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证治疗小儿眨眼症-88例

 散萃 2011-07-02
文章摘要: 眨眼症系指双眼睑出现阵发性的眨动症状,有的还伴有扭鼻、歪嘴、双眼发痒、异物感等。此症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目前西医无特殊疗法。笔者对88例小儿眨眼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共1页)
文章关键词: 儿童 眨眼症 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
文章快照: ,偶见于成人目前西医无特殊疗法。笔者对鹋例小儿眨眼症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l一般资料本组8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60例,女28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5岁,其中4~7岁36例,8~10岁46倒,l1~15岁6例;病程1个月以内33例,l~3个月30例,4~6个月l4例.7~12.个月8例,l2个月以上3例。2治疗方法2.1脾气虚弱、肝体偏旺型:双眼眨动频频,于涩.喜揉拭,饮食偏嗜,食欲不佳.面黄体瘦。舌淡、苔薄黄,脉弦细。治拟健脾柔肝消积。药用党参、白术、茯苓、柴胡、白芍、神曲、谷芽、麦芽、炒僵蚕、钩藤、蝉衣、甘草。2.2肺阴不足、肝风内动型:自觉眼中于涩痒痛,灼热畏光.眨眼频频.泪少,白睛微红,或见黑腈生翳,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拟养肺阴,熄肝风。药用沙参、麦冬、玄参蝉衣、白蒺藜、炒僵蚕钩藤、白芍、¨草随症加减:有夜盲者.加苍术、夜明砂;脐周疼痛夹虫积者.选加使君子、摈榔;眨眼频率高者,加全蝎。l周为1个疗程3治疗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统计,76例痊愈(症状完全消失,1年内未见复发);10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1年内复发1次或数次);2例好转(症状减轻,眨眼次数减少,但末完全消失)。4典型病例案1:王某,男,7岁。l998年10月3日·62·初诊。双眼眨动频频,喜揉拭1月余,甚时还有扭鼻、歪嘴.曾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无效。纳食较少,喜喝饮料,面黄体瘦,大便时软时硬t常有脐周疼痛。舌淡红、苔薄黄,脉弦。证属脾虚肝旺。治拟健脾消积,柔肝熄风,佐以杀虫。药用太子参、白术、茯苓、炒僵蚕、钩藤夜明砂、蝉衣各tog,柴胡、白芍、神曲、使君子、槟榔各,甘草3g。5剂。嘱患儿停喝饮料.多食水果、蔬菜.认真吃好正餐。药后,双眼眨动次数减少,偶见扭鼻、歪嘴,饮食量增加,脐周疼痛消失。守原方再服5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案2:陈某,女,l4岁。l999年3月5日初诊。双眼频频眨动不能自主l周,伴有异物感.双目干涩,白睛微红,有少量分泌物,曾予泰利必妥眼药水滴眼后,分泌物减少,但其它症状仍存在,伴口于咽燥。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肺阴不足,肝风内动。治拟滋阴润肺,柔肝熄风。药用沙参15g,麦冬、蝉衣、炒僵蚕、钩藤、白芍、白蒺藜、玄参各log.全蝎、甘草各3g。服药3剂后.诸症大减。续服3剂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5体会眨眼症,中医称之为“目刮”,小儿尤为多见。笔者临床观察,以脾虚肝旺型为多见因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饮食不节是本症主要的致病因素,在本组病例中,近半数以上儿童有不良的饮食习惯,故在治疗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止本病复发的重要环节。《审视瑶函》指出:“目刮者,肝有风也”。风性主动,眨跟症的临床表现,符合风邪致病之特点,故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加用平肝熄风解痉的钩藤、炒僵蚕、全蝎等,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收稿日期2ooo—O8—14·浙江中医杂志·

相关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