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的纷争割据局面,因宋朝的建立而结束。随后的宋辽金时期(960—1279年),中国绘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其原因首先在于社会安定,统治者对绘画艺术的重视,如秉承西蜀、南唐旧制,发展画院,设待诏、祗候等职位,广纳绘画人才,甚至皇帝亲自参加绘画活动,宫廷画院盛极一时;其次是经济繁荣,绘画的地位随之提高,人们的欣赏品味也相应发展。反映城乡生活和社会风俗内容的绘画大量出现,绘画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汉唐以来为政治、为宗教服务的范畴,更深切地接近大自然,接近生活,接近各阶层的人物。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在山石皴法、构图章法、透视比例、色彩铺陈上,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技法丰富,质感强烈,气势宏伟;及至南宋,马远、夏圭等人又创对角式构图,以写江南湖光山色,简率豪放,遐思不绝。花鸟画则更趋严谨精致,饶有装饰趣味。 值得一提的是,自魏晋以来孕蓄的文人画,到北宋时期终于形成气候,在苏轼、米芾、李公麟等文士的推动下,注重抒发主观情志的文人墨戏画逐渐形成新的艺术潮流,与画院写实之风相互辉映,促成宋辽金时期绘画的全面发展。 北宋山水画家 李成 李成(919~967)中国五代及北宋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今山东昌乐),故又称李成为李营丘。他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诗酒书画,后醉死陈州(今河南淮阳)客舍。
幼好文学,气调不凡,性情旷磊有大志。画山水,北宋初推为第一。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常用直擦的皴波,写平远寒林。画树木节处,不用墨圈,只点下大点。通过用淡墨涂抹,所作雪景,峰峦林层,凡烟支变灭,水石幽涧,树木萧森,山川险易,莫不曲尽其妙。民载中说他的画:“扫千里于咫尺,写万趣于指下”。
江少虞的《皇朝事实类苑》里说:“成画平远寒林,前所未尝有。气韵潇洒,烟林清旷,笔势颖脱,墨情精绝,高妙入神,古今一人,真画家百世师也。……”
米芾形容李成的画“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这种“石如云动”的形象成为以后画家用李成笔法作画的重要风格标记。他和范宽与另一位山水画家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
《宣和画谱》说他擅长描写“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飞流危栈,断桥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云雾之状”。
今有《读碑窠石图》(图中人物为王晓所画)、《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传世。宣和御府所藏有一百九十五卷,真伪难辨。只有翟院深的摹本,非常近似,可以乱真,但缺少神气。
李成对北宋的山水画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师承者众多,有许道宁、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诜、燕文贵等。作品成功地表现了烟霭霏雾和风雨明晦的气候变化中自然山水之灵秀,具有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的特点。
读碑窠石图 轴,绢本,墨色,纵:126.3cm,横:104.9cm。现存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李成《读碑窠石图》为五代时期李成与王晓合作。图中残碑上应有小字二行,一书“李成画树石”,一书“王晓补人物”,但现存此图中已无此二行小字,所以为摹本。但不妨碍体会李成寄于画中的意境。《读碑窠石图》为双拼绢绘制的大幅山水画,表现冬日田野上,一位骑骡的老人正停驻在一座古碑前观看碑文,近处陂陀上 生长着木叶尽脱的寒树。
观此图不禁使人陷入一种苍凉冷落的情境之中,一块残碑,几株枯树,原野凄凉。作者表现出人世沧桑,往事如烟,不堪回首之感,表现出他愤世嫉俗、高傲孤寂之品格。画中残碑以淡墨染正侧面,斑驳漫漶;环绕残碑周围的枯树盘复,枝干下垂如蟹爪。荒石孤立、荆棘枯草,所有的景物都烘托出无限凄怆之气氛。
荒寒的原野、劲拔的枯树和矗立的石碑,使人产生对逝去历史的追忆和时代变迁的感慨。景物气氛寂寥凝重,在山水画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画中的寒林枯树变化多姿,用笔尖利,窠石土坡圆浑秀润,符合李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端颖脱,墨法精微”的特色。碑侧写有“王晓人物李成树石”字样。此画清初曾为著名收藏家安歧、梁清标等人收藏,后进入清宫,画上铃有“安仪周家收藏”、“蕉林居士”、“孙承泽印” 及乾隆收藏诸印十余方,并经《珊瑚木难》、《清河书画舫》、《大观录》、《墨缘汇观》等书著录,被公认为是最能代表李成画风的传世名作。
寒林平野图
绢本,墨笔,纵:120厘米,横:70.2厘米。 李成“师荆浩未见一笔相似,师关仝则叶树相似。”而且由于他独特的创造才能,他在宋代“三家山水”中影响最大。李成对山水画的突出贡献,在于他擅长表现山川地势与季节气候的丰富变化,并有所寄托感喟。他创造的“寒林平远”的形象已从荆关一派宏伟壮丽的面貌中脱颖而出。本幅绘长松两株,杂以枯枝寒树,松树枝作蟹状,右上角有宋徽宗题“李成寒林平野”六字,前有“御书”半玺,画上端有乾隆题诗及收藏印鉴。
《寒林平野图》为李成传世的精品,图绘萧瑟的隆冬平野中,长松亭立,古柏苍虬,枝干交柯,老根盘结,河道曲折,似冰冻凝固,烟霭空蒙而至天际。这正是李成最擅长表现的场景。宋人用的绢,极宜于勾线。李成用硬笔锐锋,在绢上勾画的松针、粗干细枝、土坡石廓,线条瘦硬坚韧,即使不染墨,也神完气足。所以他的画,仅用淡墨作少量的烘染,给人以一种秀润淡雅的享受。
勾线,在中国山水画的勾、皴、擦、点、染的技法中是最首要的。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已臻于成熟。李成将勾线作为其表现对象的最主要的手段,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寒林平野图》中的松针,线条挺直,极具功力。《图画见闻志》称:“画松叶谓之攒针,笔不染淡,自有荣茂之色。”但其最具特色的,还是对于曲线的运用。中国的书画家从一开始就注重线条的力度。他们发现,一根直的线,虽然挺,但不如曲线那么可以蓄藏力量。李成《寒林平野图》中所绘树枝,无论粗细,均呈弧曲形,将线条的力度发挥到了最大程度。影响而及他的学生,如郭熙的《早春图》,其树枝也都是弧曲的线,谓之“蟹爪”。充满力度的曲线,是中国画最优美的线条。
晴峦萧寺图 绢本,墨笔,淡设色。纵:111.4厘米,横:56厘米。 本幅以直幅形式画冬日山谷景色,画中群峰兀立,瀑布飞泻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楼阁,山麓水滨筑以水榭、茅屋、板桥,间有行旅人物活动。山石雄伟而秀美,皴染用笔多有变化,兼具关仝之雄浑与李成之清润。画家以尖利笔致画寒林枯木,景色清幽静谧,虽非平远之景,但依然具有李成画风特色。估计此图当完成于北宋前期,至少是李成传派的作品。宋《宣和画谱》中著录有《雪霁江行图》不知是否即此图。
《晴峦萧寺图》上半部两座高峰重叠,左右山峰低小淡远,当中一座楼阁突出,萧寺下及寺右边三四座小山冈,皆有树生其上,画的最下处是从山中流出的泉水而形成的溪水,一木桥架其上,山脚下有亭馆数间,人群来往。用笔坚实有力,画山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勾勒而形极层迭,皴擦甚少而骨干自坚,都有李成画的特点。画原为明末清初梁清标旧藏,一时尚难确定,但属北宋李成画风无疑。
此图高峰耸立于画面中心,下藏深沟巨壑,山间瀑布飞流直下,萧寺亭台隐现于山间倔曲如爪的寒林之中。构图气势雄伟,用笔苍劲娴熟,皴法居多,渲染较少。亭台楼阁利用界尺画成,工整严谨,细致稳健。
茂林远岫图 《茂林远岫图》近景轻舟泊渡、行人车马往来其间;远景宫殿密布,塔影隐现,知去城郭未远。飞泉水口,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李成的艺术对后世的山水画画家影响很大,把李成画派推向一个新阶段的画家是宋神宗时期画院的名家郭熙。此画历经南宋贾似道、元代鲜于枢、明项元汴等名流收藏,后入清宫内府,上有百多方收藏印迹。 此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场面开阔,气势恢弘。远处,雄壮巍峨的山峰拔地而起,昂然屹立,显示出顶天立地的豪迈与庄严。近景处,小桥流水、泊岸轻舟,以及往来不断的行人车马,营造出的却是一派轻柔舒缓的场景。与远山相互衬托,刚柔相济,使画面既和谐又生动。更有楼台塔寺、流泉飞瀑点缀于溪畔崖间,丛林苍翠,连绵不断,使得整幅作品春光满目、郁郁葱葱,令观者心情舒畅。
李成的山水画虽然具有荆浩、关仝作品中十分鲜明的奇峰突兀、气势雄伟的特点,但他表现更多的还是山东的平原地理风貌。李成用笔清劲平和,形成了“气象萧疏”的独特韵味。纤细而不蓐弱,劲力内蕴,如绵裹铁。他用墨谨慎小心、平缓细致。描绘崖石往往是在用瘦劲的线条勾勒之后,再以清晰细劲的小线条慢慢皴写,层层递进。尤其是对淡墨的应用更是细腻持重,清逸传神。米芾曾在《画史》中说:“李成淡墨如蒙雾中,石如云动。”作品中的山峰以淡墨皴擦,确实有灵动朦胧之感。
李成的作品用色不多,颜色清雅淳厚,恬静庄重,有一种雍容典雅的韵味,没有丝毫的火气与造作。北宋画家王诜曾经将李成的绘画与范宽做过比较,认为李成的画“墨润而笔净,烟岚轻动,如对面千里,秀气可掬。”的确,与范宽相比,李成的作品更显文气,这与他广博的才干与丰厚的学识修养大有关联,作品中的“书卷气”很重,此特点在这幅《茂林远岫图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李成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心摹手追、承其衣钵者不乏其人。黄宾虹先生曾说:“李成画山水泽薮,平远险易——有惜墨如金之妙。平远寒林,前所未有,其气韵潇洒,烟林清旷,虽王维、李思训不能过之。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鉴古名画论略》)这不是言过其实的褒奖,而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因为李成的名望太高,在当时就有大量的展品。由于这幅《茂林远岫图卷》没有款识,后代的收藏者也都是根据画卷后部南宋向冰、元代倪瓒以及明初张天骏三人的题跋,而将其作者定为李成。明、清时期的张丑、吴升等曾认定题跋为后人补配,怀疑作品不是李成真迹。当代鉴定家对这件作品的作者归属问题也存在着诸多推论。其实,欣赏一件古代的书画作品,首先着重看的是它的艺术质量与笔墨精神,真伪问题应在其后。这如同王羲之的《兰亭序》,只要品位高,即便是摹本又有何妨?
明清时期张丑、吴升等怀疑此卷的画与跋为补配关系。是否是李成手笔疑问很大。当代鉴定家对这件作品的归属亦存在诸多差异,如谢稚柳先生认为画风与传世燕文贵作品的风格极为接近,从而认定它是燕氏手笔;杨仁恺先生则从画面上漫漶不清的收藏印鉴中考识出南宋贾似道的收藏印,从而推定画与跋的统一关系,并对李成画风的文献记录作了综合考证,由此认定画是李成或其嫡传学生的手笔;传熹年先生则坚持画与跋系明人合配成卷的观点,但他肯定画为宋画,跋亦可信,画幅的天地裁割痕迹便是明人做手脚留下的破绽。综合他们的意见,结合元明清诸家的见解,即使无法肯定画作的确切作者,但就绘画的本身风格,作为北宋时期一件精彩佚名作品已得到了学者们的共识。
范宽
范宽,生卒年月不详,(据画史记载,他生于五代末,在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还健在。)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北宋山水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据《宣和画谱》记载,他"风仪峭古,进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
范宽早年师从荆浩、李成,而能自出机杼,与两位师长并称北宋初年的三大家。范宽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雄阔壮美,笔力浑厚。注意写生,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著名书画家米芾在其《画史》中说“范宽山水,显显如恒岱”。 范宽善用雨点皴和积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宣和画谱》)般的沉郁效果,衬托出山势的险峻硬朗,元朝人汤垕星评价称“范宽得山之骨法”。但是米芾认为范宽用墨过浓,“土石不分”,是其缺点。 范宽还善画雪景,是其一大创造,被誉为“画山画骨更画魂”。所画的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山麓画以丛生的密林,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范宽自宋朝开始,就是画家们学习和摹仿的对象。南宋的李唐好学范宽,其后又有马远、夏圭等人学习李唐,使得整个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几乎全部出自范宽一系。后人将范宽与李成、董源二人合称“宋三家”,之后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画派”和现代的黄宾虹等大师,都受到范宽画风的影响。 元朝大书画家赵孟頫称赞范宽的画“真古今绝笔也”,明朝大画家董其昌评价范宽“宋画第一”。但是也有人有不同意见,比如苏轼虽然非常推崇范宽,却觉得其画“微有俗气”,与古代中国文人淡雅风格略有不符。 溪山行旅图 绢本,浅设色画,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故宫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巍峨的高山顶立,矗立在画面正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画面,顶天立地,壁立千仞,予人以鲜明的印象。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在静谧的山野中仿佛使人听到水声和驴踢声。细如弦丝的瀑布一泻千尺,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
米芾对范宽 的绘画风格曾作过这样的描述:“范宽山水丛丛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虚,水若有声。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无人出其右。晚年用墨太多,势虽雄伟,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我们把这段话用来与本图勘校,就会感到很是妥贴。所以历来鉴藏家和美术史家们均坚信此图为范宽真迹。近年对画幅树下草业间“范宽”二字款 的发现更证实了这点。
此画单从构图方面说,应属于平易之境,但它却产生了非凡的力量。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其次是笔墨的酣畅厚重。此图经清内府收藏,《石渠实笈初编》著录。
范宽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浓厚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不仅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头仰看,山就在头上。在如此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 山底下,是一条小路,一队商旅缓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一种动态的音乐感觉。马队铃声渐渐进入了画面,山涧还有那潺潺溪水应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就是诗情画意!诗意在一动一静中慢慢显示出来,仿佛听得见马队的声音从山麓那边慢慢传来,然后从眼前走过。
《溪山行旅图》轴中那“峰峦浑厚、势壮雄强、远望不离座外”的突兀构图.“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表现方式,枯老、劲硬的墨线勾勒和均匀、浑厚的雨点皴,都是范宽山水画充满质感、量感的雄武之风的具体体现。对范宽的山水画风格最恰当的概括就是:雄武的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和画谱》中对范宽有这样一段论述,说他“卜居于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而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与神遇,一寄于笔端之间,则千岩万壑,恍然如行山阴道中,虽盛暑中,凛凛然使人急欲挟扩也”。因为他领悟到“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干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物”指的就是大自然。范宽的山水画从“师人”到“师法自然”,进而到达了“师心”的艺术境界。
另一方面,终南山、华山都临近长安,同属关中名山,其山峦体势宏大壮美,这无疑会对范宽的山水画境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岩隈林麓”、“干岩万壑”之间,北方雄伟奇逸的山水正是范宽山水画的表现对象,这也是使他的山水画具有雄武的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宋元两代,大师级的画家都以范宽的绘画为典范。南宋初期的李唐,稍后的一些的马远、夏圭元代的倪云林、王蒙,都对范宽的画风大加赞赏。几乎所有著名的画家,说到范宽山水画神异的表现力时,都一致认为“范宽之画,远望不离座外”,范宽的画,远远看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认为范宽“画山,皆写秦陇峻拔之势。大图阔幅,山势逼人,真古今绝笔也”。 巍峨的山峰,葱茏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雄伟的自然景色;山路间行商的小小驮队又显出了人世间生活的脉搏,自然与人世的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中。
雪山萧寺图 立轴,绢本,淡设色,纵182.4厘米,横108.2厘米。故宫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范宽山水多作雪景,在中国山水画中表现雪景该以他为最早了。这是他的一幅表现雪中山水的代表作品,构图不同于其他作品。画中山石树木直现于幅前,不留空间,让观赏者觉得有一股寒气袭来的身临其境感。群山簇拥,直指天空,深深的沟壑中,密林隐藏着萧寺,丛岩叠嶂中,“溪出深虚,水若有声”。由近而远堆叠的山峦,“折落有势”,山下寒树苍劲坚挺,势如铁帚,显示出范宽“写山真骨”,“与山传神”的精湛技艺。诗堂有王铎题“博大奇奥,气骨玄邈,用荆关董巨运之一机,而灵通神迈,尤为古今第一”。
此图无款,王铎题为范宽之作。画面画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群山深谷,山顶密林寒树丛生,山涧布置古刹、寒泉及行旅,以水墨染出阴翳的天空,山石皴笔不多而气象雄浑,依然显示出范宽“写山真骨”、“与山传神”的精湛技艺。画上钤有清嘉庆诸玺,诗堂有王铎题“博大奇奥,气骨玄邈,用荆关董巨运之一机,而灵韵雄迈允为古今第一”。
作者名:王啸云,题《雪山萧寺图》: 明月高悬伴夜空,群峰矗立雪重重。危岩万壑无心种,曲径通幽一路风。 古寺只身随野麓,浮云数朵踏征程。边关战事连天起,跃马冰川拉满弓。 范宽一生画了大量的雪景山水画,这从后世的著录中可以{艮直观地看到。从历代对范宽作品的题跋、诗赋中,也可看出他作雪景山水画的数量之多。仅仅从流传至今的范宽(或传为范宽)的画作来看,也有很大一部分,如《雪山萧寺图》(见图)、《雪景寒林图》、《雪麓早行图》等均为雪景山水。
范宽山水画作风是雄武的,是“峰峦浑厚、势壮雄强、枪笔俱匀、人屋皆质”的,是“气壮雄逸、笔力老健”的,是“远望不离座外”的。我们发现,范宽的山水画作风和王维的风格基本上是不相干的。
南宋周密在《云烟过眼录》中记载,曾见“范宽雪景五幅,阔景甚伟”,这就表明范宽的雪景是不同于王维的。如果说范宽学王维,那他几乎彻底改变了王维画风的基本面貌和总体气格。把王维所喜爱的平远构图变为高远构图,把水墨渲染变为“枪笔均匀”、“枯老劲硬”,把诗情画意变为“凛凛然”的荒寒寂寞,这便是从王维的雪景山水向范宽的雪景山水的转变,是从一丘一壑向群山大壑的转变,也可以说是从优美向崇高的转变。
范宽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其《溪山行旅图》。除此之外,就是这幅传为范宽的《雪山萧寺图》。此图无款,王铎定为范宽之作。诗塘上有王铎题“博大奇奥,气骨玄邈,用荆、关、董、巨运之一机,而灵通神迈,尤为古今第一”。画上钤有清嘉庆诸玺。《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徐邦达在其所著《重定故宫书画目》中认为此图“可能真迹”。也有的专家认为,从空间结构和构图法则看来,此图为明代作品,但也承认其内容中规中矩地呈现范宽的特色,“风格化”的情形甚为清晰。虽然对是否为范宽之作,仍存在不同意见,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是一幅具有范宽特色的山水画作品,并且水平高超。
《雪山萧寺图》描写的是皑皑白雪覆盖下的雄奇壮伟的大山,画面结构复杂,山势错落,变化多端。画中山石轮廓的用笔方折、劲硬,重峦叠嶂,主次分明。山石运用范宽典型的“点子皴”,行旅和萧寺掩映于雪山、寒林之中,表现了一种孤独和凄清的气氛。在山岭之上,树木丛生,枝干疏密有致,坚实如铸铁一般,极见精神与生命力。山脚下,巨石突兀,溪水湍急,仿佛有声。整个画面透露出一种澄澈和清明。
恰如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评范宽“好画冒雪出云之势,尤有气骨”,以此检视,此图正可称为是一幅杰出的范家雪景山水画精品。
雪景寒林图 绢本,水墨,纵193.5厘米,横160.3厘米。原属圆明园收藏,现藏于天津市博物馆。 《雪景寒林图》,气势磅礴,境界深远,动人心魄,生动地描绘出秦地雪后山川、林塑如诗景象,为其代表作之一。笔墨浓重润泽,层次分明,皴擦、渲染并用。他以粗壮的线条勾勒山石、林树,结实、严紧,用细密的“雨点皴”表现山石的质感。皴擦烘染时,注意留出坡石、山顶的空白,以强调雪意。此外还应注意画出林木浓密、枝桠锐利的感觉。
此图画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笔墨浓重润泽,皱擦多与泻染,屑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细密的雨点皱于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表现出山石和枯木锐枝的质感。此图历来受到广泛重视。清代收藏家安岐称其为“华原生平杰作”。因此在范宽有限的传世作品中尤其难得。名款“臣范宽制”四字,隐于前景树斡中,因年久字迹漫漶不易辨认,关于此图是否为范宽之作,近年在绘画史家间尚有不同看法,但说它是宋画中代表范宽画派的重要作品,则是大家公认的。据收传印记,可知历经清梁清标,安岐鉴藏,乾隆时入内府,1860年英法联军掠圆明园时曾流落民间。
本图以三拼绢大立幅图写北方冬日雪后山林气象。画上群山重重壁立,气势苍茫,深谷危径,枯木寒柯,隐现寺观,山麓水边密林数重,后有村居屋舍,一人张门而望。全画布置严整有序,笔墨质朴厚重。画家用“抢笔”笔法,密点攒簇,并参以短条子的笔道,来刻画北方山石的质感,使画面浑厚滋润,沉着典雅。此图是否为范宽真笔,鉴赏家尚有争议,但公认为北宋范氏流派中之杰作。
目前学术界对《雪景寒林图》是否范宽真迹尚有争议。长期以来。此图流传不明。图上之印“御书之宝”方玺的印文和印色都具有宋代特点,可见宋代藏于宫中。从此至明代,不知流落何处。明末清初,被收藏家梁清标收藏,图上有“蕉林”“蕉林收藏”朱文方印两枚和“观其大略”白文一枚。其后见录于《墨绿汇观》,有“安氏仪周书画之章”、“思源堂”白文方印两枚和“麓印”朱文方印一枚。大概与此同时,押有“乾隆御书之宝”,说明此图曾被清宫收藏。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又流落民间,被收藏家张翼购得。今有“潞河张翼藏书记”朱文方印和“文孚嗣守”白文方印两印。此图描绘了北方壮美的雪山景色。画中雪峰屏立,山势高耸,白雪皑皑。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流水无波,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其山取盘桓向上高远之势,其水造平静冷凝之态,其树画深郁寒峭之意。从此图可以体味到,作者已不拘于刻形着物的风格,脱离真山真水,表达出一种写胸中块垒,传意中山水的倾向。
临流独坐图 绢本,淡设色,纵:166.1厘米,横:10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范宽的《临流独坐图》是又一表现层峦叠嶂、千岩万壑的巨制。深郁的山坳间腾起弥漫浮动的云雾,吐吞变灭,更加强了忘身于万山之中的感觉。卜居期间往往成天端坐,放眼四望自然景观,从中寻求绘画的情趣。即使是雪夜,也在室外凝神观察,以便触发灵感。后来终于自成一家,同董源、李成并称为宋初山水画三大家。后人认为三家遗作,照耀千古,为百代之师。
《临流独坐图》表现层峦叠蟑,山势起伏,溪谷间,云烟弥漫动荡,使深山幽小充盈着活力。说明他很重视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对景造意”,观察山林间的早雾晚霞、晴阴雨雪及四时变化,为山川林壑传神写照。
此图无款,表现的是崇山峻岭的山野景象。山中点缀溪流飞瀑和楼阁寺观,气势恢弘,云烟浮动,近岸秋林老屋旁有一老叟在临流抚琴。画幅上有明洪武时苏伯衡等人的题诗,钤有“式古堂卞氏”、“天目吴元让图书”、“王献臣印”、“希代之珍”及乾隆等收藏印。《式古堂书画汇考》和《石渠宝芨续编》著录。
燕文贵 燕文贵(967—1044),北宋画家。文贵一作贵,又名燕文季。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擅画山水、屋木、人物。本隶军籍,曾任县主簿,掌管出纳官物、销注簿书,阶从九品。太宗(976-997)时游汴京(今河南开封),于天门道上卖画,为待诏高益所见,荐画相国寺壁,遂入图画院(一说大中祥符(1008-1016)初补图画院祗侯)。作画时常自出机杼,落笔命意不因袭古人,所画景物清润秀雅,又善于把山水与界画相结合,将巍峨壮丽的楼观阁榭穿插于溪山之间,点缀以人物活动,刻画精微。兼擅山水、界画与风俗题材,较为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景况。 所作山水,不专师法,极富变化,独立一家规范。其画多为北方大川,破笔皴点,干擦淡染,细碎清雅,苍润秀媚,岸边水渚多画台榭相接,景致优美,富有变化,人称“燕家景致”。相传其曾绘《七夕夜市图》,摹写汴京繁华景象,颇为精备。又有《舶船渡海像》,在大不盈尺的幅面上,画出了海船樯帆槔橹的复杂结构和指呼奋跃的船夫活动,及风波浩荡、岛屿相望的海景。城市商业和远海航运在宋代相当发达,燕文贵绘画创作中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生活特色。存世作品主要有《溪山楼观图》(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江山楼观图》(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烟岚水殿图》、《溪谷图》。
江山楼观图 绢本,设色,纵31.9厘米,横161.2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此画款:“待诏□州筠□县主簿燕文贵□”,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幅“纸本”山水画作品,画面描绘的景物颇符合《圣朝名画评》中“……舟如叶,人如发,而墙帆槹橹,指呼奋踊,尽得情状;至于风波浩荡,岛屿相望,蚊蜃杂出,咫尺千里,何其妙也”的叙述。 据日本学者岛田英诚的研究所示,这幅作品反映出燕文贵画风的特殊性,在于他巧妙地融合华北和江南山水画的地方性传统。如卷尾处表现高远的主山,使用顿挫转折而断续的用笔来勾勒轮廓线,并且在石面上施以尖细斜砍的短皴来描绘粗砺的岩石肌理,这些手法与同时代的画家范竞相近。另外,本幅图中平远的构图方式,树木和沙洲的形态,注意风雨明晦的气候变化,以及湿润墨法的运用,却又是属于江南董源画风的系统。
本画的创作年代,美国学者方闻从其空间结构,认为它大约是11世纪初期的作品。本图的主山结构是以相似形的正面性山块垂直或往两侧重叠累加,块面衔接的立体处理尚未成熟。同样地,在景深的处理,近、中、远三段景观水平地由下往土叠架,其间以烟岚或河水隔开,尚缺乏合理延伸的地平面来表现空间深度,以上这些皆是11世纪山水画的结构特征。 根据卜述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江山楼观图》已经逐渐被公认为燕文贵的真迹作品。此画代表的重要意义在于其综合 “三远”的构图形式与融会不同地域画风的企图,深刻地影响后来神宗朝的画家郭熙。当然无可避免地,这一幅最能代表燕文贵画风的作品也成为后期画家竞相模仿“燕家景致” 的标准范型。
溪山楼观图 纸本,淡设色,纵:103.9厘米,横:47.4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溪山楼观图》是一幅描绘江景山峦的山水画,气势开阔旷远。图中山势宏伟,峰峦耸峙,林木茂密。山脚、山腰处皆有楼观殿宇,时隐时现。江边丘陵起伏,沙碛平滩碎石散布,杂树迎风,江水浩瀚。楼台水阁隐现于水气烟云之中。行旅数人,过桥临山,见深山幽谷。元钱惟善在《江月松风集·补集》中赞道:“忽见燕侯画,令人忆旧好。干岩开太古,万古耸秋高。石路驱轻骑,江风逆行舟。人间无此意,卷舒不能体。”作者用粗壮墨线勾画山石轮廓,方曲有力,先以淡墨多皴,后以浓墨疏皴,兼有擦笔,以表现山石的坚硬和立体感。画树趋于简率,然具有一种率真自然的情态。界画楼台,用笔轻松,自成一格。
高克明 高克明,宋代画家,绛州(今山西新绛)人。善佛道、人马、花竹、翎毛、禽虫、畜兽、鬼神、屋宇,皆造于妙。工画山水,采撷诸家之美,参成一艺之精,团扇卧屏,尤长小景,但矜其巧密,殊乏飘逸之致。喜幽默,多行郊野间,览山林之趣,箕坐终日,归则求静室以居,沉屏思虑;神游物外,景造笔下。景德(1004-1007)中游京师,大中祥符(1008-1016)中入图画院,与太原王端、上谷燕文贵、颖川陈用志为画友。尝诏入殿,命画图壁。迁至待诏,守少府监主簿,赐紫衣。景佑初仁宗命画臣鲍国资画四时景于彰圣阁,国资战惧不已,不能下笔,诏克明代之。淮海富商陈永以百千求春龙起蛰图,克阴坚让不从。皇佑初受勅图画三朝盛德之事,人物才及寸余,宫殿山川,銮与仪衞,成备焉。凡一百事,名三朝训鉴图。 高克明的山水画创作,大多是从实地观察获得素材,复经自己深思熟虑、苦心经营中得来,并不专师于一家,却能注意采撷诸家之美,参成一艺之精,自为体格,颇有创新的味道。 高克明为人端凝谦厚,不事矜持,喜幽静沉默,经常独自一人漫步郊外,搜奇访古,穷幽深绝,以致终日忘归,遇山水佳处,则肃然对坐,不觉臼晷之移,但有情景会心处,即归而端坐于静室,沉思屏虑,心无旁鹜,仿佛与造化相接暗通,干是落笔,所描绘的山水景致,依稀就在目前。因此他的作品无一不是千锤百炼,精妙异常,渐渐知名于远近。 宋太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高克明离开故乡,到京城开封去游历,以广见闻,交画友。大中祥符中(1008—1016年),他以其高超的画技,被选人翰林图画院供职,成为一名宫廷画师。在图画院的优越坏境中,高克明画艺日进,又与太原王端、上谷燕文贵、颍川陈用志等著名画家结为画友,相互磋磨,声名大振。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命高克明图绘便殿,画成,深为仁宗所赏爱,即刻晋升为画院侍诏,守少府监主簿,赐紫。高克明的山水画创作,大多是从实地观察获得素材,复经自己深思熟虑、苦心经营中得来,并不专师于一家,却能注意采撷诸家之美,参成一艺之精,自为体格,颇有创新的味道。高克明的绘画成就,在当时已得到公认。
宋朝名画评》将其作品列为妙品第一,认为:“高克明铺成景物,自成一家,当代少有。”宋高宗赵恒曾写诗云:“(高)克明已死(许)道宁逝,郭熙后有新成名。”认为高克明品第尚在著名画家郭熙之上。明人王世贞甚至说:“今世称二马(远、麟)、刘(松年)、夏珪,要亦以易知之耳。若克明,殆犹顾(恺之)、陆(探微)之于张(僧鹞)、吴(道子), 岂可同日语哉!”
