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煤矿安全规程讲义---通风安全监控

 常有理 2011-07-25

煤矿安全规程讲义---第三章 通风安全监控(一)

 
 通风安全监控

一、概述


通风安全监控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矿井监控技术的发展,监控设备的不断完善,监控设备使用和维护水平的不断提高,通风安全监控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通风安全监控设备的装备、使用和管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2001年版《煤矿安全规程》将通风安全监控单列为1章(第三章通风安全监控)共19条。1992年版的《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监测为第三章通风、瓦斯、煤尘和安全监测中的第4节共4条。1992年版的《煤矿安全规程》第162条和165条主要内容是归口管理和机构设置,已不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煤矿企业,因此,2001年版《煤矿安全规程》将其删除。1992年版的《煤矿安全规程》第163条修改后,成为2001年版《煤矿安全规程》的第159条,主要增加了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布置图的绘制和报批等内容,更便于管理。1992年版的《煤矿安全规程》第164条修改后,成为2001年版《煤矿安全规程》的第162条,主要增加了甲烷传感器调试和校正周期、断电功能测试周期,并将其他设备的调试和校正周期由原来的每旬1次修改为1月1次,使其更科学。其余17条全部是新增条款。


煤矿安全监控装备主要包括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甲烷断电仪和便携式甲烷监测报警仪。


便携式甲烷监测报警仪是一种便携设备,具有甲烷浓度检测、显示、声光报警功能。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等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监测报警仪。


甲烷断电仪由甲烷传感器和断电器(含电源)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甲烷传感器将被测甲烷浓度转换成电信号输出,送断电器,并具有显示、声光报警等功能。断电器接收甲烷传感器送来的电信号,与预置的断电和复电浓度比较后控制被控开关断电或送电; 同时,将交流电网的交流电能转换成本质安全型防爆直流电源向甲烷传感器供电。为保证电网停电后,甲烷断电仪正常工作不小于2h,断电器还备有蓄电池。也有部分甲烷断电仪中的甲烷传感器没有显示和声光报警功能,显示和声光报警由单独的声光报警器和显示器完成。也有部分甲烷断电器没有备用蓄电池,蓄电池设置在单独的备用电池箱中。无论结构怎样,甲烷断电仪必须具备甲烷检测、显示、声光报警、断电等功能,并当电网停电后,蓄电池能维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h。甲烷断电仪一般用于没有安全监测系统的回采工作面、采煤机、掘进机等地点的甲烷检测、显示、声光报警和断电。


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由甲烷传感器、风筒传感器、主机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甲烷传感器将被测甲烷浓度转换成电信号送主机,并具有显示、声光报警功能,风筒传感器根据风筒风量的大小输出风量足和不足两种状态的开关量信号送主机。风量的监测也可用风速传感器或控制局部通风机的磁力起动器的辅助接点(以下简称辅助接点法)来实现。风速传感器将风速换成电信号送主机,风速传感器成本较高。采用控制局部通风机的磁力起动器的辅助接点,只能监测局部通风机是否送电,但不能说明掘进工作面风量是否满足要求,因为风筒漏风等造成的风量不足,采用辅助接点法是无法测到的,因此,风量的监测应采用风筒传感器。主机接收甲烷传感器和风筒传感器送来的电信号,与预置的断电和复电浓度比较后控制被控开关断电或送电,即;当风量不足时,或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断电浓度时,切断被控区域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并闭锁;当风量足时,或甲烷浓度低于复电浓度时,向被控区域供电。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由甲烷风电闭锁装置自动切断局部风机的电源,以防造成掘进工作面瓦斯积聚。主机同时具有将交流电网的交流电能转换成本质安全型防爆直流电源向传感器供电和用备用蓄电池供电不小于2h功能。也有部分甲烷风电闭锁装置中的甲烷传感器没有显示声光报警功能,显示和声光报警由单独的声光报警和显示器来完成。也有部分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主机仅有传感器信号接收、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及控制逻辑预制、超限判别、断电信号输出功能,这样的主机还需实施断电控制的断电器和将交流电能转换成本质安全型防爆直流电源的电源箱和蓄电池箱。但无论结构怎样变化,甲烷风电闭锁装置必须具备甲烷及风量监测、显示、声光报警和断电等功能,并在电网停电后,由蓄电池维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h。甲烷风电闭锁装置一般用于没有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掘进工作面。

