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间的脚步沉稳而坚定地跨入了2004年。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作为一份为意欲出国留学的学生及其家长服务的专业刊物,我们可以向读者传达的信息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中国海外学子的主流正向着优化留学演进,理性留学的趋向在纷繁扰攘的现实中日益清晰;长期困扰留学生的中外学历衔接问题得以初步沟通,14个国家已与我国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中国吸引“海归”热度未减,“海归”者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博弈中仍
占绝对优势。
多数发达国家的留学政策有利于中国学子前往深造:英国愿意成为中国学子的一个热情与开放的海外留学目的国;法国高校将求贤的重点“客户”瞄向中国学生;新西兰加强对海外学生的利益保护;澳大利亚希望将国际教育产业做得更大;韩国、乌克兰留学热在悄然升温;北欧诸国成为中国学子新的选择……中国学子可作选择的留学国范围更大、留学目的更趋多元、热门学校和热门学科也更为分散。
忧的是:黑中介的骗术还没玩尽,以骗钱为目的的学校现身北欧、南非;俄罗斯大火敲响留学生海外人身安全的警钟;美国签证难度依旧;日本严审中国学生入境资格……
自费出国留学与购买商品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消费者具有广泛比较、慎重选择的权利。基于这一点,我们组织专家撰写了新年各国留学风向标的特稿,《海外求学》希望能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及其家长起到很好的导购作用。
英国:留学市场的最大赢家
2002年,赴英留学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美国,英国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目前,在英的中国留学生已超过6万人
本刊特约撰稿/方晔
当美国施行严格的学生签证制度,导致外国学生大幅度减少时,英国却一直致力于海外留学市场的开拓:英国教育展、留学说明会、赴英行前准备会、雅思考试介绍……即便是非典时期,英国大学录取中国学生的工作也未受影响,英国使馆对留学签证的要求也没有任何变化。正如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所宣传的:英国是中国留学生的一个热情与开放的海外留学目的地。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前10个月,进入英国的中国学生人数比上年增加了38%以上,目前在英的中国留学生总数已经超过了6万人。留学专家几乎一致认为:2004年,赴英留学的人数还会大幅增加。
留学蛋糕愈做愈大
英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加上拥有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独特优势,一直是世界上主要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之一。4年前,因为担心在争夺最优秀、最有才华的学生方面输给美国,英国政府开始了制止“人才外流”行动。英国首相布莱尔宣布:实施一系列更便于外国人到英国留学的措施,其中包括简化签证过程、让留学生更容易得到经济上的帮助、以及在海外大力宣传赴英留学的好处。在英国,学生也可以在国际知名的大学接受以英语传授的教育。此后,英国不断调整留学政策,如给予超过半年以上留学签证的学生免费医疗保险,准许留学生去欧洲其他国家旅游等。对留学生打工时限、留学生配偶陪读等也出台一些“利好”政策。
为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赴英留学,英国高校加大对海外的教育宣传,委托英国文化委员会到国外开展留学生教育咨询服务,或者直接派人到外国特别是亚洲国家举办教育展览,其中以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为主要宣传对象。这几年,在中国举办的任何一届国际教育展上,都有由英国学校组成的庞大的展团参加,以绿色为背景的英国教育展厅是展会上最亮丽的风景线。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网站为海外学生提供的留学内容是最丰富的,英国留学服务机构为准备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的服务也是最周到的。
英国的每一所高校几乎都设有专门为国际学生服务的事务办公室,随着国际学生人数与日俱增,每所学校招生的方式也早已订定了自己的一套标准,有一套固定处理国际学生招生的工作程序。
英国政府和教育机构采取的这些措施十分奏效,2002年,赴英留学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美国,英国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
据英国大专院校招生委员会的最新统计,赴英留学的签证人数年均3万人,签证率逾70%。欧盟以外的申请英国院校的人数增加了12%。在向英国输送留学生人数较多的国家中,沙特阿拉伯的申请人数增加最快,高达81%;尼日利亚增加了7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增加了55%;伊朗增加了44%。中国学生是在英国留学生中总数最多的,约有6万余人,较上一学年增加了38%以上。
中国学生的投资效应
与美国给予留学生奖学金以吸引人才的政策不同,英国将教育作为补足国内生源不足,教育出口赚取外汇的主要途径。英国现有107所大学、50多所高等教育学院、800多所寄宿学校、600多所继续教育学院、设置有14000多个专业和37000多种学位,全球排名前10位的大学就有4所在英国。但是长期以来,英国大学的生源普遍不足,特别是理科学生日趋减少,加之因政府减少拨款造成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英国的大学有一半以上出现财政赤字,甚至像牛津、剑桥等世界顶尖名校,都陷入财政困境。
英国大学把招收海外学生作为摆脱财政困境的一个途径。现在,英国的高等院校几乎都招收中国学生,特别是50多所正规大学都想方设法多招留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就连牛津、剑桥等顶尖学校也都放下身段主动到中国来选择人才。据悉。2004年剑桥大学将向中国学生开放32个学院的所有专业,招生名额也将增至40至50名。教育支出日益增长、最舍得为子女教育花钱的中国,成了英国大学的主要目标,海外最大的留学市场。
20年前,英国对外国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的收费标准是统一的,现在英国征收留学生学费就带有一定的任意性,受开拓留学生市场的政策驱动,英国各大学加大了招收海外学生并确定学费标准的自主权。目前,英国招收一名留学生的收入是本国学生的8至10倍,中国学生赴英深造每年人均花费为20万元人民币,MBA等热门专业则需25万元人民币左右,这还不包括旅游、探亲、陪读等其他消费。庞大的中国留学群体为英国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英国高校既弥补了因政府减少教育经费造成的经费不足,又可以自由支配留学生所缴的学费。
目前,英国在校大学生中留学生已经超过了15%,每年大约有20亿美元以上的经济收入,是同年煤、电、天然气出口总额的两倍多,如果加上留学生的日常开支,英国以教育输出创汇的数字将更为可观。
可以说,在所有招收中国留学生的国家中,赴英留学的费用是最高的,留学生的经济压力也是最大的,以致有人调侃:在英国,除了乞丐就数留学生最穷。当然,家境富裕者除外。-
美国:留学门槛还会高下去吗?