高克明山水画作品的代表作为《雪意图》(现藏美国),描绘溪山雪后的清寒景色。画面中央为一片溪水,近岸为树木房屋, 远方则遥山对峙,稍近又绘有树木房屋道路。整幅画画上表现出一种清旷荒寒的烙调,而又不失苍秀嫣润的气韵。另外,经营位置的周详得当,意境表达的幽静深院,笔墨运用的精细整饬,都有自创的新意在内。高克明的其他山水画作品,见于著录的还有《夏山飞瀑》、《窠石野渡图》,《烟岚窠石图》各二幅。 溪山雪意图
绢本设色,纵41、横241.3厘米。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绘雪后溪水两岸的景色,平坡低冈、溪桥村舍,已是银装素裹;枯木、乔松、林竹错落,泉水湍急;有舟静泊岸边,冈坡上一人衝寒担物而行,全图将雪霁清冷寒寂的画意很好地表达了出来。画家于树石屋舍用笔一丝不苟,画风整饬、谨严。此图很久以来被视为北宋画家高克明的作品,实则依画卷采用近景构图、冈阜坡石用斧劈皴等特点来看,应为南宋前期的作品。画首题“高克明”三字,画尾书有“景祐二年少监簿臣高克明上进”,当均系后添。画幅左上角有“□州牟氏书斋清玩”的题记,拖尾有吴宽跋。卷中钤有明朱棡、王世贞及清内府等鉴藏印,《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松岫渔村图 册,绢,浅设色,尺幅:24.2 x 25.8公分。 晚春的江南,暮色苍茫。幽缈的水光、山色间,一处在湖泽、平野隆凸而起的土丘,恍若世外桃源。土丘上碧草如茵,浓荫的大树错落其中,还有三两间店家,可见门前酒旗高悬。一名文士持着长杖、携着琴童,正由另一坡岸跨桥而至。或许是访友归返,也或许是为沽些美酒而来。
传统的山水画里,文人隐士们如何寄情于山水,总是画家笔下竞相追逐的焦点之一。他们在画中比例有时虽甚微小,但却是点明画的主题、目的不可或缺的要角。他们像是爱携着古琴的导游,总令人不知不觉地想跟着他,渡过舟船、跨过小桥、漫行于山径,一同悠游于村野湖泽之间。
创作这幅“松岫渔村”的作者,旧传为北宋的高克明(活动于1008-1023)。高克明是一名画风精巧、细密,能体验郊野山林的乐趣并将它形诸笔墨的画院画家。但这幅画中画风简率,已显然与高克明有别。另外,画中边角的构图、水墨渲染营造的迷蒙空间、与简放笔线的线条趣味等,也说明了这应是南宋画院,受“马、夏风格”影响的作品。归名为高克明,应是误托所致。
许道宁 许道宁 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约970年-1052年。活跃于北宋中期。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河北河间人。擅山水,师法李成,初于汴京(今河南开封)端门前卖药,以画吸引顾客,渐为人所知。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人称能得李成之气。
宋朝人张士逊曾写诗称赞说:“李成谢世范宽死,唯有长安许道宁。”黄庭坚激赏他醉后所作的画。在《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诗中写道:“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忽呼绢素翻砚水,久不下笔或经年。异时踏门闯白首,巾冠欹斜更索酒。举杯意气欲翻盆,倒卧虚樽即八九。醉拾枯笔墨淋浪,势若山崩不停手。数尺江山万里遥。满堂风物冷萧萧。”生动地展示了许道宁醉中作画的神情举止,见出他画技的高超。 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关山密雪图 绢本,设色,纵121.3厘米,横81.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许道宁擅画山水,学李成而能自成一家之体。长于画林木、平远、野水,是继李成、范宽之后在北宋最享有盛名的山水画家。本图绘覆盖大雪的高山寒林,画中山峦起伏,皴笔很少,山头俱施以粉,水天皆用淡墨渲染,景物荒寒萧寂。画左有小字款书“许道宁写李咸熙关山密雪图”。画上钤有“明昌御宝”、“沈周宝玩”等印鉴。
此图是一幅全景山水,沿用传统的北宋山水画构图,而“崇山积雪,林木清疏”颇得李成的余韵。图中上端大山陡耸,四面峻厚,密雪覆盖其上, 气势极见宏壮,大山左外侧一亭翼然,远眺陂陀纵横,野水层层,如游今之泰山。运笔凝重细劲, 以短笔布皴,严谨而有法度,故疏而不薄。此画是他中晚年间的作品,另具风貌,是北宋时期画雪景题材的佳作。
渔父图 绢本,设色,纵48.9厘米,横209.6厘米。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渔父图》(亦名《秋江渔艇图》、《渔舟唱晚图》)绘深秋时节,木页半落,三五渔舟荡于宽阔的睡眠上,旅人或沿溪桥长堤而行,或挽马待渡。山岩壁立,列嶂耸峙,山谷蜿蜒幽远,溪水盘曲潺湲。
图中山峰大多是悬崖峭壁,耸立如屏,是他熟悉的华山风貌,但底下迂回曲折的溪水汇成大河,却是他的臆造。然而水色映照山光,更显得大气磅礴,生意流荡。水中有四、五渔舟,渔夫或担网,或撒网,或收网,忙碌而相聚,似闻互唤之声。一旁的长堤小桥上,有人担物,后有人笠帽骑马随其后。人物十余,虽小不盈一厘米,却也刻画精细,各有姿态。典型的北宋风格。但皴笔较简,似勾似皴,从山顶依峭壁之石缝直线而下,笔力雄强,而后依石壁结构用墨色由淡染至深,山体质感硬朗,极富层次感。画树的用笔也极简括,树干双勾,无皴而染以浓墨,枝干弧曲,犹李成法,多枯枝,形如雀爪,略加点叶,远树则大致画一竖干,与山体的直线勾、皴相合,益发映衬峰峦之险峻。
后人评曰:“道宁之格所长者三:一林木,二平远,三野水。皆造其妙。”这几点似乎都师于李成,但其极富想象力的从山顶向下竖直的勾皴,其用笔之简括,则大异于李成,人谓之“得李成之气”。这也见得“师造化”之重要。如果说李成擅画的是北方山水的话,那么华山在北方山水中也独具一格。而对许道宁而言,华山似乎是他画山水的启蒙老师。华山地处陕西省华阴县南,乃秦岭之一脉,北临渭河平原,高拔众山,壁立千仞,以险绝著名于世。《水经注》称:“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华山。可以说,正是华山的苍润峻拔孕育出许道宁独具的绘画风格。“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的精神所在。 画家充分发挥绢本笔墨浑融的特点,山石部分用水墨直皴渍染,细微处略用笔勾勒,表现山石的纹理,用笔简快,树木劲挺峭拔,画镜壮阔清旷。文献记载其“老年唯以笔画简快位己任,故峰峦峭拔,林木劲硬,别成一家体”,“峰头直皴而下”,与作品对照,可相互印证,许道宁在笔墨上是有自己的特色和贡献的。此图无款,清代曾为怡亲王允祥收藏,民国时流入美国。
雪溪渔夫图 绢本,浅设色,纵169厘米,横11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深山积雪,烟霏缭绕,寒林枯树,矗立挺峙;房舍聚散于溪畔石侧,楼阁隐于山际,布列得宜。通幅笔墨皴染细谨古厚,表现出荒寒空阔气息。,画中壮阔景致横列展开,峭立伟耸的山势,劲拔的松树枯木,以及蜿蜒远伸的溪涧,窈霭幽敻,不但符合郭若虚所述许道宁画风「峰峦峭拔,林木劲硬。」也和《圣朝名画评》述道宁画格之长:「一林木,二平远,三野水。」特色皆相符合。
此幅所绘内容虽属寒林雪景图意,皴山石之造型笔法较近燕文贵风格,而〈渔父图〉中画山石林木则与郭熙类近,属李成一脉,两者并不相同。画树纯用中锋,笔势起伏富于变化。部份树枝及楼阁屋顶微留残雪,然因年代久远几已脱尽。以整体风格言,本幅是取李郭画派之寒林图意为题,而以近燕文贵之笔法绘制,成画时代不能早于北宋末。又署于画左中间之两行款书当系后人伪添,因宋仁宗景佑有甲戌(1034)而无甲申。
郭熙 郭熙(1023-约1085),北宋画家,字淳夫,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熙宁(1068-1077)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1085年)。
工画山水寒林,宗李成法,山石用“卷云”或“鬼脸”皴法,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水墨明洁。布置笔法独树一帜,早年巧赡致工,晚年落笔益壮,常于高堂素壁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幻之景。 神宗赵顼曾把秘阁所藏名画令其详定品目,郭熙由此得以遍览历朝名画,“兼收并览”终于自成一家,成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郭还精画理,提倡画家要博取前人创作经验并仔细观察大自然,他观察四季山水,有“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之感受,在山水取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构图法。 《宣和画谱》著录御府藏其作品有《奇石寒林图》、《古木遥山图》、《烟雨图》、《晴峦图》、《幽谷图》、《平远图》等30件。传世作品有元丰元年(1078)作《窠石平远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幽谷图》轴藏上海博物馆;《溪山访友图》轴藏云南省博物馆;《早春图》轴、《树色平远图》卷、《关山春色图》轴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著有画论《林泉高致》,为其子郭思纂集,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早春图 轴,绢本,浅设色画,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幅右侧画家自题:“早春。壬子(1072)年郭熙画。”这幅画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衔接中景扭动的山石,隔著云雾,两座山峰在远景突起,居中矗立,下临深渊,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左侧平坡逶迤,令人觉得既深且远。作者以粗阔扭曲的线条,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所以称为“卷云皴”。树木枝干虬曲,枝桠像伸指布掌的样子,称为“蟹爪枝”,是承袭自宋初李成一系的特色。 关山春雪图 立轴,绢本,淡设色,纵197.1厘米,横51.2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图以立幅形式表现深山春雪过后的景色。画之上部雪山嵯峨,峻厚的山峦和茂密的林木衬出山中的屋舍,溪水流淌,水磨欢转,使寂寥静谧的雪山增添了生气。从画幅款识,可知此图绘制时间与《早春图》为同一年, 画法亦大体相近。 窠石平远图 绢本,墨笔,纵:120.8cm,横:167.7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面近景,溪水清浅,岸边岩石裸露,石上杂树一丛,枝干蟠曲,有的叶落殆尽,有的画出老叶,用淡墨渲染。远处,寒烟苍翠,荒原莽莽,群山横列如屏障,天空清旷无尘,是一派深秋的景象。 在郭熙的山水画理论中,主张深入真山实水作观察体验为创作的先决条件。在深入实际体察时,他采用了对比的观察方法。《窠石平远图》画的是北方的深秋。从对比观察 中,他体会到“西北之山多浑厚”,“其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迤逦,拔萃于四逵之野。”画中的窠石和远山正体现了这些特点。窠 石用卷云皴法,以表现北方山水的浑厚和盘礴,是郭熙的创造。而秋天,他的感受是“秋山明净而如妆”,“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画中没有萧瑟和悲凉,从构图 的气势,用笔的利爽,给人以肃穆、庄重、清神的美感。特别是曲折的溪水,明澈澄鲜,不激不怒,且清且浅,与历历的窠石相联系,给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觉。这一深秋景色富于神韵,是一般画家难以察觉和表现得出的。 中国山水画取景构图的“三远”法则是郭熙首先总结出来的。“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窠石平远图》标明了所采用的是“平远”法。郭熙解释说:“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画中取景,视平线在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平视中使景物集中。自前景透过中景而望远景,层次分明,表现出纵深的空间距离,画面虽着墨不多,但境界阔 大,气势雄壮,使人观之精神振奋。 现今能见到的郭熙作品并不多,真正可信的不过六、七幅。《窠石平远图》是其中署有年款的一幅,创作于元丰元年戊午(1078年),是郭熙晚年的杰作,也是欣赏他的画作和理解他的美术理论的绝佳作品。 幽谷图 绢本墨笔,167.7cmx53.6cm。上海博物馆藏。 此立轴以俯视深远的取景构图,表现出浑圆雄厚的雪中山颠,巨大幽深的沟壑,苍劲不屈的枯枝,与远岗顶上的层林形成对比,仿佛是在羡慕它们簇拥集聚像一个家庭一般;山涧清流,涓涓而下,似乎是在这“冬山惨淡而如睡”的时节,慢条斯理地叙述着这里四季的故事。 王诜 王诜(-shen)(1037-1093以后),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居开封(今属河南)。王诜出身贵族﹐是宋初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神宗熙宁二年(1069)娶英宗女蜀国公主﹐被授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任利州防御使。家有宝绘堂,多藏法书名画,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交往。王诜与这些名人之间的许多雅闻逸事在书画界与收藏界至今仍被津津乐道。这些志趣相投的文人雅士常在王诜家中聚会,吟风弄月,挥毫泼墨,共同鉴赏王诜收藏的书画名作,时不时还谈禅论道,针贬时弊。
王诜交游极广,就连“官居京师十年不游权贵门”的著名画家李公麟也是他的座上常客,李公麟曾在著名的《西园雅集图》中描绘了苏东坡、苏辙、米芾、黄庭坚、秦观等十六人在王诜府中西园聚会的情景,另一位画家米芾也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类似的记叙。西园雅集,后来成为历代画家常见的一个创作题材。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以诗讥讽新政遭贬,王诜亦受牵连﹐翌年﹐蜀国公主病故﹐王诜因此受到神宗责斥﹐被贬于均州。后放还,又官定州团练使。 王诜自幼善画山水,师李成,着色山水师李思训,参以已意自在一家。又善书,书法清劲,亦自成一体。王诜喜作《金碧图》,人物楼阁,笔皆尖健精密,画山水善写平林远岫、残霞远照之景,清润可爱。如《烟江叠嶂图》,画面萧疏清远,表现了烟雾迷蒙的水乡景色,用笔和他的《渔村小景》相似。《烟江叠嶂图》亦疑非王诜所作。 存世作品有《烟江叠嶂》、《渔村小雪》等图。 溪山秋霁图
绢本,淡设色,纵:45.2厘米,横:206厘米。 本图以长卷形式表现秋日雨过天晴后郊野的清丽风光。卷中忽而两山夹峙野水逶迤,忽而重岩叠嶂连绵而起,忽而江水横陈浩淼空阔,其中点缀高人逸士渔夫钓者,表现其悠闲生活情趣。宋人论画山水谓需写出可游可居之景,此图布置有序,意境优美,正体现了这一要求。画上无作者款识,元时曾经倪瓒、柯九思等人收藏,定为郭熙之作,但此画画风清润素雅,用笔尖利,与传世的郭熙雄健浑厚之画风颇不相同,谢稚柳更定为王诜之作。 王诜(北宋),字晋卿,太原人。尚英宗女,魏国大长公主,为利州防御使。湓荣安。工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苏轼为之记。画山水学李成,郭熙,清润可爱,又作著色山水师唐李思训,自成一家。皴法以金缘为之,似古今观音宝陀山状。小景亦墨作平远,皆李成法也。故苏轼谓晋卿得破墨三味。诜以尚主之贵,日在绮罗弦管之间,而濡豪嬉戏及皆风尘表物,非其胸中自有丘壑何以及此。传世有《烟江叠嶂图》,《梦游瀛山图卷》。 此图画风清润秀雅,用笔尖利。整幅画面布置有序,意境优美,正如宋人论画山水所写:出于可游可居之景。 渔村小雪图 绢本,设色,纵44.5cm,横219.5cm。故宫博物院藏。 描写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图中雪山奇松,溪岸渔艇,峰迴路转,步移景易,整个画面意境萧索,笼罩在一片空灵、静寂的氛围之中,虽有渔夫艰苦劳作,但反映的却是文人逸士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雅致情怀。此图是王诜师法李成而自成一家的作品。图中山石勾皴纯用侧锋短笔,边缘轮廓采用“破墨法”,在勾勒之后用清水向内化开,墨色轻淡。寒林长松则用中锋浓墨,从而突出表现了其凌寒不凋的高贵品格。为了表现积雪,除山峦留白外,作者还在峰顶、树杈、沙脚施以白粉。为了表现雪后阳光,作者又于树头、苇尖略染金粉,在通幅水墨之中吸收了唐以来金碧山水的画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北宋时文人画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主旨,以娴熟的技法写“词人墨卿难状之景”,正是“诗画一律”的典范作品。 瀛山图 手卷,绢本,设色,纵24.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用勾勒青绿填染画山,古朴清雅。画家曾学李成皴法,以金绿为之,似古。似古就是似李将军。其画法是以墨勾、墨皴为基础,而后着青绿色,着色部分似李思训,实际上似李昭道,古是青绿,今是水墨,故叫“不古不今”。《图绘宝鉴》说王诜:“又作着色山水,师李将军,不古不今,自成一家”。 烟江叠嶂图 手卷,绢本,设色。纵:45.2厘米,横:166厘米。 此图绘崇峦叠嶂陡起于烟雾迷漫浩渺空旷的大江之上,空灵的江面和雄伟的山峦形成巧妙的虚实对比。奇峰耸秀,溪瀑争流,云气吞吐,草木丰茂,显得蓬勃富有生气。画家以墨笔皴山画树,用青绿重彩渲染,既有李成之清雅,又兼李思训之富丽,邓椿《画继》谓王诜“所画山水学李成皴法,以金绿为之,似古”,于此可见。 《烟江叠嶂图》收藏雨上海博物馆,背面是苏轼行书诗并跋和王诜唱和诗二章并跋,诗、书、画三绝,是中国画难得的境界,这幅濡满历史烟云的《烟江叠嶂图》恰恰是“三绝”的最好诠释。 米芾 米芾(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辅,官至武卫将年。其母阎氏,曾为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氏的乳娘。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 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试、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其性洁成癖,好奇石,行止狂放,人又称“米颠”。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富有创造性。其画擅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烂漫,不求工细,多以水墨横点,人称“米点皴”,而其山水面貌多云烟变灭之景,人称“米家山水”,在中国山水画中别具一格。 春山瑞松图 此图描绘的是云烟涌动的山林景色。画中山石树木的造型秀雅温和,松树姿态婉然,山石以“米点皴法”,青翠柔丽,使景物开阔、平静而凄迷,显示出春日润湿而有生趣的意境。 《春山瑞松图》不能确证为米芾所作,有可能为宋人仿作。画面左下角有“米芾”二字款,为后人所加。图中描绘云雾掩映的山林景色,图中白云满谷,远山耸立云端,近处古松数株隐显于雾气中。松下有亭,空无一人。山峦青绿晕染,再加“米点” (亦称“落茄被”),松树笔法细致、严密。用淡墨、淡色表现雾中树木、十分成功,作品描写的中心不是山峰林木,而是山中浮动的云雾。通过云雾表现春山的湿润、静谧和松树的矫健挺拔。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中,米芾独树一帜。画风被称为“米家山水”、“米氏云山”,其技法被称为“米点”。图中突破了过去运用线条表现峰峦、云水、树木的传统方法,把王维以来的“水墨泻染”、王洽的“泼墨”、董源的“淡墨轻岚’’及其点子皴,根据多雨迷漾变幻无常的江南自然景色,加以融会贯通,创为以横点为主, 画烟云变化,雨霁烟消的山水。
米芾《翠微深处图》1087年作。 王希孟 王希孟(北宋)(1090——?) 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
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独具:“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见。徽宗政和三年(1113)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此外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述,不久英年早逝。 千里江山图 绢本,设色,纵:51.5,横:119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放大
《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王希孟,王希孟 18 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惜年寿不永, 20 余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 画中描写岗峦起伏的群山和烟波浩淼的江湖。依山临水,布置以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并穿插捕鱼、驶船、行路、赶脚、游玩等人物活动。形像精细,刻画入微,人物虽细小如豆,而意态栩栩如生,飞鸟虽轻轻一点,却具翱翔之势。山石皴法以披麻与斧劈相结合,综合了南、北两派的特长。设色继承了唐以来的青绿画法,于单纯统一的蓝绿色调中求变化。用赭色为衬托,使石青,石绿颜色在对比中更加鲜亮夺目。整个画面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将自然山水,描绘得如锦似绣,分外秀丽壮美,是一幅既写实又富理想的山水画作品,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少见的巨制。卷后有当时蔡京的题跋,证明此画是真迹无疑。 画家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特点,在十余米的巨幅长卷中将景物大致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画面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引人入胜。
《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此种表现方法是我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在隋唐时期如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许多画家均擅长青绿山水画。纵观宋代画坛,虽然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法创作,但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尚无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王希孟在继承前法的基础上,表现出更趋细腻的画风,体现了北宋院画工整严谨的时代风格。此图用笔精当,一点一画均无败笔。人物虽细小如豆,却动态鲜明。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在用色上,画家于单调的蓝绿色中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光彩夺目。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此卷推崇备至,在卷后题跋中赞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此论可谓公允之见。