` 矿井监控系统一般由传感器(如:甲烷传感器、风筒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设备开停传感器、风门开关传感器、馈电状态传感器等)、分站、断电器、电源、主站(或传输接口)、主机(含显示器)、打印机、电视墙(或投影仪、模拟盘、多屏幕、大屏幕)、管理工作站、服务器、路由器、UPS电源、电缆和接线盒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经3芯或4芯矿用电缆(其中1芯用于地线、1芯用于信号线、1芯用于分站向传感器供电)与分站相连,并具有显示和声光报警功能(有些传感器没有显示、或没有声光报警)。


断电器用矿用电缆与分站相连,根据分站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开关馈电或停电。
分站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按预先约定的复用方式(时分制或频分制等)远距离传送给主站(或传输接口),同时,接收来自主站(或传输接口)多路复用信号 (时分制或频分制等)。分站还具有线性校正、超限判别、逻辑运算等简单的数据处理能力、对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和主站(或传输接口)传输来的信号进行处理,控制断电器工作。传感器及断电器距分站的最大传输距离一般不大于2Km。因此,一般采用星形网络结构(1个传感器或1个执行机构使用1根电缆与分站相连)单向模拟传输。分站至主站之间最大传输距离达10Km,为减少电缆用量、降低系统电缆投资、便于安装维护、提高系统可靠性,通常采用2芯(用于半双工、或单向)、3芯或4芯(用于全双工)矿用信号电缆时分制或频分制多路复用(也有采用码分制),树形网络结构、或环形网络结构、或树形与星形混合网络结构,串行数字传输(基带传输或频带传输,异步传输或同步传输)。


电源箱将井下交流电网电源转换为系统所需的本质安全型防爆直流电源,并具有维持电网停电后正常供电不小于2h的蓄电池。
主站(或传输接口)接收分站远距离发送的信号,并送主机处理;接收主机信号、并送相应分站。主站(或传输接口)主要完成地面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与井下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的隔离,主站还具有控制分站的发送与接收,多路复用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系统自检等功能。
主机一般选用工控微型计算机或普通台式微型计算机、双机或多机备份。主机主要用来接收监测信号、校正、报警判别、数据统计、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输出控制、控制打印输出、与管理网络联接等。
投影仪、电视墙、模拟盘、大屏幕、多屏幕等用来扩大显示面积,以便于在调度室远距离观察。

管理工作站一般设置在调度室、矿长及总工办公室,以便随时了解矿井安全及生产状况。

服务器用于存储监控信息,以便调用和查询。

路由器用于接入矿务局网络或广域网等。
二、条款修订说明


(一)第157条 建立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
煤矿企业应建立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这就要求矿区建立安全仪表计量检定站,负责校准气样配置和计量检定等工作。特别是校准气样的配置工作是保证矿井安全监控装置正常运行的关键。



(二)第158条 装备要求
煤矿安全监控设备装备标准应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为原则。因此,煤矿安全监控设备的装备标准主要依据矿井瓦斯等级,自然发火状况等确定,并不考虑矿井的生产能力。这是因为对于小煤矿,并不因为产量小,发生事故的概率小,也不因产量小,每次事故的伤亡人数少。并且由于小煤矿井田尺寸小,在同样装备标准条件下,安全监控设备投入的总数量要少,总造价要低。



由于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除具有甲烷超限声光报警、超限断电、甲烷风电闭锁功能外,还可在地面监视和存储矿井甲烷等参数变化、馈电/断电状态等,具有可靠性高、漏报概率小、功能强等优点。因此,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有条件的低瓦斯矿井应优先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没有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的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必须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或风电闭锁装置和甲烷断电仪。甲烷风电闭锁装置除具有甲烷断电仪全部功能外,还具有风电闭锁功能,甲烷风电闭锁装置应具备下列功能:①掘进工作面甲烷浓度达到1.5%CH4时,系统应能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掘进工作面甲烷浓度低于1.0%CH4时,系统应能自动解锁; ②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甲烷浓度达到1.0%CH4时,系统应能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甲烷浓度低于1.0%CH4时,系统应能自动解锁;③被串掘进工作面入风流中甲烷浓度达到0.5%CH4时,系统应能切断被串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被串掘进工作面入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0.5%CH4时,系统应能自动解锁;④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局部通风机风筒中的风速低于规定值时,系统应能切断供风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工作或风筒中的风速大于规定值时,系统应能自动解锁;⑤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含主机、甲烷传感器、设备开停传感器等)故障或断
电时,系统应能切断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接通电源1分钟内,系统应继续闭锁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系统应能自动解锁。