从2002年开始,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增幅减小,从前些年的6%下降至2%,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的排名退居第二,总人数为6.5万人
本刊特约撰稿/谭永华
这两年美国政府实行的严把签证关固守国门的策略,使外国学生赴美留学变得愈来愈麻烦。收紧留学生签证发放、加强对留学生个人背景、学习目的以及在美活动情况的甄别,赴美留学的签证门槛不断抬高。据最新统计,2003年中国学生申请赴美的签证拒签率达到60%,频繁的拒签和繁琐的手续使许多中国学生丧失了赴美留学的信心。
美国庞大的教育产业因生源的减少、留学市场的缩小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经济上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美国大学担心,外国留学生给美国学校带来的财源减少,将直接影响这些大学的财务运作;科研机构担心,外国留学生在学术研究领域中的贡献将大打折扣……美国大学对现行的签证政策及措施普遍表示出不满,一些有识之士对政府的留学政策提出了质疑和反思。
“一切为了国家的安全”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为堵塞美国移民管理中的漏洞,布什政府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强化对审批移民和颁发签证的管制。外国留学生是美国政府收紧签证政策的重点控制对象,为此特别加强了对外国学生的追踪控制,加严了对非移民签证的审核,尤其是学生签证的紧缩最为明显。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不管是在美国国会,还是在公开场合,均要求美国在世界各地的所有领事官员在处理签证时,将国家安全问题作为首要考虑。
2003年,美国国务院全面修改非移民签证的方式,取消了几乎所有不必面试而可取得美国签证的项目,申请非移民签证者全都必须到使领馆面谈,并需要预先向使领馆预约签证申请及面谈的时间。这项新签证政策从2003年8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2004年10月26日是美国《加强边界安全法案》规定的生物识别特征实施的最后期限,也就是说,从那一天开始,美国所有的旅行文件、签证,包括在海外发放的签证,都需要记录某种形式的生物识别特征。
拱让海外留学市场
美国最新一项统计显示,上一学年度,美国大学录取的外国学生总人数为58.6万人,增长率只有0.6%。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美国的外国学生增长率从原来的年6.4%下降到现在的0.6%,创7年来最低水平。在外国学生录取人数下降的总趋势下,尤以中国和印度的留美录取人数下降最为突出。
美国曾经是中国学生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美求学的中国学生总数始终保持在海外学生的首位。可是现在的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政府出台的种种签证新措施给中国学生赴美设置了极大障碍。从2002年开始,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增幅减小,从前些年的6%下降至2%,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的排名退居第二,总人数为6.5万人。
国际高等教育是美国一项重要出口项目,据美国经济学家统计,仅在2002年,美国就从外国学生缴纳的学费、书本费、房租、饮食及其他消费中赚取130亿美元的收入,使之成为美国第五大服务领域收益来源。在美国经济不景气、公立大学补助减少、私立大学捐赠下降的情况下,外国生源对美国大学显得至关重要。美国的很多大学担心,严厉的移民规则,吓跑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如果美国国会和国务院不放松有关政策,海外学生就会放弃美国,转而前往其他国家。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发生,2003年,前往英国的中国留学生增长了36%,前往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增长了25%。
其实,美国通过接收外国留学生,更大的收获在于低成本地得到世界各地的人才。最近,美国教育界的批评之声多了起来,纽约大学艺术和科学系主任凯瑟琳·斯廷普森为《洛杉矶时报》撰写了一篇社论。她对美国政府现在的这些政策表示不安,并指出:“美国有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是出生在美国的”。
高拒签率将会有所缓解
2003年,中国学生申请赴美签证的拒签率达60%。对此,美国教育部长佩奇和副部长助理埃斯波西托近日在华盛顿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学生拒签率高可能是新的签证程序本身带来的问题,并非美国对中国学生实行“特殊政策”,美国教育部正在与有关部门寻找加快签证审批的途径。佩奇说,总体而言,外国学生获得赴美签证数量下降有几个原因,如申请过程中出现问题、申请费用增加、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更加激烈等。美国对签证程序作了一些改进,比如增加了面试,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对新程序不熟悉而错过了面试期限,导致签证被拒。
两位官员都表示,新的签证系统在实行中出现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问题,美国教育部正在与国土安全部和国务院等部门合作进行改进。随着新系统效率的提高和外国学生对新程序的熟悉,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为避免签证延误问题,美国国务院签证办公室发言人派特建议,最好提前数月申请赴美签证,否则将会因背景调查程序而延误,因为这项调查包括联邦执法、情报和国防等机构参与,调查时间从数周到数月不等,如果不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延误签证时间是完全可能的。派特还建议外籍学生,熟悉美国驻外使领馆查证外籍学生身份背景政策,还应该知道查证的时间,外籍学生应将美国学校的入学时间等具体细节告诉使领馆签证官员,希望签证官员能在开学前核发签证。