北宋人物画家 石恪 石恪,生卒年不详,五代末宋初画家。字子专,成都郫县(属四川省)人。幼无羁束,长有声名,虽博综儒学,志惟好画。初事张南本学画,后笔墨放逸,不专规矩。在蜀地余圣寿寺、龙兴观等作宗教壁画。宋灭后蜀(965),石恪至都城开封,奉旨绘相国寺壁画,后授以画院之职,坚辞还乡。《二祖调心图》传为他所写。
据《画继》说,他的性格滑稽,有口才,攻画道释人物,初学张南本,以后自成一家。他的画,笔法纵逸,所画形象多丑奇倔,不守规矩。《画品》说,他画的《玉皇朝会图》,“天仙、灵官、金童、玉女、三官、太乙、七元、四圣、经纬星宿、风雨雷电诸神、岳渎君长、天上地下主者,皆集于帝所。玉皇大天帝南面端扆而坐,众真仰首,承望清光,见之者神爽超然,如在乎通明殿中也”。在这样一幅庄严宏伟的图画中,他将水府官吏的腰间竟系了许多鱼蟹。他在《鬼百戏图》中、钟馗夫妇对案置酒,案上摆有果肴,左右有执事,前面有大小鬼数十合乐呈伎俩,曲尽其妙。他的画法独树一帜,为减笔画开山祖。据《宣和画谱》中收录他有关道教的作品有:《仙宗十友图》、《严君平拔宅升仙图》、《五星图》、《南北斗图》、《寿星图》、《三教图》、《三官五帝图》、《六十甲子神像》、《太上像》、《镇星像》、《青城游侠图》、钟馗氏图》等多件。 此外,还绘有《田家社会》、《翁媪尝醋》等图,俱已失传 。 二祖调心图
纸本水墨,纵35.5厘米,横129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中表现慧可、丰干二位禅宗祖师调心师禅时的景象。画卷中,慧可双足交叉趺坐,以胳膊支肘托腮,另一幅画丰干坐于温驯如猫的老虎的背上。 赵光辅 赵光辅,活动于960至975年左右。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宋太祖朝为图画院学生,擅画佛像、人物、番马。
故乡里呼为“赵评事”,生卒年不详。工画道释人物,兼精蕃马走兽,亦工竹木花卉,笔锋劲利,名“刀头燕尾”。 所作线条流畅,人物形象清楚,骨骼厚重,刻画细致入微,设色典雅沉稳,有唐吴道子遗风。曾在许昌开元、龙兴两寺创作壁画,在开元寺所画之《五百罗汉图》,“姿质风度互有意思,坐立瞻听皆得其妙,貌若悲觉以动观者”。 据北宋绍圣元年(1094)著名金石、书画家游师雄《题赵光辅画壁》碑云:“云阳(今陕西泾阳县)孟店镇西寺殿后画《自在观音》一壁,曲尽端严闲暇态度。其左有外国胡王与人从焚香状,貌极恭虔;其右有衣王者服,罄瞻礼之容,旁有衔花野兽,麋鹿虎豹各尽驯伏情状。至于竹木花卉,无不精至,南向画魔女恼佛,云雷震电,其势可怖;魔女变形,揽镜自照,遽作惊惭自失之状,尤为奇绝。然后知光辅不独工于马也。……”碑今存泾阳县文化馆。 《番王礼佛图》传为他所画。
绢本,设色,纵28.6厘米,横103.5厘米,现藏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此图画中国周边少数民族酋长、番王朝拜佛祖的形象。佛祖高坐莲台,诸番王作礼拜、贡献之状,服饰皆异域装束。画面气势宏大,人物安排疏密有致,表情各异,生动自然,是宋代人物画的一幅杰作。
王居正 王居正(公元11世纪),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学丹青有父风,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与父王拙同驰名于画坛。善画仕女,师周昉,得其闲冶之态。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谓其:“精密有余,而气韵不足。”尝于苑圃寺观众游之处,居高临下观察游人众相及美人姿色尤为入微。其下笔前沉思静虑,力求形神兼备,故所作构思巧妙,形象生动,刻画细腻真实。画迹有《调鹦鹉士女图》、《绿窗焦雨图》,著录于《绘事备考》。
传世作品有《纺车图》卷,绢本,设色,纵26.1厘米,横69.2厘米,无作者印款,原为赵孟頫旧藏,有赵孟頫二跋,称为王居正作,跋曰:“图虽尺许,而笔韵雄壮,命意高古,精彩飞动,真可谓神品。”并有诗云:“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童稚善自乐,小龙恬不惊……”今二跋已不存,仅有明、清袁廷玉、吴宽、刘绎、陆心源等题跋,现藏故宫博物院。 《璇闰调鹦图》纨扇,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纺车图 绢本设色,纵26.1厘米,横69.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怀抱婴儿哺乳的村妇,身旁置放一架纺车,左手正摇纺轮。前面一老媪,面向村妇,慈祥安宁。村妇身后有一儿童,席地而坐,手中拿着杆,牵着一只蟾蜍,活泼可爱。线条多用类似于周文矩的“战笔”,生动和谐。
王诜 见山水篇中
绣栊晓镜图
团扇,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一晨妆已毕的妇人正对镜沉思,抑或端祥自己,仪态端庄。一个侍女手捧茶盘,另一妇人正伸手去盘中取食盒。图中用笔细润圆滑,敷色妍丽而又清秀。周围的灌丛、桂树皆以双钩填色法绘出,十分细致,画面有一种略带哀怨的闲适之风。此图人物造型似取材于另一幅宋代作品《饮茶图》,作者已不可考。
北宋其他画家 赵昌 赵昌,北宋画家。字昌之,广汉(今属四川)人。-作剑南(在今四川剑阁之南)人。擅画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虫。其画师法滕昌祐,亦效徐崇嗣“没骨”法。相传常于晓露末干时,细心观察花卉,对花调色摹写,自号“写生赵昌”。所作精于晕染,明润匀薄,特工敷彩,色若堆起,惟笔迹较为柔弱。大中祥符(1008-1016)间,名重于时。
有人评价赵昌说:“赵昌折枝尤工,花则含烟带雨,笑脸迎风,景则赋形夺真,莫辨真伪,设色如新,年远不退。”此图无款印,仅在卷中前后有宋贾似道的“魏国公印”、元鲁国达长公主的“皇姊图书印”等。在接纸上另有董其昌写的跋“赵昌写生,曾入御府。元时赐大长公主者。屡见冯海粟跋,此其一也。董其昌观”。元代冯子振、赵岩题诗,董其昌题跋。
赵昌在当时是超出陈规,以观察对象获得他的艺术技巧。直接写生于花卉和鸟兽的天然生活,扩大了花鸟画的表现范围,并对对象表现得极为生动。据说他每天早晨朝露未干的时候,绕着栏杆观察花卉,手中就调色彩绘。他自号“写生赵昌”,他画花极有生意,色彩最好,又多画“折枝”而不是全株。
《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154件,《宋中兴馆阁藏画》著录其作品27件。传世作品有《四喜图》轴,图录于《中国名画宝鉴》;《粉花图》轴,图录于《中国名画集》;《写生蛱蝶图》卷,相传为其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写生杏花图》册页,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竹虫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99.4厘米,横54.2厘米。(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此图画幽篁疏影,双钩填彩,以色之而飞,又绘天牛、螽蜥,无不刻画入微,瓜赞,相阿弥题签,天室和尚题跋。浓淡来显叶之向背、竿之盘曲。枝叶饱满, 叶果实又仿效徐崇嗣的“没骨”画法。设姿态多样。另有花卉野瓜、蝴蝶蜻蜓萦绕 色浓丽而又不隐墨骨。
写生蛱蝶图 卷,纸本,设色,纵27.7厘米,横9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幅描写秋天野外风物的写生画。在构图布局上,画家有意在画面上方留下很大的空白,景物多集中在画面的下部。将野菊、霜叶、荆棘和偃伏的芦苇等,布置得错落有致。在晴空中有三只美丽的彩蝶正在翩翩飞舞,一只蚱蜢正在向上观望。整幅画把秋日原野的高旷清新、风物宜人的景色,描绘得十分动人。作品用笔遒劲,逼真传神,设色清丽典雅,清劲秀逸。花卉用笔筒率,变化自然。双钩、晕染绘近处花卉的阴阳向背。蚱蜢和蝴蝶,用笔十分精确,微染出不同质感。画面有一种纯净、平和、秀雅的意境和格调。
杏花图
团扇,绢本,设色,纵25.2厘米,横27.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此图绘一枝杏花,繁花盛开。画家用极写实的手法,将杏花粉白含俏、堆霜集雪之姿,刻画得栩栩如生,勾线精细,以粉白染瓣,富有层次。杏花尽显其晶莹剔透、冰姿雪清之雅韵。
易元吉 易元吉(公元11世纪),北宋画家,字庆之,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自幼灵机深敏,自幼临摹古人名画,江下了扎实的绘画功底。他以大自然为师,离家远游,寄居于山野人家,每天观赏自然风物,经多年悉心揣摩,易元吉技艺日进,所绘花鸟动植物都很有特色。易元吉所作的画,尤其以獐猿特别生动逼真,呼之欲出,他因此而名闻天下。他常深入荆湖深山之中,观察、体会、揣摩猿猴獐鹿的生活习性,每遇胜丽佳处,辄留其意,心传目击,写于毫端。于长沙寓居后开凿池诏,间以乱石丛篁、梅菊葭苇并驯养水禽山兽,以观其动静游息之态,故所画动植物富有生趣。画上多自书“长沙助教易元吉画”,落款于树石间。
易元吉的绘画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擅长花鸟獐猿外,他还能画猫犬、虎狼、杂菜等各种动植物,且都能别开生面,超越前人。 在画坛受到推崇的易元吉,在仕途上却很不得志。一次,潭州知州刘元瑜因欣赏易元吉的画艺,将他补为州学助教(从九品)。易元吉得到这个官职后很高兴,就在自己的画稿上署上工“长沙助教易元吉画”的题款。但没过多久,刘元瑜就因擅自补升画工易元吉为州学助教而降知随州。易元吉的仕途也随此而中止。
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景灵宫建孝严殿,召元吉入宫绘画,他十分高兴地对朋友们说:“吾平生至艺,于是有所显发矣。”欣然赴京。在孝严殿内,易元吉奉命画御座后面的大屏风。他在中间一扇上,画了太湖石与汴京有名的鹁鸽和洛阳有名的牡丹,在旁边两扇各画上孔雀。接着,他又在神游殿的小屏风上画“牙獐”。别致的构图,精巧的画笔,使他名声大振。之后,易元吉又奉诏在开先殿西厢画《百猿图》,但还未画完就暴卒身亡了。(一说遭画院中人妒其能而鸩死)。
在六朝到唐宋的文学作品里,猿猴及其啼鸣是一些文人反映惆怅失意心情的衬托。易元吉却独辟蹊径,心仪猿猴,甚至“几与之同游”,并“穴窗写生”,将它们当作人去相处、去观察、去理解,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艺术是最具人性意识的一门科学,而猿猴似乎与生俱来就与人类有着不解之缘。易元吉观察、作画时将人的情感融入猿猴世界,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他的画呈现出一种自然天趣的境界,能引领读画者走向自然,身心超脱。易元吉的猿画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一流水平,还在画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易元吉在当时画坛很受推崇,北宋米芾甚至称他为“徐熙后一人而已”。不少古代绘画评论家把獐猿画看成易元吉的专工独诣,认为是“世俗之所不得窥其藩”的绝技。
《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作品有《牡丹鹁鸽图》、《梨花山鹧图》、《夏景戏猿图》等245件。传世作品有《猴猫图》卷,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蛛网攫猿图》册页现藏故宫博物院;《聚猿图》卷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猴猫图 卷,绢本,纵31.9公分,横57.2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传为北宋画猿名家易元吉所作,充分表现了动物互动的神态趣味。一只顽性大发的猴子突然一把抱起经过身边的小猫,另外一只吓了一跳的猫儿在闪避之际,回头对着猴子怒目吼叫,好像想要救牠的同伴。而猴子根本不管怀里的猫咪愿意不愿意,旁边的猫咪抗议不抗议,看他那歪着脑袋逍遥自在的神气样子,好像对自己这场恶作剧得意极了。图中动物的毫毛都以细线一笔一笔画成后晕染上色,营造有层次而又毛茸茸的质感。这两只小猫颈系红色丝带的打扮,和《富贵花狸》和《冬日婴戏》两画类似,应该是宋代富贵人家饲养宠物的习尚。
枇杷戏猿图 轴,绢本,水墨设色 165×107.9cm
画里的两只黑猿分据苍劲大树的枝干上,一只稳定地蹲坐在粗壮的主干,另一只则攀附于悬垂的枝枒,长臂高举,重心下降,配合垂坠的枝条,让人觉得它似乎像荡秋千般,随时可能会摆向画面之外。挂在树上的那只,回头与气定神闲的一只相望,彷佛有种调皮含笑又殷殷关切的神情。画家在捕捉动态的片刻之际,也没有忽略去刻划黑猿近乎于人的情感互动。
从艺术呈现的层面来看,画里各个物象的质感表现都很精细。黑猿身上毛茸茸的外表,让人很想触摸;枇杷树干虬结扭曲、粗糙苍老;枝条却又柔韧可屈,树叶则斑驳点点,在在都可看出宋代画家对自然的观察入微,写实功力深厚。
一株枇杷,根干扭曲,自右方横斜而出,又一枝自左上角盘空窜出,再由右上悬垂下来。如此枝干,笔不相连,意却相牵,但觉画外有画,这是本幅画家别出心裁的布置法,黑猿二只,一挂枝而下,一据干而坐。挂树的一只,两手紧握,重心下垂,摇扬回荡,好似小孩游玩秋千,一方面又回头观望。另一只黑猿,悠闲中凝神相看,两相关注,情又相牵。不但得物之态,更尽物之情。画家臻至此境界,当然非第一流高手莫办。两只黑猿,挥身毛绒绒、黑黝黝,如可触摸,这归功画家用墨的沉着,用笔的健劲,把猿身上的质感、量感都表达出来。此外石头的坚硬,枇杷树干的斑剥,树叶的转折,无不曲尽神态。设色亦是精练之极,允为宋画中大幅无款的精品。
宋人作画,基本上是写实,透过写生,「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但也不全然胶着于物象,是经过一番人性的陶融而来的。体物传神,可说是宋人的长处。历来画猿,必然以宋代易元吉为圣手,按《宣和画谱》载,藏有易元吉〈枇杷戏猿图〉,或即此画。因年代已久,画边缘重裱切去,所以款及宣和诸印不见。相传易氏为画动物,捕捉其神情动态,一方面于家中屋后,凿池栽树,养殖各种动物,以供取为蓝本,另一方面,深入山中,观察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态,研析对此,下笔自非凭空杜撰者所能企及。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陵州、洋州等知州,元丰初年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思想。
文同对竹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故其画竹法度谨严,同时作为文臣,其作品又有着区别于职业画家的新意。《图画见闻志》说他的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宣和画谱》则进一步指出其作品“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战”。
看到了文同墨竹画中所具有的特质。可以说文同这类作品的出现,是文人画开始兴起的标志之一。文同的墨竹作品给当时苏轼、金代王庭筠父子、元代李刊等诸多画家以重要影响,墨竹逐渐成为中国文人画的一个重要题材。
文同在诗歌创作上很推崇梅尧臣,他的《织妇怨》描写织妇辛勤劳作,反被官吏刁难,与梅尧臣反映民间疾苦的诗同一机杼。他的写景诗更有特色。如“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早晴至报恩山寺》);“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晚至村家》)等句;形象生动,宛如图画,充分表现了画家兼诗人善于取景、工于描绘的特点。他在诗中还常常把自然景物比作前人名画,如“独坐水轩人不到,满林如挂《暝禽图》”(《晚雪湖上寄景儒》)、“峰峦李成似,涧谷范宽能”(《长举》),为古代诗歌描写景物增添了一种新的手法,这同当时画家乐于向前人诗中寻找画意具有同样的意义,表明了北宋前期诗与画这两门艺术已更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比起前人王维的“诗中有画”来就更前进了一步。
所著《丹渊集》40卷,《拾遗》 2卷,为其曾孙文□编,附《年谱》1卷、《附录》2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
墨竹图 立轴,绢本,墨笔,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一根倒垂的竹子从画幅的左上角顺势而下而又翻转而上,秀峭而劲挺。画家截取最动人的姿态来构图,竹竿劲健挺峭,竹枝横斜,竹页飘洒飞舞。此图用水墨画倒垂竹枝,以独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写竹叶,浓淡相宜,灵气顿显。笔法谨严有致,又现潇洒之态。与米芾所记“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相吻合,且竹页之大小、转侧都表现得很生动,对竹竿和页稍出现的飞白笔触也不加修饰,一任自然,全图给人以清新潇洒富有生意的感受。 此图未署名款,仅钤“静闲书屋”、“文同与可”二印,是遗留至今传为文同的作品中,为大家公认的唯一真迹。诗堂上有明初王直、陈循二题,画上钤有“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两方鉴藏玺印,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苏轼 苏轼(公元1036-1101年),字子瞻, 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谥文忠。诗、文、书、画俱为大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作蔡京)并为书法史上的“宋四家”。幼学王羲之,后习颜真卿、李凝式,笔圆韵胜,天姿焕发。亦擅画竹石古木,自写胸臆,妙得形似,天趣盎然。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枯木怪石。 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
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竹石图》;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是他的作品。
潇湘竹石图 古木怪石图 纸本,墨笔。 图左画一怪石,谓其怪,我依其石身上满勾的圆形弧线,当作石之纹理看去,怎么也无法弄明白其结构。右边是石旁穿出的一株古木,枝头枯杈,极似一组左右分叉的鹿角,但是也有奇处,就是虬曲之树身,到上方竟然转了一个圆圈,见所未见。连米芾也觉得“怪怪奇奇无端”。待读到东坡的论画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才有点明白,原来东坡本就无意写实。联想到他极为推崇的表亲文同也好画“S”形的“纡竹”,意在表达虽遭倾轧但仍挣扎向上的心志,那么东坡画的树干被压向下却又转弯向上,是否也有所寄托呢? 东坡一生屡遭挫折和打击,其思想中儒、道、佛的影响都非常深刻,他又崇尚“意气”,那么在画中有所寄托也在情理中。从笔墨上看,画中无论怪石的纹理还是古木的枝干,以功力深厚的中锋运笔,线条弧曲劲挺,十分优美,分明是北宋的时尚。而选择古木怪石为题材,在当时也不多见,其意似在弘扬其倡导的“士人画”的“萧散简远”、“古雅澹泊”的境界。
影响所及,进入元代,枯木竹石也如墨竹画似的成为文人热衷的画题。本幅画两侧藏印记12方:文武师胄芾章、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双桧堂鉴定真迹、适量斋、清白传家、右宜子孙、宗道画印、海口?主、杨□之印,又3方印文不辨;半印5方:“沐璘”、“杨”,又 3方文不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又题《木石图》。
崔白
崔白,生卒年不详,约1044——1088,北宋画家。字子西,濠梁(今安徽风阳东)人。熙宁初,诏与艾宣、丁贶、葛守昌画垂拱殿御启鹤竹各一扇,而以白为首出,因补图画院艺学。
这位画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只是个民间画工,生活颠沛流离,后来有很多人都为他的不得赏识打抱不平。像米芾在他的《画史》中说,在嘉年间(1056—1063年),公卿贵族们的收藏竞相一味求古,多是阎立本、韩氵晃一类画家的赝品,而对于像崔白这么优秀的当代画家的画作,他们却熟视无睹。
1065年,相国寺因为遭雨被部分破坏,崔白参加了这次的壁画重绘,工程大约在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结束,而崔白也是在这次工程后被召人宫廷画院。崔白进入画院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但他很受宋神宗赏识。因为他是个性格疏阔的人,宋神宗特批如果没有御旨,任何人都不能安排崔白作画。
擅花竹、翎毛,亦长于佛道壁画,其画颇受宋神宗赏识,授图画院艺学,后升为待诏。所画花鸟善于表现荒郊野外秋冬季节中花鸟的情态神致,尤精于败荷、芦雁等的描绘,手法细致,形象真实,生动传神,富于逸情野趣。崔白的花鸟画打破了自宋初100年来由黄筌父子工致富丽的黄家富贵为标准的花鸟体制,开北宋宫廷绘画之新风。有《双喜图》、《寒雀图》、《竹鸥图》、《杜牧吹箫祝寿图》等传世。其弟崔悫、孙崔顺之皆善画,同袭崔白画风,颇为时人所重。
艺术特色 人物山水画采取工笔水墨相结合,人物写实,自然写真;花鸟动物画写意写真并举;画竹、草、树叶亦是双钩填彩法,但画荆棘则是没骨法染画而成,树叶中的叶脉也有掺用没骨法。画树干则以粗放的笔意描绘,笔锋的折转变化极为明显。画土坡侧笔放胆挥毫,虽粗细笔调共有画中,相融和谐,增添活泼之意。或许是崔白放逸的个性,才敢跨出时代的限制。 崔白的花鸟画,“体制清澹,作用疏通”,是融洽五代而又别创的比较活泼、清澹的画风。他喜画沙汀芦雁、秋冬萧疏、淡远、荒寒、野趣的意境,所画花鸟着重于写生,而且不用打草稿,“凡临素多不用朽,复能不假宜尺界笔,为长弦挺妨刃”。笔墨用法表现力相当丰富,工细的笔触一丝不苟,粗放的笔调苍劲厚实,运墨干湿并见,设色较淡。
崔白是开始发挥写生精神的画家,他没有前人的画稿可临摹或参考,更不可能如现代人有照相机可协助。他靠超越前人的观察研究、及描绘能力,探索花木鸟兽的「生」意,摆脱花鸟属装饰图案的遗影,开创新的发展方向。
历史评价及影响 五代黄筌、徐熙花鸟画极高的写实水平,标志着中国传统花鸟画趋向成熟。而黄筌父子的工笔重彩,以其富贵闲逸的风格,在宋初被宫廷画院奉为花鸟画的楷模,达百年之久。这段时间,也正是北宋水墨山水画突飞猛进,渐渐一统山水画领域的时期。影响而及花鸟画,徐熙已尝试以墨笔为骨敷彩的方法,而以成熟的水墨山水画技法融入花鸟画之中,开创新格,取代“百年一贯”的黄家画风的,则是以崔白为代表的北宋新派画家。北宋宫廷的花鸟画,前期主导风格是以黄筌、黄居父子二人为代表的“黄家富贵”一路,他们的特点之一是对于物象极为细致、达到逼真效果的刻画。而相形之下,崔白的画法淡雅而善于变通,与宫廷绘画笔墨工致的面貌相比要好了许多。 不仅擅画花荷凫雁,而且画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绝伦,尤长于写生。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手法细致,形象真实,生动传神,富于逸情野趣。他一改百余年墨守成规的花鸟画风,成为北宋画坛的革新主将,数百年来颇受画坛尊崇。
熙宁初,诏与艾宣、丁贶、葛守昌等画垂拱殿御扆鹤竹各一扇,崔白最为出色,于是补为图画院艺学。然而崔白性情疏放,执意辞却,但不允,也就只得勉强接受。他擅画花竹、禽鸟,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设色淡雅,别创一种清淡疏秀的风格。功力深厚,作画不勾草稿,而能“曲直方圆,皆中尺度”。
崔白的画风在于创新,善于“扬弃”,打破了宋近百年一统宫廷院体画的格局,既继承吸取了黄家画风的优秀精华又大胆地抛弃了千篇一律的宫廷闲逸仕女、花鸟工笔画风。他笔下的山水人物画集传统工笔和一统水墨于一体,画面既绚丽、又端庄,雅俗共赏。观后无不称快,沁人心脾。如由清代王礼题跋的《杜牧之吹箫祝寿图》,人物虽然众多,但是个个神态不一,写实写意人物自然于一体。人物绘画工笔精湛,色彩浓淡适宜,纹饰回旋自然,整体比例得当。树木花鸟临真,人物栩栩如生,赏识后犹如身临其境,无不爽心悦目,个个感叹不已......
