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博客研究档案 3

 天雷教育 2011-07-22
家家 @ 2005-04-11 18:53

研究题目:中小学教师的个人教育博客对其提高自我专业素质的促进作用研究

(博客经历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博客体验研究/中小学教师个人博客对其专业成长的影响研究/中小学教师的个人教育博客对其专业成长的影响研究/中小学教师的个人教育博客对其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研究……汤圆说:“讨论论文题目的过程就是一个把大象腿变成青蛙腿的过程!”)

问题的提出:
1、博客的发展及其向教育领域的渗透。
  博客(blog)又称“网络日志”,一般被认为是继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网络即时通讯(如o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萌芽于1998年,美国人麦特·德拉吉的个人博客成为最先报道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的媒体,并在整整半年内引领了美国的“舆论导向”,这一事件使人们意识到博客作为一种个人化的简捷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其存在和发展可能将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三年之后,博客的力量又得到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显示。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发生之后的几个小时内,美国的几乎所有主要传统媒体网站都由于访问量过大而几近瘫痪,此时数百个个人博客网站承担起了向公众发布最新消息的责任,例如戴富·温纳斯(Dave Winers)的博客Scripting News当天发布与“9·11”相关的消息近100条,包括最新的照片、目击者的直接描述、其他媒体上摘录的新闻和声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网友提供的当地的反应,等等。这一事件显著地扩大了博客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知名度,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博客使用者的行列。(《DIY新闻人记录“9·11”》南方周末》2002年9月13日)2002年8月的《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同年,以方兴东为代表的博客拥护者建立“博客中国”网站并大力推广,使得“博客”这一全新的概念在中国开始逐渐深入人心。
  博客开放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书写方式吸引了大批使用者,它的影响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领域。在国外,基于Blog而展开的学术研究课题和各种自主化学习应用方兴未艾,例如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都为师生提供免费使用的Blog系统;还出现了一些以edu、learn、school、teach等词作为网站域名,直接以博客教育应用为宗旨的博客网站,如www.weblogg-ed.com用“Using Weblogs in Education”作为口号,非常关注博客在课堂上的应用。在国内,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平教授率领她的弟子利用“针灸理论探源”Blog大胆而成功地进行课题研究,开创了应用Blog进行学术项目开放共享研究的先河,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以“东行记”博客为平台开展研究生教育和教育叙事研究活动;而基于个人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各种Blog也如雨后春笋般涌起。这其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教师,正在自觉不自觉地将博客写作引入到个人的教育实践领域,试图通过这一新兴的网络信息交流方式,从各种不同角度来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

2、教师专业化趋势和自我专业成长中的困惑决定了中小学教师寻求提高专业素质新手段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一个引起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现代教育发展和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现实中,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面临着很多的困惑和障碍,例如所受的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缺乏自我发展的热情和动力、个体经验得不到尊重、缺少话语权等等。而传统的职前教育、在职进修、日常学习和工作磨炼等方式尚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上述问题,这使得寻求一些有效的促进自我专业素质提高的新手段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一种迫切的必然的客观需要。教师个人的教育博客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欢迎,似乎与这种客观需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3、现有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目前国内已有的关于博客和教育相结合问题的研究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多从宏观层面考察博客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可能性,以应然性表述为主,少有从微观层面考察博客在教育领域具体某一方面的实际影响的实然性表述。二、重视博客作为一种新颖的个人化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研究,但忽视了对其他方面的功能(例如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工具)的研究。三、重在从博客本身特点出发,研究某一类内容的教育博客对使用者有何价值或作用,少有从使用者的切身体验出发,对教育博客对其使用者个人的影响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归纳和分析。

因此,本文力图通过详尽的具体个案分析,就中小学教师的个人教育博客对其提高自我专业素质的促进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总结,藉此来回答“使用个人教育博客能否作为促进中小学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这一问题,并针对教师个人教育博客的使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通过本研究,期望能为中小学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提供一条有效可行的新途径,同时也能对国内方兴未艾的教育博客研究做出有价值的补充。


问题一:中小学教师如何来使用他们的个人教育博客?
1、博客上主要有哪些内容?
2、如何撰写、组织、管理、利用博客上的内容?
3、如何处理自己的博客与他人的博客的关系?
4、如何处理自己与评论者的关系?

问题二:中小学教师在使用博客的过程中自我感觉有哪些得失?
1、有哪些收获?
2、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3、造成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中小学教师使用博客能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吗?(必须在前两个问题的答案的基础上进行提炼)
1、使用博客能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吗?以怎样的方式促进?
2、使用博客能促进专业技能的学习吗?以怎样的方式促进?
3、使用博客能促进专业态度的养成吗?以怎样的方式促进?

问题四:如果使用博客可以成为一种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那么它有没有局限?有哪些方面的局限?

问题五:如果使用博客可以成为一种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那么它是否具有推广的可能性?

主要概念界定

“博客”一词源自英文中的Blog。Blog,是Web和Log的组合词Weblog的简称。Web,指World Wid Web,即万维网(基于超文本(Hypertext)方式的,internet上应用最广泛的信息检索服务工具);Log的原义是“航海日志”,后泛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而所谓的Blog,就是网络上的流水记录形式,它由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的、包含超文本链接的一系列张贴文字(即所谓的“日志”)构成,其内容不受限制,完全由文字发布者本人的喜好或愿望决定。(有人将它视为一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特殊方式。如果仅考虑到博客日志几乎没有限制的公开性,这种说法或无不当,但也有部分私密性日志受到保护,仅对有限的固定的访问者开放,对于这类博客日志,以“出版”或“发表”来指称其文字的张贴,显然不妥。)另一个相关名词是Blogger,它既指一种基于Web的提供发表网志功能的服务工具软件,又指运用Blog撰写日志的人,通常情况下后一义项更为常用。
而中文“博客”一词,最早由网络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在2002年8月提出,并很快获得大众认可,它事实上同时对应了Blog和Blogger这两个词。“博客”至少有两个义项:一是指上文所述的网络流水记录形式,二是指撰写网络日志的人,即对应Blogger的第二个义项。在日常使用中,人们也习惯用“博客”来指称具体的某个博客网页或具体的某篇网络日志,例如说”他的博客更新很快“、“这篇博客写得很棒!”等等。此外,还有人认为“博客"同时还有动词用法,指撰写网络日志这个动作本身,但我认为这个意见说服力不是很强,因为“写博客”还是目前比较通行的一种说法,如果“博客”这个词本身有动词用法的话,就不需要再与“写”字搭配使用。

不管怎样,“博客”一词的多义性容易给它的使用带来混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研究仅采用“博客”的第一个义项——网络流水记录形式,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指称某个具体的博客网页的用法。本研究将用到的其他一些相关的概念界定如下:
博客使用者——对应blogger,指在博客上撰写日志、引用链接、回复评论,并运用多种手段来个性化博客的人。
博客访问者——指浏览他人博客,并在一定条件下发表评论的人。(当然一个人可以既是自己博客的使用者,又是他人博客的访问者。)
网志——指博客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张贴文字。

另一个重要关键词是“专业素质”,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它以一种结构形态而存在,主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三部分构成。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