没有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无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必须装备风电闭锁装置或甲烷风电闭锁装置。

没有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低瓦斯矿井的回采工作面,必须装备甲烷断电仪。甲烷断电仪必须具备下列功能:(1)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浓度时,声光报警; (2)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断电浓度时,切断被控设备电源并闭锁;甲烷浓度低于复电浓度时,自动解锁;(3)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应切断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三)第159条 设计
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这样就从设计开始保证了安全监控装置的装备和使用。



(四)第160条 对安全监控设备的要求
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工作稳定、性能可靠,严禁由于设备在设计、制造中的隐患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为确保煤矿安全监控设备的产品质量,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通过煤炭行业标准化归口审查,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的检测机构的型式检验,并取得“MA标志准用证”。用于爆炸性环境的煤矿安全监控设备,还必须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的检测机构的防爆检验,并取得“防爆合格证”。

在各种防爆型式中,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具有防爆安全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电缆上传递的信号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用于爆炸性环境的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线和动力电缆等共用,确保其本质安全防爆性能。同时当监控信号电缆发生故障时,还可通过调度电话及时了解井下甲烷浓度等信息。若监控信号与调度电话共用电缆,其本质安全防爆性能难以保证,并且当电缆发生故障时,监控设备和调度电话均无法正常工作,不能及时了解井下甲烷浓度等信息。

为防止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无法实现甲烷超限断电等功能,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甲烷超限声光报警和断电、掘进工作面停风后断电是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最根本功能。因此,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为防止系统主机和电缆发生故障时,无法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停风断电,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必须由现场设备完成,当主机和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为保证对甲烷浓度的连续监控,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甲烷断电仪必须装备备用电池。当电网停电后,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h。

为防止雷电通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引起井下瓦斯爆炸,系统必须具有防雷保护。

为防止人为取消断电功能,保证煤炭安全生产,系统必须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断电状态监测就是防止人为取消系统断电功能,保证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断电状态监测就是系统对被控设备的馈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馈电状态与系统发出的断电、馈电命令不一致时,报警并记录相应测点的甲烷浓度、断电、馈电命令、监测的馈电状态、被控设备地点和名称等。根据系统现有功能和现场实际需要,断电状态监测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将馈电状态传感器(馈电状态传感器不是设备开停传感器,是一种监测电缆芯线对地电场的传感器,与负载是否工作,电缆有无电流流过无关,只要电缆芯线带电,则输出馈电状态;反之,输出非馈电状态)卡在控制被控设备的馈电开关或磁力启动器的负荷侧电缆上;将馈电状态传感器的输出接至分站的开关量输入口;断电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接分站的开关量输出;断电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端接馈电开关或磁力启动器;在中心站主机的软件内增加断电逻辑判别功能;当监测到的馈电状态与系统发出的断电/复电命令不符时,则报警并记录。

将馈电状态监测和断电控制电路置于馈电开关或磁力启动器中;馈电状态监测电路的信号输出接分站的开关量输入口;断电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接分站的开关量输出口;在中心站主机软件中增加断电逻辑判别功能;当监测到的馈电状态与系统发出的断电/复电命令不符时,则报警并记录。
当被控开关闭合,一定有负载电流时,即被控开关直接控制负载时,馈电状态传感器可由设备开停传感器替代。馈电状态传感器也可以由被控开关的辅助接点替代,但一定要注意本质安全防爆的要求,即所用的辅助接点没有被其他电路使用,该接点不能直接接本质安全输入接口。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除必须满足上述安全方面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系统应具有甲烷、风速、压差、C0、温度等模拟量监测,馈电状态、设备开停,风筒开合、烟雾等开关量监测和累计量监测功能。

