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变革比获得知识重要

 昵称2734997 2011-07-04

思维变革比获得知识重要

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

  这并非危言耸听,无论对公司组织还是个人,这是这个时代独特的规律:现在有关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观念,也许在不到期两面三刀年时间里,将成为永远的过去。

   1946年时,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负责人曾对当时的新事物--电视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电视占领市场不会超过6个月,人们很快就会厌倦于每天晚上盯着一个胶合板的盒子看。然而今天的事实证明,他错得多么可笑。

  比尔.盖茨,软件业的天才,也曾经对计算机的发展做出过可笑的评论:“486型的电脑就能满足今天所需要处理的一切信息与事务了。”确实如此吗?谁都知道不是。

   扎诺克时代电影事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日臻成熟,而“胶木盒子”的出现不过是新近的发明;80年代的盖茨认为人们不可能再期望计算机有更快的运算速度了,长久的成功让他感觉世界已经接近完美无缺。他们都是被时代打上烙印,所以他们做出了那样可笑的判断。

  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讲,观念僵化可能其受挫甚至消亡的最主要原因。1993年,IBM公司雄踞电子世界之首,苹果电脑公司拥有世界上最高效的个人电脑系统;然而到了1996年,IBM公司已损失了200亿美元。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在转换观念时显得异常迟钝,而处在信息技术革新业界的企业,又更需要随时能变的弹性观念体系支撑。一旦某种观念在个人头脑中扎根,要想再改变或放弃这种观念是非常艰难的。

  知识经济时代以其不容置疑的变革速度对老观念的不合理性要求毫不留情地予以抛弃。而长时期的观念发生尖锐的矛盾对立。结果是可以预料的:正如历史经验积累的睿智所表明的,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

  整体观念的建立:从大角度来把握变革

  整体观念是一种胸襟,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一种对创新的爱护和容忍的态度,一种敢于否定自己的勇气。知识经济时代,当知识和信息成为人类观念形成的主要来源,而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在知识信息的传播上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我们才具备了形成整体观念的可能。目前用户每天以数千人的速度递增的Internet网络以及各国相继发出口号要建设的“信息高速公路”即将把我们每一个人都与另外54亿人联结在一起。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到Internet网上漫步,使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最大限度的不同。正因为我们接触了最大限度的不同,我们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广阔包容性、相互平衡的观念体系,即整体观念。

  也正因为整体观念的形成其本身就是从接纳和包容开始的,新的变革不仅不会构成对它的威胁和冲击,反而成了它进一步发展、趋于完善的“营养元素”。一个具有整体观念的个体、变革的创造者,这正是知识经济时代个人发展的内涵和生活的积极意义。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什么是可以发展到一个尽头的。

  我们现在几乎已获得我们以前所曾梦想过的一切:飞上天、登月、即时通讯、快速交通、良好服务等等。但正如我们的想象和梦幻永远不会终止一样,没有什么是已经达到“最佳”发展状态,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这一信息是我们生活在时代变换最关键转折点的每一个人所理解和记住的。

  我们不再是为了生存而谋求发展,我们将因为需要发展而生存。变革的产生不再是自然的、缓慢积累的结果;变革成了一种需要,一种标志,变革是我们每个人所力求促发的,是自觉的迅速的知识信息爆炸的产物。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促使我们敢于去想、去创新;让我们敢于否决权威、崇信发展;激励我们百折不挠,绝不放弃;但绝非要我们遵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中华唯心论调,最终要领我们进入一个自由的、平等的、富裕的、全面发展的、成功的崭新世界。

付诸实施:现在就干

  知识经济时代不容忍光说不做的人,如同不同性弱者一样。

  美国前著名五项全能运动员、奥林匹克金牌得主玛丽琳.金曾为成功归纳一个公式:成功=热情+远见+行动。热情就是梦想,是渴望成功的愿望,一个梦以求的目标;远见表明你在规划实现目标的智慧,实现它们所要采取的方法、要收集的素材、要利用职权的资源;而行动则是将想法、规划付诸实施的确切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

  大多数人往往都将成功看成是一个令人羡慕但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事实那些机会更好更聪明的天才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几乎每个人在某一方面都拥有相等的机会,相同的智慧,如果确实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只是因为他们想了以后,又做了!

  如果你也可以成功,为什么你要错过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