崔白的花鸟画对北宋宫廷花鸟画产生了影响,据说震动了当时的画坛,从画院中人到院外的文人士大夫画家,从者甚多,而北宋早期宫廷画院花鸟画“黄家富贵”风格一统天下的格局也终于走到了尽头,开始崇尚新意,深入写生、写实,这种趋势到了后来的宋徽宗赵佶那里,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最后,崔白的风格是兼收并蓄,多有创造。崔白因出身低微,早期作为民间画工,迫于生活的压力,以艺谋生,练就了他善于写生,画作多有新意。在作品风格上能吸收“黄派”之长,富丽精工,又借徐派的意趣,迎合了士大夫阶层甚至皇帝的审美趣味,受到了他们的高度评价。崔白等人的出现改变了画院的“黄氏体制”,与其说是崔白带来的“变格”不如说是院体花鸟画自身发展的结果和社会的普遍的审美趣味的变化使然。
崔白的绘画风格是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多有创造。黄庭坚《题李汉举墨竹》云:“如虫蚀木,偶尔成文,吾观古人绘画妙处类多如此,所以轮扁斫车,不能以教其子。近世崔白笔墨,几到古人不用心处,世人雷同赏之,但恐白未肯耳。”这说明崔白在绘画风格上与“黄氏体制”下的院体花鸟画之富艳萎靡大相径庭。并以其自由精新,无拘无束的花鸟画风,与当时故步自封于“黄氏体制”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画院“众工”来说,无疑产生着强烈的冲击力。
明代汪砢玉在题《桃涧雏黄图》中说:“善声而不知转,未可谓善歌也;善绘而不善画染,未可谓善也。是作,……神采焕发,气韵生动,最得傅染之妙,固赵昌流辈欤?”可见,崔白也曾学习过赵昌,崔白敷彩清澹,是吸收了赵昌的清新淡雅的风格,另有《宋中兴馆阁储藏图画记》著有崔白所画的猿猴作品数件,反映出他曾向易元吉学习。
《双喜图》 图纵193.7厘米,横103.4厘米,绢本,设色,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绘秋风呼啸的旷野,枯枝折倒,残叶飘零,小草伏地,一片萧瑟之中,两禽鸟扑翅鸣叫,顶风飞来,其一刚攀在树枝上,目光俱向下,原来在残枝败草之中,有一只褐兔正回头向它们张望。不知双禽的鸣叫不安,是因为褐兔的出现惊扰了它们,还是凛冽的寒风,警示了冬的来临,它们在向褐兔传递这冬的信息? 场景萧瑟寒凝,却是自然界寻常生命景象的再现,体现出画家对生活观察的细致,令观者回味无穷。
《双喜图》充满着寒风肃杀之气。古木槎木牙,枯草摧折;两只山鹊躁动飞鸣,让人觉得它们的叫声已将这秋天的萧瑟与寂静划破。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黄庭坚题在崔白画上的词句:“风校调调……迁枝禾安,何有于巢。”坡下的野兔也被惊到,倏然顿步回首,就连周围的草叶好像也被它们叫得在瑟瑟发抖了。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是将要发生什么?为什么有种说不清的紧张充斥整幅画面?画家对这些并没有交代,而是留给了观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虽然名为“双喜”,但除了有两只飞鸣的喜鹊,看不到有任何喜从天降的痕迹。
在绘画手法上却颇具新意:工、写结合,枝叶双勾,甚至连细草也双勾,但禽与兔则勾、点、染结合,褐兔皮毛以笔尖簇点,层层积染,而禽鸟的羽毛则填染白粉,皮毛的质感强烈。土坡以干笔淡墨粗勾几笔,然后略加皴擦,只在局部加以密集的皴笔,却也将秋天旷野的落寞突现出来。飞鸟与褐兔的上下呼应,将疾风中零乱的一切涵容,而树身、枝干的勾、皴、擦、染,老练而雄健,显现其山水画风格,技法非常之成熟。
《寒雀图》 (卷 绢本 设色 纵25.5厘米 横101.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描绘隆冬的黄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牺入寐的景象。作者在构图上把雀群分为三部分:右侧二雀,乍来迟到,处于动态;而中间四雀,作为本幅重心,呼应上下左右,串联气脉,由动至静,使之浑然一体。鸟雀的灵动在向背、俯仰、正侧、伸缩、飞栖、宿鸣中被表现得惟妙惟肖。
树干在形骨轻秀的麻雀衬托下,显得格外浑穆恬澹,苍寒野逸。此图树干的用笔落墨都很重,且烘、染、勾、皴,浑然不分,造型纯以墨法,笔踪难寻。
虽施以画上的赭石都以褪落,但丝毫未损害它的神采,野逸之趣盈溢于绢素之外,有师法徐熙的用笔特点。
《杜牧吹箫拜寿图》 (崔白,立轴,纸本设色,宽54厘米,长116厘米,秦岭珍藏阁)人物山水综合画作。 其艺术特色为工笔与水墨并举,人物举止传神逼真,自然景色协调,花草特具生命力,并富有立体感。画工精湛,用笔流畅,图纹绚丽,意蕴悠长。 画面人物众多,动作不一,有白发长长的老寿星(欧阳修的老父亲面对诗人杜牧在微笑,即将赏听杜牧为他吹箫祝),有在朝廷做官的欧阳修前来迎接杜牧的到来,有欧阳修的夫人也在其丈夫后面悄悄观看美丽动人的场面,还有其子女各自做着不同的动作,再者就是杜牧本人准备要开始吹箫演奏的姿势,崔白的艺术魅力无比,赏心悦目,令人钦佩。
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州舒城(今属于安徽桐城)人。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中进士。产先后任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和朝奉郎等。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因病辞退,归老龙眠山。
他的一生在仕途上不甚得意,但诗文书画成就很高,也擅辨古器物。李公麟虽然被列入了文人画家之列,但是他除了后世文人画家所擅长的山水花鸟题材之外,更擅长人物、鞍马。在此方面,他继承了顾恺之以来的传统,而又有所创造,自立新意,在刻画人物个性和情态上极具功力。他把过去仅作为粉本的白描画法确立为一种画种,使之独立成科。有描写文人诗酒生活的《莲社图》和《西园雅集图》等作品,今有摹本传世。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传本《免胄图》和《孝经图》的真伪尚待研究。
孝经图 李公麟对于古代的美术修养极深。对古器物和古文字具有知识,曾摹绘古代的铜器并加以考订,他参加了整理皇家收藏的古器物的工作。他的父亲李虚一收藏古代画迹很多,他都进行临摹,并且也临摹了很多他人收藏的名迹。他保存了很多自己临摹前代名画的副本。 李公麟在绘画创作上的表现范围之广阔,是历史上文人画家少有的。道释、人物、鞍马、宫室、山水、花鸟等无所不能,且精于临摹。他初学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进而又广泛师法晋隋唐宋诸家。但他不蹈袭前人,能取前人长处,以为己有。他作画时能大胆地摒弃色彩,专用白描,即仅以单纯洗练、朴素自然的线条来表现物象的形貌情态,使以往仅作为粉本(草稿)的白描,形成为独立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成为可与重彩和水墨淋漓的画法相抗衡的传统绘画样式之一,为丰富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他又重视师法造化,注意对客观对象作敏锐周密的观察。为了画出马的神骏,他每过太仆廨舍,“必终日纵观,有不暇与客语者”。他画的人物,一眼就能看出其不同地区、民族、阶层的特点,气质鲜明性格突出,而不以表面的肥红黑瘦区分人物的贵贱。在创作中,他主张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对主题的表达能在构思、构图当中,抓住最能耐人寻味的一瞬间,每每出人意表。他画道释人物能出奇立异,创造出《长带观音》、《自在观音》等新形象,将观音画成飞舞长带的人间少女,把维摩诘画成温文尔雅的士大夫,进一步使得道释画由宗教崇拜的偶像向观赏性绘画的转变。
维摩演教图卷 李公麟擅长画马和人物。他画的人物,据说能够从外貌上区别出“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获、台舆皂隶”等社会各阶层人的特点,并能分别出地域和种族的具体特点,及动作表情的各种具体状态。他的艺术创造有生活现实性为基础,所以他敢于追求新的表现。他敢于突破前人的定式,画长带观音,飘带长过一身有半,还画过石上卧观音,这些都是他创造的新式样。他的创造性还表现在他对题材的理解上,他画“观自在观音”,不是按照一般流行的坐相,他说“自在在心,不在相”,不必限制于某一固定的坐相,而是另创一种他认为能表现出心情自在的坐相。他画陶潜的“归去来辞”一诗把表现的重点放在正在思维中的神态上,不在一般化的描写田园松菊等自然风物,而注重描绘“临清流处”——发人深思的流水。 他善画人物,尤工画马,苏轼称赞他:“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五马图》为其代表作。画中五匹大马,由五个人牵引,神采焕发,顾盼惊人。用笔简练,马的一举一动,极其细致生动地表现出骏马运动和性情的特征。他还发展了“白描”画法,创造出“扫支粉黛、淡毫清墨”,“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他的作品,保存下来的不多。除《五马图》外,尚有《临韦偃牧放图》、《免胄图》、《维摩诘像》、《十六小马图》、《龙眠山庄图》、《辋川图》、《九歌图》、《洛神赋图》、《草堂图》、《莲社图》、《明皇演乐图》、《农节图》、《西园雅集图》、《明皇醉归图》、《维摩演教图》、《汴桥会盟图》、《白描罗汉图》、《海会图》、《百马图》等。 五马图 纸本,白描,纵:26.9cm,横:204.5cm。二战以前藏于私家,战后失踪,珂罗版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本幅无作者名款,共分5段,前4段均有北宋黄庭坚的笺记,后纸有黄氏跋语,另有北宋、南宋初的曾纡跋,言及黄庭坚题于元佑五年(1090年)。幅上两处有乾隆帝的题文,钤有清“乐寿堂鉴藏宝”等印20方。该卷系职贡类题材,作一人一马状。据黄氏题跋,5马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皆为雄马,均是西域的贡品,分属宋廷的左骐骥院和左天驷监。前3位控马者为西域少数民族的形象和装束,姿态各异,无一雷同,妙在其精神气质亦微异,有饱经风霜、谨小慎微者;有年轻气盛、执缰阔步者;有身穿官服、气度骄横者。马的造型因品种而异,大小、肥瘦、高低、毛色各别,但性情都温顺平和,以示已被调教驯服。大凡画贡马的题材,马的神态和步态都是如此。如《宣和画谱》卷七所云:“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意在生动的表现人、马的性情。
画家在艺术上的独创首先体现在纯熟的白描技法上,他把盛行于唐代吴道子时代的“白画”发展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画种--白描,本幅就是确立这一画种的标志。虽不着彩色,仍可使观者从刚柔、粗细、浓淡、长短、快慢的线条变化中感受到富有弹性的肌肤、松软的皮毛、笔挺的衣衫、粗厚的棉袍等各不相同的质感和量感。画家在白描的基础上微施淡墨渲染,辅佐了线描的表现力,使艺术效果更为完善,体现了文人画注重简约、儒雅和淡泊的审美观。自此之后,几乎所有的白描人马画无不源出于李公麟的白描艺术。
龙眠山庄图 《龙眠山庄图》亦称《山庄图》,是李公麟的白描山水画。画面表现的是由建德馆至垂云片的龙眠山庄图景。自西而东凡数里,岩谔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宣和画谱》称《山庄图》,可以配王维《辋川图》;《佩文斋书画谱》亦说《山庄图》用王维《辋川图》的画法:“而行笔细润,乃有超越之意”。苏轼为之记,苏辙为之赋诗,凡二十首。《山庄图》既出,便为世人所珍爱。《山庄图》不仅是一幅远离尘嚣的山村风俗画卷,更体现了山庄主人思想倾向和生活情致。苏轼在《题李伯时〈山庄图〉后》说,李公麟在龙眠山,并非留意一草一木,然而《山庄图》“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所以他称李公麟为“有道有艺”的画家。 赵佶 赵佶(1082-1136),即宋徽宗。宋代皇帝,画家。为帝时不励精图治,惟穷土木,崇奉道教,任用蔡京、梁师成、李彦、童贯、朱勔、王辅等,时称六贼。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进教城汴梁,赵佶、赵桓、以及赵氏宗族、亲属等三千多人,都做了金人的俘虏。后死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
在位期间,为“画院”搜罗绘画人才,提倡柔媚的画风。他擅长花鸟画,受吴元瑜影响,书法师黄庭坚,后自创一种瘦劲锋利,如“屈铁断金”的“瘦金体”。据说他画鸟雀,常用生漆点睛,小豆般的凸出在纸绢之上,十分生动。陆续描写过各种奇花异鸟,命名为《宣和睿览册》。他要求所画花卉,能够画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下的特定情态,他对人物、山水画等,也有一定的造诣。 传世作品较多,有些是御用画家代笔之作。作品有《腊梅山禽图》、《五色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红蓼白鹅图》、《池塘秋晚图》、《柳鸦芦雁》、《瑞鹤图》、《溪山秋色图》等。人物画方面有《听琴图》、《文会图》。山水画方面以《雪山归棹图》为代表。此外,还临摹有李昭道《摘瓜图》,张萱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曾下令编撰《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和《宣和博古图》等,仅《宣和画谱》就有二十卷,包括二百三十一家的六千三百九十六件作品。 听琴图 绢本设色,147.2cmx51.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听琴图》轴是一幅优秀的中国人物画。画中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黄冠缁服作道士打扮。他微微低着头,双手置琴上,轻轻地拨弄着琴弦。听者三人,右一人纱帽红袍,俯首侧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那神气就像完全陶醉在这动人的曲调之中;左一人纱帽绿袍,拱手端坐,抬头仰望,似视非视,那状态正是被这美妙的琴声挑动神思,在那里悠悠遐想;在他旁边,站立着一个蓬头童子,双手交叉抱胸,远远地注视着主人公,正在用心细听,但心情却比较单纯。三个听众,三种不同的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这幅画的背景和道具处理得十分简练,主人公背后,画松树一株,女萝攀附,枝叶扶疏,亭亭如盖。松下有竹数竿,苍翠欲滴,折旋向背,摇曳多姿。道具除琴案外,仅一几,几上置薰炉,香烟袅袅。主人公对面,设小巧玲珑山石一块,上有一小古鼎,中插花枝一束,除以上这些外,别无它物。使人感觉到,这是一个高级的园庭,但却经过了作者精心剪裁。所有布景、道具以及次要人物的位置,都是围绕着主人公的演奏而安排的。整个画面的气氛,仿佛使人觉得,在这静谧之中,有一阵阵的琴声,混合着微风吹动松枝竹叶之声,从画中传出。借用白居易的一句诗来形容,其妙处那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画面上方,有“六贼”之首蔡京所题的七言绝句一首,右上角有宋徽宗赵佶所书瘦金书字体的"听琴图"三字,左下角有他"天下一人"的画押,这样一来,这幅作品就成了他的了。其实这一幅作品是他画院里的画家绘画赵佶本人行乐时的状况。
本画描绘得相当精致,人物表情以及画面气氛,足以引人人胜。通过纤细的技法和迷人的色彩,把作品描绘得工整清丽,神妙无加。但从所流传的赵佶各种画笔看来,以及古人的一切看法,认为此图不是赵佶之手笔,元汤自谓“余自可一望而识”。胡敬曾在他所著《西清札记》中大骂在上面题诗的蔡京,说他公然敢于皇上画笔上面正中题诗,看来是有一定的道理,也是我们值得分析的。应该说,无论如何蔡京不应该如此“肆无忌惮”地题诗于画之正中,而且还在皇上御笔上方。因此,历代鉴赏家认为《听琴图》并非赵佶之作。然而不管此作是代笔,或者是画院中人的作品,无论如何,它都是一幅“神笔之妙、无以复加”的上乘作品。
芙蓉锦鸡图 纵81.5cm,横53.6cm。绢本设色立轴,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 此图画秋天清爽宜人之景,以花蝶、锦鸡构成画面。画中锦鸡落处,芙蓉摇曳下坠之状逼真如实,锦鸡视线之际,双蝶欢舞,相映成趣。赵佶自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画内藏印有“万历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是宋以降历代皇室重宝。
作者意旨: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一,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求。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只锦鸡纵身上攀,压弯了芙蓉枝,表现出了锦鸡的重量感。
赵佶传世画作中,可能不全都是他的亲笔之作。 《芙蓉锦鸡图》疑为画院中高手代笔,而为赵佶亲加题识,故后世多视为徽宗画。此图所画锦鸡,飞临于疏落的芙蓉花枝梢上,转颈回顾,翘首望着一对流连彩蝶翩翩舞飞。画上有徽宗题诗: “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其诗意之旨归,尽在画意中。状物工丽,神情逼肖。锦鸡之神态,全身毛羽设色鲜丽,曲尽其妙,俱为活笔。芙蓉枝叶之俯仰偃斜,精妙入微,每一片叶均不相重,各具姿态,而轻重高下之质感,耐人寻味。
图下几枝菊花斜插而出,增添了构图之错综复杂感,渲染了金秋之气氛,衬托出全图位置高下,造成全图气势上贯。芙蓉斜刺向上,使观者凝神于飞舞之双蝶。用笔之精娴熟练,双钩设色之细致入微,空间分割之自然天成,均足以代表北宋宣和间院体画的水平。赵佶的美学思想于绘画中注重诗意的含蕴回味和观察事物的精细入微以及写实表现的传神精切,于此展现得一览无余。工笔画之典雅与匠俗区分,其关键就在于胸怀修养的内营,运笔的动力节奏感和诗意的构成。观《芙蓉锦鸡图》,诚然如是。赵佶所为,典雅浓丽,诗意画意,俱显上乘。后人虽疑非赵佶所作,但这丝毫不影响此作的精湛技艺和精神境界,仍不愧是中国绘画史上院体画的上乘之作。
腊梅双禽图 纵25.8厘米,横26.1厘米,四川省博物馆。 此画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交叠生长的柏稍与腊梅,梅枝上一对山雀相视而鸣,白梅点缀其间,春 意微露。山雀的眼睛以生漆点绘,神采奕奕。这是赵佶擅长的点睛之法。画面右下角题“天下一人”, 其上钤“御书”葫芦形印。左下角钤清代鉴定家“于腾私印”。
赵佶《梅竹聚禽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梅竹聚禽图 此幅《梅竹聚禽图》的构图严谨,并且重视描绘物象的准确性,符合徽宗画院注重观察写生、讲究师承法度的标准,是一件能够代表“宣和体”的佳作。画面中央,画梅树一株,枝干弯曲而上,后方衬以翠竹棘条,有伯劳、绿鸠、鹌鹑等鸟禽栖身其间。整幅画的构图以S形屈曲的梅干来切割画面,并以成弧形交叉的竹棘增加动态感,布局虽繁密,但不零乱。画家成功将画面物象和布局理想化,创造出一种超乎时空,传达永恒的完美意象。画中的主要物象,均以双钩填彩的方式,生动的描绘出对象的色彩与体积感,给人一种平和,端庄之美。
五色鹦鹉图 绢本,设色,纵:53.3,横:125.1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与《蜡梅身禽图》想类,是一种精巧典雅的风格。因有徽宗赵佶的亲笔题词,历来系于徽宗名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实出当时画院职业画家之手,体现了徽宗时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水平。画幅的右侧有赵佶瘦金书诗序并诗,其形式与《祥龙石图》相近似,有的学者进而推测此作当为《宣和睿览册》中之一种。画上钤有元文宗“天历之宝”印,清戴明说、宋荦藏印及清乾隆、嘉庆内府鉴藏印,《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宋徽宗最擅长写生书法,精心描绘鹦鹉的侧身英姿,此鸟正栖止于盛开的杏花枝头,显得心满意足,无忧无虑。徽宗此种画法,与南宋花鸟画不同之处在于徽宗无意凭仗夸张性的构图,或刻意制造画面的装饰性与动态来取胜,反而是不假造作,纯任天真,如实画出杏花,鹦鹉自然具有的神姿风采。
赵佶这幅《五色鹦鹉图》在宋徽宗的作品中是数一数二的代表作。这张画在表现技巧上很高,不论宋徽宗的早期作品也好,晚期作品也好,这幅《五色鹦鹉图》是比较高的。这张画是一幅重彩,重彩画画成浓重是方便的,但画得很清灵、透明是不容易的。这张画的颜色设计很调和,技巧上厚薄把握得很好。在墨的底子上用石绿,因石绿为矿物质颜料,画上容易出现粉气,但它没有这种粉气。(指鹦鹉背部)这一块很淡很薄,笔法显得很生动。树枝的勾线很结实,用笔富有变化。下笔较重,微露钉头,从上往下勾,如果笔法一样是很死板的,但太不相类又不能成为贯通的一枝,而此画树杆中的钉子头有些明显,有些不明显,很随意,有一种自然变化之妙在其中。
枇杷山鸟图 宋,赵佶绘,纨扇,绢本,墨笔,纵22.6cm,横24.5cm。 本幅款押“天下一人”。钤“御书”朱文葫芦形印一方。裱边题签:“宋宣和枇杷山鸟”。鉴藏印钤“宣统御览之宝”,中缝钤 “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朱文印各一方。
图中枇杷果实累累,枝叶繁盛。一山雀栖于枝上,翘首回望翩翩凤蝶,神情生动。此图体现崔白清澹之体。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以设色为多,然而此图纯以水墨勾染而成,格调高雅,略似没骨画效果,别具一种苍劲细腻之韵致,体现了赵佶多方面的绘画才能。
对开有清乾隆御题诗一首:“结实圆而椭,枇杷因以名。徒传象厥体,奚必问其声。鸟自讬形稳,蝶还翻影轻。宣和工位置,何事失东京。”感慨宋徽宗如此精于绘画,工于构图和经营位置,缘何却把国家丢失了?