(2)系统应具有甲烷浓度超限声光报警和断电/复电控制功能。

(3)系统应具有中心站手动遥控断电/复电功能,断电/复电响应时间应不大于系统巡检周期。中心站手动遥控断电/复电功能是防止瓦斯超限违章作业的措施之一。当瓦斯超限时,中心站值班人员可通过系统切断有关区域的电源,待瓦斯浓度降低,通风系统工作正常后,中心站值班人员可通过遥控有关区域复电。中心站手动遥控断电/复电功能,由中心站发送命令,传输系统传至相应分站,因此,断电/复电响应时间不大于系统巡检周期。

(4)系统应具有异地断电/复电功能。异地断电/复电功能是解决接于A分站甲烷等被测量超限时,控制接于B分站的被控设备断电,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在主从式系统中,A分站的监控信息,需经传输系统传至中心站后,再经传输系统传至B分站,因此,断电/复电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倍系统巡检周期。

(5)系统应具有自检功能。当系统中传感器、分站、主站、传输电缆等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并记录故障时间,故障设备,以供查询及打印。

(6)系统主机应双机备份,并具有手动切换功能(自动切换功能可选)。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投入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7)系统应具有实时存盘功能。存盘内容包括:

甲烷、风速、负压、一氧化碳等重要测点模拟量的实时监测值;

模拟量统计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

报警及解除报警时间及状态;

断电/复电时间及状态;

断电/复电逻辑关系不符报警时间及状态;

设备开/停时间及状态;

累计量值;

设备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及状态等。在这些存盘项目中,除重要监测模拟量的实时监测值存盘记录应保持24小时外,其余均应保存3个月以上,并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10分钟。

(8)系统应具有列表显示功能。模拟量及相关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报警门限、断电门限、复电门限、监测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断电/复电命令、馈电状态、超限报警、断电逻辑不符报警、传感器故障等。开关量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开/停时刻、状态、工作时间、开停次数、传感器状态等。累计量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累计量等。

(9)系统应具有模拟量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显示功能。在同一坐标上用不同颜色显示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3种曲线。在一屏上,同时显示不小于3个模拟量,并设时间标尺,可显示出对应时间标尺的模拟量值。在同一屏上同时显示不小于3个模拟量是为了分析事故和甲烷等重要监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例如:为分析事故需了解工作面甲烷、回风巷甲烷和总回风巷甲烷浓度的变化情况。

(10)系统应具有柱状图显示功能,以便直观地反映设备开机率。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最后一次开/停时刻和状态、工作时间、开机率、开/停次数、传感器状态等,并设时间标尺。

(11)系统应具有模拟动画显示功能,以便形象、直观、全面地反映安全生产状况。显示内容包括工艺流程模拟图、相应设备开停状态、相应模拟量数值等。为满足大型复杂生产系统的需要,应具有漫游、总图加局部放大、分页显示等功能。为便于使用模拟图,除具有一幅显示全矿概况的总图外,一般按使用功能划分多个系统图,例如,通风安全系统模拟图、轨道运输系统模拟图、胶带运输系统模拟图、提升运输系统模拟图、供电系统模拟图、排水系统模拟图、巷道布置图、避灾路线图等。

(12)系统应具有系统设备布置图显示功能,以便及时了解系统配置、运行状况、便于管理与维修。显示内容包括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控箱、主站和电缆等设备的设备名称、位置和运行状态等。若系统庞大一屏容纳不了,可漫游、分页或总图加局部放大。

(13)系统应具有报表、曲线、柱状图、模拟图、初始化参数等召唤打印功能(定时打印功能可选),以便于报表分析。

(14)系统应具有人机对话功能,以便于系统生成、参数修改、功能调用。

(15)系统应具有抗干扰措施,防止架线电机车火花、大型机电设备启停等电磁干扰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16)系统分站应具有初始化参数掉电保护功能,以防分站停电后,初始化参数丢失。

(17)系统宜具有工业电视图像等多媒体功能,以便于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18)系统宜具有网络通信功能,以便于矿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对监控信息的利用。

