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明式家具审美看当代红木

 gusuxue 2011-07-23

 

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江南地区能工巧匠们以紫檀木、酸枝木、枸梓木(俗称鸡翅木)、花梨木等外来进口木材为主制作的硬木家具。同时,明式家具也是后人在总结上千年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史时,对这一中国家具辉煌历史时期给出的特定称谓,又因古代明式家具是以苏州为代表制作的,所以历史上也称“苏式”家具。2006年,“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明式家具美在何处

 

明式家具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哪里?为什么今天会对明式家具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呢?

应该说,在经过几千年文明社会发展后,中国明式家具在日常使用家具领域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其完美性、合理性、实用性、装饰性在我们后人看来,均无法望其项背。

在明式家具中,不论是椅子、茶几还是条桌、书架,其清秀的造型、匀称的比例、明晰的线条,充分表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质,给人以含蓄、高雅的享受。

明式家具的独特美感与其结构紧密相关,它的特点是以结构部件为装饰部件,不事雕琢,不加虚饰,充分反映了天然材质的自然特性,而精炼、合度和科学的卯榫工艺更使其具有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

明式家具针对各家具部件,采用了不同的卯榫结构,这不仅增加了家具的牢度,还考虑到家具损坏后的整修,其规格、尺寸都建立在人们使用家具时的舒适度及使用功能上,这使得当代制作者们至今仍沿袭这套制作规范。

由于经过千锤百炼,明式家具已经形成了“造型隽秀、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工艺精良,漆泽柔和”的工艺特征,由此彰显出其独特的审美取向。

所谓造型隽秀,是指其形体选择清秀,用料着眼清瘦,犹如书法的“秀劲体”,飘逸潇洒、刚健有力。

所谓结构严谨,是指家具的构成均为卯榫工艺,在充分考虑家具的外形美及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及力的平衡,从而达到使用的牢度。

所谓线条流畅,是指每一件家具外观上主要以线条为主,很少雕饰,以匀称的比例,秀美的线条,显示出韵律之美。

所谓工艺精良,是指家具的制作从选料、配料、木工、打磨,漆工等每道工序均细致周到,无懈可击。

所谓漆泽柔和,是指家具上漆均采用生漆传统工艺,往往通过几十道工序的精工细作使家具外观尽善尽美,达到似漆非漆的效果。

我们以比较典型的明式衣架为例(图1)。

这件明式衣架坚固而轻盈、细腻又秀雅,形式美与装饰美结合得非常精妙。衣架骨架以圆杆直榫配合而成,虽形体呈长方形,但在它顶部横杆两端、竖杆顶部左右和下部前后,艺术化了的灵芝造型打破了呆板,同时保留了形体的大度。居中的镂空装饰部件则显示出手艺的玲珑和精巧,其下方插角以委婉的线条装饰,既增强了结构的牢度又体现出流动的曲线美。这是一件直线与曲线融合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经典例子,所谓添一分嫌其多,减一分嫌其少。同时,细腻的呈现天然纹理的材质质地,加上打磨上漆后圆杆手感的润滑,都在传达着美感和愉悦。

这件以圆杆线条为主要骨架的红酸枝木禅椅(图2),

 

以规矩四方的造型,横竖挺拔的线条体现整体美感,以结构的合理和严谨来体现使用的牢度。为了打破过于工整的形体,椅子的四条腿足均微微向外倾斜,椅面下方一改牙板为“几”字形托档支撑,既保持了整体的协调又体现了变化,从而不显呆板。同时,杏黄色的穿藤椅面与紫红色的实木漆色也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禅椅的端庄、简洁、大方,衬托出其一片宁静与高远,与佛门清净的环境氛围恰相一致。

 

明式审美传统的变与不变

 

明式家具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次质的飞跃。随着人们文化修养及审美趣味的提高,追崇明式家具的爱好者、收藏者更是趋之若鹜,明式家具的生产制作也遍及大江南北。

虽然人们生活起居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使用功能和造型也随之产生了一定改变,但明式家作为传统家具的典范,其“精、气、神”在人们心目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当今红木家具凝聚了明式家具的审美观,也留下了明、清以来优秀传统家具的烙印。

像当代流行的大宗红木家具沙发椅和餐台椅,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东南亚国家来样生产的款式。因国外购买红木家具的客户大多是华人、华侨,于是国内家具设计师为了迎合国外客户的需求,以明式家具为骨架,并吸收清式家具的雕饰,设计了千姿百态的各类沙发椅、餐台椅,使之更适合现代人生活起居方式。自此以后,此类家具在国内也逐渐风靡起来。