[ 此贴被残月紫痕在2010-12-20 14:3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派派币:+30(天若舞) 优秀帖子 分享&收藏本文: 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人网豆瓣 QQ书签鲜果开心网 引用回复 推荐编辑 残月紫痕 ZXid: 832977发送短消息加为好友他的帖子查看作者资料等级:素材组耽溺于极致的爱From:山东省 联通 发帖: 1955派派币: 3618 PB威望: 3016 点贡献值:2当前: 不在线 在线时间:1126(小时)注册时间:2008-07-15最后登录:2011-06-26
沙发 小 中 大 发表于 2010-12-13 18:39 只看此人 南宋四家
李唐 李唐(约1085-1165),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勤奋好学,颖慧过人,诗文书画俱佳。初以卖画为生,徽宗赵佶政和中(1114)参加画院殿试,以切题画佳中魁,补入画院。“靖康之变”被掳往北国,后冒死南逃,在太行山遇萧照,萧照拜其为师,同至临安(今杭州)复以卖画度日。绍兴十二年(1142)经宋高宗舅父韦渊推荐,授成忠郎,任画院待诏,赐金带。
他变荆浩、范宽之法,用峭劲的笔墨,写出山川雄峻的气势。晚年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他画的山水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并以画牛著称。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师法,在南宋一代传流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画水打破鱼鳞纹程式,得盘涡动荡之状。他师承古人而超越古人,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一位人品正、画品高,震烁古今之现实主义伟大画家,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对后世影响很大。 传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轴、《乳牛图》轴、《江山小景图》卷等,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长夏江寺图》卷、《采薇图》卷藏故宫博物院;《濠梁秋水图》卷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晋文公复国图》藏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山水》双幅藏日本京都高桐院。据傅伯星《李唐生卒年考》,卒年八十。 万壑松风图 轴,绢本浅设色,纵:188.7公分,横:139.8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万壑松风图是李唐在北宋画院时的作品。这一幅画在主峰旁边的远山上,题有「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甲辰是宋宣和六年(1124),李唐已经步入高龄。尽管如此画中表现的山石仍然是雷霆万钧的阳刚力量。画上的插云尖峰。冈峦、峭壁,好像斧头刚刚凿过,对一片石质的山,表现山特别坚硬的感觉。山腰处朵朵白云,好像是冉冉欲动,一方面把群山的前后层次感划分出来,还使画面有了疏密相间的效果,也使整个气氛上有柔和调剂的一面,不会因为太密、太实而让欣赏者有过份的压迫感。山颠的丛树,近树的松林,有隐有现的石径,加强了画面幽深的情调。左方中景各有瀑有一线垂下,几折而,转成一滩溪涧,涧水穿石过,如闻声响,真是画到有声就是诗。 是图绘江南烟岚松涛,矾头重叠;深谷里清泉奔涌,溪畔浓荫森森;沿着曲折的山脊,是一片片浓密的松林,“丰”字形的松树随风摇曳,似乎能使观者感受到阵阵湿润的凉风扑面而来;沟壑里聚起团团云雾,缓缓地向上升腾;山瀑下置一水磨磨坊,溪上架一木桥,在这世外桃源里留下人间烟火。 在图的左上石柱形的远山中书:“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该图与《早春图》、《溪山行旅图》,历来被称作宋画之三大精品,图上都署有作者的名款。宋以前的画几乎都无款。北宋初,开始在画上落款,但尚不普遍。这三幅画可谓开风气之先。但细观其落款,却也意味深长:《早春图》虽落在空白处,但字特别之小,不细观无以辨认;《溪山行旅图》则仅书“范宽”两字于草叶间,900年后才被研究员用放大镜发现;而《万壑松风图》则将款落在石柱内,远观或误以为皴笔。不管作者的动机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作者不希望其名款让观者一目了然。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汉字进入画面的开始,而从广义上讲,则是中国书法进入绘画领域的前奏,从此演绎出一幕幕书与画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的历史。宋代的落款,不过是姓名或加上画题、年号、时节等。元代画坛渐以文人为主角,于是开始题诗,或记文于画上,让观者明白画家作画的意图,生发联想。但题款在画中尚居次席。而到了明、清,似乎更讲究书写的技巧,或觉画不足而以字补之,或画之前预留空白以题长款,有时书法的表现似乎更强于画。总之,书与画开始平分秋色,融为一体,画家兼善书法和诗文,变成理所当然的事了。 作者的构图与其他山水稍有不同,虽取全景,但不突出主峰,通过环绕着的松林将峰顶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近、中、远三个空间层次表现得自然得体。全图的笔墨沉厚浑朴而不失腴润秀雅,天趣盎然。坡石用淡墨作长披麻皴,再以焦墨、破笔点苔,有沉郁清壮之韵。画中屋宇,以界画而成,表现了画家怀有丰富的绘画技巧。由于李唐身历两宋画院,个人的成就,影响力所及,几可视为画史上南北宋之间的承先吞后人物。像本幅画中磅礴的气势,可谓承接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往后的南宋画院名画家,如马远、夏圭,其山石的描写,直可视为系出于李唐了。李唐表现石面质感的用笔,称作「斧劈皴」,是其笔法的一大特色。比起范宽、郭熙两位前代的大师,由於主山的比例缩小,且去除了雾气的使用,山水看来格外清晰,亦令观者产生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翻出了不同的山水气象。 采薇图 绢本,淡设色,纵27.2厘米,横9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李唐晚年人物画中的不朽之作。绘商末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饿死的故事。两子席地对坐相话语,若有声出绢素。衣褶原多用挺细圆劲的钱线描,周围松树,以墨水晕染浅深,用笔粗细和谐。画树石皆湿笔,甚简,整个气氛肃穆沉毅,近处大树两本,一松一枫,奇倔如曲铁,而树身两相揖让,衬托着二位主人刚直不阿的性格。 江山小景 绢本设色画卷49.7x186.7 cm 《江山小景》,顾名思义是一件小景画,在《宣和画谱》中即有许多画作以「小景」命名。
《江山小景》除了延续北宋徽宗画院对青绿山水的兴趣,也呈现当时新兴小景山水所追求的美学趣味和空间表现。 李唐试图在一幅画中融合多种不同的风格,是促成南宋宫廷画风转变的重要关键。 村医图 立轴,绢本,淡设色,纵68.8厘米,横58.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一幅风俗人物画,描述走方郎中(村医)为村民治病的情形。图中树荫下,病人袒露着上身,双臂被老农女3和一个少年紧紧地抓着,身边另一少年牢牢地按住了他的身子,他双目圆瞪、张着大嘴,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一条伸出的腿也被人死死踩住,这时的他只能听凭背上的疮伤被艾火熏灼。《村医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比较纤巧清秀,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毛发晕染一丝苟,造型特征准确,各有特点,显示出作者有着对生活深入地观察和丰富的体验。作品通过对灸艾治疗这一紧张情节的朴实无华的具体描绘,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困苦生活,有小中见大的寓意。不难看出,作者对当时下层劳动人民是寄予很大同情的。
长夏江寺图 绢本,设色,纵:44厘米,横:249厘米。 李唐其画法远追李思训,变小斧劈而创大斧劈,笔意不凡,使人产生一种“神惊目眩”的威压之感。长江岸上群峰罗列,寺观丛林,互相映带。江水粼粼,风帆出没于其间,气势雄伟壮阔。用笔方硬坚重,山石峭丽雄浑,气魄雄伟,境界浩莽,用墨善用墨沉沉的、浓厚的墨韵,厚实而滋润。画上有“李唐可比唐李思训”题签。
策杖探梅
立轴 纸本 设色 尺寸不详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江南赏梅花之景。画家在定居临安后,开始接触江南山水,在他观照中,山是明的,水是秀的,树是翠的,石是润的,风是轻的……风光旖旎,画笔简练,线条秀长,用墨用水,淋漓畅快,创制了前人所未有的“大壁劈”皴法,为浙派山水画开了先河。
乳牛图
一位牧童趴伏在母牛背上,小牛紧随在后,引颈低呼,母牛摇尾相应,亲子间孺慕之情,藉由小牛眼嘴神态的传达,表露无遗。幅中二牛体,皆先用墨笔钩出轮廓,再以细劲的墨笔丝出呈涡纹状走向的牛毛,而后再于牛的下腹等处加以烘染,二牛形体神韵描绘俱佳。田野的竹丛以及芦苇,亦敷色清雅,层次分明,是幅为一件很好的牛画作品。 本幅并无作者款印,裱绫有清代鉴赏家梁清标所书之题签,云:「李晞古乳牛图」。不过本幅牛体、皴石之用笔皆与李唐(公元1049-1130年)画风有别,或属明代早期之作。
李唐 秋景山水(2幅) 刘松年 刘松年(约1155-1218),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间(1174-1189)画院学生,绍熙间(1190-1194)升画院待诏。宁宗(1195-1224)时进《耕织图》被朝廷看重,赐金带,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工山水、人物、界画,师承李唐,画风笔精墨妙,清丽严谨,设色典雅,界画工致。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张丑诗云:“西湖风景松年写,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图醉叟,数峰眉黛落齐纨。”所画人物神态生动,衣褶清劲,精妙入微。
刘松年是位爱国画家,拥护抗金,反对投降,曾苦心孤诣画《便桥图》,希望统治者效法唐太宗战胜强敌突厥,而不要效法唐高祖之逃跑投降政策;他还画《中兴四将图》,表彰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之伟绩。传世代表作《四景山水图》卷及《天女献花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开禧三年(1207)作《罗汉图》轴和嘉定三年(1210)作《醉僧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雪山行旅图》轴,藏四川省博物馆;《中兴四将图》卷传为其所作,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传世作品还有《西湖春晓图》、《便桥见虏图》、《醉僧图》等。著有《溪亭客话》。 四景山水图
绢本,设色,每幅纵41.3厘米,横67.9至6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四景山水图》分四幅绘春、夏、秋、冬四景,描绘了幽居于山湖楼阁中的大夫闲逸的生活。全卷书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苍逸劲健。其中界画屋宇丝毫不爽,山石多用小斧劈破,可以看出与李唐的渊源关系,而秀润过之,四幅画面均无款印,但可信为刘松年真迹。后幅有明人李东阳题记。本幅分钤《春和园鉴藏》等印二十四方。《庚子销夏记》著录。 全卷画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苍逸劲健。其中界画屋宇丝毫不爽, 山石多用小斧劈皴,秀润过之。 春景,画堤边庄院。桃李争妍,嫩柳成荫,远山迷朦不清,杂树小草很有生机,给人以春意盎然、心情舒展的审美感受。堤头两侍者牵马携盒向小桥走近,阶下童仆忙于清理担具,像是随从主人倦游归来的样子。 夏景,画湖边之水阁凉庭。庭前点缀以湖石,四周花木丛生,水阁伸向湖中,扶衬以木桩梁架,有点像西湖十景中白堤上的“平湖秋月”。主人端坐中庭纳凉观景,旁有侍者伫立。 秋景,画老树经霜,朱紫斑烂。庭院环绕以树石围墙,有小桥曲经通幽,与外部湖山景观相隔离,似乎有遮挡秋之意。庭中窗明几净,一老者独坐养神,有侍童汲水煮茶,一派闲情逸趣。 冬景,画湖边四合庭院。高松挺拔,苍竹白头,远山近石,地面屋顶,都铺满积雪,显得茫茫一片,桥头一老翁骑驴张伞,前者侍者导引,似乎为了寻诗觅句,无妨踏雪寻梅,颇多闲适之趣。 天女献花图 册页,绢本,淡设色,纵40厘米,横5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中天女手捧花蓝,边舞边散,对面菩萨神情安逸,微笑观看,周围几位罗汉则已被天女的舞姿所吸引,面露欣赏之色。图中除了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珞,保持了传统的造型特点以外,其余形象都似由凡尘中人脱胎而来,具有写实生动的效果。图中布局疏密有致、离合有序。线条或刚或柔,表现出衣衫的不同质感。设色以沉稳为主,又以朱砂色来体现天女青春活泼的体态。画面动静结合,不着背景,给人无穷想象。
雪山行旅图 绢本,设色,纵160厘米,横99.5厘米。四川省博物馆藏。 山势苍莽,白雪皑皑,映衬秋霜红叶丛树,分外妖娆。林中房舍隐现,桥横岸渚,山重水迴,一舟泊于岸边。行旅者踏雪而行。全画用笔工细,人物面貌高古,神态刻画入微。房舍以界画笔法,工整严谨。作者巧妙地将山水和人物有机地融为一体。画面左侧下端右上署有“刘松年画”四字款。原为张大千收藏。刘松年传世作品极少,从该画可以窥见其善画山水人物的风貌。
秋窗读易图 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26厘米。清宫旧藏,辽宁省博博物馆藏。 左方石壁上有“刘松年”的隐款。右上方有明人项元汴“神”、“品”朱文连珠印。右下方有“项元汴印”白文方印、“墨林秘玩”朱文方印和清人张孝思“张则之”朱文方印。
画面表现的是读书的场景。水畔树石掩映之下,书斋门窗敞开,主人在窗前展卷沉思,一书童在门外侍立。景色清幽,主人儒雅,童子恭敬,各尽其态。房屋、院落、树木、篱笆墙,都是精工细写,一丝不苟,将秋天的氛围渲染得恰到好处。一片湖光水色之外,更有远景的山石隐现。山石的画法明显是学自李唐,先用健朗的线勾轮廓,然后施以斧劈皴,精巧、有力,青绿设色,杂树用夹叶法,这些都是典型的南宋画法。但细读之下,却也不尽然。《秋窗读易图》同时呈现出另一种风貌。我们拿这张作品和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做比较,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四景山水图》画山石用斧劈皴和淡墨渲染,具有刚硬的特点。树的弯曲,用笔偏于方折,远山仅画一角。虽然画面的总体感觉上是湿润的,但具体景物却是干裂的。再看《秋窗读易图》的山石画法,很明显地具有董源、巨然的风格——长披麻皴的运用和具有江南柔美的韵致。另外,从树木、苔点、远山、秀水的画法中,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一种萧散和淳厚,这又具有元人的绘画风韵。
总体而言,《秋窗读易图》较之《四景山水图》,硬朗之风略逊,而优雅、闲适之气则胜之。从这个意义上讲,刘松年的作品突破了时代的风格,以典雅、秀丽的风貌预示了元代山水画的走向。虽然元代山水画的一个典型的特征是排斥南宋绘画传统,但刘松年绘制的这件作品,正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元代山水画家或者说南宗山水画家将反对的对象集中在马远和夏圭上的主要原因。
罗汉图 图轴,绢本,设色画,纵:117 公分,横:55.8 公分。 刘松年创作此幅《罗汉图》正是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把佛教壁画中守护在菩萨身边的罗汉,变成游山玩水的世俗僧人。图中前面是一棵历尽沧桑的枯树,树干由下而上呈“s”型,枯树叶已脱尽,只剩下遍体的嶙峋与凌乱的树权。后面是一株枝叶茂盛的阔叶大树,两树中间夹着结满果实的小树。画中的罗汉双手相交,趴伏在一横斜树枝上,深情地注视着面前两只温顺的小鹿,表情亲切、温和,流露出世俗的欢乐。罗汉的头部造型准确,虽与全身相比略显大些,但五官刻画细致,具有神韵。树上的两只猿猴居高临下,形态生动、活泼,正在摘熟透的果子。树下一清秀文雅的小和尚双袖合抱去接其中一只猿猴扔下的果子,一只小鹿仰头观望。这种极富生活情趣的描写,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亲密关系,也淡化了作品的宗教气氛。
此画风格属于刘松年工整细润一路,是他晚年成熟的作品。画中人物用铁线描绘而成,线条流畅有力。服饰与面部均刻画得极其精细,用笔沉着稳健,神形兼备。画中罗汉与小和尚的僧袍色彩在多样变化中求得协调和统一,树木与山石注重写实。特别是树石的用笔,勾勒与皴擦,墨色浓淡相间,充分表现出了树干与山石的坚硬质感与体积感。枯树满身结疤和苍老坚硬的枝条与后面一棵枝叶浓密的树形成强烈对照,表现出了大自然所蕴涵的无限生机。浓密的枯枝与树叶衬托出疏朗的人物,形成疏密的对比,使人物形象在画中十分突出。此幅作品称得上是山水画和人物画完美结合的成功之作。
这幅《罗汉图》虽然取自佛教题材,实际上已有着明显的世俗化的倾向。在意境表现上,画家通过对山石树木等自然景物的精心布置和渲染,营造出一个草木丰茂、秋清气爽、山果飘香的画境。罗汉与小和尚置身其境,神情悠然自得,营造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依存的祥和气氛。
另外,这幅《罗汉图》在艺术处理上吸取了佛教壁画在佛像头部画上佛光的方法,其表现手法是十分高超的。罗汉头像的佛光就如聚光灯一般,如雾如纱。朦胧中一组树枝隐约可见,使画面的虚实对比更加强烈。
秋林纵牧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96.3厘米,横46.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金色秋林,二位牧童放羊的情景。上端两棵大树,根深叶茂,秋景中有红叶和青红叶,画法用干笔皴擦点染,整幅画面金碧辉煌。全图笔法精工,形象生动,具有丰收喜悦之气。
补衲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141.9厘米,横59.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的格式像是屏条,估计原有多幅,今存其一。画一老僧坐禅榻上,后有山水画屏风。他以布包头,须眉尽白,显得老态龙钟,却还亲自穿针引线,表现了节俭的生活方式和禅家的信念。旁坐青年僧人,注目于老僧的补衲动作,表示对其师的尊崇和师徒间真切的感情。屏风后一僧一俗,似在为老僧调理药物。背景是栏杆和盛开的花枝。榻前僧鞋之外,还躺着一条老狗,仰视主人。全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博古图 立轴,绢本,淡设色,纵128.3厘米,横56.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幅情景相融的画面,郁郁森森的松林之中,几个文人墨客正在鉴赏古玩。有细细端详者,有欣然所悟者,有默默揣摩者,神情不一。远处侍女正催火烹茶,表示出一种清静脱俗的闲情逸志来。作者注意线的变化和对比,衣纹描法轻松活泼,与浓墨层层渍染的松树、山石,形成刚与柔的对比,给人一种清新出尘之感。
斗茶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57厘米,横60.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斗茶,又称“茗战”,是宋代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普遍盛行的一种评比茶质优劣的技艺和习俗。此图中四人,二个已捧茶在手,一个正在提壶倒茶,另一个正扇炉烹茶,似是茶童。画人物用线多为铁线描,爽利细劲,以疏笔皴擦山石,鱼鳞皴示松干苍劲斑驳之态,淡墨渲染山地。画面工写兼备,细致与豪逸并存, 以高山的苍翠秀润使人物更显生动传神。
中兴四将图 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90.6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此图绘南宋中兴四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全身立像。每像旁原有朱文榜题, 已擦去。现存清代乾隆帝墨笔楷书重题,依次是“刘鹿王光世”、“韩蕲王世忠”、“张循王俊”、“岳鄂王飞”。张、岳像之间上部有清乾隆49年(1784)御题七言律诗一首。 此卷所绘南宋爱国将领诸像,比例准确,姿态自然,衣饰线描劲健流美。人物刻画或威武,或庄重,或深沉,或平静,不同形象各具个性。副将年龄相貌有异,但身姿挺健,表情恭谨而机敏。此卷是南宋人物画像中的佳作。
马远 马远,(1140-1225),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移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光宗、宁宗时任画院待诏。出身绘画世家,曾祖马贲、祖马兴祖、伯马公显、父马世荣、兄马逵等皆为宋代知名画家。马远擅山水、花鸟、人物,其山水师法李唐,多画江浙山水,树木杂卉多用夹笔,用大斧劈皴带水墨画山石,方硬严整;构图取自然山水之一角,山峦雄奇峭拔,或峭峰直上而不见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马远艺术上克承家学而超过了他的先辈,他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尤善于在章法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这种"边角之景"其特点正如前人所指出的"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予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
他画树石等用郑虔的淡彩法,又颇类于巨然。下笔严正,用雄奇简红的笔法,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以坚实、爽朗有力的浅染来描写江南雄伟壮丽的山川。兼画人物、花鸟,作人物有轩昂闲雅之气,与同时的夏 ,号称“马夏”。他善作平视或仰视的构图,用焦墨作树石,石皆方硬,危崖峭壁,水色交融。他画的《水图》表现了不同条件下江河湖海的运动状态,奇幻多姿。在构图方面,善于将复杂的景色给以高度的集中和概括。画山,常画山之一角,或“马半边”。对他简洁有力的构图,称为“边角之景”。他又多用水墨,画楼阁用“界画”;画树干瘦硬为屈铁,但刚健中有柔和。笔法豪放而谨严,变化多而融和。历代评画者评他是“水墨苍劲”的风格。现存画水的作品用各种轻重不同的笔法,把平远、迂回、盘旋、汹涌、激撞、跳跃,以及微风吹起的微波,月光反映的滟荡等水的动态,画得十分动人。
他的花鸟画有《柳塘聚禽图》、《梅石溪凫图》,人物画有《西园雅集图》、《孔丘像》等。还有《华灯侍宴图》、《寻滩双鹭图》、《四景图》、《对月图》、《寒江独钓图》、《踏歌图》、《秋江渔隐图》、《山径春行图》等传世。 记载中马远的绘画作品数量较多,但流传至今的已屈指可数。重要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及《寒山子像》、《孔丘像》、《石壁看远图》、《高阁听秋图》等一些小幅真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华灯侍宴图》,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收藏有《西园雅集图》卷,上海博物馆收有三幅:《松下闲吟图》、《倚松图》和《雪屐观梅图》,还有少量作品散落在世界其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踏歌图 绢本,水墨,谈设色,纵:191.8厘米,横:10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踏歌图》是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传世名作,此图近处田垅溪桥,巨石踞于左角,疏柳翠竹,有几个老农边歌边舞于垅上。远处高峰削成,宫阙隐现,朝霞一抹。整个气氛欢快、清旷,形象地表达了“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的诗意。踏歌是民间一种不拘程式的娱乐形式,用足蹬踏而作歌之谓。据《武林旧事·元夕》载李篮员房写南宋京城临安繁华气象的诗中,有“人影渐衡益露冷,踏歌声度晓云边”句。此外,张武子诗:“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都城半掩人争路,犹有胡琴落后船”。可见踏歌这一娱乐形式在平民中甚为盛行。此图在具体画法上,用笔苍劲而简略,大斧劈皴极其干净利索,正是院体的典型特色。树木的枝干有下偃之势,则是马远个人的创造。这幅作品,从总体上来说,虽然不是边角之景,但在具体处理上,已经融入了边角之景的法则,所以,并不以雄伟见长,而是以清新取胜。尤其是瘦削的远峰,宛如水石盆景,灵动轻盈,绝无北宋山水画那种迫人心肺的压倒气势。