(19)地面设备应具有防静电措施。

(20)系统应工作稳定,性能可靠,出厂前要进行连续7天的稳定性试验,系统软件死机率应小于1次/720小时。

(21)系统调出整幅实时数据画面的响应时间应小于5秒。

(22)电源波动适应范围:①90—110%(地面);②75—115%(井下)。

(23)系统的传输距离、传输处理误差、最大巡检周期、传输速率、误码率、最大节点容量等与传输有关的要求应符合煤炭行业标准MT/T899-2000《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三)第159条 设计
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这样就从设计开始保证了安全监控装置的装备和使用。



(四)第160条 对安全监控设备的要求
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工作稳定、性能可靠,严禁由于设备在设计、制造中的隐患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为确保煤矿安全监控设备的产品质量,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通过煤炭行业标准化归口审查,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的检测机构的型式检验,并取得“MA标志准用证”。用于爆炸性环境的煤矿安全监控设备,还必须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的检测机构的防爆检验,并取得“防爆合格证”。

在各种防爆型式中,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具有防爆安全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电缆上传递的信号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用于爆炸性环境的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线和动力电缆等共用,确保其本质安全防爆性能。同时当监控信号电缆发生故障时,还可通过调度电话及时了解井下甲烷浓度等信息。若监控信号与调度电话共用电缆,其本质安全防爆性能难以保证,并且当电缆发生故障时,监控设备和调度电话均无法正常工作,不能及时了解井下甲烷浓度等信息。

为防止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无法实现甲烷超限断电等功能,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甲烷超限声光报警和断电、掘进工作面停风后断电是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最根本功能。因此,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为防止系统主机和电缆发生故障时,无法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停风断电,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必须由现场设备完成,当主机和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为保证对甲烷浓度的连续监控,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甲烷断电仪必须装备备用电池。当电网停电后,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h。

为防止雷电通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引起井下瓦斯爆炸,系统必须具有防雷保护。

为防止人为取消断电功能,保证煤炭安全生产,系统必须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断电状态监测就是防止人为取消系统断电功能,保证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断电状态监测就是系统对被控设备的馈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馈电状态与系统发出的断电、馈电命令不一致时,报警并记录相应测点的甲烷浓度、断电、馈电命令、监测的馈电状态、被控设备地点和名称等。根据系统现有功能和现场实际需要,断电状态监测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将馈电状态传感器(馈电状态传感器不是设备开停传感器,是一种监测电缆芯线对地电场的传感器,与负载是否工作,电缆有无电流流过无关,只要电缆芯线带电,则输出馈电状态;反之,输出非馈电状态)卡在控制被控设备的馈电开关或磁力启动器的负荷侧电缆上;将馈电状态传感器的输出接至分站的开关量输入口;断电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接分站的开关量输出;断电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端接馈电开关或磁力启动器;在中心站主机的软件内增加断电逻辑判别功能;当监测到的馈电状态与系统发出的断电/复电命令不符时,则报警并记录。

将馈电状态监测和断电控制电路置于馈电开关或磁力启动器中;馈电状态监测电路的信号输出接分站的开关量输入口;断电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接分站的开关量输出口;在中心站主机软件中增加断电逻辑判别功能;当监测到的馈电状态与系统发出的断电/复电命令不符时,则报警并记录。
当被控开关闭合,一定有负载电流时,即被控开关直接控制负载时,馈电状态传感器可由设备开停传感器替代。馈电状态传感器也可以由被控开关的辅助接点替代,但一定要注意本质安全防爆的要求,即所用的辅助接点没有被其他电路使用,该接点不能直接接本质安全输入接口。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除必须满足上述安全方面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系统应具有甲烷、风速、压差、C0、温度等模拟量监测,馈电状态、设备开停,风筒开合、烟雾等开关量监测和累计量监测功能。

(2)系统应具有甲烷浓度超限声光报警和断电/复电控制功能。

(3)系统应具有中心站手动遥控断电/复电功能,断电/复电响应时间应不大于系统巡检周期。中心站手动遥控断电/复电功能是防止瓦斯超限违章作业的措施之一。当瓦斯超限时,中心站值班人员可通过系统切断有关区域的电源,待瓦斯浓度降低,通风系统工作正常后,中心站值班人员可通过遥控有关区域复电。中心站手动遥控断电/复电功能,由中心站发送命令,传输系统传至相应分站,因此,断电/复电响应时间不大于系统巡检周期。

