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眉公书画随笔

 画村 2011-07-21

陈眉公书画随笔

[日期:2009-05-27] 来源:  作者:罗方华 [字体: ]
 世人爱书画而不求用笔用墨之妙。有笔妙而墨不妙者,有墨妙而笔不妙者;有笔墨俱无者。力乎?巧乎?神乎?胆乎?学乎?识乎?尽在此矣。总之,不出蕴藉中沉着痛快。

  古人论书,有双钩、悬腕等语。李后主又有拨镫笔法。凡论此,知必不能书。正所谓死语不须参也。要诀在提得笔起,于转处着力。

  古语云:“磨墨如病夫,把笔如壮夫。”

  临帖切忌紧逼。相逼而视,吾身方在瓮中,安能运瓮!此亦“旁观棋枰小变法”耳。

  欧公尝云: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他日便为故事。且谓古之人皆能书,惟其人之贤者传。使颜公书不佳,见之者必宝也。

  画者,六书象形之一。故古人金石、钟鼎、隶篆,往往如画;而画家写山水,写兰,写竹,写梅,写葡萄,多兼书法:正是禅家一合相也。画用焦墨生气韵,书以用淡墨生古色:此又禅家宾主法也。

  嗜古者见古人书画,如见家谱,岂容更落他人手。见古人墟墓碑版,如见先垄间物,岂容更落樵采,不思呵护。

  学书仅摹石刻,而不多见真迹,便是虬髯未见唐太宗也。[1]

  欧阳公[2]云:“李邕书余始甚不好;好之最晚。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全。”

  李龙眠书法极精。[3]山谷谓其画之关钮透入书中。

  画家宫室最难为工,谓须折算无差乃为合作。盖束于绳矩,笔墨不可以逞;稍涉畦畛,便入庸匠。故自唐以前不闻名家,至五代卫贤始以此得名。

  倪迂画在胜国时,可称逸品。昔人以逸品置神品之上。历代惟张志和、卢鸿可无愧色。宋人中米襄阳在蹊径之外,馀皆从陶铸而来。元之能者虽多,然承率宋法,稍加萧散而。吴仲圭大有神气;黄子久特妙风格;王叔明奄有前圭;而三家未洗纵横习气。独云林古淡天然,米痴后一人而己。

  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不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

  山谷云:“来樊道舟中,[4]观长年荡桨,[5]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能用笔。”又云:“下笔痛快沉着,乃古人妙处。”

  陶弘景借人书,随误治定。米襄阳借书画,亲为临摹,题跋、印记、装璜,往往乱真,后并以真、赝本同送归之。虽游戏翰墨,而雅有隐德。

  裒访古帖,置之几上,其益有五:消永日,汰俗情,一益也;分别六书宗派,二益也;多识古文奇字,三益也;先贤风流韵态,如在笔端,且可以搜其遗行逸籍、交游宅墓,四益也;不必钧拓,日与聚首,如薰修法,自然得解,五益也。

  东坡有诗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此非诗人。”余曰:“此元画也。”晁以道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意,贵有画中态。”余曰:“此宋画也。”

  人无意,意便无穷。

  李北海书,当时便多法之。北海笑云:“学我者拙,似我者死。”

注释:
  [1] 虬髯:唐人小说记隋末有西京人张仲坚,髯赤而卷曲,故号虬髯客。有才略,于旅舍遇李靖,又因李靖得见秦王李世民,谓李世民为“真天子”,难与争锋,因而离去。
  [2] 欧阳公:指欧阳修
  [3] 李龙眠:北宋画家李公麟
  [4] 樊道:即樊口入江水道。樊口在今湖北鄂城县西北,因位于樊山脚下,为樊港入长江之口,故名
  [5] 长年:船上使篙和掌舵的船工
  (罗方华选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