水图 洞庭风细
层波叠浪 寒塘清线 长江万顷 黄河逆流 秋水迥波 云生沧海 湖光潋滟 云舒浪卷 晓日烘山 细浪漂漂 卷 绢本,淡设色,纵:26.8cm,横:第一段20.7cm,第二段至第十二段41.6cm。
《水图》共有十二段。这十二段作品,专门画水,除个别幅有极少岩岸之外,其它没有任何别的景色,完全通过对水的不同姿态的描写,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作者对水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创造出来的形态美感和笔墨技能,都令人惊叹不已。
如“洞庭风细”,波浪如鳞,不激不怒,近大远小以至于水天一色,仿佛觉得微风习习,轻轻掠过了那开阔的湖面,使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层层叠浪”是以颤抖的笔法,描写浪涛的起落,彷佛其下有蛟龙蛰伏。那汹涌澎湃的气势,使人精神振奋而感到豪壮。“湖光潋滟”一幅,画家以轻快流畅的笔法,画出水波的跳动,浪峰无规则的排列,显然受到乱风的吹荡,即使画家不染上红色,也使观者感到阳光明媚,不由得想起“湖光潋滟晴偏好”的杭州西湖景象来。“云舒浪卷”一幅,却又是另外一番境界。画家以凝涩的笔触,画出一个浪头,它彷佛咆哮着要腾空而起,天空中黑云滚动,与水相接,更增加有如冲锋陷阵的气概。画面虽小,而气魄宏大壮观。其它各幅,都各有不同的笔法特点和意境。
梅石溪凫图 绢本,设色画,纵26.7cm,横28.6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款署“马远”。钤藏印:“ 潞王宝”、“茅林心赏”、“阿蒙”、“于腾私印”。
这幅是一件花鸟与山水相结合的小品,即所谓“江南小景”的典型样式。画面摄取溪塘一角,红白山桃,斜出崖上;溪水清澈,涟漪晃荡;老小群凫,飞集游泳;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图中的山石以浓墨大斧劈勾皴点染,坡石则以淡墨勾染,野桃根干虬曲,俯伸的拖枝一直探向水面,似与群凫含笑呼应,显然是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色彩。
图中画山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山石以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的对比。倒垂曲折的枝条是马远特有的画法,故有“拖枝马远”之称。画面呈典型的对角线式构图,岩石、梅树都偏居画面的左上部分,梅树枝条的走势更强调了此种布局的形式感,右下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鸭嬉戏,处处都洋溢着春日活跃的生机。
此画绘梅枝斜出石上,水中有群凫飞集浮泳。剪裁、构图新巧。有款“马远”二小字。所绘梅枝刚劲曲折,又有力度,用焦墨勾勒的树干,显得“瘦硬如屈铁”。山石用大斧劈皴,坚实,爽朗而有力。水波绘制生动,表现迂迥、盘旋、以及由微风吹起的微波,画得十分动人。马远的山水画变古来诸家全景之法,新奇布局,因此有“或峭峰其上,而不见顶;或绝壁直下,而不写脚,或近山参天,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一人独坐”的说法。
这是马远的一幅传世精品。画面采用对角线式构图,正是山不见巅、树不见顶的边角截景。画面左上方是立于水中的峭壁一角,近处山石运用典型的大斧劈皴法,清刚猛烈,简练概括,尖梢处如铁钉一般尖利峭拔。远处坡石则先用重墨勾出轮廓,再用水笔迅速渲染、晕淡,一遍成形,产生微妙的明暗过渡。这种画法不同于南宗山水的层层积染。峭壁之上,两株梅树一上一下,红白相映,错落而开。红梅枝干虬曲,取苍龙探海之势,这是马远画树的典型画法,人称“拖枝马远”。画面左下方的白梅与红梅呼应,俯仰成趣。花朵用色粉点染而就,尽态极妍,正是马家“宫梅”本色。树下石边一泓碧波,十只野鸭嬉戏水中,惬意安闲,水面荡起一层层细细的波纹,颇富于韵律和节奏感。野鸭虽小,却勾染点簇,精细不苟,毛羽灿然,其灵活的身姿,或顾盼、或相呼、或理毛、或觅食,各具情态,显示了画家精湛的写生造型能力。画面上方留出空白,迷茫空潆,引人入意境悠远的尘外世界。清人笪重光《画筌》中有云:“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观此画方知此言不虚。在此画中未见马远题款及印章,如不细心查看,连作者的题名也不易找到。原来马远将自己的姓名以近似点苔的笔法藏在岩石下部空白处,稍不留心就会让人误以为是点苔之笔。其构思的巧妙和独到由此可见一斑。
孔子像 绢本淡设色 纵27.7厘米 横23.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孔子像》人物衣纹用笔为钉头鼠尾法,线长而劲利。孔子身着长袍,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神情十分生动。全图用秃笔写衣纹,简练概括,线条劲拔,寥寥数笔,形神毕现,设色浅淡,韵味高雅。
白蔷薇图 绢本,设色,纵26.2cm,横25.8cm。 白蔷薇花开硕大,枝叶繁茂,显得光彩夺目。画家以细笔勾出花形,用白粉晕染花瓣,以深浅汁绿涂染枝叶,笔法严谨,一丝不苟,画风清丽、活泼,颇具生气,代表了南宋画院花鸟画的典型风貌。
秋江渔隐图 绢本墨笔。纵37厘米 横2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著名画家马远是一位十分有才气的画家,他不但在山水、花鸟画上开创新风,而且在人物画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马远早在青年时期就已经显露出出众的艺术才华,20多岁时绘制的人物画就得到过宋高宗的御题。
马远的人物画创造力极强,他突破前人窠臼,敢于大胆剪裁,删繁就简,运用人物身段、动态来刻画人物的形神,达到了简洁生动的艺术效果。他多用凝重的秃笔来描绘人物面貌,画衣纹则用画树枝的笔法,微带颤动断续,风格朴雅,和以前流行的流利秀美之作有所不同。
马远的人物画存世作品不少,其艺术造诣甚高。在他的笔下,既有古代圣贤、文人雅士,也有农民、渔人等,题材面较广。马远人物画的鲜明特色是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此图显示出马远的富有创造性的卓越构图技巧和特定的环境气氛与意境的表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
这幅《秋江渔隐图》是马远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此图为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小舟停泊在芦苇丛中。老渔翁的头部处理很见功底,眉、发、胡须的画法用的是传统的线描法,但对脸颊、鼻尖、眉宇、下唇、眼窝的晕染,却极富有立体感,这在古代传统绘画里是一个突出而少见的表现手法,即使在马远其他人物画作品里也没这幅画运用得这么成功。另外,他能娴熟地用线条表现物象的质感,如水波的轻盈、布衣的皱褶和船板的木质等。几枝将枯未枯的芦苇轻轻摇摆,秋风瑟瑟,细波粼粼,渲染出一片静谧的秋意。画面气氛烘托十分成功,丝毫没有造作之嫌。在宋代人物画中,这幅《秋江渔隐图》的构思常被后世所称道。
晓雪山行图 绢本水墨 纵27.6厘米 横42.9厘米 此图描写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身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山民肩上还用树枝挑着一只打来的山鸡,似去赶集出卖这些东西以换取生活所需。山民衣着单薄,弓腰缩颈,使人感到雪天寒气逼人。毛驴、竹筐、木炭及人物衣纹均用干笔钩勒,并施以水墨渲染。作为环境的山石以带水墨笔作斧劈皴,方硬有棱角,远处山石用水墨大笔扫出。近处树枝以焦墨钩出,横斜曲折富有变化,远处用淡墨钩出。近与远的笔墨浓与淡效果,有着较强的画面空间感。山石、树木均露“一角”、“半边”,是马远常用的构图形式。
西园雅集图 绢本淡设色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元佑元年(1086年),苏轼兄弟、黄庭坚、李公麟、米芾、蔡肇等十六位名士,于驸马王诜宅邸西园集会。马远据此所绘,长卷共分四段。此为其中一段,写米芾挥毫作书,诸文友或立或坐,凝神围观。
柳溪琴隐 绢本,淡设色,纵27.3厘米,横73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画高士携一抱琴童子行山径中,山径的石头用大笔按石的面侧刷扫,左上角露出重叠的山峰,笔筒意繁,树干画法如石,一鸟飞于空,一鸟蹲于枝,柳枝在空中翩翩起舞,形容大自然美好的景观。
马远其他作品
《春景山水》 《雪屐观梅图》 《雪滩双鹭图》 夏圭的部分见下一楼 [ 此贴被残月紫痕在2010-12-20 17:19重新编辑 ]
引用回复 推荐编辑 残月紫痕 ZXid: 832977发送短消息加为好友他的帖子查看作者资料等级:素材组耽溺于极致的爱From:山东省 联通 发帖: 1955派派币: 3618 PB威望: 3016 点贡献值:2当前: 不在线 在线时间:1126(小时)注册时间:2008-07-15最后登录:2011-06-26
板凳 小 中 大 发表于 2010-12-13 18:40 只看此人 夏圭 夏圭(活动于1180-1230前后),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与李唐(约1049-1130后)、刘松年(活动于1174-1194)、马远(活动于1190-1224)合称为南宋四大家。善画山水、人物,长于运用秃笔,画楼阁亭台不用界尺,只信手为之,笔意精密,奇绝突兀,气韵颇高。
宋宁宗赵扩朝(1194-1224年)画院待诏。夏圭长于山水画,亦能画人物。他的山水画师法李唐,又吸取范宽、米芾、米友仁的长处而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虽然与马远同属水墨苍劲一派,但却喜用秃笔,下笔较重,因而更加老苍雄放。用墨善于调节水分,因取得更为淋漓滋润的效果。在山石的皴法上, 常先用水笔淡墨扫染,然后趁湿用浓墨皴,造成水墨浑融的特殊效果,被称作拖泥带水皴。绘画常取半边构图,焦点集中,空间旷大,进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自成一格,画史常与同时之马远并称,传世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即指马远善于以一角(左下或右下)构图,夏圭则善于以一边(左右或底)构图,特异的构图型式,使夏圭成绘画史上改变五代以来山水画主山堂堂固定模式的第一人。夏圭的画法趋向笔简义远,遗貌取神,传世之作有《松崖客话图》等,其作平均空白率高达44.1%,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最能表达江南山水诗意的画家之一,更影响元朝文人画发展的基础。
在构图方面,夏圭更善于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善画“边角之景”。对长卷画用概括的笔墨,写实的物形,巧妙的结构,大胆的剪裁等,是他的新创造。从他的十二段长卷(今只存“遥山书雁”、“烟村归渡”、“渔笛清幽”、“烟堤晚泊”四段)中,完全全看到他这种成就。明人题这卷后说:“笔墨苍古、墨气明润、点染烟岚恍若欲雨,树石深淡遐迩分明”。他糅合了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笔法苍老,墨汁淋漓。曾作拖泥带水皴,画风大体和马远相同,作楼台亭阁可信手而挥,突兀而奇特,气韵高拔。夏圭善墨,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在题材上,夏圭多画长江、钱塘江等江南水乡以及西湖景色,又喜欢画雪景及风雨气象。
夏圭的笔简意远,遗貌取神,应该很合乎文人画对“平淡天真”的追求。董其昌创为“南北宗”画论,简单地讲,就是提倡“文人画”,鄙视“画工画”;崇尚率真,反对写实; 注重笔墨情趣,轻视绘画技能。这其实是由不同的绘画观念形成的两大流派,而被董其昌冠以地域倾向的“南宗”、“北宗”之名,就难免使人迷惑了。不能因为“马夏”出自画院,就贬为“画工”,不屑一顾。历史上“画工画”与“文人画”虽有争议,但一直互相影响,取长补短。被标为文人画典范的元四家,就明显地承继了南宋画派崇简的画风。如果说马远的刻画精细的人物、楼阁尚有过于雕饰之嫌,那么夏圭的极其简括的勾、皴,应该无悖于董其昌画论的核心-禅宗关于“脱落实相,参悟自然”的理念。 后人称夏圭为“夏半边”,而《溪山清远图》显然是全景,原图无款印,也许受了“半边”概念的制约,如此浩渺的江湖山色,竟被后人题称“溪山”。
与马远同时代,都师承李唐,风格相近:构图简括深远,笔墨峻峭爽利,擅用“斧劈皴”,后人并称“马夏”。但如细察,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相对而言,马远重笔,转折顿挫,凝重峻利,而夏圭善墨,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构图上,马远刻意将近景置观者目前,所画人物五官清晰,姿态生动,楼阁则以“界画”法刻画精细,而夏圭则将景物远置观者身外,画人物仅圈脸勾衣、点簇而成,楼阁随手勾画,笔简而形具。这影响延及元代:王蒙画中近景人物其衣冠、五官、举止皆精细生动;倪瓒画中几乎无人,而黄公望与吴镇画中人物的简笔则显然取法夏圭,画面之空寂,也分明承袭李唐以至马远、夏圭的简略遗风。
《溪山清远图》 图卷,纸本,水墨画。尺幅:46.5公分,横:889.1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为十张纸接成,除第一段为二十五公分外,后九段均大约九十六公分左右。画中景物变化甚多,时而山峰突起,时而河流弯曲。画家运用仰视、平视和俯视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峦和层层叠叠的岩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为不同的视点在各个独立的段落裏,产生独特的空间结构。
画松树林木笔墨变化非常多;画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这种技法是从李唐的斧劈皴变化出来。画家以乾枯的笔墨勾画石壁轮廓,再用夹杂着大量水分的笔墨迅速化开,使画面上产生水墨交融,淋漓畅快的感觉。
《长江万里图》 绢本设色,纵26.8、横1115.3公分。国立故宫博物院, 《长江万里图》是一幅长超过11公尺的手卷,画卷的前半段,以接近平视的角度近景特写岩块、林木,以及江行的舟船,表现长江三峡险峻和波涛汹涌的景观;后半段则是以俯视和远观的角度描绘江面上的活动,以及沿途所见秀丽的景色。从逼近观者的景物,转换到辽阔空旷的视野,这种构图的方式具有戏剧性的效果。
在画卷最后,有元代鉴藏家柯九思的题字,鉴定这幅画作者是南宋夏珪。但是柯九思题字是后人伪造,所以这样的意见值得强烈怀疑。从时代风格来看,这种山水长卷的构图方式流行于明初,而在笔墨技巧方面,本幅的“斧劈皴”用同一方向的侧锋表现,而水纹的描绘也刻意强调浪花的造型和装饰效果,这些特征显示〈长江万里图〉的创作时代为十四世纪末至十五世纪初,可能是一张与明代宫廷画院风格密切相关的作品。
雪堂客话图 绢本,设色,纵28.2厘米,横2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的是江南雪景。构图采用“一角”的形式,笔法苍劲浑厚,画山石用小斧劈皴和短线条秃笔直皴,从而使得画面方硬奇峭、水墨苍润的效果。由此可见,其画风与马远风格有相同之处,故能并称“马夏”。作者在用笔时刚劲而趋于含蓄,这一特点在此幅作品中表现的比较明显。
此图设色画江南雪景,尤似范宽,笔法苍劲浑厚,山石多用小斧劈皴和短线条秃笔直皴,从而取得方硬奇峭、水墨苍润的艺术效果。显然,马远、夏圭虽同师李唐,但各有所长,马远用笔刚劲而偏于露,夏圭用笔刚劲而趋于含蓄。后者的这一特点在此幅作品中表现得比较明显。
西湖柳艇图 立轴,绢本,浅设色,纵107.2厘米,横59.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柳堤回环, 可以看到三层。但其疏密、远近、直曲和穿插、点景的木桥、屋宇、小船等,相互配合得丰富、生动而有变化。天空用淡墨染出浮动的白云, 与烟雾迷朦中的远方树林相接,加强了气候特征。画柳枝的笔法劲健, 密而不乱,节奏感甚强,颇得真实之美。岸边有游船停泊,水上小舟来往,近处柳梢上露出酒旗,都表现了这南都湖上春光的佳胜。
此画写柳堤湖舍,整齐严谨,远处人物也不用其他山水画中点景人物那样简率的笔法,即所谓“人物面目,点凿为之;衣褶柳梢,间有断缺”,而是刻画逼真,极为精妙;笔调也是沉着含蓄,明媚秀润,与他一贯随意豪纵的笔法大异其趣。
洞庭秋月图 189.6×108.9厘米。费利尔美术馆藏。 洞庭秋月图。橘香浦浦青黃出,維舟日暮柴荊側,涌波好月如佳人,爭誇似弄嬋娟色。夜深河漢正無雲,風高掠水白紛紛,五更何處吹畫角,披衣起看低金盆。
松崖客话图
此图笔法简练豪纵,朴实苍劲,墨色精严,多用湿笔泼墨,浓淡隐约,云气浑茫,似乎是山风过后,云岚飘浮间露出悬崖孤松和隔溪树影,是夏圭最成熟期的作品。 山水十二景图(残卷) 绢本,设色。 现存夏圭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是《山水十二景图》残卷。卷末有细楷写的“臣夏圭画”的署款,可能是当时进呈内廷的作品。夏圭画里有款的极为难得,是一幅可靠的真迹。用长卷形式,描绘江皋玩游、汀洲静钓、晴市炊烟、清江写望、茂林佳趣、梯空烟寺、灵岩对奔、奇峰孕秀、遥山书雁、烟村归渡、渔笛清幽、烟堤晚泊等十二种不同的景色,各景可以独立成一画面,而又极自然地利用空旷的江面,衔接起来,成为一幅完整的构图。此画全卷已散失大半,仅余卷末四景。画自朝至暮的江边景色,极其简练概括,表现出大自然的无限优美和生活的清幽情趣。每景都是一幅“半边”式构图,平远中极显清旷空灵。
《遥山书雁》(右上),仅一抹远山,两行归雁,几点横写天边,一半散落在山际。下面澄江如练。寥寥几笔,一种清秋景象自然呈现。 《烟村归渡》(左上),用水墨轻笼淡抹出一片暮霭苍茫的村落,矮屋、乔松,或隐或现,远远伸展的洲渚之间,渡船正载了两个晚归的客人,向前村摇去,给人一种极为深远的空间感。
《渔笛清幽》(右下),只在画幅下半,写一湾沙滩,河上两只渔船,渔夫一在拉网,一在撒网。滩边另停泊着渔船两只,一位意态闲适的渔民,正吹着短笛。对于悠然自得的渔家生活的向往之情,跃然纸上。
《烟堤晚泊》(左下),画江边山径透迤,几位行人荷担而归;山坡树石,墨汁淋漓,与空白的江心形成对比;远处城楼隐约,景色微茫,正是黄昏时分;两三艘小艇静静地栖泊在柳岸边,在一片安逸、寂静的气氛中,仿佛悠悠地回荡着轻浪拍岸的声响。
就技法而言,全卷用秃笔画成,坡石则大小斧劈皴和拖泥带水皴间用,是夏圭独有的面目。仔细玩味,可以看出他先用湿笔淡墨晕染,然后干笔、湿笔巧妙对比运用、逐层加重的笔法特点。笔笔老练,疏落有致。树干、树叶多用笔随意点画,笔法生动活泼。人物、楼阁也是信手勾画而成。纵观全卷,构思极为精密,甚至笔墨间的空隙的形体都经周密考虑。如《烟村归渡》一景前部的沙脚和《渔笛清幽》一景老树的点叶,其笔墨避让留隙处几乎间不容发,和书法中的“计白当黑”异曲同工。前人评夏圭笔法险峭,用思巧密,主要指这种特色。商格在《商文公集》中这样称赞道:“一见令人尘虑清,乃知禹王笔法精。”
梧竹溪堂图 绢本,设色,纵:23厘米,横:26厘米。 设色画梧桐、修竹、茅屋、远山,采用“一角、半边”的局部构图,主要景物都集中在画面左下部。笔法则体现夏圭苍劲老健的特点,下笔疾速果断。图中茅屋,随手勾出,饶有意趣。前后层次分明,先用浓墨写近景,再用淡墨画栏杆,再以花青略加渲染、衬托,远山一抹,若隐若现,从而使画面产生了旷远的空间感。《菊庄集》中有刘泰题夏圭山水诗句:“夏圭丹青世无敌,远近浓淡归数笔。”这确实说出了夏圭风格的特点:仅凭富于变化的寥寥几笔,就把远近广阔的空间,包罗在他的作品里。
夏圭在图中描绘山居景色。远山青翠如屏,山溪江流处水势平缓,水际丛竹新篁,清润可爱,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繁茂,亭亭如盖。在极其逼仄的尺幅间,画家运用的构图的繁简对比和表现手法的虚实映衬,反映了极为丰富的物象与艺术内涵。此图以空蒙的山林为背景,并将溪堂及人物拉近,刻画至精至细,在笔墨上,多用重笔,转折方硬,富于力度感,墨色浑厚古朴,耐人寻味。其设色以淡石绿、花青为主调,充分显示了画家在控制浓墨与淡色的技巧上有高超的艺术造诣。
此图原载《宋元宝绘册》,图画梧桐、修竹、茅舍、远山、栏杆,一人坐室内似有所思。所画竹树疏朗简洁、布局巧妙。画房舍不用界尺,随意勾出,似不经意,却意趣无穷。远山用花青轻勾淡染,于朦胧中更增加了画面幽深旷远之感。近山用斧劈皴,方劲峭拔。构图采用[边角式]局部取景法,以突出主题。全图笔法苍老劲健,下笔急速果断,痛快淋漓。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画面虽小,匠心独具。此图树干上款署[夏圭]二字,经《清河书画舫》、《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烟岫林居图
25×26.2cm 烟云中,两座远峰悄然耸立,近处则画山坡丛树、小桥人家。全幅笔墨苍润,水墨淋漓。远山和坡石很少用笔皴擦,主要运用浓淡墨色晕染出山石的立体感和烟云的变幻。画树则更见功力,其枝干用笔草率而劲健,树叶以不同点法和干湿浓淡、轻重缓急的笔墨来表现其层次变化。
遥岑烟霭图 23.5×24.2cm 画丛树远岫,烟雾濛濛,纯以水墨渲染为主,以墨色浓淡分出层次,仅山坡处略用笔皴擦。全幅画风类米家山水,朦胧迷离,在意趣表现上胜马远一筹。
这个人的部分表格总是有问题,单独开一楼 [ 此贴被残月紫痕在2010-12-20 14:36重新编辑 ]
引用回复 推荐编辑 凉卡就木 ZXid: 8549245发送短消息加为好友他的帖子查看作者资料qq等级:文学大师哪个世界有这么薄情的扔枕头啊配偶: 细。 From:河北省张家口市 联通 发帖: 3192派派币: 882 PB威望: 1332 点贡献值:0当前: 不在线 在线时间:559(小时)注册时间:2009-08-23最后登录:2011-06-29
地板 小 中 大 发表于 2010-12-13 20:03 只看此人 谢谢楼主分享 辛苦了╭(╯3╰)╮ 引用回复 推荐编辑
残月紫痕 ZXid: 832977发送短消息加为好友他的帖子查看作者资料等级:素材组耽溺于极致的爱From:山东省 联通 发帖: 1955派派币: 3618 PB威望: 3016 点贡献值:2当前: 不在线 在线时间:1126(小时)注册时间:2008-07-15最后登录:2011-06-26
4楼 小 中 大 发表于 2010-12-18 18:01 只看此人 南宋其他画家 马和之 马和之(生卒年未详),南宋画家。钱塘(今杭州)人。绍兴年间(1131-1162)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为南宋宫廷画院中官品最高的画师,居御前画院十人之首。擅长人物、佛像、山水,独创“柳叶描”(又称蚂蝗描),笔法飘逸,着色轻淡,自成一家,其绘画风格与唐代吴道子相仿,人称“小吴生”。高宗、孝宗两朝,十分看重他的画艺。高宗曾书《毛诗》300篇,让和之逐篇作画,惜仅成50余幅即去世。
传世作品有《唐风》、《豳风》、《小雅·鹿鸣之什》、《周颂》、《鲁颂》和《后赤壁赋》等。 豳风卷