(4)系统应具有异地断电/复电功能。异地断电/复电功能是解决接于A分站甲烷等被测量超限时,控制接于B分站的被控设备断电,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在主从式系统中,A分站的监控信息,需经传输系统传至中心站后,再经传输系统传至B分站,因此,断电/复电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倍系统巡检周期。

(5)系统应具有自检功能。当系统中传感器、分站、主站、传输电缆等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并记录故障时间,故障设备,以供查询及打印。

(6)系统主机应双机备份,并具有手动切换功能(自动切换功能可选)。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投入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7)系统应具有实时存盘功能。存盘内容包括:

甲烷、风速、负压、一氧化碳等重要测点模拟量的实时监测值;

模拟量统计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

报警及解除报警时间及状态;

断电/复电时间及状态;

断电/复电逻辑关系不符报警时间及状态;

设备开/停时间及状态;

累计量值;

设备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及状态等。在这些存盘项目中,除重要监测模拟量的实时监测值存盘记录应保持24小时外,其余均应保存3个月以上,并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10分钟。

(8)系统应具有列表显示功能。模拟量及相关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报警门限、断电门限、复电门限、监测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断电/复电命令、馈电状态、超限报警、断电逻辑不符报警、传感器故障等。开关量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开/停时刻、状态、工作时间、开停次数、传感器状态等。累计量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累计量等。

(9)系统应具有模拟量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显示功能。在同一坐标上用不同颜色显示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3种曲线。在一屏上,同时显示不小于3个模拟量,并设时间标尺,可显示出对应时间标尺的模拟量值。在同一屏上同时显示不小于3个模拟量是为了分析事故和甲烷等重要监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例如:为分析事故需了解工作面甲烷、回风巷甲烷和总回风巷甲烷浓度的变化情况。

(10)系统应具有柱状图显示功能,以便直观地反映设备开机率。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最后一次开/停时刻和状态、工作时间、开机率、开/停次数、传感器状态等,并设时间标尺。

(11)系统应具有模拟动画显示功能,以便形象、直观、全面地反映安全生产状况。显示内容包括工艺流程模拟图、相应设备开停状态、相应模拟量数值等。为满足大型复杂生产系统的需要,应具有漫游、总图加局部放大、分页显示等功能。为便于使用模拟图,除具有一幅显示全矿概况的总图外,一般按使用功能划分多个系统图,例如,通风安全系统模拟图、轨道运输系统模拟图、胶带运输系统模拟图、提升运输系统模拟图、供电系统模拟图、排水系统模拟图、巷道布置图、避灾路线图等。

(12)系统应具有系统设备布置图显示功能,以便及时了解系统配置、运行状况、便于管理与维修。显示内容包括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控箱、主站和电缆等设备的设备名称、位置和运行状态等。若系统庞大一屏容纳不了,可漫游、分页或总图加局部放大。

(13)系统应具有报表、曲线、柱状图、模拟图、初始化参数等召唤打印功能(定时打印功能可选),以便于报表分析。

(14)系统应具有人机对话功能,以便于系统生成、参数修改、功能调用。

(15)系统应具有抗干扰措施,防止架线电机车火花、大型机电设备启停等电磁干扰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16)系统分站应具有初始化参数掉电保护功能,以防分站停电后,初始化参数丢失。

(17)系统宜具有工业电视图像等多媒体功能,以便于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18)系统宜具有网络通信功能,以便于矿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对监控信息的利用。

(19)地面设备应具有防静电措施。

(20)系统应工作稳定,性能可靠,出厂前要进行连续7天的稳定性试验,系统软件死机率应小于1次/720小时。

(21)系统调出整幅实时数据画面的响应时间应小于5秒。

(22)电源波动适应范围:①90—110%(地面);②75—115%(井下)。

(23)系统的传输距离、传输处理误差、最大巡检周期、传输速率、误码率、最大节点容量等与传输有关的要求应符合煤炭行业标准MT/T899-2000《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