以明式笔杆餐台、椅为例(图3),

 

其款式虽有了很大变化,但制作工艺仍沿用明式家具的卯榫结构,台面采用框架镶平面方式,椅面采用框架落堂面工艺,这是为了防止面板收缩变化而增加了“水沟槽”,使之更科学合理。在使用功能上,台面中心面板可抽拼成方台,以便灵活使用,既解决了大面板的短缺,又避免了因面板过宽而造成绺裂。在外观审美上,其腿足的倾斜度、搭脑及椅面下部“几”字形托档的曲线装饰,构成了清秀的线条组合,与以整块背板雕镂而成的中心浮雕麒麟祥云图案,均显示出其简洁、大方、精美的审美取向。经大漆精心打磨而成的圆杆,细腻而润滑,使之更加光彩照人。

又如杞梓木沙发椅(图4),

其座椅,茶几均以酣畅的弧形曲线勾勒,几面、椅面分别为圆形和椭圆形,其下部的牙板微微向外抛出,同样呈弧形,体现出线条流动的美和现代装饰的整体美。这样的造型与以往的传统明清风格相去甚远,但在其制作工艺上,还是沿用了传统的卯榫结构。几面、椅面均采用传统框架镶平面的形式。雕花、镂空及以圆杆形的架构线条为装饰的整体风格仍然折射出明式家具的清雅、明快审美取向,传统髹漆工艺的细致打磨更使之从整体上凸现出简洁和秀美。

 

当代红木家具审美举例

 

当代红木家具在款式上明式风格有之、明清风格结合有之、以明清风格与欧式风格融合也有之,反映出社会多元文化的审美需求。但不管是何种款式,一定要与室内装饰的风格相匹配,且应根据使用功能和环境营造相融合,以达到景物相宜、情景交融的效果,给人以精神文化的愉悦和享受。

以家居书房为例,笔者认为,当以清新、淡雅的明式风格为宜。如明式书房家具(图5),

 

包括书桌、书橱和靠背椅,不论其外型还是装饰均以素净的线条为主,营造出书斋宁静、淡泊的环境和气氛。从家具部件的结构上说,书橱与书桌均以卯榫框架和起堆度板材落槽为主,体现出整体的齐整划一与简洁大方之美。

以书橱来说,分为上下两节,既考虑了搬运安装的便利,又避免了用材过宽过长可能引起的翘裂变形,科学合理。同理,书桌以台面、两个墩子和踏板(又称“托”)四个部分组成。从其使用功能出发,上部以抽屉为主,下部以书架为主。为了在既定形体中寻求变化,两墩的中间书架四周以镂空的花板装饰,打破了通体板材封闭的沉闷,底部和踏板以冰梅纹装饰,在素雅简洁的整体中蕴含了丰富和精美。靠背椅则以明式官帽椅配套,凸现出书房家具整体风格的协调。

这样的书房家具完美、合理、简约,散发出的文人气质令人感同身受。身处如此家居陈设的书房环境中,会使人去除浮躁,静心屏气地去探求知识的奥秘。

用于客厅、书房等室内点缀的琴桌,是人们常用的室内陈设,在上面略置水石盆景、插花花瓶、或古玩、工艺品,往往可以别样风情烘托环境气氛,凸现主人的文化品位和涵养。

琴桌无正反面,两面如同一辙,不受陈设限制。如清雅、端庄的回纹圆头琴桌(图6),

从其清秀、精美的外形能先声夺人,台面光洁润滑,圆头转折自然,腿足清癯秀长,镂空的回纹牙板既彰显出其制作工艺的精湛,又不显繁琐。

为了寻求变化,琴桌中部的牙板与左右牙板分取不同的图案,两边的圆形镂空回纹不但精细、隽秀,且与外形的圆弧线条相吻合。腿部粗细线条的变化,既与整体回纹装饰相协调,又体现出变化的韵律。卯榫结构的组合与柔美的大漆髹饰更将其塑造得美轮美奂。

如上所述,具有传统审美意蕴的红木家具还有很多,恕本文不能一一列举。当今红木家具林林总总,更讲究家具的使用功能和人体的舒适度,但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民间性、通俗性、高雅性结合的明式家具审美取向则是始终贯穿其中,也是制作者不断孜孜以求的。

(本文作者系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工艺师)

更多红木收藏文章:

《标准下的红木之乱》

《新红木挑选参考》

《红木市场投资参考》

《红木市场为何如此脆弱》等

见2009年9期《收藏 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