绢本,设色,纵25.7cm,横55.7cm。故宫博物院。 作者根据《诗经·国风》之《豳风》诗意而作。全卷共分七段,依次为《七月》、《鸱号》、《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每段画前书《豳风》原文。图中人物形象生动,衣纹用兰叶描,笔法流畅潇洒,设色清丽古雅,在诸本毛诗图中,亦属精作。此卷无款印,旧传为马和之画,宋高宗赵构书。但在《伐柯》篇内“构”字因避高宗讳而缺一笔,说明该书不是赵构所写,而是画院高手代笔。此图大约在元代初年被分割为两卷,仅《破斧》篇为赵孟頫收藏,明末董其昌误认为是赵孟頫补图。清乾隆年间两卷入内府,合璧装成一卷,并将董其昌、高士奇跋移往后幅。卷首有清高宗弘历御书“苇龠余风”四字,尾纸除董其昌、项元汴等三则题记外,尚有乾隆御题一则,钤明项元汴、清高士奇、梁清标及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藏印多方。张丑《清河书画舫》、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等书著录。 女孝经图卷 绢本,纵:26.4公分,横:70.3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女孝经》为唐朝侯莫陈(复姓)邈(名)之妻郑氏因侄女策封为永王妃,恐其未熟悉诗礼,作此经计十八章以献之,藉以诫告其为妇之道。全文仿《孝经》形制所写,是封建时代执政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所作教化女姓的礼教经典。全文藉著曹大家的名义,阐述孝道的意义和各种女性礼仪规范。 本幅即依《女孝经》的文意所绘,然仅馀九章。全卷依一文一图形式装裱而成,每一段皆文前图後。构图上以庭院景为主,庭园中的树石、回廊、敞轩成为每一段画面的边框,中央部份人物穿插其间,构组成文意情节。图中树木线条挺健,树根显露虬曲,树枝坚挺拖曳;园石采大斧劈皴兼用淡墨染擦,皆取法自马远、夏圭。画中人物形体钩勒细谨,面容清雅秀致,衣纹线条多采「钉头鼠尾描」,全卷用笔细谨、敷彩雅淡。 此图标名为南宋高宗、孝宗时人马和之所作。马和之是高宗绍兴年间进士,浙江人。善画人物佛像,高宗深重其画,每书《毛诗》三百篇,令其图写。然而细观此卷,画风更趋近於南宋末的院画家马远、马麟的风格;而本卷楷书定名为高宗所写,书体实亦接近宋理宗,故此卷或可订名为《宋人书画女孝经》为当。 小雅·南有嘉鱼篇书画卷 绢本,水墨,设色,纵27厘米,横383.8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传宋高宗书、马和之画。
古木流泉 册页,纸本,纵:30公分,横:48.7公分。 滚滚水流,淌向大海。水边顽石、古木,如同星火般飘飞、昂扬。行动迅疾的老鹰,一只正闲适地在枝头栖息,一只正在天际间自由地遨翔。
这一幅画作原是南宋文人画家马和之(活动于1127-1290),奉高宗诏命为三百篇《诗经》所描绘的系列作品之一,或名为“沔水”图。“沔水”是“小雅.鸿鴈之什”篇里的一章,诗里以众水必流注于海、老鹰亦能自如地飞歇,所谓“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音玉,疾飞的样子)彼飞隼,载飞载止”,来奉劝世人在离乱时代中,要戒慎恐惧,消敉人为灾难。画面上描绘的江涛、老鹰,正由此诗句转化而来。
马和之的笔法秀润飘逸、设色淡雅不俗,是位勇于摆脱院画习气,并具明显个人风格的画家。在这幅“古木流泉”里,简约到近乎荒寂的构景,加上一笔笔柔缓、飘逸有若行云流水的线条(马蝗描),生动地传达出古老的隽永诗情,是一件俊逸清新的佳作。
苏汉臣
苏汉臣(1094-1172),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一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宣和年间画院待诏。南宋绍兴年间复职,孝宗隆兴初因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画佛道、仕女,尤精儿童。师法刘宗古、张萱、周昉、杜霄、周文矩等,其仕女多画闺阁中仕女的意态。作品多婴戏图,成功地表现了儿童形象及其游戏时天真活泼的情趣,笔法简洁劲利,色彩明丽典雅。
有《秋庭戏婴图》、《五瑞图》、《击乐图》、《婴戏图》等传世。
秋庭戏婴图 轴,绢本,设色画 纵:197.5厘米,横:108.7厘米,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画庭院中,姊弟二人围着小圆凳,聚精会神地玩推枣磨的游戏。不远处的圆凳上、草地上,还散置着转盘、小佛塔、铙钹等精致的玩具。背景部分,笋状的太湖石高高耸立,造型坚实挺拔,周围则簇拥着盛开的芙蓉花与雏菊,这样的布局,不仅冲淡了湖石的阳刚之气,也充分点出秋天的节令。由于画中姊弟俩所玩的枣子,是中国北方的作物,在当时的江南并不生产。加上全画的描写,极端细腻、写实,符合北宋末期的宫廷院画特质。根据这项线索,推测此作完成的时间,应该是在徽宗的宣和画院时期。画轴左上方有题跋,但并非原画所有。
此轴画风活泼清丽,表现庭院中,两孩在湖石花丛下嬉戏,用笔极为细致,精到而刚劲。设色艳丽,与画面气氛浑然一体,信息传达恰到好处。画的左上方有几行题跋,但非原画所有,旧传此画是汉臣之作,但仅就画面来说,其布局匀称得体,用笔熟练老到,确为功力颇深之人的作品。特别是两孩瞳如点漆,炯炯有神,堪称“点睛”妙笔。
杂技戏孩图 团扇,绢本设色,纵20.4厘米,横20.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图中杂技艺人正施展绝技,口中唱词,手中击节敲鼓,两个小儿不觉被深深吸引住。人物情态刻画得真实自然,表现出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游刃有余的艺术表现力。
此轴亦无款印,旧题为苏汉臣所作,其画风与其它作品比较相似,颇有大家之气,是典型的宋人作品。画面以山石、花木为背景,显得生机盎然,人、景、物在画中完美统一,传达着一种天真烂漫的氛围。
妆靓仕女图 团扇,绢本,设色。纵:25.2厘米,横:26.7厘米。故宫旧藏,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图中画一正在梳妆打扮的仕女,其面部形象通过镜面表现出来,仕女的神情娴静而略带忧伤。又以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托出人物的心境。画面清丽,用色柔美,体现了作者敷色鲜润的特点。苏汉臣是两宋之际的著名宫廷画家,以人物画见长,此图的构图以及人物特征都体现了南宋特色,大约作于十二世纪中期。
婴戏图 绢本设色,18.2×22.8公分。天津市博物館藏。本图右下有款题“苏汉臣”。 米友仁
米友仁(1074-1153)(南宋)一名尹仁,字元晖,小名寅哥、鳌儿,黄庭坚戏称他为“虎儿”,并赠古印和诗:“我有元晖古印章,印刓不忍与诸郎,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元晖继阿章。”晚号懒拙老人,祖籍山西太原,迁襄阳(今属湖北),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系米芾长子,世称“小米”。书法绘画皆承家学,故世称“大小米”。早年以书画知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备受高宗优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高宗赵构曾命他鉴定法书。但对鉴别书画“往往有一时附会迎合上意者”。工书法,虽不逮其父,然如王、谢家子弟,却自有一种风格。
他和其父米芾,均为收藏家、鉴赏家。其山水画脱尽古人窠臼,发展了米芾技法,自成一家法。所作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虽草草而成却不失天真,每画自题其画曰“墨戏”。其运用“落茄皴”(即“米点皴”)加渲染之表现方法抒写山川自然之情,世称“米家山水”,对后来“文人画”影响较大。其做官后甚自秘重,所画虽亲朋好友亦无缘得之,众嘲曰:“解作无根树,能描濛鸿云;如今供御也,不肯与闲人。”
云山墨戏图 纸本,墨笔,纵:21.4cm,横:195.8cm。 本幅题识:“余墨戏气韵颇不凡,他日未易量也。元晖书。”又有清乾隆御题诗一首:“看山愁步山巑岏,看水爱听水潺湲。山水情似未浃洽,与浃洽之云漫漫。元气回合绝模拟,妙境恍惚思跻攀。真有子矣米海岳,那能混之高房山。乾隆御题。”钤“几暇怡情”白文方印,“乾隆宸翰”朱文方印。另钤有吴希元、朱辉、梁清标、安岐鉴藏印及清内府藏印计22方。尾纸有董其昌题跋:“米元晖山水卷皆为元高尚书所混。即余收《潇湘白云长图》,宋元名公题咏甚富,沈石田以晚年始觏为恨,余犹疑题咏虽真,似珠椟耳。神物或已飞去。不若此卷之元气淋漓,布境特妙也。丙子(崇祯九年,1636年)六月三日,其昌题。”之后有冯铨、龚心钊二跋。钤有吴国逊、刘珍、朱辉、冯铨、梁清标、安岐等鉴藏印15方。
此图描绘沿江景色,近处岸边一条细径曲曲弯弯,间有板桥相连,远方峰峦起伏,云烟密布,溪流缓缓,林木森郁,屋舍隐现。此图采用“米家山水”的典型画法,山峦坡渚先用淡墨染就,继以大小各异的横向墨点反复在山头、山脊等部位再次图写,从而达到表现江南风光润泽华滋、雾气迷蒙的独特效果。明代董其昌曾携此图往游洞庭湖,惊叹米友仁的写生本领,云:“舟次斜阳,篷底一望空阔,长天云物,怪怪奇奇,一幅米家墨戏也。”
本幅曾经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画卷十三、 《墨缘汇观》卷三《名画上》、《石渠宝笈续编》卷十七著录。
《云山墨戏图》原题为米友仁所绘,但徐邦达先生根据其画法、题款的用笔及书写部位等因素认为并非米友仁原作。不过,此图画法全从“米家山水”而来,董其昌称其“元气淋漓,布境特妙”毫不夸张,对研究此派山水的重要价值显而易见。
此图用水墨画云山烟树,林中房舍隐隐可见,山下溪岸平沙,小桥横跨。山头有勾无皴,纯用浓淡墨染,笔墨苍浑氤氲。此图原定为米友仁画,并署有米友仁款识(不录),后经专家鉴定,认为该款题为后人添写,故此画不是米氏的真迹,而是宋人仿米之作。本幅有清高宗弘历题诗,后幅有明董其昌、冯铨、龚心钊三家题记,钤[安仪周家珍藏]、[安氏仪周书画之章]、[河北堂村]、[朝鲜]、[乾隆御览之宝]、[养心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处州南阳有道观记]、[三希堂精鉴玺]、[朱辉家藏]、[梁清标印]等印玺。曾经清人安岐、梁清标,清内府收藏。见《石渠宝笈续编》、《墨缘汇观》著录。
《潇湘奇观图》 纸本,墨笔,纵:19.8厘米,横:289.5厘米。
《潇湘奇观图》是米友仁存世不多的作品之一,画面峰峦起伏,云雾出没,层林被飘渺的烟霭笼罩,山石和树木都用水墨点成,浑然一体,全然不觉线条及皴擦的痕迹。后幅有米友仁的自识,并有薛义、董其昌等十四家题记。
此图是米友仁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图绘江上雪山、云雾变幻的奇境。图开卷便是浓云翻卷,远山坡脚隐约可见,随着云气的游动变化, 山形逐渐显露,重迭起伏地展开,远处峰峦终于出现在团团白云中。中段主峰耸起,宛如镇江一带尖峰起伏之状。林木疏密,表现远近与层次,此段山水清晰,显露了真实。但末段一转, 山色又隐入淡远之间,处处体现造化生机。该图中作者用没骨法取代了隋唐北宋以来的双勾法,给人一种树为“无根树”的自然美形象,刷新了山水画的形象和表现方式。这更让观者明白,原来“奇观”之“奇”,在于奇景、奇情、奇境,而更在于心源和手法之奇!
云山得意图 贾师古 贾师古,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汴(今河南开封)人,善画道释人物,师法李公麟。高宗绍兴时为画院祗候。白描人物,颇得闲逸自在之状。尝作《归去来图》,有所谓“一笔法”,甚古雅。梁楷为其高足,名过其师。传世作品有《岩关古寺图》、《大士像》等。
岩关古寺图
册页,绢本,设色,纵40.0×横40.0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白日将尽,夕辉犹存,两名瘦骨嶙峋、犹如蝼蚁般的僧侣,背着经担,风尘仆仆地赶着路。前方山岩耸峙,山径蜿蜒而上,在旗幡飘扬、青松遮荫处,有一座古寺,应该就是僧侣俩今晚歇脚的地方了。山径尽头,可见城关一隅;其后尚有远山隐隐,彷佛预示了旅途的迢遥。
山水画的发展,到了南宋,无论是在构图意念或是笔墨技法上,已渐由力图精准地写实,转而追求飘渺、迷蒙的诗境。在“岩关古寺”这类南宋所盛行的小景山水里,就清楚反映了这微妙的转变。例如画中葱郁的山岩林木与城关古寺,系以浓墨、短劲的用笔点簇而成,井然的次序中,仍明显带着些许写实的意味。但就在画家将这片自然山林退移于画幅一角,并将余留下的空间还诸无际的天地后,美感、诗情也就产生了。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正是如此!
图中夜幕将降,夕辉犹存,上半部完全空白,构图学马远“一角”的形式。山石皴法,杂用短钉头,长括铁、小斧劈诸皴法,由于夕照偏西,山体黝黑,石块画得岐蹭坚凝。山端耸有几棵罗汉青松和一批古杉,石骨披满劲硬的山草,通幅上色,染以汁绿,山石的中央一段用赫石水亮出,遂觉森严气氛中有了点媚柔态,这是作者创作部署独具匠心处。 大士像 立轴,绢本,设色,纵42.2厘米,横29.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中绘观音大士秀发披垂,斜倚山石,手中宝瓶倾斜,琼液垂流,涌现一朵白莲。在众多以观音为题的绘画作品中,贾师古的这一幅可谓是殊异绝伦、超凡脱俗。他以墨笔钩勒、皴擦以成山石;以白描的手法写观音,衣褶如行书草笔,写意简洁,却用极工细的笔触描绘观音的发髻面容,柔美秀润,工写对照之间,气韵顿生。又以山石之粗糙厚重衬托出观音的空灵白晰之容、闲适自在之态,让人叹为观止。 赵伯驹&赵伯骕 赵伯驹
赵伯驹,南宋画家。字千里。宋宗室,太祖七世孙。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南宋初。曾任浙东兵马钤辖。擅山水、花果、翎毛、楼台,他的青绿山水取法唐李思训,用笔秀劲,布置精工,着色清丽。赵伯驹笔下的山水,精工细笔,但也适当采用水墨山水画法,一变唐人浓郁之风为清润明丽,具有文人画家所特别崇尚的“画宜拙,与雅不相违”的“士气”。这 是青绿山水由唐到宋的一大发展。故明代“文人画”的大力倡导者董其昌曾称赞赵伯驹的绘画“精工之极,又有士气”,“虽妍而不甜”。 赵佰驹的山水画作品,据文献记载,还有《江山图》、《溪山晚照图》、《岳阳楼图》、《仙山楼阁图》、《上林图》等,都是场面伟大,气势壮阔,功力深厚之作,颇得后世画家的推崇。元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曾跋其《上林图》说:“此卷精细入神,……其山川深秀,树木丛密,丘壑有情,人物勇健,羽鳞生动,旗帜鲜严,舆马森然,台榭壮丽,路径分明,此千里(伯驹)聚精会神之处,余每一展视觉神思飞扬,欲搦管摹其一丘一壑,如执千钧,徒生羡望。”明代的文征明也以“艺林中有千里(伯驹)如山中之有昆仑”来赞扬他,足见赵伯驹的绘画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品有《风云期会图》、《春山图》、《阿阁图》、《后赤壁图》、《文会图》、《鸟雀图》等。有《阿阁图》、《汉宫图》、《江山秋色图》等传世。 九成宫图 绢本,设色,66厘米×36厘米。 江山秋色图
手卷 绢本 设色 此图为高头大卷青绿山水巨作。卷中山重水复, 间以竹林乔木,楼观屋宇, 山庄茅舍,及骡纲行旅等人物活动, 画风精密不苟,设色艳丽和谐,章法严谨,造型准确生动, 更多地体现出宫廷画院艺术特色(下图为局部)。
北宋后期青绿重彩山水画复兴,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两件,一件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另一件就是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两者都展示了北宋全景山水之宏伟,山势巍峨盘桓,分别精心点缀了楼阁、村舍、舟桥、长廊,以及忙碌于其间的众人,使画面洋溢着生命的气息,但两者在表现手法上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千里江山图》以简洁的墨线勾、皴,薄施赭色后,用石绿、石青反复罩染,多达八九层,并在画绢的反面用青绿色衬染,故其青绿石色厚重沉稳,历千年而依然靓丽;《江山秋色图》则勾、皴更为精细工致,并用墨青色层层烘染,山石土坡普罩赭石色,一幅水墨淡彩山水画已经成形,然后仅在山岩之凸处薄罩石青,土坡之表面薄罩石绿,水面则先以较浓的墨青烘染而后薄罩石青,并在人物、房屋、小树的局部点缀白粉或朱砂,整体色泽不似《千里江山图》那么浓郁,但清新典雅而富有变化。
赵伯骕
赵伯骕(1124-1182),南宋画家。字希远,宋宗室,赵伯驹弟。曾任和州防御使,并出使金国。善画山水、人物、花鸟。绘画上与兄齐名,风格亦相似。其青绿山水在唐代大青绿画法的基础上,糅合了北宋文人画家的一些画法和趣味,改唐代青绿山水的浓艳辉煌的装饰性,代之以秀丽和清雅,既“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创作了一种介乎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青绿山水画。传世作品有《五金阙图》、《番骑猎归图》等。 番骑猎归图 纸本设色,纵22.1厘米,横24.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番人狩猎归来,正在整理箭羽,神情愉悦轻松;身后驮着一只野羊的马匹却已尽显疲态,鬃尾下垂,低首张口,可以想象得到它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追逐。画中人、马及饰物装束皆刻画详细,用笔工整,表现出不同的质感。
马麟 马麟(公元13世纪)〔南宋〕麟一作驎,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南渡后三代居钱塘,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马世荣之孙,马远之子,生卒年不详。马远是宋光宗、宋宁宗两朝(1190-1224)画院待诏,马麟画承家学,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宁宗嘉泰(1201-1204)间授画院祗候,颇得宁宗赵扩、恭圣皇后杨氏及杨妹子(娃)称赏,每于父子画上题句。在《层叠冰绡图》中题诗云:“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画史会要》谓:“麟不逮父。远爱其子,多于己画上题麟,盖欲其章也。”
传世作品有《层叠冰绡图》轴,绢本,设色,纵101.7厘米,横49.6厘米,《橘绿图》册页现均藏故宫博物院;《梅花图》册页藏上海唐云先生大石斋;《静听松风图》轴、《芳雨春霁图》册页、《暮雪寒禽图》册页、《暗香疏影图》册页、《夏禹王像》轴等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夕阳秋色图》轴,绢本,设色,为宋理宗赵昀赐周汉公主之物,藏日本根津美术馆。 芳雨春霁图 轴,绢本,浅设色,纵27.5厘米,横41.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荒野平溪,窠石疏林。枝上嫩叶初露,春意浓郁。远方烟霭出没,隐约可见。画中怪石用山斧劈皴,老树用严谨的双钩填墨法,树叶用淡褐色点染。全图用笔瘦硬劲峭,构图简括,画风学马远而又有自己的创新,为马麟山水画佳作。
夕阳秋色图 立轴,绢本,水墨,淡设色。纵51.3厘米,横26.6厘米。(日)根津美术馆藏。 这幅作品是其代表作。画面着墨不多,且集中于下部,作者着意于秋色夕阳。远山衔日,山石树木笼罩在一片紫色云雾之中;近景水面上,四只燕子正低飞嬉戏。整个画面虽用笔不多,但意趣横溢。画幅上部题“山含秋色近,燕渡夕阳迟。赐公主”,为宋理宗所书。
夏禹王像 绢本设色,纵249厘米,横11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夏禹,传说中古代夏部落的领袖,姒姓,名文命,亦称大禹。此图绘夏禹手持如意笏,头戴王冠,身披龙袍,端庄地立于画面的正中。作者充分地利用线条的造型的能力,生动地刻画了夏禹慈祥和蔼的形象和内在性格。
《秉烛夜游图》
册页,绢本,设色画,尺幅:24.8 x 25.2公分。 朦胧的幽雾,伴随着鹅黄的月光,轻轻地降临人间。黝黑的短亭、长廊前,一朵朵犹如淡抹着胭脂、醉卧在绿沙中的海棠花们,深深地吸引着屋内主人的目光。他唤来了仆人,点起了蜡烛;在烛光映衬下,他满足地倚坐于亭内,望着这万重绰约如仙的红颜,看得都痴了。
宋人爱花成痴的傻劲儿,是令人称奇,也令人称羡的。其中,又以素有“花中神仙”之称的海棠,最令宋人钟情、痴狂。海棠激发了宋人赏花的热情,不仅不分晴雨,也不分昼夜。古人燃烛夜赏芳华,或为牡丹,或为梅花;但能令宋人“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的,却独独只有-海棠。 这幅作品幽雅而又富诗情。高突的短亭与低回的长廊,呈现了宋人园林建筑的典雅;庭园里辽绕的香雾,若隐若现的海棠,既破除了建筑的沉厚单调,也引人萌生置身仙境的遐想。 层叠冰绡图 图轴,绢本,设色画,纵:101.7cm,横:49.6cm。 本幅款署“臣马麟”。另有宋杨皇后题图名“层叠冰绡”,并题诗:“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赐王提举。”钤:“丙子坤宁宝”、“杨姓之章”。
图中所画两枝梅花据称为绿萼梅,是梅花中的名贵品种。枝干细秀劲挺,花朵繁密俏媚,皆以双勾填色法绘之。画法精细,层次鲜明,枝干的转折,花朵的向背,处理得面面俱到。花瓣外沿和背面又厚施白粉加以强调,将梅花冰清玉洁、如纱似绢的姣美形象表现得极其完美。杨皇后“层叠冰绡”四字的形容恰如其分,且极富诗意,亦为此图增色不少。
《真赏斋赋注》著录。
荷香销夏图 卷,绢本,浅设色。 此图卷描绘一平湖柳堤、荷香清夏的山水景物。画中以宽阔的湖面为主体,林中云雾萦绕,茅庵空落。左岸上乱石嶙峋,柳荫蔽日,树上群鸟翔集。在广阔的湖面上,微波轻荡,碧叶莲莲。湖的对岸,远山逶迤,柳林如烟,小桥曲折,云雾飘动如练。画中构景,平远开阔,布置简洁。画中笔法细秀,描物具体,尤其柳树变化多姿,树叶丝丝勾出,又如烟动。其用墨以淡为宗,又浓淡相间,着色亦淡雅,更加烘托出了其境界的祥和安静。
静听松风图 绢本,设色,纵:226.6厘米 :横110.3厘米 《静听松风图》绘有二树高松迎风,其树并不写顶、脚,构图有马远之风。枝干虬劲奇趣,枝叶飘洒,一老人悠然坐于松下,似听风冥想,有道骨仙风之气质,神气舒畅。其笔法虽类似其父马远,但却可看出他要比马远秀润一些,最为明显,其树虽亦气势纵横,雄奇简劲,但却并非显得“瘦如屈铁”,其用水墨渲染之意更为浓重一些。
南宋宫廷专业画家马麟在这幅画中,便向我们展现了他绝佳的技法与想象力。画里有两棵高大挺拔的老松树,枝干盘曲,姿势苍劲。如果仔细一点瞧,会发现松针和枝上的藤蔓都是顺着同一个方向拂动,一定是风吧!在高处的摆动得尤其明显,应该是因为处身深山溪流间,四野空旷,越高便吹动得越急。
除了风之外,画里的另一个主角是斜倚在松根上的高士。他的衣襟微开,翘着左腿,姿态非常随意而悠闲。高士轻便的服装,书僮手中的扇子,以及青翠的松针,都提醒我们这可能是炎炎夏日,他正在森林里乘凉呢。再细看他的表情,虽然将脸侧向左边,但眼睛却瞟往风所吹来的右边,耳朵也被特别强调,他似乎正在凝神倾听风拂过松针的飒飒声响呢!这样的意境近乎王维诗中「人闲桂花落」的况味。因为唯有静定闲适,才能观察到大自然最细腻幽微的变化。
暮雪寒禽图 册页,绢本,设色画,纵:27.6公分,横:42.9公分。 暮冬之际,岩壁下白雪覆盖著荆棘与翠竹,一对黄尾鸲相依避寒。通幅色泽沈厚,笔墨苍润稳健,为其粗笔风格的作品,和院藏其〈芳春雨霁〉册的画风极为相近;另一幅〈暗香疏影〉册虽属细笔,然其中梅干的细枝则和本幅上荆棘细枝的笔法相类。此作在笔墨之外,画家还充分地掌握住一份寒冷中详和宁静的气氛,再配上诗句,更表现出了诗文因画而生,画因诗文而意足的旨趣。
楼台夜月图 页,纵:24.5厘米、横:25.2厘米。 此图裁取亭廊台谢的一角之景,图上高柳擢秀、明月当空、山岩稍露、长廊俯见其顶、台榭俨然。在用笔上,岩石以斧劈皴法、亭榭以工稳的界笔画法,树叶全以点缀法,远山烘青,渲染设色,高空浩月,杨柳林中隐约可见楼台复道亭园之景,为马麟的精丽之作。
橘绿图 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3cm,横:23.5cm。 本幅款识“马麟”。钤明代项子京朱文鉴藏印4方:“项子京家珍藏”、“墨林秘玩”、“神”、“品”。裱边题签:“南宋马麟橘绿图”。
橘子又称香圆,寓团圆之意。图中橘子由绿转黄,满压枝头。画家以粗细匀整的用笔流畅地勾画出橘叶的外形轮廓,并以黄绿色填涂叶面,叶片虽然不多,但其充满生命力的色彩为画面增添了几许活力,而侧、转、反、正的种种姿态又为全图带来灵动的节律。橘子的画法一改平涂晕染,直接以笔着色粉戳染成形,从而生动地表现出橘皮粗糙不平的质感。虽然画作历经磨损,许多白色粉点已经剥落,并露出了黄色的绢底,但仍然可见马麟的非凡技艺。
梁楷 梁楷,生卒年不详,祖籍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居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宁宗景泰年间(1201-1204),曾在画院任待诏,以画宗教人物、鬼神、高士为主,也能画山水花鸟,是活动于南宋中期的画家。嘉泰元年(1201)画院待诏,赐金带不受,挂于院内。因其性情狂放疏野,又十分好酒,不拘小节,人称绰号“梁疯子”。但传于世者,皆草草,谓之减笔。传世作品有《六祖斫竹图》、《六祖斫竹图》、《八高僧故事图》。