2004年美国的签证政策是否还会有所变动?美国的留学门槛能否降低一些?这些现在还很难预料。不过有很多迹象显示,美国教育界和媒体的呼声和要求已经引起了美国职能部门的关注。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主席古德曼表示,外国学生为美国带来了知识、经济和文化利益。他认为,美国各部门应当协调行动,保持其世界最大的留学生流向国的地位。
美国助理国务卿哈里森表示,美国欢迎并将继续向那些带着良好愿望的世界各地的男女敞开大门,这对促进相互理解和美国自身的安宁至关重要。-
澳大利亚:20万名额等待中国留学生
澳大利亚政府提出,希望在今后10年内,赴澳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能由目前的每年3.4万名,升至2025年时的每年20万名。
本刊特约撰稿/欣华
近两年,中国留学生赴澳大利亚求学的人数以每年25%的幅度增长,中国学生人数已占在澳所有海外学生人数的第一位。据澳移民部的最新统计,目前在澳的中国学生总数已达3.6万人,其中高等院校1.8万人、职业教育与培训学校近5000人、中学9000多人、语言学校4000多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在澳大利亚进修访问的中国学者。
澳大利亚正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中国自费留学生最热门的英语留学国。有关专家分析,2004年澳大利亚新留学政策实施后,中国本科生、研究生尤其是大专生赴澳将会进一步升温,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产业将更为扩大。
教育产业为澳创收
自从澳大利亚进行教育产业化、实施教育出口战略以来,教育产业为该国的出口创汇作出了重大贡献。上个财政年度,澳大利亚的教育出口为该国经济创造了52亿澳元的效益,在澳大利亚的服务贸易出口行业中位居第三。
扩大招收海外学生数量并收取全部费用、推动国际教育最大限度地增加收益是教育产业化的基本内核。为吸引外国学生赴澳求学,2000年澳大利亚大幅度改变留学政策,允许18岁以下海外学生不要雅思成绩直接来澳留学,这项政策的改变深受中国学生及家长青睐,一些家长把国内高考中落榜的子女送到澳大利亚读书,也有些初高中生为避开高考的压力直接到澳大利亚上中学,这使得低龄留学生的数量骤然上升。之后,澳大利亚又先后出台了一些留学政策。由于澳大利亚没有海外学生配额限制,政策宽松,只要申请手法得宜,赴澳留学的签证成功率很高。
澳大利亚共有40所大学,其中3所私立、37所公立,大约1000多所院校包括职业院校、大学、中学等的3000多种课程面向海外招生,这些课程无一例外全部向中国学生开放。外国人到澳大利亚上学要收学费,这一点澳大利各学校非常明确、毫不含糊。中学生的学费每年约1万澳元,本科生约1.2万澳元,硕士、博士生约1.5万澳元,加上每个学生年均约9000澳元的生活费用,教育产业带来的经济收益非常可观。
据统计,目前澳各高校中20%的学生来自海外,在校海外学生总数已达17万余人。由于海外学生都是付全费,澳本地的学生反而因这项教育政策而变得难以入学。据悉,2003年,澳各高校录取的本地学生为22.15万人,较去年减少了4000多人。
赴澳留学前景看好
不久前,澳大利亚对留学生的签证新条例又经过了大幅修订,从2004年初开始正式实施。其主要内容是:放宽海外中学生年龄的限制;放松经济担保条款,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提供在澳大利亚所学课程期间所需全部资金总额证明;扩大担保人范围,由过去的直系亲属放宽到叔叔婶婶一级。另外,对中国本科生在申请研究生课程及转学转专业方面的政策也将更加灵活。
业内人士分析,新条例将更有利于中国学生赴澳留学:新增的“573类”学生签证,将允许具有工作经验的12年制中学毕业生,申读澳大利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学生可赴澳就读英语加专科文凭课程,不一定非读大学课程;对希望攻读更高学位申请者,降低了签证审核的英语标准;新条例对“学生签证保证金”这一老大难问题进行了重大修正,将保证金的担保期限改为最多3年,移民部还允许学生亲属的固定财产以市场价格折算纳入保证金部分,并且认可拥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定居权的直系与旁系亲属的财政担保;同时,将全面向社会放开学位奖学金的申请;对于未成年中学生在澳读书期间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新条例特别引入了学生监护人签证类别,允许未满18岁学生的父母中的任何一方,或该生指定的年满21岁、具备良好品行记录的任何一名亲属,随同学生一起申请签证,以照顾该生在澳期间的生活起居。
新条例中由于增加了英语的要求,有关专家认为,2004年赴澳的中国中学生人数可能会有所下降,不过这一影响是短时间的。
近日,澳大利亚政府提出,希望在今后10年内,赴澳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能由目前的每年3.4万名,升至2025年时的每年20万名。
澳有关部门表示,澳大利亚将努力适应中国留学生来澳学习的强劲势头,成为中国强大的教育合作伙伴。
目前,中澳两国已经就教育合作达成了460项协议,最新的一项是两国高等教育学历互认协议。澳大利亚教育部长认为,学历互认将推动澳中教育合作,使两国学生赴对方国家留学变得更加容易。-
法国:积极争取中国学生
4年前,留法的中国学生不到400人,2002年上升到8000人,2003年预计达到1.3万人,中国学生在短短几年里数十倍地增长。专家预测,2004年去法国留学的人数还会大幅增加。
本刊特约撰稿/辛亦国
法国政府和法国的高等院校尽管作了不少努力,但比起美英加德等其他工业发达国家有效吸引外国学生前来就读,还是差了一大截,与法国政府几年前计划的要招收60万名外国留学生的目标还非常遥远。
近日,法国教育部长再次提出,希望各大学以中国和俄罗斯为重点,继续努力,争取多收外国留学生。
向海外学子敞开大门
当美英澳等国的高校向中国学生大开方便之门时,法国却因其大学制度僵化、国际化程度不高,以及留学手续冗长复杂等因素使很多倾慕法国语言和文化的外国学生望而却步,法国的教育一度被冷落了,就连传统上赴法留学最多的非洲大学生也转到了美英等国的大学。4年前,一项名为《阿兰·克莱斯》的报告首次对法国招生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严厉抨击,在法国教育界和社会引起震动。而2000年的一组统计数字更使法国各界吃惊:全球外国留学生支付的约200亿美元的学费,绝大部分被英、美大学赚走了;澳大利亚的教育出口相当于该国农业及食品出口总额;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学费收入超过该州工业生产总值……。而法国外长韦德里则感叹:为什么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官都是由美国大学培养的?
