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景区主题化策划的背景分析
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及“硬件”建设正不断增加和完善,旅游产品已进入过剩年代,旅游项目的雷同建设客观造成了各个景区独特性的丧失和市场辐射范围的缩小,造成游客量和利润量的下降,也大大增加了投资风险和经营难度。如何面对近地域的市场竞争、拓展客源市场、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景区经营管理者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旅游是一种文化产业,旅游需要景区与项目策划,而策划的质量状况会影响到旅游持续发展的程度。旅游景区策划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其内在动因是景区从模仿他人走向个性化发展道路,满足旅游产品终端购买者的多元化需求,改变过去“有什么就卖什么”的产品初级销售模式。
旅游景区策划需要有鲜明的主题,该主题是旅游项目的旗帜和形象,是景区内涵的具体化,也是旅游景区策划的核心。而文化是主题永恒的灵魂,没有文化的主题是没有品位的主题,是没有生命力的主题。可以说,旅游景区的文化特色性越明显,其效益释放量越大。因此,旅游景区通过旅游景区主题策划,选择合适的“主题”,以“主题”为招徕,强调“主题”的主导作用,使与“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源在有限的空间里高度聚集,形成一个整体,集聚吸引力,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影响旅游景区主题策划的关键要素
旅游景区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正确地确定旅游开发主题。而主题的确定又取决于对当地地脉、文脉的准确把握和对客源市场的深入分析。我认为,旅游景区主题选择及具体策划内容明显受到地脉、文脉和人脉3个要素的制约。
二.1地脉
地脉是一个地域(国家、城市、风景区)的综合自然地理背景,即自然地理脉络,它代表着区域自然地理的地域性、季节性和整体性等显著特征,表现为时间变化上的动态性和空间分布上的系统性,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气候、生物、水体和自然区位等五大因子。而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在一定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的,正如美国地理学家马特勒说:“影响旅游活动场所的一切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自然因素”。因此,人们称自然环境为旅游的第一环境。欧阳修的“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说明了牡丹之“奇”缘于洛阳的“地脉”。分析地脉、把握地脉,对旅游景区主题策划具有基础性作用。
关于龙门石窟地脉的分析: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2`C降雨量546毫米。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 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廛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二·2文脉
二·21“文脉”的概念是陈传康、李蕾蕾等最早提出并加以应用的。他们认为,文脉是指旅游点所在地域的人文地理背景,包括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旅游发展到今天其功能已不再是传统形态,而应具有更高、更丰富的内涵,即所谓“玩到最后是文化”。高层次的旅游往往是以文化的互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合为结果。而旅游景区的开发说到底是对文化的开发,文脉的价值才是旅游景区的“本”、“神”、“韵”和“格”,对文脉的揭示深度和对文化的把握程度将直接影响旅游地吸引力的强度和吸引力的衰减速度。文脉是旅游景区的内核,旅游景区主题依文脉而立,只有准确地把握旅游景区的文脉,挖掘特色卖点,提升文化质感,才能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
二·22 关于龙门石窟周边的文脉分析: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的黄河中游南岸,以位于洛水之阳而得名。西连秦岭,东望嵩岳,北依邙山,南对伊阙,自然环境优越,地理形势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四周八关环列,素有“八关都邑”之称。其中东面的虎牢与西面的函谷两关为古代东西交通咽喉,北面的孟津为古代黄河上南北重要渡口,南面的轩猿关是洛阳通往江汉平原的重要关口。因此,洛阳又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誉。清人陈心传赞美洛阳为“天心地胆之中,阴阳风雨之会,四通八达之所,声名文物之区”,精辟地描绘出洛阳的天然形势和人文风貌。洛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古文化底蕴。以“河图洛书”代表的河洛文化被奉为“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东周礼乐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典章制度。道学创始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地动仪、浑天仪、候风仪在此发明。《汉书》在此修成,魏晋文学在此兴盛,我国古代科技、教育、文学、历史、哲学、等许多重大成就,都是在洛阳取得的。作为长期辉煌鼎盛的古盛的古都和经济、文化中心,历史给洛阳留下了都城遗址、寺庙、石窟、墓葬碑碣等丰厚灿烂的文化遗产.
二·23 洛阳是我国被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位居我国八大古都之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13个王朝在此建都。
洛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道德经》,《汉书》,《资治通鉴》……等无不在此著成
二·24另外,佛教文化的传入与盛行也为石窟佛像的开凿奠定了一定基础,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洛阳是在东汉时期,在东汉永平七年的一个晚上,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金人入梦,次日早朝上告知大臣,方知是梦到了西方佛祖,于是命两位大臣前往西方拜求佛经。东汉永平八年他们行至大月氏国(今阿富汗至中亚一带),遇到了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蓝,两位高僧身边有佛经还有释迦摩尼的白毡像,于是东汉使臣邀请两位印度高僧一同返回洛阳,还带回了佛经和佛像。在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东北角修建白马寺,佛教文化由此正式传入中国洛阳。后来,在北魏时期,北魏孝文帝十分的信奉佛教,佛教文化的深入也辅助了他的统治,他由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之后,由于宫殿的南大门正对古称的伊阙,遂改称龙门。龙门石质坚硬不易风化,遂在龙门这里组织开凿了千古奇葩世界遗产龙门石窟,以后历代各有雕凿,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龙门石窟。
二·3人脉
关于人脉的提法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领域,在旅游界也少有提及。费思和维拉在《强势人脉》一书中指出:人脉是一种互相提拔,让彼此形成“合则两利”的共荣圈。简言之,人脉就是“施”与“受”的过程,也就是必须展示自己的实力,让自己有能力“布施”帮助他人,未来才有机会“接受”回报。对旅游行业而言,这种“布施”应该是指只有旅游地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温馨服务和新奇独特的愉悦空间与景区,才能获得旅游消费者的青睐并“接受”回报。从这种角度说,人脉就是指旅游目标市场的不同层级消费者群体所组成的脉络系统和旅游消费者对旅游景区或旅游地的认可程度。因此,旅游地应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旅游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的旅游景区,为旅游者提供快乐的体验和享受的价值,旅游地才有人脉资源的深度、广度和关联度,才有旺盛的人气指数。旅游景区主题策划与地脉、文脉、人脉之间的关系是:地脉是旅游景区主题策划的切入点,文脉是景区策划的核心点,人脉则是旅游景区与旅游市场的和谐点,这几点既相辅相成,又统一构成旅游景区主题策划经脉体系。
二·31 关于龙门石窟人脉的分析
下面是一个列表
朝代 名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时间 .