太白行吟图 立轴,纸本,墨笔,纵 81.2厘米,横30.4厘米。(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太白行吟图》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数笔就把“诗仙”那种纵酒飘逸、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勾画得惟妙惟肖。画家不拘泥于琐末细节,而是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选取最能反映诗人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动作,加以概略的描绘。虽是逸笔草草,却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人物神韵的体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物画自梁楷一变后,从传神进入写意的层次,得意而忘形,画家的精神创造获得更大的空间。 六祖斫竹图 轴,纸本墨笔,纵73厘米,横31.8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绘禅宗六祖蹲踞执刀斫竹时的情景。六祖为唐高僧慧能,是佛教禅宗的南宗开创者,提倡顿悟法门。画家绘人物衣纹用爽劲的折芦描,用笔寥寥而形神毕现,且仅略勾眉目、鼻耳,人物虽为侧影,而专注、自如的神情跃然纸上。人物身后的树幹直接用间有飞白的淡墨皴出,不事勾染,竹子亦不双钩。全图用笔率略草草,这在当时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对后世的人物画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画幅左侧署“梁楷”二字款。 八高僧故事图 绢本,设色。共有图8段,每段各纵26.6厘米,横64厘米左右。 分别描绘南北朝至唐代8高僧的遗事佚闻。在图第二、三、五、八各段布景的树、石及船体上,逐段署有作者的细楷签款“梁楷”2字,在每段图画之后,均附有后人行书对题的故事题解。图一《达摩面壁·神光参问》;图二《弘忍童身·道逢杖叟》;图三《白居易拱谒·鸟窠指说》;图四《智闲拥帚·回睨竹林》;图五《李源圆泽系舟·女子行汲》;图六《灌溪索饮·童子方汲》;图七《酒楼一角·楼子参拜》;图八《孤蓬芦岸·僧倚钓车》。画卷人物生动传神,笔法工整豪放,是梁楷早年的作品。 此卷曾经清代宫廷收藏,《秘殿珠林续编》著录编著者疏于考察,未曾察见隐于树干、石面及船体上的梁楷小字落款,误定为“宋人无款画”。经鉴定,确是梁楷真迹,已正名为梁楷《八高僧故事图》卷,现藏上海博物馆。 泼墨仙人图 册页,纸本,水墨画,纵:48.7公分,横:27.7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画之杰作。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的写照。梁楷在他艺术生涯的前期,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人物画继承李公麟之画风,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泼墨仙人图》的产生,与南宋佛教禅宗思想的盛行是分不开的。此图标题为后人所加,从其大头鼓腹的形象来看,倒有点像当时民间信奉的布袋和尚;其精神体态的描写又有点像与梁楷同时的济颠和尚。此图不但体现了禅宗思想,也是梁楷所生活的南宋时代的必然产物。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充分体现了梁楷对人物画体系“离经叛道”的大胆革新精神。 疏柳寒鸦图 纨扇,绢本,设色,纵26.4cm,横24.2cm。 本幅款识:“梁楷”。 图绘枯柳疏枝,两只乌鸦栖息于树干上,一只低头啄食,一只仰望高空,与远处的飞鸦呼应成趣,另有一只飞临树干。几枝败柳将冬季萧瑟的气氛巧妙地烘托出来,四只寒鸦形神各异。乌鸦头尾以浓墨点染,羽翼用焦墨勾写,腹部略敷白粉,更突出鸦头之黑,笔简神丰。 梁楷的“减笔”画既带有文人的笔墨情趣,又能对物象高度概括,具有传神的效果,这在两宋花鸟画中是绝无仅有的。这种画法对元代的颜辉、明代的徐渭、清代的黄慎、近代的任伯年等著名画家都有较大的影响。 释迦出山图轴 绢本设色,纵119、横52厘米。日本日野原宣藏。 释迦着单衣跣足站于枯树旁,手举胸前,双眸微微下视,面容清瘦,须发密长。尽管已值冬季,衣带在寒风中飘举,但释迦似乎并未感受到寒冷,丝毫没有瑟瑟呵冻之态,而是神情专注,愈显入山苦修悟道后,意志弥坚。画家以劲利的线条画排叠的衣纹,用笔谨严,于人物神情刻画尤见功力;苍幹枯枝,用笔劲硬,很好地烘托了环境。背景的坡石略加勾皴,树石的画法还可看出受到李唐的影响,此图与其传世减笔人物画相比,属较为工致的画作。画幅左侧的石壁上署有“御前图画梁楷”六字款。 法常(?-约1281),南宋画家。僧,号牧谿,祥符县(今河南开封)人,薜居下(乾德初兵部侍郎)之后,宣和间在长沙出家,南宋理宗、度宗时为临安(今杭州)长庆寺僧,与日僧圆尔辨圆(1202-1280)同为径山无准禅师(1178-1249)之法嗣。性英爽,嗜酒。正义爱国,敢于语伤奸相贾似道,遭追捕后,避祸于绍兴丘氏家。至元朝,在天台山万年寺圆寂。法常既是位佛教阐扬者,又是位天才画家。工山水、佛像、人物、龙虎、猿鹤、禽鸟、树石、芦雁等,皆能随笔写成,极有生决心书,墨法蕴藉,幽淡含蓄,形简神完,回味无穷。他继承发扬了石恪、梁楷之水墨简笔法,对沈周、徐渭、八大、“扬州八怪”等均有影响。虽在生时受冷遇,却开后世文士禅僧墨戏之先河,并对日本水墨画之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被誉为“日本画道之大恩人”。 传世作品有《观音、猿、鹤》三联幅,《龙、虎》对幅,现均藏日本京都大德寺;《潇湘八景》中四景图系日本足利义满(1358-1408)旧藏;《写生蔬果图》卷藏故宫博物院;《花果翎毛图》卷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叭叭鸟图》 立轴,水墨纸本,纵78.5厘米,横39厘米,日本国立美术馆藏。 《观音像》
绢本,墨笔淡彩,纵172.2厘米,横97.6厘米。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图绘白衣观音端坐于溪边的岩石上,神态端庄,作冥思状。旁置净水瓶,身后为石崖,长有垂草野竹,间有淡淡的烟岚。人物衣纹用淡墨,圆润流畅;岩石用披麻皴,用笔秀逸,画面清幽静穆,很好地表现了此画的主题。画幅的左下方署“蜀僧法常谨制”,钤“牧溪”朱文印。此图与《猿》、《鹤》二图为三幅一套。 法常画风略近梁楷,元人有人论他作画多用蔗渣、草秸作画,随笔点墨,意思简古,不费妆缀。也有人说他的画粗恶无古法, 诚非雅观。考察现存法常作品,其所画猿、鹤、观音、罗汉等,形象颇为严谨,背景则较为纵逸,大体上是运用一种半工半写的画法。法常的作品流传到日本国较多,对该国的绘画影响很大。《观音猿猴图》是指《观音图》、《猿图》和《鹤图》三幅画。画中观音的衣服用兰叶描,略近梁楷画法,树木草石粗率简劲。 《布袋和尚图》宋 法常 纸本水墨 纵96.7厘米 横41.5厘米
布袋和尚为五代后梁时僧人,世传为弥勒菩萨化身。此图中的布袋和尚为半身像,双手捧腹,作开口大笑状。 《老子图》宋 法常 纸本水墨 纵88.9厘米 横33.5厘米 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藏
法常的用笔由梁楷的“简笔”变化而来,但较之稍为“文气”一些,收敛一些。图中的老子,因鼻毛外露,被称人“鼻毛老子”。此幅中,老子招风耳、秃头、张巨口,鼻毛直挂唇边,形貌奇特,有道是“奇人自有奇相”,真正仙风道骨,奇绝脱俗,状神写貌,尽得人物风【蟹】流和神韵。 法场的作品绝大多数流落日本,但其中真迹极其稀少,大部分都是舔款或是日本僧人的伪作,但下面两幅为公认的真迹
松猿图 竹鹤图 陈居中 陈居中,南宋画家。嘉泰年间(1201-1204)画院待诏,生卒年不详。专工人物及马,杂画亦佳。擅画反映贵族游乐、出猎生活和表现少数民族放牧风情等题材,注重写实,观察入微,构图简洁,风格清新,富于生趣。明人题其《八骏图》称“精彩逼真似唐画,系临史道硕、韩幹之辈,为两宋人物第一神品也”(吴其贞《书画记》)。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谓其“布置着色,可亚黄宗道”。传世作品有《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图》、《绝塞逢春图》、《进马图》等,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陈居中 文姬归汉图 绢本设色,纵147.4厘米,横107.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作绘汉末女诗人蔡文姬在战乱时被匈奴人掠走,后为曹操派使节接回的故事。画家描绘了这样一个情节:塞外的土坡沙丘之间,左贤王与蔡文姬端坐于氈毯上,汉使相向而坐,双方的随从侍于周围,车马都已准备完毕,等待踏上返回中原的征程。左贤王在双手托盘送到身体一侧接酒的同时,双眸仍注视着蔡文姬,神态凝重。蔡文姬身后站立着她的两个孩子,年幼的紧紧地抱住母亲。对蔡文姬而言,日夜思念的回归故土竟与亲生骨肉的决别交织在一起。画家成功地、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感人的场景。作者于人物的刻画上极见功力,蔡文姬的文雅端丽、左贤王的神凝重、幼子的驚恐、汉使的雍容,都十分个性化。就是双方随从的神态亦不雷同。环境的描写也反映出画家创作的精心和深厚的生活积累,如俯仰蟠曲的枯木枝幹很真实地体现了塞外景物的特征,圈中马匹无论何种角度都描绘得很精神。全图线描细劲流畅,赋色绚丽匀整,风格细腻精致,是传世南宋人物画的佳作。此图无名款,旧题为陈居中所作。图中钤有清内府鉴藏印,《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陈居中 四羊图 册页,绢本,淡设色,纵:22.5厘米,横:2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四只山羊在枯树下打斗、观望的不同动态,形象生动,逗人喜爱。全图用笔简练朴实,色调柔和中又有对比。以大面积淡墨渲染出坡地,将天地区分开来,并很好地衬托了画面的主体。图中景物高低错落,画面富于变化,不愧为陈居中的传世佳作。
陈容,南宋书画家。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金溪县志》作临川(今属江西)人,《图绘宝鉴》作福唐(今福建福清)人,生卒年不详。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知平阳县。时与名士论文讲艺,敷绎大义,士习以兴。曾为国子监主簿、福建莆田太守,官至朝散大夫。诗文豪壮,暇则游翰墨,善画龙,宝佑(1253-1258)间名重一时。画龙善用水墨,深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噀水成雾。特别是醉余大叫,脱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或全体,或一臂一首,隐约而不可名状者,皆得妙似。贾似道尝招致宾幕,醉辄狎侮之,贾不为忤。兼写松竹,学李煜“铁钩锁”法。晚年笔力简易精妙,绛色者可并董羽。偶亦画虎,勾染斑毛极工细。
有赝本托以流传。现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之《九龙图》卷,恐是元人摹本。传世作品有《霖雨图》轴、《墨龙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 《云龙图》轴是存世真迹巨幅杰作,绢本墨笔,纵201.5厘米,横130.5厘米,右下自题诗款:“扶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所翁作。”藏广东省博物。 画中绘有一气势非凡,腾空飞跃的巨龙,其凌厉的龙爪,飞扬的龙须,突兀的眼睛,锋利的牙齿,粗壮强劲的躯体,无不揭示了这是一条充满力量和超凡脱俗功力的神化了的龙,画上有画家自题:"扶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所翁作。"画上钤有几方收藏 陈容 九龙图卷 纸本,墨笔淡色,纵46.3、横1096.4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此图绘九龙攫珠、穿云、追逐嬉戏于白浪苍茫间,极尽腾挪变化之态。用笔亦豪纵雄健,为其传世代表作。卷后有限陈容自题长诗,尾钤所翁一印。卷前又自识《九龙图》作于甲辰之春,此画复归于甥馆仙李之家,神物固有所属耶。甲辰为理宗淳祐四年(公元一二四四年),约为作者中年之后的作品。 此画中的龙深得变化之意。整个画面九条龙分置于险山云雾和湍急的潮水之中,迥异之状跃然卷上。一龙紧抓巨石,翘首以待;二龙双目斜视,与缭绕的雾气相容;三龙二目炯炯正视前方,四爪乍起凌驾于大石;四龙被突如其来的巨浪顺势卷入旋涡,奋力挣扎,目光狰狞,左爪中的明珠如捏碎一般,姿态异常痛苦;五龙猛然腾起与疾驰的六龙形成搏斗的架势;一阵疾风骤雨袭来,七龙几乎被湮于云水之间;八龙则潜藏于弥漫的大雾中,尾巴若隐时现,一副傲慢姿态;九龙伏卧山石上作休憩状。构图形式上,龙与龙之间虚实相映,犹如琴弦弹奏有张有弛,势气逼人。整幅作品进发出龙的无穷变化之神力,粗犷迅疾的线条勾勒,凸现了龙的电光乍现、威猛布空的气势,细腻的水墨烘染出云起水涌之状,更加有力地揭示了龙的精神内涵。整幅画面浓淡墨色的渲染,可以说恰如其分,干湿变化也达到了浑然一体。
拖尾有元董思学、张嗣成、吴全节、欧阳玄、张翥、王伯易等跋。卷中钤有清耿昭忠及清内府鉴藏印,《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 此贴被残月紫痕在2010-12-20 17:21重新编辑 ] 引用回复 推荐编辑 残月紫痕 ZXid: 832977发送短消息加为好友他的帖子查看作者资料等级:素材组耽溺于极致的爱From:山东省 联通 发帖: 1955派派币: 3618 PB威望: 3016 点贡献值:2当前: 不在线 在线时间:1126(小时)注册时间:2008-07-15最后登录:2011-06-26
5楼 小 中 大 发表于 2010-12-18 18:03 只看此人 辽代
辽代的统治者很重视绘画。《辽史·本纪》载:太祖九年(915年)画《君基太一神像》,神册六年(921年)画《招谏图》,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之事于两庑。”辽设有翰林图画院,《辽史·圣宗纪》载:开泰七年(1018年)“诏翰林待诏陈升写《南征得胜图》于上京五鸾殿。”又《辽东行部志》载:翰林待诏田承制在宿懿州严宝寺画《二十八宿》。兴宗好儒术,工丹青,以画鹿著名,重熙九年(1040年)遣使于宋,自画《千角鹿图》为献,宋仁宗挂之于太清楼,召君臣观赏,成为宋辽友好美谈。辽的贵族画家有东丹王耶律倍(后改名为李赞华)、世宗耶律阮(倍长子)、耶律题子、萧瀜,还有著名画家胡壤、胡虔、高益,都是契丹人。 李赞华(899-936),本名耶律培,小字图欲,契丹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图画见闻志》谓名突欲,号人皇王。926年契丹人灭渤海国,其被册封为东丹王,统领渤海国旧地。阿保机死后,次子耶律德光继位,耶律培受到监视,其恐遇不测,长兴二年(931)投奔后唐。后唐明宗赐姓李,更名赞华。曾官怀化节度使,瑞州、慎州观察使等。所写贵人酋长胡服骑射,皆称珍华。评者谓其“马尚丰肥,笔乏壮气”。《五代名画补遗》则谓其“画马骨法劲快,不良不驽,自得穷荒步骤之态”。元代朱德润题其《射鹿图》云:“笔法圆细,人马劲健,真有盛唐风韵。”《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双骑图》《猎骑图》《射骑图》等15件。此外,李通音律,精医药,工辽汉文章,促进了契丹和汉文化融合。辽东丹王李赞华自投后唐明宗后,长期居住中原,其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 李赞华 东丹王出行图 绢本设色。纵27.8厘米,横125.1厘米。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表现人物鞍马内容的画,与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称南宋陈巨中临《东丹王还塞图》卷的构图人物极似。画中绘有六人骑在骏马上,他们各具姿态,衣冠、服饰、佩带皆因身份的不同而各异。马则矫健、丰肥、左右顾盼,慢跑前行。东丹王在马背上手把缰绳,面带忧郁,若有所思,情绪正和他弃辽投后唐的处境吻合。人物及马的线条描绘细腻精良,赋色华丽,尽显宫廷绘画之特色,构图布势前后照应,疏密相宜。整个画面人物和马的动态形成一种行进的韵律。卷末有无名氏题“世传东丹王是也”,书风近宋高宗赵构。李赞华自投后唐明宗后,长期居住在中原,其画风对后人影响很大,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均有著录与评价。从文献著录来看,此卷是接近李赞华画风的一件精品。
李赞华 射骑图 卷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49.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武夫腰弓持箭,立于马前,正在校正箭杆,似在做出猎前的准备。人马刻画最见功夫,活灵活现,血肉俱足。笔法细腻,设色清雅,实为佳品。
金代 武元直 武元直,生卒年不详,金代画家。北平(今北京市)人。字善夫,章宗明昌(1190-1195)时名士。与赵秉文友善。善画山水。曾画过《雪霁早行图》、《巢云霁雪图》、《风雨归舟图》、《渔樵闲话图》、《桃园图》、《桃溪图》、《秋江罢钓图》等,惜皆散佚。
传世作品有《赤壁图》卷,纸本,水墨,纵50.8厘米,横136.4厘米,描绘苏轼泛舟游赤壁之情景,笔力圆润雄健,画风独具。此图无款,前隔水有项元汴题签:“北宋朱锐画赤壁图。赵闲闲追和坡仙词真迹。槜李天籁阁珍秘。”但根据元好问《遗山先生集》中题赵秉文书赤壁图之末句云“赤壁图武元直所画,门生元某谨书”,它的拖尾还有赵秉文大字行书和苏轼《赤壁赋》原韵一阕。由此证明,此图作者实为武元直。该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武元直 赤壁图 纵50.8厘米,横136.4厘米,纸本,墨笔。 图绘大江两岸,石壁陡峭,江水奔流。有一小舟,载苏子与二客对饮,谈笑风生,而船夫撑篙,顺流而下。长江远去,江面渐渐宽阔,烟波浩荡,隐约之中,似乎暗藏着当年赤壁鏖战的万军千船。然而又似乎烟消云散,一切化为乌有,只见江山依旧,人类的搏杀,最终也没能改变江山的面目。而在高耸险峻的山壁之下,小舟及其载客,却是显得那么的渺小。 苏东坡在写作此赋时,已经被贬谪黄州多年,政治上郁闷,生活上潦倒,于是借史抒怀,以排解心中的无奈。文人的多愁善感,借着优美的文辞,相互传递、感染,而同是文人的画家心领神会,又将这种愁绪形诸笔墨,构成画面,代代相传。这也就难怪何以历代画家都热衷以苏轼《赤壁赋》为题材,往往别出心裁,妙笔生辉。此图在笔墨上,就具有极高的水准:勾笔断断续续,没有了五代、北宋的凝重爽利,但是短促的勾线在用笔上法度谨严,笔笔有起、落、转折、顿挫。皴笔大致用淡墨,只在结构之折转处以浓墨醒出。起笔似钉头,故短皴似“斧劈”,但大多淡墨的长线皴,则似北宋许道宁的直线皴。而远山由方形转为圆形,于是其长线皴也就渐似长披麻皴了。山上松树茂密,松叶也不是北宋常见的李、郭“攒针”法,而是南宋赵伯啸、马远画中常见的排叶,已渐趋简率。水波勾线连绵起伏,弧曲的波纹,与山石硬朗的直线皴刚柔相济。这应该是一幅北宋至南宋的转折时期的佳作。 此图无名款,而卷后有金代赵秉文所书和苏轼《赤壁词》一阕,前隔水上明代大鉴藏家项元汴题曰:“北宋朱锐画赤壁图。赵闲闲追和坡仙词真迹。李天籁珍秘”。图为清朝内府收藏,著录于《石渠宝笈》。因而几百年来一直被认为北宋朱锐所作。但是近人感觉此图的笔墨,多类似“斧劈皴”,似乎不应是北宋画家所为,加上查阅金代元好问所著《遗山集》中,有“题赵闲闲书赤壁词”一条,末云:“《 赤壁图 》,武元直所画。”于是马衡著文将此图归于武元直名下。 张珪 张珪,金代正隆年间(公元1156-1161年)人,其生卒年不详。工画人物,所作形貌端正,衣褶清劲,笔法从战掣中来,尤为生动。
张珪 神龟图 绢本,设色,纵26.5厘米,横5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左上自题“随驾张珪”,下钤“画”字等二印。后纸有明人题记一则,年款为“成化二十一年乙巳秋九月望日,熏沐顿首谨跋”。又钱士叔题记。钤“奎章”、“天”、“历”、“项子京家珍藏”等鉴赏印多方。龟在古代为祥瑞之兽,与麟、凤、龙并称“四灵”,外加白虎,又称“五瑞”。此图右下临水沙滩上绘乌龟一只,仰首,口中喷出一股云气,祥云中现出一轮红日,日中有“”字。衬景是广阔的水面和沙丘,使画面平添了神秘感。此图用笔工整细腻,龟之甲纹描画得一丝不苟。构图简洁,设色妍美,画风近院体,为张珪传世孤本。清内府《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张踽 张踽,金代画家。生平不详。传世作品有《文姬归汉图》。
张踽 文姬归汉图卷 绢本,设色,纵29厘米,横129厘米。吉林省博物馆藏。
此卷画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之女文姬归汉的故事虽然在中国古代表现此题材的作品很多,但大多以蔡文姬所作《胡笳十八拍》的诗意为本,分段描绘这个故事,此图却将故事集中为一幅,大胆取舍,选取文姬归汉途中的情景来表现。重点突出归汉场面,不加配景,人骑疏密有致,互相呼应,真切描绘出长途跋涉的气氛和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笔墨遒劲简练,富于变化,设色浅淡丰富,典雅和谐。真切描绘出长途跋涉的气氛和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并以众人护面避风之态与文姬挺立的身躯与坚定的面容相对比,衬托出她急切的心理状态和坚强的性格。笔墨遒劲简练,富于变化,有吴道子遗风。设色浅淡丰富,典雅和谐,被学界认为是“稀世珍宝”。题款“祗应司张踽画”。踽,字迹不清,郭沫若审定为“踽”,祗应司为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设置,则知张踽后于张硅。 马云卿 马云卿,公元12世纪,(金〕介休(今山西介休)人,生卒年不详。《图绘宝鉴》卷四有:“马天騋字云章,介休人。能画,作小竹石,潇洒可喜。弟云卿、云汉,皆善画。”传世作品有《维摩演教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
马云卿 维摩演教图卷 维摩诘与佛祖释迦牟尼同时,是毗耶离城一位居士,信奉大乘教,学识渊博,德行高尚,长于辩才。一次他称病在家,释迦牟尼派文殊师利等弟子去看望他。当宾主坐定,维摩身边的天女即把花撒向空中,当花落到来客中舍利弗身上时,他慌忙用手去掸花,维摩即指出其心中有物,凡心来退,并乘机说法,使文殊诸人深为叹服,大乘佛教遂得以布扬。画面描绘的正是这一情景,场面壮观,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床榻、器皿刻画精细入微。然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元代王振鹏《维摩不二图卷》联系起来分析,此图作者极可能是金代马云卿。因为王氏一图的布局、情节和人物形象、线条画法均与《维摩演教图》一致,唯个别地方有出入。本幅王振鹏自题曰:“臣王振鹏特奉仁宗皇帝潜邸,圣旨临金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本。” 此图可谓笔简意赅,情景交融。 此画笔法如行云流水,线条流畅,以浓淡、粗细、虚实、刚柔、轻重、曲直来表现对象,形态生动,形神兼备,图中表现之文物典章、仪规等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非宫廷画家难以为之,故马云卿可能是一位金代宫廷画家。但马云卿此画有穿汉族衣冠服饰的人物出现,而金廷起初是反对汉服的,直到金熙宗完颜亶时代,才开始在宫中实行服饰汉化政策,故此卷创作年代最早应在金熙宗朝(1135-1149),此画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外,该画从金内府转入元内府后,元代宫廷画家王振鹏曾临摹一卷,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赵霖 赵霖,洛阳人。生卒年月不详。金代画家。金世宗时(1162-1189)为内廷待诏。善画人马,与赵秉文同时。
画迹有《昭陵六骏图》传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昭陵六骏图》,绢本,设色。纵27.4厘米,横444.2厘米。摹画“昭陵六骏”刻石。六马皆为战马,其中有三匹身中箭伤,姿态生动有力,执马者为丘行恭。人马画法,浑厚古朴。描绘凝重有力,颇具石刻风味。有的昂首挺立,有的延膊缓步,有的奋蹄疾驰,各俱姿态。笔法苍健有力,设色淳厚自然。此图每段有金赵秉文书写大宗赞辞并跋,称作者为赵霖。 赵霖 昭陵六骏图卷 绢本,设色,纵:27.4cm,横:444.2cm。现藏故宫博物院。 该卷后幅有金代赵秉文题记,指出是赵霖之作。引首有清乾隆皇帝书《昭陵石马歌》,本幅有2则题诗,共钤印13方。《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等著录。 赵霖参酌了唐代韩干的画风,描法柔和匀细,设色浓重沉厚,造型饱满朴拙,分单幅列绘唐太宗昭陵六骏:飒露紫、拳毛騧、白蹄马、特勒骠、青骓、什伐赤,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国之情。卷首的《丘行恭拔箭》体现了人、马之间相依为命的深厚情感。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r5398283_u8329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