为了改变法国在吸引外国学生方面封闭和滞后的状况,法国政府和教育机构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简化赴法留学签证手续、允许留学生打半工、增加奖学金发放力度、成立专门负责海外招生的“留学法国组织”、向海外推销法国教育产品。法国政府决心在未来几年内将外国学生的比例提高到25%-30%,并且提出了争取招收60万名外国留学生的计划。
法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努力很快见效,法国高校的外国学生人数在短期内大幅上升。据统计,目前在法的外国留学生总数已上升到19万人,占在校大学生总量的12%,以欧盟国家的学生为多。对此,法国教育部长认为还远远“不够”,因为美国大学吸引了全球在国外求学学生总量的28%,英国占14%,德国占12%,而法国仅占9%的比例。
采取措施增加留学魅力
为使法国高等教育与国际上通行的制度尽快衔接,以便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到法国就读,法国进行了高等院校的学分和学位制度的改革:鼓励学业的多样化和学制的灵活机动,各大学不需给每个学年规定固定课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一种可累积的学分;针对法国文凭复杂的状况,将其改成了三五八体制学位,即三年学士,再读两年硕士,接着读三年博士,基本上与英美体制接轨。
法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实行国民经济计划指导的发达国家,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的20%,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居世界前列。法国高等教育实行全民教育与精英教育双轨并行,即普通大学与大学校并存。法国高校绝大多数是公立学校,免交学费,只需交少量的注册费,家境贫寒者,还可申请助学金。大学校是精英学校,收费昂贵,分属政府各部,也有部分私立,这类学校是法国高级官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科技人员的主要培养基地。
对于中国留学生尤其是家境不算富裕的学生来说,去法国留学的最大好处是你能享受与法国学生相同的待遇,这是法国有别于欧美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外学生政策。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对外国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一视同仁:入学要求相同、学费相同,颁发的文凭也一样;法国公立学校不收学费,外国学生可享受与本国学生相同的待遇,可免交学费、享受大学生住房津贴、食堂伙食津贴、交通月票优惠,以及学生奖学金和学习社会津贴。此外,外国学生还可享有同法国学生一样的社会医疗保障,凡是获得认可的法国教育机构注册修读4个月以上课程的不满28岁的学生都可自动准入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体制,学生自己无须出资。
希望多招中国留学生
法国扩大海外招生的瞄准目标主要是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人才基地之一,成为法国高校求贤的重点“客户”。这两年,法国高校不断派遣招生人员出国纳贤,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教育展上,出现了法国的教育展团;法国政府向中国留学生颁发的签证份额也在增加,平均每年以50%至100%的速度递增;法国政府加大了对中国留学生奖学金的发放力度,据专门负责管理法国政府奖学金的艾基德中心负责人透露,法国政府发给中国学生的长期留学奖学金比上一年增加了35%,奖学金大部分发给攻读MBA、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学生。
与其他热门留学国相比,法国对中国学生的入学资格比较宽松,在一般情况下,中国高中毕业并有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可报读法国高校;有大专学历的学生可申请法国同专业的学士学位;有本科毕业证或更好一些学士学位证的学生,可申请同专业的硕士学位。
宽松的留学政策、优惠的留学条件、顶尖的教育质量以及优良的求学环境,吸引了大批的中国学子。4年前,留法的中国学生不到400人,2002年上升到8000人,2003年预计达到1.3万人,中国学生在短短几年里数十倍地增长。专家预测,2004年去法国留学的人数还会大幅增加。
赴法之前请三思
法国欢迎中国留学生,是否中国学生都可顺利去法国留学呢?其实不然!纵观近几年留法的中国学生,他们中大多学业有成,但也有很多人走了弯路,上当受骗者不在少数。因此,中国学生在出国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法国不是留学乐园。
赴法留学的最大难关是语言关,我国大中小学开法语课的不多,大多数赴法留学者的法语是从零开始,很多人在国内学了点法语就很自信地前往法国,留学好办语言关却不好过。目前中介公司办理赴法的留学手续基本只负责学生的语言培训阶段,到法国后,学生先要学语言,之后再重新申请大学的专业课程。中国学生要进入大学,必须参加全法国的大学生入学考试,语言要求很高,而真正学好法语需要很长时间,有的学生学了两三年语言,仍不能通过语言水平考试,大学专业的注册一拖再拖,过不了语言关,当然进不了大学。
目前去法国留学者80%是通过中介办理,其实办理法国留学的程序一点也不复杂,但有些不负责任的中介从学生和学校两头赚佣金,特意给学生联系比较差的法国学校,有的甚至是临时组合的教育机构,有的是非正规学校,有的是没有能力接待中国学生的普通学校,学生到法国后发现上当受骗,不仅在生活上得不到必要安置,也学不到所希望获得的知识。法国现在有一些专门招收中国学生的语言班,收费很高,语言班成了这些学校的摇钱树,在这样的班上读书,效果可想而知。
法国高等教育实行“宽进严出”,进入大学后的优胜劣汰很残酷,去法国留学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指望到法国留洋镀金混文凭是行不通的。-
德国:留学将不再那么容易
本刊特约撰稿/郑立波
目前德国大学里的外国留学生已达到20多万人,其中中国学生3万余人,绝大部分是自费生,还不包括在德国语言学校和技术学校的学生。外国学生占德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2%以上,比6年前增加了40%。
几年前,德国的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德国高等院校要更多地吸引外国学生到德国学习,不仅可弥补生源不足,更可将外国最优秀的人才吸收到德国。
现在,外国人真的大批地来了,尤其是中国学生似潮水般地涌来时,德国人却害怕了,担心到德国来的学生良莠不齐、担心教育的免费蛋糕被人吃掉、担心原来就很高的失业率因留学生加入打工而变得更为严峻……
“他们真的是来读书的吗?”
尽管学习德语比较难,但德国大学的免费教育颇具诱惑力。长期以来,作为德国这个高福利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大学生原则上不需要向国立大学交纳学费,只有个别州对攻读第二学位的学生收取一定费用,大学生每学期只需交纳相当于几百元人民币的注册费即可。对于梦想异乡求学的中国学子而言,不需要学费、不需要在国内通过语言考试便可直接申请留学的德国,简直是一个童话般理想的留学国。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德国改变留学政策,敞开大门接受外国学生以来,申请赴德留学的外国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据统计。目前德国大学里的外国留学生已达到20多万人,其中中国学生3万余人,绝大部分是自费生,还不包括在德国语言学校和技术学校的学生。外国学生占德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2%以上,比6年前增加了40%,德有关人士预计,10后德国大学里外国学生的比例至少要增至20%。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德国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国,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外国学生的涌入,促进了各国学生在文化上的交流,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德国教育产业的发展。但德国大学也面临学生的水平问题,选择学生成为很多学校头疼的事情。现在,德国每年总共要收到约30万份外国人的入学申请,尤以中国学生为多,2001年寄往德国大学的中国学生申请竟然有7万份。要从这么多的申请里挑出德国想要的优秀学生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前两年,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出现问题的情况被屡屡曝光,国内一些不负责任的留学中介为把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中国学生送往德国,甚至修改成绩假造证件,这些素质不高的留学生使德国的大学十分头疼。
面对纷纷涌来的外国学生,有些德国大学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些外国学生是真的想来我们德国留学吗?来德国留学的是所谓的各国精英吗?他们会不会是已被其他国家拒绝过的?他们会不会把留学德国当作跳板,或者把德国当成可以过上更好生活的天堂?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副总干事乌尔里希·格鲁斯特透露,德国一些大学开始对外国学生产生反感了。
由于长期以来德国大学存在进校学生多,毕业人数少的现象,很多大学无力再大批招收新的海外学生,不得不削减招收名额,申请者被获准入学的机会减少,难度增加。外国学生在向德国的大学递交申请材料之后,往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回复,有的要等待半年之久,等来的也不一定是满意的答复。为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通过了一项名为《重新设置留学生录取程序》的议案,从2004/2005冬季学期起,外国留学生的申请材料将由“中央服务部”统一处理。
德国高校的这项议案对中国学生虽然影响不大,因为“中央服务部”的主要功能只是检验申请者的材料,中国学生的材料在国内就已经过德国教育机构在北京设立的审核部审查过了。不过,这个新机构的一些审核程序,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学生的被录取时间会有些影响。
外国学生还能享受免费教育吗?
