是就和“不服周”成了一个意思?可惜易先生只是半个武汉人,所以他这一次没有品出来。据说现在易先生去品“蜀文化”了,不知以后易先生品到“楚文化”时,会不会再来次“艰难的一跃”,把本人这一妄说也“改说”成他的创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