东周 洛邑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 东都、东京 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618年
武周 洛阳 隋唐故城 武则天
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东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6年 洛阳的朝代数公认的是九朝古都,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是13朝,或15朝甚至更多。
如此多的朝代如此多的帝王,不仅给洛阳留下了辉煌的文明史,也给洛阳奠定了坚实的人脉关系,再加上近些年来洛阳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更是带动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对洛阳龙门石窟的憧憬与向往,不仅如此,还带动了洛阳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除了龙门石窟,还有释源祖庭白马寺,祈福圣地关林庙,雍容华贵的牡丹,这一系列的旅游景点都会给洛阳给龙门带来越来越多的游人,洛阳的人脉也会越来越旺。
二·32全国假期
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公休,共3天。
二、春节:2月13日至19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20日(星期六)、21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公休,共3天。
四、劳动节:5月1日至3日放假公休,共3天。
五、端午节:6月14日至16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12日(星期六)、13日(星期日)上班。
六、中秋节:9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9日(星期日)、25日(星期六)上班。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
国假期对于旅游业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时机,在这期间,全国人民也会在放假之余制定一次旅程。大部分喜欢中国历史的游人都会选择来洛阳参观游览,那么这段时间也是洛阳各个景区游人爆满的时期,不经意间就增添了洛阳的人气,同时也拓宽了洛阳龙门石窟及其他景区的人脉。
二·4综合以上所述,龙门石窟的形象主题定位就应该是历史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在1996年龙门石窟被首批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0年11月30日,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2003年龙门石窟又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从现在来看,龙门石窟的形象主题定位还应该从龙门山水入手,因为在龙门石窟,龙门山与香山东西对峙,伊河从中流过,这里是绝好的自然山水。再加上白园里塑造的完美的园林景观,共同造就了龙门石窟历史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三·龙门石窟景区的主题选择
在充分考虑龙门石窟地脉,文脉,人脉的基础上,我认为以"龙门山水,礼佛圣地,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较为合适。一方面龙门的地形非常优越,两山对峙,伊水中流,这种地形在全国范围来讲都是非常少见的。另一方面,佛教文化的兴盛与繁荣才造就了龙门石窟的雕刻,从中国现在的宗教信仰情况来看,佛教的信奉者最多,而且,佛教是中国的第二故乡,所以龙门石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礼佛圣地”了。再者说,龙门石窟从开凿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在佛教三大艺术宝库中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所以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综合来说,以龙门山水为依托,以礼佛圣地为特色,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文化内涵,形成西山石窟(文化体验),东山香山白园,龙门大桥,伊河(自然休闲)的空间开发结构,建成融风光旅游,佛教文化体验游,石窟雕刻艺术体验游,书法艺术体验游等旅游项目为一体的发展体系,使龙门石窟成为具有内在魅力与外在魅力并存的休闲度假胜地。
四·龙门石窟景区旅游项目策划内容
在旅游项目策划时,必须有意识遵循“龙门山水,礼佛圣地,世界文化遗产”的主题,并对龙门石窟旅游资源进行功能整合,形成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与分工的功能区块,从而促进“整体个性”的形成。根据龙门石窟各个区域的性质特征将其分为三区一带。所谓三区即为龙门西山石窟造像观赏区,东山香山自然园林观赏区,龙门大桥观赏区;所谓一带即伊河两岸观赏带。
五·旅游景区形象主题策划的未来
旅游景区的主题策划组织走向群体性。旅游景区策划涉及到历史、风俗、地理、经济、管理、建筑、生态与环境等多个方面内容,策划人要保证策划的景区成功,就必须充分利用与策划有关的信息,但策划者个人无法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大量的动态信息,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因此,景区的主题策划组织走向专业分工、相互协作的群体性轨道。旅游景区的主题策划理论由零散的思想、理念逐步形成全面、科学的理论体系。几年来,旅游景区的策划思想不断丰富,策划理论研究日益深入,这些实践积累起来的真知灼见是旅游景区策划理论不可多得的财富。经过策划人不懈地实践、积累和探索,全面科学的旅游景区策划理论必然会呈现在人们面前。旅游景区的主题策划信息从定性分析转移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目前,旅游景区主题策划的信息分析大都只处在定性分析上,策划过程中的科学性不强。从发展观点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处理方式才能使信息处理达到科学化,才能准确地反映市场动态情况,旅游景区主题策划水平就会产生新的提高,实现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