尽管德国政府希望更多的海外学生能够前去留学,但是由于德国大学院校和研究所是靠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提供资金,教育经费的缺乏使公立大学经济上负担过重,学校从社会上得到的资助又非常有限。统计显示,目前德国高校每年资金投入缺口高达20亿至30亿欧元。
德国教育体制的特殊性也造成了教育成本过高。德国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入学或许很容易,但拿到学位实在很难,大部分学生的求学时间都很长,通常一个大学生在德国高校里要度过12个学期,即寒窗6年才能完成学业,这些学生在享受免费教育的同时,还享受住房、交通、旅游、医疗等多方面的优惠,舒适的就学环境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对校园的留恋和惰性,很多学生常年滞留高校,给高校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德国高校没有年龄的限制,也没有规定毕业的年限,德国媒体不久前曾报道,一名德国学生上了近40年大学还没有毕业。
有关德国高等院校是否应该收取学费的争论在几年前就已出现。反对收费者认为:高校收费将使一批家境贫困的优秀人才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德国需要更多的大学生,不应该有人因经济拮据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赞成收费者认为:这是解决教育经费负担过重,以及一些高校学生由于放纵学业或贪图学生的优惠待遇等原因而不愿毕业问题的最好办法。
2003年初,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率先打出收费的旗帜,即从2004年夏季学期开始实施“学时账户”制度,对在校时间“超长”的学生收取学费。之后,巴登-符腾堡州、巴伐利亚州与下萨克森州、萨克森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等纷纷效仿,陆续推出了类似的学时账户制度,或者开始以那些攻读第二学位的学生为突破口加大收费力度,德国有些州规定,可向攻读第二学位的学生收取一定的学费,这是因为在德国读第二学位的主要是一些国外留学生,他们在本国读完第一学位后选择到德国深造。
如果德国实行高校收费,其实对本国学生的压力不会太大。根据德国联邦教育促进法,如果学生的父母无力承担其生活及学习所需费用,学生在法律上有权要求获得国家提供的助学金。目前德国提出的各种收费方案都是和助学贷款相结合的,如果取消免费教育,有经济压力的德国学生也可通过其他申请助学金的渠道得到缓解,但外国留学生就不一样了,他们必须要自行承担所有费用了。
高校收费看来是势在必行。据了解,最早2005年最迟2010年德国大学将全面实行收费,大学教育费用大约每学期400到500欧元,各州根据当地经济生活水平会有所差别。目前德国已经有学校对故意延长学习时间的学生有所惩罚,也有的学校巳经开始尝试收费了。
赴德留学趋向理性
赴德留学的难度有所增加,但理性开始回归。近一年多来,到德国留学的人数较几年前有所下降,而且盲目性也减少了;留学者中避开中介直接向学校申请的多了,自己通过各种权威渠道直接搜集信息。
尽管过去几年里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德国的教育部门对中国留学生的总体评价还是很积极的,他们认为中国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勤奋谦虚,多数学生学业有成,有些自费留学生甚至拿到了德国的奖学金,这是十分不容易的事。
德国的大学和政界表示,依旧欢迎优秀的中国学生来留学。德国方面也正在采取措施,以吸引好的中国学生来德国。中国教育部门也想办法鼓励留学生勤奋学习。教育部还为优秀的自费留学生提供奖学金。留德中国学生可以在使馆教育处的网站上获取有关奖学金的信息。
虽然申请德国大学有一定的难度,留学费用也会有所增加,但是德国的留学魅力依然存在,2004年留学德国的人数会比上一年有所增加。-
俄罗斯:留学热遭遇寒流
目前在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已有1.6万人,在短短的几年里,赴俄留学的中国学生以10倍以上的速度增长。
本刊特约撰稿/高闽华
俄罗斯卢蒙巴各族人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楼的一场大火,吓退了不少正准备赴俄求学的学生及其家长;之后传出的俄罗斯光头党袭击外国学生事件,更使人对俄罗斯的治安状况产生不安。人们担心,俄罗斯的留学环境这么差,冒着风险去留学是否值得?
