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今社会,我们该如何面对国学

 crmtsg 2011-07-24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china.com.cn  时间: 2011-01-06 18:26  责任编辑: 任子鹏
 

2010年最后两天,作为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删改《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另一则报道中,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去年11月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表示: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钱文忠说。

以上报道一则有关政府行为一则纯属学者观点,实质上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在现代化思潮铺天盖地、汹涌而至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客观地对待传统,我们又该如何辩证地理解现代?我们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辨析。

现代价值与传统价值

主持人:山东省教育厅的作为和复旦大学钱文忠先生的言论在网上遭到热炒,请谈一下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马一丁:“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且不管这段话是否真是钱文忠先生的原意,只是报纸登了出来,被网络媒体转载,俨然成了一个公共事件。删改《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本身也不能作为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的注解,可是却被不少媒体转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人不得不想为之一辩。按照字面意思来看,曾经主讲央视《百家讲坛》的钱文忠先生,认为当前国学教育不能完全照搬传统“三、百、千”等蒙学经典,这当然无可厚非。只是,他接着认为通过上述读物培养的“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在社会上吃不开,会吃大亏,就有点混淆视听,也骇人听闻了。钱先生的话所暗示的“社会”图景有点令人悲观:江湖险恶,狼群角逐,欺骗、说谎、忤逆、不守规矩,成了基本生存法则。又或许,钱先生认为这些读物,并不能取代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也不能借此形成自由、平等、民主的新观念。可是,这些德行本身与现代社会并非格格不入,反而是现代社会建设所必须的。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可以列出n个理由来说明“守规矩”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反而是目前的社会,有太多的人不守规矩,溜须拍马、请客送礼、欺骗虚伪,何尝不为大家所耻笑。

唐开红:无论是山东省教育厅的谨小慎微还是钱文忠先生的过虑言论,都有点小题大做的成分。像《弟子规》、《三字经》这类启蒙读物除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读本和集体诵读的内容之外,很难说会对他们的未来有什么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问题的关键是现在人们谈到国学似乎都带着很浓的意识形态色彩,这本身也不利于国学自身的成长。

就汲取国学营养的内容而言,少年与成人也都有个宜与不宜的问题,其实在这方面古人也有考虑。古人对国学区分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注重文字、训诂,大学解决心与性的问题,八岁之前是接受自身环境的熏陶。自古至今的学者都有个为己和为人的问题。北宋的二程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是说要让自己明心见性,提高自身的素质;“为人”,是以此来教化别人。其实单一看这两方面都是不完备的。“四书”之一的《大学》开宗明义就讲:R2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纲领,都是讲的实践环节,都是在讲以用为本。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弟子规》、《三字经》即使有什么不合时宜的礼仪规范,对于小孩来说,他们还基本上以识字为主要任务,意识形态或者是形式规范上的考虑大可不必。

路振召:其实钱先生的言论还反映了其对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不当的理解上。在基本的人性规范上古今中外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比如“仁、义、礼、智、信”的永恒价值是不分时间和地域的概念的,它们是永恒的善。如果说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的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很快被人摆平,那么只能说明这个社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不是这些传统价值有什么不妥。

我们从国学里学习什么

主持人: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载体,国学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路振召: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与教育紧密相连。与世界先进文明一样,中国传统教育更注重信仰和追求。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信条,再到“仁、义、礼、智、信”,都是传统教育的宗旨。这和我们今天提出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相一致。我们今天重振国学,就是要找回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重塑师生的道德修养,恢复礼、仪、廉、耻这些基本的价值观。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很多违背常理、违犯人性的事情,都和我们长期以来对这些价值教育缺失有关。

如果通过“三、百、千”等传统蒙学读物,确实能够培养起孩子们“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等品德,我们应该欢迎。文化有时会根深蒂固,根植于五千年传统文明的现代中国,不能缺少对于传统品德的提倡和发扬。这正是当前国学热和国学教育兴起的内在动因。

马一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自不必守着几百年前的教材不放,而是需要有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如此,我们应该寻找更好的国学教育的方式,应该探索和确立国学教育的标准。我们应该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的糟粕与精华,不能将“国学”看成十全十美,更不能视其为包治任何社会疾患的“灵丹妙药”。这也许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从晚清一直到现在,可谓聚讼纷纭莫衷一是。须知,我们的某些“传统美德”,确实也具有一定的反面意义,如钱先生所言“守规矩”,如果倡导过度,可能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甚至导致迷信和无知。

如何使国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主持人:“国学热”是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词汇。那么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如何更好地处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积极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路振召:我们强调传统里面有着积极价值的东西,这样说并不是要我们死死抱着传统不放,闭目塞听,拒斥现代化于门外,而是要把消化吸收西方文明建立在深入理解和充分尊重传统的基础之上,这样的重建才有根基,这样的吸收也才有意义。经典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凝结着先辈的鲜血和智慧。对待传统,数典忘祖,武断粗暴的做法要不得!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高歌猛进的历史机遇期,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既不能误解传统,更不能曲解现代,粗暴武断地对待传统,否则其结局必然是生吞活剥地理解现代,这是文化和历史虚无主义永远无法逃脱的宿命。

唐开红:让国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积极有效地传播国学就要避免国学的庸俗化传播和娱乐化解读。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逐年被人们重视,这方面的书籍和传播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今天光靠书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在大学里开设中国文化课,是培养青年人文化观念的一种手段,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接触传统文化最便捷的渠道是媒体。媒体用各种电视节目、影视作品、网络信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但是,如果对传播的内容不加规范,国学也可能会沦为一种文化快餐,文化快餐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深度的理性思维,仅仅停留在了表层的视听享受上。长期吃这样的快餐,观众就会营养不良。因此,媒体开设国学的栏目,既要有讲故事的能力,也要具备对史料的深刻理解,只有这样,对历史的阐释才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结语:没有人号召,也没人推动,“国学热”近些年悄然兴起。一定程度上,这股热潮可以看成是民族文化意识觉醒的体现。不过现在也有人讲“国学热”要降温,其实不是降温、加温的问题,而是正确对待的问题。真正把优秀的东西吸取过来,就不需要降温;糟粕的东西,如宣传迷信、束缚人性、看相占卜等问题,就不是要降温,而是要曝光、消除的问题。

主持人

王付永 深圳特区报记者

嘉宾

路振召 北京大学国学院哲学博士

马一丁 清华大学国学院文学博士

唐开红 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