也有一些人在举棋不定,当欧美等国家留学难度增加的情况下,俄罗斯留学的种种优势还是非常诱人的:门槛低,签证容易、教学质量高、留学费用也低廉……他们将留俄的利弊作反复比较,难取难舍。
迟到的赴俄留学热潮
赴俄留学一度被中国学生长期冷落,这个50年代曾吸引过大批中国精英前往深造的国度,由于前些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地位的下降,加之经济实力的衰退,失去了对中国学子的吸引力,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赴俄留学一直是以公派生为主,这种情况近三四年才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2001年,俄罗斯经济状况出现好转,增长率达5%以上。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政府加大了对教育投资的力度。俄高校逐年扩大招生人数,赴俄留学的外国学生也逐年增加。
中国自费生留俄热开始于2001年,当美国收紧签证政策、加拿大和德国接收国际学生的能力趋于饱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留学生出现形象问题、英国的留学费用令人止步时,留学俄罗斯悄悄地升温,成了国内学子新的选择。随着中俄两国签署了双方相互承认学历的协议,赴俄留学愈来愈受到一些中国年轻人,尤其是工薪族的青睐。
留俄人数增长最快的是2002年和2003年,2002年底,留俄的中国学生人数首次突破了万人大关,2003年头十个月,赴俄留学的人数又增加了5000人之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已有1.6万人,大大超过了前苏联时期的中国留学生总数。在短短的几年里,赴俄留学的中国学生以10倍以上的速度增长,在俄罗斯分布的城市也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展。如果没有发生友谊大学的灾难性事故,赴俄的中国留学生还会以年均8000人左右的幅度增长,在5年内就可达到5万人。
据了解,在俄的中国留学生分布在俄国的40余座大小城市,在莫斯科的多一些,其中以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普希金语言学院、友谊大学等几个著名大学最为集中。莫斯科音乐学院、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矿业学院、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交通学校等名校内也有为数不少的中国留学生。学生们选择技术和工程专业为多,其次是一些培养实用技能的专业,对医药学专业感兴趣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也不少。
辩证地看留学俄罗斯
对于一些因种种原因没考上理想大学,一心想出国深造,但家境又不够殷实的中国学生来说,挑一所门槛不高、教育质量又不错的俄罗斯名校去上,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
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留学俄罗斯有其独到的优势。俄罗斯的重高等教育非常发达,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近10年的经济滑坡,但高教体系没有破坏,教育质量也没有下降,特别是一些名牌院校,历史悠久,治学一直非常严谨。俄罗斯在火箭、航空、航天、地质、矿业、核能、船舶制造、生物医学新工艺、分子物理、计算机软件、光学和电子仪器加工等领域的教学、科研都具有较高水平,很多专业领先于欧美国家。
目前,全俄共有1300余所综合大学、专业学院和研究所,高校中公私立院校共存,这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欢迎外国学生前往深造,几乎所有的学校和专业都对中国学生开放,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大。俄各大学入学的标准也很低,中国学生无需外语成绩,也不需要出示高考成绩,只要有高中、中专或职高以上的学历,就可以直接升入学校预科班。预科班毕业后无需升学考试,直接进入选择好的专业就读。中国的大专毕业生可申请插入大学本科,非俄语专业的中国大本毕业生,预科毕业后可直接攻读硕士或者副博士的课程。
教学质量优良而费用相对低廉,是俄罗斯高校的又一优势。俄罗斯高校中的公立大学,绝大部分专业对本土学生免学费,80%的脱产学生还可获得奖学金。对海外学生,除热门专业收取的学费稍高外,绝大多数都非常低廉,其费用不及欧美学校的三分之一。据了解,目前大多数中国自费生在俄罗斯学习的一年费用大概在3万元人民币左右,相比英国一年20余万元的留学费用,这一数字显然低多了,一般的家庭也都承担得起。
留学俄罗斯的诱惑虽然很大,但弊处也不少,最大的问题是人身安全!近两年来,俄罗斯的治安状况比较差,犯罪率高,据俄官方公布的材料,俄平均每天发生凶杀和凶杀未遂案件80余起,案件的起因主要是抢劫钱财。俄罗斯“光头党”等极端主义分子袭击中国学生的事件频繁发生,尽管俄有关当局在中国驻俄使馆的要求下,加大了对中国留学生的保护力度,但这种暴力对生命的威胁在短期内还难以彻底消除。此外,俄罗斯有些学校由于宿舍、食堂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长期得不到修缮,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友谊大学的火灾就是一个警示。
此外,俄罗斯留学还存在语言关难过、留学费用上升等问题。
赴俄留学还会升温吗?
一场大火使赴俄留学骤然降温,正在办理赴俄留学手续的学生和家长几乎不约而同地停止办理或放缓了办理步奏。一度十分红火的留俄中介几乎都处于停顿状态,有的中介忙着参与火灾后的事务处理,更多的是没有了业务。从几个月前的留俄热到目前的留俄恐慌症,赴俄留学从热点跌到冰点。
事故发生后,俄罗斯当局对这次事故的有关教育部门和人士追究责任;友谊大学校长比利宾对这次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引咎辞职;在这次事故中死伤学生的理赔事项到本稿发稿时还在进行。俄罗斯有关方面作出了承诺,一定会重视外国学生的人身安全,留学生在俄学校的居住状况也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至目前为止,俄罗斯的留学政策没有改变,俄罗斯教育部曾明确表示,有关方面正在计划将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增加到10万,也就是目前的10倍。随着中俄两国近些年在科技、文化、经贸、军工、能源等领域不断扩大合作,留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俄罗斯高校的教育改革还在进行,加入在全欧洲统一教育方法和标准的“博洛涅”计划有望在近年内实现,参加该计划的各国相互承认学历,俄罗斯各校毕业的学生在欧洲找工作或继续深造,都将更为容易。
看来,赴俄留学的前景还是看好,但是较前两年一定更为理性了.-
新西兰:不想失去中国留学
自从4年前新西兰取消配额开始正式接纳中国留学生以来,赴新留学人数成倍地增长,2000-2002年间增加了4倍,在新的中国学生总数一下子突破了3.5万人。
本刊特约撰稿/王民华
当美国固守国门收紧签证政策,英、加、德、日等国对留学政策进行局部调整时,新西兰政府的海外留学政策却基本没有改变,还是一如既往地欢迎中国学子。
力保教育出口、重树留学服务国形象,吸引中国学子重新回到新西兰可以说是2004年新西兰教育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育成了一种特色商品
新西兰宽松、门槛低的留学政策对中国学子来说一度充满了魅力和诱惑:赴新留学不需要外语成绩、没有留学生配额;留学签证相对容易,只要留学费用和资金担保到位,最快的一个月即可获得签证;较之于其他西方英语国家,留学成本相对较低,一年的学费、生活费折合人民币不到10万元,在校生学习期间,政府还允许打工;国际认可的教育质量,母语是英语……
自从4年前新西兰取消配额开始正式接纳中国留学生以来,赴新留学人数成倍地增长,2000-2002年间增加了4倍,在新的中国学生总数一下子突破了3.5万人。2003年赴新的中国学生人数虽有下降,但仍占新西兰海外自费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赴新的学生中,不仅有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更有大量到新西兰学习语言或专门技能的高中生甚至初中生,新西兰成了中国学生及其家长眼中的留学福地。据统计,目前在新西兰的外国留学生中,将近一半是中国人,其中三分之一在大学或大专院校学习,三分之二在新西兰的语言学校读高中、初中甚至小学。
教育出口为新西兰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据新西兰的统计,上一财政年度,新西兰的国际教育收入为18亿多新元,约合10亿多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留学生的收入在8亿新元以上。留学经济不仅为新西兰增加了工作岗位,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使不少新西兰家庭通过为国际学生提供食宿增加了收入。教育出口已经成为新西兰的第四大产业,成了一种特色商品。
新西兰的私立学校,甚本上都是实行企业化的运作和管理,在校生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利益,受诸多实在并见得到的利益驱动,中国学生成了新西兰学校,尤其是语言和专科学校的香饽饽,各校争出奇招吸引中国学子,甚至发展到去“撬”别的学校学生这样的事件。
留学魅力开始褪色
过多留学生的拥入使得新西兰学校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趋于饱和,师资缺乏,寄宿家庭素质和条件差等问题开始出现。对此,新西兰总理和教育部长等高官在2003年初曾经计划限制中国留学生人数,拟议要把中国学生人数限制在6000人;新西兰移民局准备调高留学条件,增加签证难度,这些计划因为受英、法等欧洲国家留学竟争的压力而没有实施。
2003年以来,赴新留学蒙上了阴影,有关中国学生在新西兰的负面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受黑中介蒙骗,中国学生到新西兰后发现上当遭受经济损失;小留学生在新西兰缺乏自律形象不佳,少数人斗富飙车、非法同居,甚至涉嫌诈骗和抢劫。这些新闻经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引起震动,从而引发了少年留学值不值的争议。加之新西兰货币的升值增加了留学费用,以及春夏之交非典的影响,阻碍了中国学生迈进新西兰学校的门槛。尤其是新西兰最大的英语专科学校“现代语言学校”和新西兰最大的私立电脑培训学校——卡里奇(CARICH)电脑培训中心在3个月里均因财务问题而先后倒闭的事件,对新西兰的教育出口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亚洲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到新西兰的数量急剧下降,新西兰教育雪上添霜。
中国学生的减少对新西兰绝对是利空的消息,新西兰报纸为此发表了如果外国学生走了我们将是失败者的呼吁,要求新西兰政府和业界改善教育环境,维护新西兰教育口碑,否则国际学生就会选择去其他国家学习。更有人警告说,国际学生对新西兰教育的需求已经减少了一半多,2004年的减少已在预料之中。
政府出面收拾残局
新西兰政府当然不愿意损害该国在中国留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曾经树立的留学服务国形象,不愿意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留学市场,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新西兰教育部修改并签发了《关于对留学生的指导与照顾之行业规则》,为教育机构提供一个指导和照顾留学生的准则框架,确保教育机构能够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准,以符合职业道德和以认真负责的方式招收留学生和处理留学生业务。修改后的规则加强对留学生的照顾与保护,制定了一些专门照顾语言能力差,对当地文化了解不够的年轻学生的条款,并严格定义了国际学生的住宿条件。同时规定,新西兰所有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教育机构都必须签署这个规则,否则不允许接收外国留学生。
为消除中国学生家长担心子女在新西兰留学不安全的心理障碍,新西兰教育部长特雷弗·马拉德亲自率领由高级教育官员组成的访华团来京,向中方澄清不利于中国学生到新西兰留学的负面报道,以图力挽中国留学生赴新人数下降的颓势。马拉德郑重地表示,新西兰会为在新读书的中国学生的学业和安全提供保障,新西兰会确保中国学生的利益。
与此同时,新西兰的舆论也斥责新西兰有些政客反亚裔、反移民政策的言论,直接影响了海外传媒对新西兰的报道。指出有些媒体夸大中国学生在新西兰绑架、凶杀、吸毒、卖淫等问题,造成比在澳大利亚和英、美发生的此类事件还要严重的假象,导致外界对新西兰的情况产生误解。
为争取中国留学生,新西兰语言教育决策人员在惠灵顿召开制定新西兰“表现优良”语言学校清单的会议,斥令列出优良学校清单。新西兰教育机构和专家警告说,如果不采取措施尽快出炉“表现良好”的语言学校清单的话,新西兰将可能痛失能为新西兰每年带来最大外汇收入的中国留学生!那么事态将非常严重。
出国留学能否得到保障实际上取决于对相应学校的慎重选择。国内的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国外私立学校的倒闭是正常现象,这是国外特殊的教育体制决定的,尤其是语言类学校和专业培训学校,即便是在国内,这类学校倒闭也不足为奇。但新西兰正规的大学和理工学院以及公立语言学校是绝不会倒闭的,中国学生只要不申请教学质量和信誉没保证的私立学校,而选择由国家拨款建立的公立学校就不会有问题。
目前新西兰的一系列留学、移民政策都非常优惠,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正是选择去新西兰留学的最好时机。-
日本:留学生从数量向质量转
目前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12万人。在日的外国留学生以中国学生为多,约有8万人,占留学生总数的70%。另外,在日本语学校就读的就学生总数约有5万人,其中中国就学生近4万人。也就是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和就学生的人数超过了10万人,中国成了日本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
本刊特约撰稿/陈立明
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2003年日本终于实现了接受10万外国留学生的计划。不久前,日本文部科学省有关人士表示,日本政府还将继续扩大留学生的招收人数,不仅要追求留学生的数量,而且要追求留学生的质量。近日,日本对留学政策进行了调整,修改了留学生管理政策,改革了奖学金的发放制度,新的留学政策从2004年度开始实施。
一年来,日本有关留学生政策的改变显示,赴日留学将比前两年严格多了。
赴日留学潮落潮起
感觉中,赴日留学再也没了上个世纪80年代那么火热了。1983年,当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内阁把“接受十万留学生”作为一项国策提出以后,赴日留学者趋之若鹜,尤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学生为众,没考上大学的、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甚至下乡返城的知青,都把赴日留学作为改变人生轨迹的一个途径。求学的、淘金的,到日本去的中国人在短短的几年里从几百人跃升至近4万人,其中来自上海的就有2万人。但是,从90年代开始,赴日留学的人数逞下降趋势,一度出现了负增长,与美、英、德、加、澳等国不断升温的留学热相比,日本似乎冷落了许多。
2000年,针对日本国内出生率降低导致的生源严重不足和劳动力缺乏,日本对留学政策作了调整。日本政府对在日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就学的外国留学生实施评选奖学金制度,增加政府奖学金预算。对日本语学校等各大院校推荐的学生每人每月发放5.4万日元的奖学金,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发放奖学金的范围。日本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发放奖学金最多的国家,据2002年日本国际教育协会的自费外国留学生调查,约有60%的外国留学生得到了奖学金,平均月额为7万日元。2003年度,日本用于向外国留学生发放奖学金的预算达到了346.6亿日元。
日本政府还专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健康保险制度,医疗费补助制度,大学独自的医疗保险制度,留学生用很低的费用即可享受到很好的医疗服务。此外,还给予留学生可合法打工的政策,留学期间每周能工作28小时,寒暑假还能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因此,从2000年开始,赴日留学生再度出现快速增长。2003年初,日本首次实现了“接受十万留学生”计划。
据日本文部省的最新统计,目前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12万人。在日的外国留学生以中国学生为多,约有8万人,占留学生总数的70%。另外,在日本语学校就读的就学生总数约有5万人,其中中国就学生近4万人。也就是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和就学生的人数已超过了10万人,中国成了日本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
留学生增多挑战日本接收能力
随着外国留学生的增多,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留学生打工难和缺乏管理。日本提供的奖学金与留学生需要支付的实际费用差距太大,日本物价和房租的昂贵是世界闻名的,大多数留学生都需要打工维持生活。日本国际教育协会的调查显示,在日留学生中有七成打工,中国在日留学生的打工比例更高,在九成以上。但是,日本除了一些大城市外,都缺乏给留学生提供打工的经济环境。
从2001年开始,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地高校接收留学生能力趋于饱和,偏远城镇的院校因其较高的录取率、更多机会获得奖学金,以及物价和住房相比低廉而受到中国学生的青睐。但是,有些私立大学为了生源不顾自身实力,不择手段地大量招收自费中国留学生,以致发生了酒田短大、七尾短大、明星短大等几百名不登校留学生集体逃离学校的事件,起因都是在当地找不到打工机会,无力缴纳学费和生活费。尤其是发生在日本山形县酒田市的留学生“集体逃亡”事件,引起了社会震惊。位于小镇上的酒田短期大学共注册有学生350名,其中中国留学生竟超过330人,有人玩笑说:相比之下日本人倒像是外国人,日语反而像外语。由于小镇没有能力给这么多的留学生提供打工机会,致使该校近200名中国留学生迫于学费和生活费压力,一起涌入东京寻找出路,结果这些学生因不法就劳,受到日本入管当局的处分。日本有关官员透露,出入境记录显示,日本全国共有5450多名非法留居日本的前留学生。
日本社会上要求对外国留学生加大管理力度的声浪日趋高涨,一些人士对外国留学生急速上升而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疑问,更有人对外国留学生国别的构成比例严重失调表示担忧。日本媒体甚至质疑:日本是否有能力接收10万外国留学生。
留学政策趋于严格
为了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200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向各大学、短大、专科学校,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他们每月要向文部省汇报自费留学生的在校实情,对于有否退学及不登记在校等情况,要及时上报。同时,文部省要求各大学今后在选拔自费留学生时,能够真正从就学这一角度出发,日语水平一定要达到日本语能力考试二级以上,或者是日本留学考试中日本语学科达到200点以上。文部省还要求各校,对于退学及开除学籍的自费留学生,要尽快地劝其归国,以防他们成为非法滞留者。
接着,日本文部省又发布了改变接受留学生为中心的政策,将重点改为日本人海外留学支援为重点的中间报告,文部省敦促各大学要确保外国留学生的质量。日本接受留学生的政策开始从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转变。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实施赴日留学考试、日语预备教育;要求各大学明示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政策、体制和方法;实行留学生管理公开化;制定适应留学生特点的教育程序,积极采用具备外语能力和国际经验的教职员工等等。
日本对留学生的要求渐渐变得更严格起来,增强了对外国学生申请留学经济担保的可信度,要求学生提供300万日币的存款证明,同时要求家长的年收入在5万-10万元人民币左右。
日本废止了实施32年的“自费外国留学生统一考试”,实施新的考试制度——“日本留学考试”,将日语能力和基础学科的考试合二为一。这项以自费就读日本大学的外国学生为对象的首届“日本留学考试”2003年6月在日本国内外同时举行,以后每年有两次,以加强对留学生的筛选。据悉,目前已有204所大学和42所短期大学表示,将运用“日本留学考试”的成绩考察在日留学生的日语水平;而有16所大学的32个专业则表示,将只接受持有“日本留学考试”成绩的留学生报考。
据悉,日本将进行战后58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教育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转变日本国立大学制度,从2004年4月起,日本的国立大学将改为独立大学法人,不仅脱离公务员行政机制,而且在教育内容、学位授予、经营管理上都将摆脱国办教育的传统。日本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教育改革,减少国家预算的支出。
日本文部科学省对留学生的管理政策作了修改,改革了奖学金的发放制度,新的政策和制度加强对留学生的学习成绩管理,提高给留学生发放奖学金的条件,对一些学习成绩明显退步,又不能在一定的时期内提高学习成绩的外国留学生停发奖学金。日本文部省还要求学校公布接受留学生的体制和状况,掌握并提供留学生的上课出席、勤工助学等情况,以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
近日,日本政府以防止非法移民和外国人犯罪事件增加为由,加强了对留学生入学申请的审核,这一政策目标就是对准中国学生。日本媒体透露,向日本当局申请2004年1月到日本学习的中国学生90%以上遭到了拒绝。日本媒体还透露,日本法务省将从2004年4月起,严格对申请就读日本国内大学和语言学校的留学生、进修生的资格审查,日本法务省已经将该决定下达各大学、短大、专门学校等相关机构,重点是中国的留学申请者,对中国学生的经济能力,语言程度,以及求学动机严格把关。
有迹象显示,在新的一年里,日本大学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政策趋于严格,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尤其是“就学生”的数量将大为减少。